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之我见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k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人们对数学本身及其数学教学方法的认识有了根本的转变。普遍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 教学 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和培养兴趣在求知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依据教学内容对教学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就会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认知感官主动地参与学习。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静态和教学内容变为动态的画面,加上鲜艳的色彩引起学生注意,用直观的图形及和谐的声音使枯燥而又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而又具体,使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地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如讲授函数的图像这部分内容,运用多媒体将绘点与连线依次用动态的方式在计算机上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函数图象的形成及其性质,同时,也可以将不同函数的图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用动态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传统的教学由于媒体单一,只能教师讲,学生听,以教为主,导致学生厌学。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这种交互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例如,题组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点几位学生或自愿到黑板上板演,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另一片天地,用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对即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直至出现正确结果,如果三次尝试失败,则显示解题步骤。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若在网络教室上课,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老师也能从服务器上迅速查出答题的正误率,借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从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投入相应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的主体作用。
  三、 有利于优化认知情境,创造学习氛围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如在讲述“全等三角形”一章时,教师可以用课件来帮助和启发学生理解“全等”的含义。打开一幅画面,画面上有两条线段AB和A′B′(长度相等),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的演示。设置一个简单的动画,让一条线段运动和另一条线段完全重合,后再分开。老师问,线段AB和A′B′的长度关系如何?学生仍可以正确回答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再打开第三幅画面,△ABC和△A′B′C′(全等)。和第二幅画面一样,让他们完全重合后再分开。老师再问学生这两幅三角形的关系如何?学生可能受第一和第二种情况的影响,而回答“相等”,或其它答案,这时老师及时引出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并用多组图形结合演示。接着再利用画面对“对应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等概念进行阐述。这样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显得轻松愉快,直观易懂,老师可对对“全等三角形”以及“对应边”、“对应角”等的理解,这样“学”、“练”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了学生用积极的思维,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
  四、 有利于帮助学生去发现和创造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学生由原来的“听”数学,变成了“做”数学。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自觉地去观察、分析、比较、发现、创造。在讲述“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就可把主动权充分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分析和思考。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因此学习本节应不会有大的难度,教师先用计算机设计一大一小两个圆(颜色有别),让学生用鼠标拖动圆摆出它们可能出现的位置关系,并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受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影响,学生说出“相交”、“相切”、“相离”等概念,这时老师把“外切”、“内切”、“内含”挑出来不断进行启发,尽量让学生自己表达出来。不同位置关系两圆的圆心距和两圆半径或差的关系的规律也由老师设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推导。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钻研和创造的愿望,使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深入和广泛地开展下去。
  《几何画板》具有易掌握、易操作和交互性,这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教学实验室”,学生都非常乐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运用《几何画板》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象“垂径定理”、“圆心角、弧、弦的弦心距关系”等等,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五、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简化教学程序,加快教学节奏,加大信息含量,从而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如数学新教材中运用了Excel2000程序,方便数理统计与绘制统计图表。而教学《三视图》时,七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尚留在感知上,而要让学生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由实物想像出几何图形,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难度很大。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模拟演示,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想像、比较、综合、抽象分析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讲授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时,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再进行总结。由于黑板上的图像是死的,教师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还是难以理解图像的变化过程,只能靠死记硬背结合來“掌握”知识。现在用《几何画板》展示y=ax2+bx+c的图像,只要分别输入几组a、b、c的值,就可以真实地观察到函数图像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很好地完成数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近日,在今年年初已提交首次公开募股文件的美国云储停供应商Box,已经通过TPGCapital和CoatueManagement融资1.5亿美元。同时,Dropbox也已连续收购了两家以天存储照片服务和文件共
消毒药是指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其作用机理是使蛋白质凝固或变性,干扰微生物重要酶系统或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消毒药的作用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理化性质,而且受许多
水稻两段寄栽培育多蘖壮秧是被多年实践证明的一项高产栽培技术.多蘖壮秧不仅秧苗健壮、抗逆性强,而且秧龄弹性大,对于麦(油)--稻两熟迟茬田和等雨栽秧的易旱田,长秧龄高产栽
近日,笔者在广汉市等地了解到,今年油菜生产中,根肿病发生面积相当大,危害较重,一些地方甚至无苗移栽,导致改种小麦.在川西平原,一些地方连年种植油菜,使土壤积累了相当数量
一、口供制度的一般考察(一)口供的概念在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42条划分的证据种类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即是指口供。因此,口供是指在刑事立案以后的刑事诉
本文简述了对余热锅炉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并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总结了关于其烟风管道的焊接处理方法,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