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同于其他课程,体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大部分都是在室外进行教学活动,只有重视对体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完善与改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游戏教学的采用和分层授课的实施这三方面着手,对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目标;游戏;分层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198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课堂中,多数教师通常只是按照教学大纲及目标的要求,机械地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这便严重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背离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今天,体育教学也要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教师应坚持与时俱进的生本教育理念,在准确把握体育学科特点的前提下,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以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
一、明确教学目标,促进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设计中的首要环节,是一节课的纲领,缺乏纲领或是对纲领认识不清都将在极大程度上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指明方向和道路。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及生理心理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继而在领会、吃透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以“武术”教学为例,课前,我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知与技能目标:了解武术健身的价值及攻防含义;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健身拳1—4节的动作要领,并正确掌握1—4节的动作技术;重点领悟基本手法“冲拳”及其在动作组合中的攻防技术;2.体育与健康目标: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武术动作姿势,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活性、协调性、柔韧性,达到强身健体;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愉快地参与各种练习;拓展学生的武术知识,运用武术的特点渗透爱国主义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勇于面对挫折的品质。
二、重视兴趣激发,采用游戏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认知的重要动力。相较于语文、数学等学科而言,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要宽松许多,鉴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胜负欲强,教师不妨因势利导,在体育课堂中适时引入一些符合初中生性格特点和行为特点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优化体育教学过程,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寓教于乐。
为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我将“火车赛跑”这一游戏引入了课堂教学之中。首先,我在空地上画了两条相距10米且相互平行的直线,并将全班学生分成了人数相等的若干组(每组5—8人),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处(每队之间相隔2米)。游戏开始后,每人以左手扶在前一人的肩上,右手托住后一人向前抬起的右脚踝组成一列“火车”。发令后,各队第一名学生用走步带领后面的队员以单脚集体向前跳進,以最后一名队员到达终点线的队为胜。在游戏的过程中,“火车”若中途脱节,必须在原地接好后方可继续前进。通过采用游戏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热情,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跳跃能力,优化了体育教学过程。
三、关注主体差异,实施分层授课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会学生运动技能为主要任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初中体育教学的重心已逐渐转向了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但就目前来看,初中生身体素质参差不齐,体育学习积极性存在较大差异等问题已然存在,这就需要教师摒弃以往“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充分考虑学生差异性的前提下实施分层授课,以充分落实因材施教,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
在长跑教学的过程中,为充分落实因材施教,我根据学生的主体差异实施了分层授课。例如,针对极少数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我为他们设置了1500米长跑目标,鼓励他们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针对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且身体机能较强的学生,我为他们设置了1200米长跑目标;对于身体素质较差,且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的学生,我先是为他们设置了600米跑步计划,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掌握中长距跑步的技巧,并在适应后引入800米和1000米跑步训练目标。这样一来,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还进一步挖掘了学生的运动潜能。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自身和学生两方面出发,首先应在领会、吃透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学模式,积极改进教学行为,使之能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契合,再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主性,进而有效改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陆婕.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方法[J].现代农村科技,2018(08):89-90.
[2]李静.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J].学周刊,2016(22):176-177.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目标;游戏;分层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198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课堂中,多数教师通常只是按照教学大纲及目标的要求,机械地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这便严重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背离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今天,体育教学也要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教师应坚持与时俱进的生本教育理念,在准确把握体育学科特点的前提下,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以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
一、明确教学目标,促进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设计中的首要环节,是一节课的纲领,缺乏纲领或是对纲领认识不清都将在极大程度上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指明方向和道路。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及生理心理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继而在领会、吃透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以“武术”教学为例,课前,我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知与技能目标:了解武术健身的价值及攻防含义;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健身拳1—4节的动作要领,并正确掌握1—4节的动作技术;重点领悟基本手法“冲拳”及其在动作组合中的攻防技术;2.体育与健康目标: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武术动作姿势,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活性、协调性、柔韧性,达到强身健体;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愉快地参与各种练习;拓展学生的武术知识,运用武术的特点渗透爱国主义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勇于面对挫折的品质。
二、重视兴趣激发,采用游戏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认知的重要动力。相较于语文、数学等学科而言,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要宽松许多,鉴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胜负欲强,教师不妨因势利导,在体育课堂中适时引入一些符合初中生性格特点和行为特点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优化体育教学过程,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寓教于乐。
为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我将“火车赛跑”这一游戏引入了课堂教学之中。首先,我在空地上画了两条相距10米且相互平行的直线,并将全班学生分成了人数相等的若干组(每组5—8人),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处(每队之间相隔2米)。游戏开始后,每人以左手扶在前一人的肩上,右手托住后一人向前抬起的右脚踝组成一列“火车”。发令后,各队第一名学生用走步带领后面的队员以单脚集体向前跳進,以最后一名队员到达终点线的队为胜。在游戏的过程中,“火车”若中途脱节,必须在原地接好后方可继续前进。通过采用游戏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热情,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跳跃能力,优化了体育教学过程。
三、关注主体差异,实施分层授课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会学生运动技能为主要任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初中体育教学的重心已逐渐转向了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但就目前来看,初中生身体素质参差不齐,体育学习积极性存在较大差异等问题已然存在,这就需要教师摒弃以往“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充分考虑学生差异性的前提下实施分层授课,以充分落实因材施教,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
在长跑教学的过程中,为充分落实因材施教,我根据学生的主体差异实施了分层授课。例如,针对极少数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我为他们设置了1500米长跑目标,鼓励他们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针对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且身体机能较强的学生,我为他们设置了1200米长跑目标;对于身体素质较差,且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的学生,我先是为他们设置了600米跑步计划,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掌握中长距跑步的技巧,并在适应后引入800米和1000米跑步训练目标。这样一来,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还进一步挖掘了学生的运动潜能。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自身和学生两方面出发,首先应在领会、吃透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学模式,积极改进教学行为,使之能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契合,再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主性,进而有效改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陆婕.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方法[J].现代农村科技,2018(08):89-90.
[2]李静.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J].学周刊,2016(22):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