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导师制是学分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有效实行学分制的制度保障。本文在对学分制改革下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合理性进行探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成长需求以及导师的职能定位,提出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下的本科生导师制的新路径,为在学分制改革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导师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学分制 导师制 成长需求 职责定位 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38-02
在当前的中国高等教育中,导师制较早在研究生教育中被推广使用。近些年来,随着对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不少大学在本科教育阶段推行了导师制度。这在学分制体系下,对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分制改革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合理性
(一)导师制是缄默知识传播的有效形式
导师制强调导师与学生之间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之外进行广泛沟通和交流。导师不仅需要通过课堂进行知识的传播,而且要在课下的交流讨论中,通过言行举止,在态度、思维、处事方式等各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显性知识的有效传播方式,而导师制正是对导师所具有的缄默知识的一种有效的传播形式,是对知识传播的一种补充。
(二)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的合理性
1983年,美国教育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智力发展并非单一可量化的,而是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朝着多元的方向在发展,例如,语言智力、表达智力、逻辑智力、肢体智力、音乐智力、人际交往智力等。
导师制度对学生的管理,从“多元智力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加有效的帮助该制度的贯彻实施。导师通过课堂外的非正式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接触,对学生深入了解,获知学生的教育背景、兴趣爱好、个人特长、心智能力等特点后,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为期量身制定培养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找到最适合每个学生的成长方式,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导师制与学分制的关系
15世纪初,导师制作为一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开始出现,而直到18世纪70年代学分制才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诞生。学分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择权,导师制是为了实现学分制的目标而采用的一种辅助制度。学分制以导师制为前提,导师制是实行学分制的重要保证,是学分制的应有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本科生成长需求的分析
结合当代大学本科生的特点,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解析其成长需求:
1.思想引导
在思想道德方面,现在的大学本科生必须要予以重视,导师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对其进行引导,让本科生懂得自我认知,充满正能量。
2.心理疏导需求
在现代生活中,本科生不仅承受着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同时还承担着就业方面的压力。压力容易造成情绪波动、急躁叛逆、焦虑自卑等心理。因此,本科生的心理健康对其成长至关重要。
3.人际交往需求
大学生活成为了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重要过渡阶段。面对这种半社会的大学环境,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上也发生了改变。这需要大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处理好和同学、朋友、老师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更好的融入社会。
4.学习指导需求
导师要分析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学生选课进行指导,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提供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5.社会实践和就业指导需求
导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拓宽视野,启迪思路,体验生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为将来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本科生导师制的新路径
1.实行本科生全过程“双导师制”
(1)实施企业班组化管理模式,组成学习小组,确保学生掌握实习岗位所需的技能。校内外导师共同组织教学每个环节,实习基地企业每学期选派具有行业中级职称以上的导师进校,进行技能培养。
(2)校企共同修订教学方案和课程体系;校企双方共同研制教学计划、实习大纲等,构建“双导师制”教学方案。
2.选择标准严格,双向选择程序进一步规范,导师的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要更为明确
(1)对于优秀生导师要有较为明确的职责明细,有严格的选择标准和条件,对于学生的就业要提供帮助,升学方面的指导也要全程参与,当学生遇到学习生活上的问题,或者是就业上的困难时,导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2)对导师的素质方面提出定性的要求,知识结构要全面,创新水平较高,对于学生的指导模式也要更加多元化。按照上述要求进行筛选,最后通过相应机构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纳入“导师库”中,并公布导师的详细介绍和情况,在双向选择中可以进行参考,为其做准备。
3.指导和培训不断加强,建立导师与辅导员双向信息交流平台
(1)对导师定期进行指导方法的培训。通过优秀导师对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分享,让各导师之间不断的进行沟通,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的进行讨论,商讨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导师和辅导员应该多进行信息沟通,建立沟通平台。要保证辅导员到学生到导师之间信息沟通的顺畅。
4.动态考评与过程奖励机制纳入评价体系
(1)对于导师的工作要进行监督和管理。建立考评导师的评审小组,评审小组由学生、辅导员、主管领导等组成,对导师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2)对于导师和学生要进行动态选择,并实行适时变更原则。对导师和学生都要进行评定,建立淘汰机制。
5.采取多元化手段进行评价
评价要多元化为主体。要从学生评价、导师自评、导师互评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评价。
(1)评价内容要多元化。不仅要评价导师的指导水平,而且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
(2)不仅考量导师制的实施结果,还要考量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不仅要评价导师的知识水平,而且要对其人格、性格等方面进行评价。
(3)评价方法多元化。导师的工作内容是丰富的、非单一的,因此,不能简单的用单一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价,这样做很容易造成片面的评价结果。评价工作要采用调查法、观察法、反馈法等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6.师生互动要良好
(1)从组织形式上,较为良好的效果是导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选择”。
(2)从思维模式上,师生在思维模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彼此完全能够在互动中实现优势互补,在交往中开发自己的思维潜质。
(3)从活动内容上,在与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导师可以采取较多的互动内容,如思想和心理的沟通交流、学术研讨、人生经验分析等。
(4)从活动方式上,导师制的活动方式,一般以室内谈话为主,但这决不是唯一的方式。校园漫步、社会考察、参观游览等活动,都不失为同受导师和学生所欢迎的方式。
7.采取学业预警和多元帮扶模式
(1)教学过程中协同帮扶。以专任教师为主,辅导员和行政教辅人员为辅,共同参与到日常教学管理中。
(2)家庭和学校联系中协同帮扶。辅导员或者导师要及时把学业预警的通知要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采取相应措施挽救学生。
参考文献:
[1]吕晶晶.基于学生成长需求的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2]曹十芙.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
【关键词】学分制 导师制 成长需求 职责定位 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38-02
在当前的中国高等教育中,导师制较早在研究生教育中被推广使用。近些年来,随着对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不少大学在本科教育阶段推行了导师制度。这在学分制体系下,对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分制改革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合理性
(一)导师制是缄默知识传播的有效形式
导师制强调导师与学生之间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之外进行广泛沟通和交流。导师不仅需要通过课堂进行知识的传播,而且要在课下的交流讨论中,通过言行举止,在态度、思维、处事方式等各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显性知识的有效传播方式,而导师制正是对导师所具有的缄默知识的一种有效的传播形式,是对知识传播的一种补充。
(二)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的合理性
1983年,美国教育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智力发展并非单一可量化的,而是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朝着多元的方向在发展,例如,语言智力、表达智力、逻辑智力、肢体智力、音乐智力、人际交往智力等。
导师制度对学生的管理,从“多元智力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加有效的帮助该制度的贯彻实施。导师通过课堂外的非正式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接触,对学生深入了解,获知学生的教育背景、兴趣爱好、个人特长、心智能力等特点后,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为期量身制定培养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找到最适合每个学生的成长方式,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导师制与学分制的关系
15世纪初,导师制作为一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开始出现,而直到18世纪70年代学分制才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诞生。学分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择权,导师制是为了实现学分制的目标而采用的一种辅助制度。学分制以导师制为前提,导师制是实行学分制的重要保证,是学分制的应有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本科生成长需求的分析
结合当代大学本科生的特点,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解析其成长需求:
1.思想引导
在思想道德方面,现在的大学本科生必须要予以重视,导师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对其进行引导,让本科生懂得自我认知,充满正能量。
2.心理疏导需求
在现代生活中,本科生不仅承受着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同时还承担着就业方面的压力。压力容易造成情绪波动、急躁叛逆、焦虑自卑等心理。因此,本科生的心理健康对其成长至关重要。
3.人际交往需求
大学生活成为了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重要过渡阶段。面对这种半社会的大学环境,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上也发生了改变。这需要大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处理好和同学、朋友、老师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更好的融入社会。
4.学习指导需求
导师要分析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学生选课进行指导,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提供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5.社会实践和就业指导需求
导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拓宽视野,启迪思路,体验生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为将来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本科生导师制的新路径
1.实行本科生全过程“双导师制”
(1)实施企业班组化管理模式,组成学习小组,确保学生掌握实习岗位所需的技能。校内外导师共同组织教学每个环节,实习基地企业每学期选派具有行业中级职称以上的导师进校,进行技能培养。
(2)校企共同修订教学方案和课程体系;校企双方共同研制教学计划、实习大纲等,构建“双导师制”教学方案。
2.选择标准严格,双向选择程序进一步规范,导师的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要更为明确
(1)对于优秀生导师要有较为明确的职责明细,有严格的选择标准和条件,对于学生的就业要提供帮助,升学方面的指导也要全程参与,当学生遇到学习生活上的问题,或者是就业上的困难时,导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2)对导师的素质方面提出定性的要求,知识结构要全面,创新水平较高,对于学生的指导模式也要更加多元化。按照上述要求进行筛选,最后通过相应机构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纳入“导师库”中,并公布导师的详细介绍和情况,在双向选择中可以进行参考,为其做准备。
3.指导和培训不断加强,建立导师与辅导员双向信息交流平台
(1)对导师定期进行指导方法的培训。通过优秀导师对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分享,让各导师之间不断的进行沟通,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的进行讨论,商讨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导师和辅导员应该多进行信息沟通,建立沟通平台。要保证辅导员到学生到导师之间信息沟通的顺畅。
4.动态考评与过程奖励机制纳入评价体系
(1)对于导师的工作要进行监督和管理。建立考评导师的评审小组,评审小组由学生、辅导员、主管领导等组成,对导师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2)对于导师和学生要进行动态选择,并实行适时变更原则。对导师和学生都要进行评定,建立淘汰机制。
5.采取多元化手段进行评价
评价要多元化为主体。要从学生评价、导师自评、导师互评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评价。
(1)评价内容要多元化。不仅要评价导师的指导水平,而且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
(2)不仅考量导师制的实施结果,还要考量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不仅要评价导师的知识水平,而且要对其人格、性格等方面进行评价。
(3)评价方法多元化。导师的工作内容是丰富的、非单一的,因此,不能简单的用单一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价,这样做很容易造成片面的评价结果。评价工作要采用调查法、观察法、反馈法等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6.师生互动要良好
(1)从组织形式上,较为良好的效果是导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选择”。
(2)从思维模式上,师生在思维模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彼此完全能够在互动中实现优势互补,在交往中开发自己的思维潜质。
(3)从活动内容上,在与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导师可以采取较多的互动内容,如思想和心理的沟通交流、学术研讨、人生经验分析等。
(4)从活动方式上,导师制的活动方式,一般以室内谈话为主,但这决不是唯一的方式。校园漫步、社会考察、参观游览等活动,都不失为同受导师和学生所欢迎的方式。
7.采取学业预警和多元帮扶模式
(1)教学过程中协同帮扶。以专任教师为主,辅导员和行政教辅人员为辅,共同参与到日常教学管理中。
(2)家庭和学校联系中协同帮扶。辅导员或者导师要及时把学业预警的通知要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采取相应措施挽救学生。
参考文献:
[1]吕晶晶.基于学生成长需求的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2]曹十芙.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