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白鹿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史诗性著作,它借鉴了魔幻的笔法,融入了神异描写,使魔幻与写实相交融,幻化成现实的一部分。这些神异描写蕴含了神秘文化内涵,传递了丰富的情愫,使作品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本文试图对《白鹿原》神异描写所表现的神话意义、象征意义和美学意义加以探讨,凸显作品创造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白鹿原》;神异描写;神话意义;象征意义;美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23-02
上世纪90年代初,长篇小说《白鹿原》一经问世,便受到评论界的好评,被誉为当代长篇小说的“扛鼎之作”。正如老作家屠岸所说:“小说内涵大,内容丰富,这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是整个人类文学史长期发展的智慧的结晶”。《白鹿原》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风格上融入了一股浓郁的神秘气息,而有评论者认为:《白鹿原》对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百年孤独》进行了借鉴,但笔者认为这种借鉴是灵活的、有效的,正是这种灵活有效的借鉴,《白鹿原》才能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迈向世界文学,才能使中国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接轨。这些神异描写表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一、神异描写的神话意义
《白鹿原》中对神异描写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组成了一个人鬼混同、光怪陆离的世界,小说中大量引入了神话、民间传说、古典戏剧等情节,使作品充满了魔幻神异的艺术气氛。作品第二章关于这白鹿神话其实“是我国上古社会就有的神话精神与神话思维在古朴闭塞的农村社会的保留,神话思维构制出符合人们理想和愿望的另一个世界,它即是神话世界也是艺术世界”。在上古时期,人们以各种神灵与神话解释着无法预知的自然、人、与社会,同时也借神灵与神话表达着自己各种美好的愿望,而在小说中,人们的美好愿望正是借助白鹿精灵表达出来的,人们渴望出现白鹿,因为人们希望的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好日子。作品主人公之一的姐夫朱先生的神机妙算,先知先觉,也是我们在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学中经常可见到的人物。另外,作品中写到小娥鬼魂闹得白鹿村人心惶惶,鸡犬不宁之时白嘉轩、朱先生共同商议的镇鬼之法:“把小娥的尸骨从窑里挖出来,用大火烧三天三夜再将骨灰末装到瓷缸封严封死,埋在窑里,再给上面造一座塔,叫她永世不得出世”。造塔镇妖在中国传统神话中亦不乏其例,白蛇传的故事中,老法海不正是用塔来对付心地善良的白娘子的吗?最后在挖出小娥尸骨焚烧后埋灰造塔的过程中:“雪后枯干的蓬蒿草丛里,居然有许多蝴蝶飞舞”。冬季雪后居然有成群的蝴蝶飞舞,听起来荒诞不经、违背事实,但《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祝合葬后不也双双化作彩蝶了吗?各种神话、传说的引用,使作品具有了浓厚的东方古典主义神秘色彩,而非生搬硬套西方艺术手法,读来亲切、可信、自然。这可说是《白鹿原》对魔幻现实主义应用最成功处之一。小说中神话所昭示的意义则在于:“一方面对现实丑恶混乱灾难的厌恶,对美好、幸福、安详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显示着的是传统道德观念和保守势力对人性自由的扼杀,显示着中国巨大而反复历史包袱对革命与变革的压抑,揭示了一个民族文化与政治变革的艰难”。
二、神异描写的象征意义
象征手法是《白鹿原》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这更有利于作者通过白鹿原的命运变迁来再现中国农村的社会历史。小说中的白鹿精灵是一个有灵性神灵之物,是一种人性的化身,它体现的是人性中的正、善、美的一面,而白狼则体现了人性中的丑和恶,象征的是奸诈、野心、贪欲、阴险等。作品中象征手法应用最成功之处当属对白灵的描写。她是伴着百灵鸟的叫声呱呱坠地的,所以取名“灵灵”,百灵鸟是最美的鸟,是吉祥的鸟,所以白灵也是作品中美的化身,正义的化身。作为白嘉轩唯一的女儿,她身上并未遗传封建主义的基因,她生性聪明、活泼、求学上进,思想进步,为革命冒着生命危险抬伤员、埋尸体,与兆鹏伪装夫妻,骨子里爱憎分明,不惜同封建旧家族决裂,不惜为革命洒热血、献生命。作品中写白灵的死时,用白嘉轩的梦中白鹿来象征白灵的牺牲,写来活灵活现:“白嘉轩一辈子有一个好处,就是头一落枕头就打呼噜,……看见那白鹿的脸变成灵灵的脸,还委屈哭着叫了一声‘爸’”。这里反复出现白鹿委屈地哭着,流着眼泪来象征白灵死的不明不白,一个满腔热血为革命的好战士没死在战场敌人的刺刀下,竟死在了自己人手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白鹿原》的象征手法,过多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传统文学艺术的影响,并以此来间接的表达对丑恶的鞭挞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神异描写的美学意义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再现性和逼真性”。从基本的创作方法和总体风格来看,《白鹿原》当然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但同时由于作家是在关中地区特定的自然风貌、人文环境、民间传说等有着深切的观察和体验的基础上,并受到西方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所以他在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神异的魔幻描写,把现实与非现实,真实与梦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色彩斑斓的艺术整体。
小说中大量的托梦场景的出现,把梦的神秘性、不可解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小说第一章描写白嘉轩的第六个女人胡氏突然从梦中惊醒,“浑身抖索如同筛糠,眼睛里满是狐疑惊恐之色,目光恍惚游移不定”,直到白嘉轩“挖来办升豌豆,一把连一把摔打起来,从顶棚到墙角,从炕上打到地下”之后,胡氏“才敢开口说出昨梦见的鬼怪,她说她看见了他的前房的五个女人了,那五个女人掐她拧她抠她抓她撕她打她唾她,都争着拉她去睡觉,令白嘉轩大惑不解的是,胡氏并没有见过死掉的任何一个女人,而她说出的那五个死者的相貌特征一个一个都与真人相吻合”。第二章中,写白秉德老汉“梦见自己坐着牛车提着镰刀去割麦子,头顶忽地一个闪亮满天流火纷纷下坠,有一团正好落到他的胸膛上烧得皮肉吱吱吱响,就从牛车上翻跌倒满是黄土的车辙里”,醒过来,原来是得了“瞎瞎病”终于痛苦地死去了。如此之多的神秘梦境,把小说也置身于空灵恍惚的梦幻空间之中,这些梦境带给读者的是一种阅读的快感与惊悚,是充满魅力、意味隽永的神秘世界。
“为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小说是必须不说‘实话’的,它必须给小说添加一些虚幻、神秘的成分,在小说中形成一种悬念性的紧张感,从而紧紧地吸引读者对诸如命运、天道等冥冥中的力量和问题进行正面的思索”。而怪异的征兆,是许多小说家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常采用的手段之一,在小说第二章里,写白嘉轩在雪地里看到刺蓟,他太惊诧了:“怪事!万木枯谢百草冻死遍山遍野也看不见一丝绿色的三九寒冬季节里,怎么会长出一株绿油油的小蓟来?他蹲下来用手挖刨湿土,猛然间出现了奇迹,土层里露出来同样颜色的叶片,再往深挖,露出一根嫩乎乎的同样粉白的杆儿,直到完全刨出来,那杆儿上缀着五片大小不一的叶片”,通过大姐夫朱先生的指点,得出了:这是一只神奇的白鹿的结论,这就等于告诉白嘉轩这株草其实是个吉兆,所以才出现下文的故事,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結语
《白鹿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在现实生活中的观照,作者从祖宗先辈们那里接受了源远流长的精神文化熏陶,并自觉的运用于文本创作,更增加了这部现实主义作品的历史厚重感。
参考文献:
[1]陈忠实.白鹿原[M].人民文学出版,2004.
[2]乔美丽.魔幻现实主义:《百年孤独》与《白鹿原》[J].殷都学刊,1995,(4).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李建军.神秘的意味:论《白鹿原》中的奇异性事象[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关键词:《白鹿原》;神异描写;神话意义;象征意义;美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23-02
上世纪90年代初,长篇小说《白鹿原》一经问世,便受到评论界的好评,被誉为当代长篇小说的“扛鼎之作”。正如老作家屠岸所说:“小说内涵大,内容丰富,这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是整个人类文学史长期发展的智慧的结晶”。《白鹿原》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风格上融入了一股浓郁的神秘气息,而有评论者认为:《白鹿原》对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百年孤独》进行了借鉴,但笔者认为这种借鉴是灵活的、有效的,正是这种灵活有效的借鉴,《白鹿原》才能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迈向世界文学,才能使中国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接轨。这些神异描写表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一、神异描写的神话意义
《白鹿原》中对神异描写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组成了一个人鬼混同、光怪陆离的世界,小说中大量引入了神话、民间传说、古典戏剧等情节,使作品充满了魔幻神异的艺术气氛。作品第二章关于这白鹿神话其实“是我国上古社会就有的神话精神与神话思维在古朴闭塞的农村社会的保留,神话思维构制出符合人们理想和愿望的另一个世界,它即是神话世界也是艺术世界”。在上古时期,人们以各种神灵与神话解释着无法预知的自然、人、与社会,同时也借神灵与神话表达着自己各种美好的愿望,而在小说中,人们的美好愿望正是借助白鹿精灵表达出来的,人们渴望出现白鹿,因为人们希望的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好日子。作品主人公之一的姐夫朱先生的神机妙算,先知先觉,也是我们在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学中经常可见到的人物。另外,作品中写到小娥鬼魂闹得白鹿村人心惶惶,鸡犬不宁之时白嘉轩、朱先生共同商议的镇鬼之法:“把小娥的尸骨从窑里挖出来,用大火烧三天三夜再将骨灰末装到瓷缸封严封死,埋在窑里,再给上面造一座塔,叫她永世不得出世”。造塔镇妖在中国传统神话中亦不乏其例,白蛇传的故事中,老法海不正是用塔来对付心地善良的白娘子的吗?最后在挖出小娥尸骨焚烧后埋灰造塔的过程中:“雪后枯干的蓬蒿草丛里,居然有许多蝴蝶飞舞”。冬季雪后居然有成群的蝴蝶飞舞,听起来荒诞不经、违背事实,但《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祝合葬后不也双双化作彩蝶了吗?各种神话、传说的引用,使作品具有了浓厚的东方古典主义神秘色彩,而非生搬硬套西方艺术手法,读来亲切、可信、自然。这可说是《白鹿原》对魔幻现实主义应用最成功处之一。小说中神话所昭示的意义则在于:“一方面对现实丑恶混乱灾难的厌恶,对美好、幸福、安详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显示着的是传统道德观念和保守势力对人性自由的扼杀,显示着中国巨大而反复历史包袱对革命与变革的压抑,揭示了一个民族文化与政治变革的艰难”。
二、神异描写的象征意义
象征手法是《白鹿原》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这更有利于作者通过白鹿原的命运变迁来再现中国农村的社会历史。小说中的白鹿精灵是一个有灵性神灵之物,是一种人性的化身,它体现的是人性中的正、善、美的一面,而白狼则体现了人性中的丑和恶,象征的是奸诈、野心、贪欲、阴险等。作品中象征手法应用最成功之处当属对白灵的描写。她是伴着百灵鸟的叫声呱呱坠地的,所以取名“灵灵”,百灵鸟是最美的鸟,是吉祥的鸟,所以白灵也是作品中美的化身,正义的化身。作为白嘉轩唯一的女儿,她身上并未遗传封建主义的基因,她生性聪明、活泼、求学上进,思想进步,为革命冒着生命危险抬伤员、埋尸体,与兆鹏伪装夫妻,骨子里爱憎分明,不惜同封建旧家族决裂,不惜为革命洒热血、献生命。作品中写白灵的死时,用白嘉轩的梦中白鹿来象征白灵的牺牲,写来活灵活现:“白嘉轩一辈子有一个好处,就是头一落枕头就打呼噜,……看见那白鹿的脸变成灵灵的脸,还委屈哭着叫了一声‘爸’”。这里反复出现白鹿委屈地哭着,流着眼泪来象征白灵死的不明不白,一个满腔热血为革命的好战士没死在战场敌人的刺刀下,竟死在了自己人手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白鹿原》的象征手法,过多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传统文学艺术的影响,并以此来间接的表达对丑恶的鞭挞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神异描写的美学意义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再现性和逼真性”。从基本的创作方法和总体风格来看,《白鹿原》当然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但同时由于作家是在关中地区特定的自然风貌、人文环境、民间传说等有着深切的观察和体验的基础上,并受到西方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所以他在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神异的魔幻描写,把现实与非现实,真实与梦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色彩斑斓的艺术整体。
小说中大量的托梦场景的出现,把梦的神秘性、不可解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小说第一章描写白嘉轩的第六个女人胡氏突然从梦中惊醒,“浑身抖索如同筛糠,眼睛里满是狐疑惊恐之色,目光恍惚游移不定”,直到白嘉轩“挖来办升豌豆,一把连一把摔打起来,从顶棚到墙角,从炕上打到地下”之后,胡氏“才敢开口说出昨梦见的鬼怪,她说她看见了他的前房的五个女人了,那五个女人掐她拧她抠她抓她撕她打她唾她,都争着拉她去睡觉,令白嘉轩大惑不解的是,胡氏并没有见过死掉的任何一个女人,而她说出的那五个死者的相貌特征一个一个都与真人相吻合”。第二章中,写白秉德老汉“梦见自己坐着牛车提着镰刀去割麦子,头顶忽地一个闪亮满天流火纷纷下坠,有一团正好落到他的胸膛上烧得皮肉吱吱吱响,就从牛车上翻跌倒满是黄土的车辙里”,醒过来,原来是得了“瞎瞎病”终于痛苦地死去了。如此之多的神秘梦境,把小说也置身于空灵恍惚的梦幻空间之中,这些梦境带给读者的是一种阅读的快感与惊悚,是充满魅力、意味隽永的神秘世界。
“为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小说是必须不说‘实话’的,它必须给小说添加一些虚幻、神秘的成分,在小说中形成一种悬念性的紧张感,从而紧紧地吸引读者对诸如命运、天道等冥冥中的力量和问题进行正面的思索”。而怪异的征兆,是许多小说家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常采用的手段之一,在小说第二章里,写白嘉轩在雪地里看到刺蓟,他太惊诧了:“怪事!万木枯谢百草冻死遍山遍野也看不见一丝绿色的三九寒冬季节里,怎么会长出一株绿油油的小蓟来?他蹲下来用手挖刨湿土,猛然间出现了奇迹,土层里露出来同样颜色的叶片,再往深挖,露出一根嫩乎乎的同样粉白的杆儿,直到完全刨出来,那杆儿上缀着五片大小不一的叶片”,通过大姐夫朱先生的指点,得出了:这是一只神奇的白鹿的结论,这就等于告诉白嘉轩这株草其实是个吉兆,所以才出现下文的故事,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結语
《白鹿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在现实生活中的观照,作者从祖宗先辈们那里接受了源远流长的精神文化熏陶,并自觉的运用于文本创作,更增加了这部现实主义作品的历史厚重感。
参考文献:
[1]陈忠实.白鹿原[M].人民文学出版,2004.
[2]乔美丽.魔幻现实主义:《百年孤独》与《白鹿原》[J].殷都学刊,1995,(4).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李建军.神秘的意味:论《白鹿原》中的奇异性事象[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