提高儿童快速运动能力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w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生理学研究证明,在儿童期有一个或几个身体素质连续增长的阶段。在此阶段,通过适当有效地锻炼能使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其中,作为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被称为速度素质,是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速度素质的提高,无论是对于课堂教学、竞技体育还是学生自身角度来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儿童速度素质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而在大力提倡减负的今天,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儿童的速度素质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
  实验目的及对象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是如何充分利用“准备活动”来提高儿童速度素质的研究却尚未见。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对“准备活动”这一教学环节促进儿童速度素质的提高进行了实验性研究。证明安排好“准备活动”的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速度素质。
  为此,笔者选定所在小学三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为实验对象。其中,三(1)班为对照组,三(2)班为实验组。
  实验过程与实验方法
  制定计划:利用每周三次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实施教学内容。其中,对照组“准备活动”内容为一般课堂教学“准备活动”内容。而实验组“准备活动”内容设计为在一般的课堂教学“准备活動”外插入:①高频小步跑;②原地或行进间高抬腿跑,要求做到快(两腿交换频率快)、高(摆动腿抬到与躯干相交成90度左右)、直(支撑腿踝、膝、髋在做动作时要尽量伸直);③适当延长原地或行进间高抬腿跑时间(要求做到轻松、有节奏)。
  测试指标:根据此次实验目的及儿童的生理特点,选定短跑中30米快速跑的成绩为指标;测定两组实验前的原始成绩(30米速度);经过一个学期共计48节课的实验后,测定两组速度值。
  数理统计法:对实验前的两组原始成绩进行统计,其成绩呈正态分布;对两组实验前后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对测量所得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后得到结果如下:
  从表一可以发现,两组原始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可以对他们进行不同教法的实验。
  对实验前后对照组的成绩进行比较(见表二):从表二可以看出,对照组实验后比实验前成绩提高了0.31秒,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对实验前后实验组的成绩进行比较(见表三):从表三可以看出,实验组实验后比实验前成绩提高了0.48秒,P<0.05,差异亦具有显著性。
  两组经实验后,成绩和实验前均有显著的差异。对两组实验后的成绩进行分析比较(见表四):从表四可以看出,两组成绩具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
  结果分析
  从两种教法的实验结果来看他们的效果差异 从表二、表三中,我们可以发现,两组实验后的成绩与实验前均有显著的提高,其中对照组在“准备活动”中因没有处理因素,其成绩的提高可能由于“准备活动”内容所引起,或是由于课堂教学的结果。但从表四中我们可以发现,两组实验后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故可说明实验组“准备活动”中的处理因素所起的主要作用。
  在儿童的课堂教学“准备活动”中应重视发展速度素质 速度是各项运动的灵魂,是田径项目中的主导素质。儿童时期正处于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变化较快时期,在这个时期,加强速度练习,提高转换能力,是发展速度素质的最好时期。学生在发展速度素质的同时,又要掌握正确合理的技术,要跑得快,跑得自然放松、协调。因此,提高儿童快速跑的技术是很关键的问题。只有正确的技术动作,才能使我们获得实效性和经济性。从本实验来看,实验班较对照班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主要在于此课堂教学“准备活动”中,学生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去了解掌握快速跑的部分技术要领,特别是对于摆臂、脚着地、送髋、身体重心等技术因素有了较全面地了解,并能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因此,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充分重视“准备活动”对儿童速度素质的影响,并合理设计“准备活动”的内容,才能有效发展儿童的速度素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其他文献
我在一家叫做孤山支行的银行网点当主任。这个职位属于兵头将尾的那一种,手下的兵满打满算才23人。这个官虽然不是很大,但承担的责任和事情却不少。我每天忙得脚打后脑勺,接
一部大书  写满传奇  封面 那样朴实  如同老奶奶缝织的布衣  扉页 如此大气  翻腾四海云水 激荡五洲风雷  目录 何等精彩  过目难忘 让人拍案叫绝  内容 无比丰富  一座金矿 取之不尽  翻开书 走近他 细细读 深深品  生活磨难 人生印迹 道德情操 精神伟力  随上寰球观风播雨  与民锦绣苍莽大地  陪老人家在南海边走了一圈  神州传递春的讯息  医疗痼疾 治奇难杂症的专家  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