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汉字教学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之一。它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坚强的品格。
【关键词】写字教学 德育功能 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057-02
小学生在识字、练字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汉字的魅力,接受美的熏陶;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和领略祖国文化遗产的灿烂。写字教学正是以汉字为物质载体的人的精神能与自然精神交融的产物。字写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风度等,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习书能做到安和、妥贴、雅驯,起到“育德、启智、审美、健身”宁静其神的积极作用。
小学《新课标》也指出“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要加强写字教学,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好。要坚持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的指导,直至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使每个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教师的示范是最好的指导。因此,教师要苦练写字基本功,加强示范,切不可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取代板书。”
汉字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领悟力、表现力、创造力为出发点,以书法艺术的本质及美学原理为底蕴,把传统书法作为起点,师承传统,融入主观,发掘小学汉字教学德育功能,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一、自主习书,陶冶情操。
宁写一行好看,不写十张杂乱。态度决定行为,要反复强调将练字融入日常的各科作业之中,养成“提笔即是练字”的意识。和各科老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的写字姿势,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咱们天天为了实际需要而写字,其实天天在练字”。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看商标字、招牌字、广告字……只要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就自觉地识记那些美丽潇洒的字体。久而久之便可体悟到“求之于一笔之内,寄情于点画之间”的习书情趣。
二、正确习书,受益终生。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方法:“三个一”,要做到字写工整视力好。写字课中,对规范、漂亮的基本笔画、笔画的变化及汉字部首进行教学是重中之重。教给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笔笔到位。逐步写成笔画规范、用力恰当、大小匀称、排列整齐、间距匀称……规范的正楷字。
每个字就是一个小小的构图。处理好书写中的匀称、平衡、重心、宽松、紧结、窄长、扁平等关系,才能骨肉相称、辉映成趣。“每一波画尽处,隐隐有聚墨痕,如黍米珠。(《赤壁赋》)”。要靠发掘硬笔的线条优势来调控书写状态:所谓书法三度,角度、力度和速度,包括起笔起笔、行笔、收笔。起笔确定字的位置,收笔关乎字的平衡,运笔的正侧、提按、畅涩、翻折……正是将书法写得灵动潇洒发挥自我的关键,也是硬笔书法的情趣所在。
三、临帖引悟,浸润传统。
“舍置理法,必邻于妄;拘守理法,又近乎迂”,“先临摹古人,后师法造化”。读帖是指临摹者在写前对字帖静观默察,细想体味,对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做到“先心摹,后手追”“意在笔先,成字在胸”。在教学中,要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读贴能力和习惯。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临笔画,临间架结构,临行气,临章法等。如临笔画,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的位置,起笔和收笔的方圆,藏露,笔画的长短、精细、俯仰、斜正、曲直等。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
有条件的可以大量读帖,浏览历代书家优秀作品,领悟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
四、勤勉习书,磨炼意志。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勤学苦练是古今书家的共同之处。既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勤学苦练的精神,又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与自己的惰性做斗争。
广开渠道,全面调动。在生活中感受汉字之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专业的社团指导,督促学生持之以恒地加强训练,拓展汉字教学的领域,习书,不管是毛笔,还是硬笔,坚持练习就是“磨人”。
五、创建风格,增强信心。
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
林语堂有论:“……马蹄也,虎爪也,鹤胫也,熊掌也,或肉丰力沉,颜筋柳骨;或脉络流利,清劲挺拔;或根节分明,反呈奇气。他如象蹄有隶意,狮首有飞白,斗蛇成奇草,游龙作秦篆,牛足似八分,麑鹿如小楷,天下書法,粲然大备,奇矣奇矣。所谓得其用,取其势,而体自至(《作文六诀序》)。”
六、规范习书,意识专注。
现在,越来越多的考试开始采用“电子阅卷”了。尽早学会规范书写,才能在决定命运的大考中脱颖而出。
书法本身是一个悟法和悟我的过程,最终达到艺术表现的自由。学习硬笔书法除了获取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外,其过程,也是克服困难、锻炼意志、培养毅力、成长自己的过程。我们要用一颗平和、至善的心态去面对(这一点和学佛、悟禅、悟道有着惊人的相似性)。继承传统,自主创新,真正起到“育德、启智、审美、健身”宁静其神的积极作用——汉字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育人的过程。
作者简介:
王燕(1982.8-),女,山东省日照市人,本科学历,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朗读教学。
【关键词】写字教学 德育功能 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057-02
小学生在识字、练字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汉字的魅力,接受美的熏陶;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和领略祖国文化遗产的灿烂。写字教学正是以汉字为物质载体的人的精神能与自然精神交融的产物。字写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风度等,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习书能做到安和、妥贴、雅驯,起到“育德、启智、审美、健身”宁静其神的积极作用。
小学《新课标》也指出“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要加强写字教学,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好。要坚持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的指导,直至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使每个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教师的示范是最好的指导。因此,教师要苦练写字基本功,加强示范,切不可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取代板书。”
汉字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领悟力、表现力、创造力为出发点,以书法艺术的本质及美学原理为底蕴,把传统书法作为起点,师承传统,融入主观,发掘小学汉字教学德育功能,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一、自主习书,陶冶情操。
宁写一行好看,不写十张杂乱。态度决定行为,要反复强调将练字融入日常的各科作业之中,养成“提笔即是练字”的意识。和各科老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的写字姿势,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咱们天天为了实际需要而写字,其实天天在练字”。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看商标字、招牌字、广告字……只要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就自觉地识记那些美丽潇洒的字体。久而久之便可体悟到“求之于一笔之内,寄情于点画之间”的习书情趣。
二、正确习书,受益终生。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方法:“三个一”,要做到字写工整视力好。写字课中,对规范、漂亮的基本笔画、笔画的变化及汉字部首进行教学是重中之重。教给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笔笔到位。逐步写成笔画规范、用力恰当、大小匀称、排列整齐、间距匀称……规范的正楷字。
每个字就是一个小小的构图。处理好书写中的匀称、平衡、重心、宽松、紧结、窄长、扁平等关系,才能骨肉相称、辉映成趣。“每一波画尽处,隐隐有聚墨痕,如黍米珠。(《赤壁赋》)”。要靠发掘硬笔的线条优势来调控书写状态:所谓书法三度,角度、力度和速度,包括起笔起笔、行笔、收笔。起笔确定字的位置,收笔关乎字的平衡,运笔的正侧、提按、畅涩、翻折……正是将书法写得灵动潇洒发挥自我的关键,也是硬笔书法的情趣所在。
三、临帖引悟,浸润传统。
“舍置理法,必邻于妄;拘守理法,又近乎迂”,“先临摹古人,后师法造化”。读帖是指临摹者在写前对字帖静观默察,细想体味,对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做到“先心摹,后手追”“意在笔先,成字在胸”。在教学中,要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读贴能力和习惯。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临笔画,临间架结构,临行气,临章法等。如临笔画,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的位置,起笔和收笔的方圆,藏露,笔画的长短、精细、俯仰、斜正、曲直等。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
有条件的可以大量读帖,浏览历代书家优秀作品,领悟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
四、勤勉习书,磨炼意志。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勤学苦练是古今书家的共同之处。既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勤学苦练的精神,又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与自己的惰性做斗争。
广开渠道,全面调动。在生活中感受汉字之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专业的社团指导,督促学生持之以恒地加强训练,拓展汉字教学的领域,习书,不管是毛笔,还是硬笔,坚持练习就是“磨人”。
五、创建风格,增强信心。
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
林语堂有论:“……马蹄也,虎爪也,鹤胫也,熊掌也,或肉丰力沉,颜筋柳骨;或脉络流利,清劲挺拔;或根节分明,反呈奇气。他如象蹄有隶意,狮首有飞白,斗蛇成奇草,游龙作秦篆,牛足似八分,麑鹿如小楷,天下書法,粲然大备,奇矣奇矣。所谓得其用,取其势,而体自至(《作文六诀序》)。”
六、规范习书,意识专注。
现在,越来越多的考试开始采用“电子阅卷”了。尽早学会规范书写,才能在决定命运的大考中脱颖而出。
书法本身是一个悟法和悟我的过程,最终达到艺术表现的自由。学习硬笔书法除了获取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外,其过程,也是克服困难、锻炼意志、培养毅力、成长自己的过程。我们要用一颗平和、至善的心态去面对(这一点和学佛、悟禅、悟道有着惊人的相似性)。继承传统,自主创新,真正起到“育德、启智、审美、健身”宁静其神的积极作用——汉字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育人的过程。
作者简介:
王燕(1982.8-),女,山东省日照市人,本科学历,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朗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