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52年开始至1960年,清华大学先后聘请苏联专家、德国专家和捷克专家共60多名,聘期从半年到3年不等,苏联专家在帮助建立新专业新学科等方面,为清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为适应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对高质量建设人才的需求,以及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挑战,上世纪50年代初蒋南翔校长高瞻远瞩地提出在清华创建和充实新兴科学技术的系和专业。
据校史资料记载,从1952年开始至1960年,清华大学先后聘请苏联专家、德国专家和捷克专家共60多名,聘期从半年到3年不等,主要分布在建筑、水利、机械、电机、土木、无线电、工程物理等系所,其中苏联专家主要来自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列宁格勒工学院、列宁格勒电工学院等23所工科院校。
这一时期清华大学聘请的外籍专家来校总共讲授课程114门,帮助建立和扩充实验室72个,重点培养本校教师518人,听专家课的总人数达4000余人。从1955年末开始,清华陆续建立了实验核物理、同位素物理、放射性稀有元素工艺学、电子学、无线电物理、电介质及半导体、热物理、空气动力学、固体物理、自动控制等10个新技术专业;1956年以后先后增设了工程物理、工程化学、工程力学数学和自动控制等系,并有意识地发展应用理科。到1965年,清华大学已发展为12个系40个专业。
五六十年代,苏联专家来校在帮助建立新专业新学科、帮助修订教学计划和大纲、从事和指导科研、指导建立新实验室、培养年轻教师等方面,为清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6年,阿谢甫柯夫、倪克勤、高尔竞柯等多位受聘清华的苏联专家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中苏友谊奖章”。
聘请苏联专家担任校、系顾问
聘请苏联专家担任校、系顾问,是学习苏联教育的先进经验在组织方面的重要措施。清华先后聘请萨多维奇、巴巴诺夫、米哈辽夫、齐斯佳柯夫、阿凡钦柯5位苏联专家为校级顾问;聘请阿谢甫柯夫、阿凡钦柯、倪克勤、巴然诺夫、萨多维奇、捷列文斯科夫、瓦采特等7位苏联专家分别的建筑系、水利系、电机系、土木系、工物系顾问,他们参加校、系工作会议和专业会议,研究工作、提出建议、解答问题,举办讲座,培训干部和教师等。例如:1953年,学校先后召开6次教学研究会,校级顾问、苏联专家组组长萨多维奇、系级顾问倪克勤及专家高尔竞柯、杰门节夫等分别就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以及专业教研组的工作、生产实习工作等问题介绍了苏联经验;教学研究会上,有10名苏联专家先后就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问题作了86次报告。
编写教材实施新教学计划
院系调整后,清华按照苏联的教育模式取消原有的学分制,改为学年制。本科教育的学制从原来的4年改为5年(仅建筑系的本科专业学制为6年)。苏联专家到清华后的第一项工作是帮助清华大学制定学制为5年的统一的教学计划。
例如:第一批到校的专家阿谢甫柯夫教授在建筑系工作,他根据苏联专业教学模式,与建筑系教师共同制定了建筑系的教学计划。到1954年,在苏联专家指导下,新清华所有21个专业都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从1953年到1955年,苏联专家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的各个环节开始实施教学计划。
院系调整后,制约学校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缺乏教学参考资料,以及教师的教学经验严重不足。当时全校有388门课程,多数课程的教学大纲是根据苏联教学大纲修订而成的,然而有98门课缺少苏联教学大纲(占1/4),此外还缺少45种教材、100余种课程设计和15种毕业设计的苏联资料。
为了解决上述困难,学校与苏联专家共同商讨采取以下教学措施:(1)苏联专家一般只给进修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上课。(2)授课采取“大班讲课、小班上习题课和实验课”的形式。(3)苏联专家提前写出讲义,直接授课,由翻译在课堂上把讲义的内容口译成汉语。(4)专家编写教材,由翻译笔译成汉语,作为正式教材出版。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到1955年7月,苏联专家共开设课程和直接讲授45门新课;写完32份教材。
联系实际加强生产实习环节
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清华在教学培养过程中还加强了生产实习环节。学生在5年学习年限内要进行4次实习。生产实习前,苏联专家指导制定实习计划和大纲,并与清华教师一起指导实习。1953年,苏联专家高尔竞柯和张光斗教授在水库工地指导学生生产实习时,发现在土坝施工中黏土含水量过高,碾压后呈橡皮弹簧现象,他们提出了降低黏土层含水量的建议和改进措施。该工程局非常重视,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停工改进,结果很成功,使大坝建成后安全运行。
1953年,全校8个系1500名学生、200名教师分赴30处工厂、土地参加生产实习,这是清华大学在院系调整后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生产实习。此后,实习规模不断扩大,1963年共有12个系5075名学生、419名教师分赴106处工厂、工地实习。
清华大学在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时,十分注意结合中国的国情和联系学校的实际,不断探索走自己的办学道路。1958年清华大学在教育革命的探索中,结合生产任务进行毕业设计,也就是以承担和完或某项实际生产或科研任务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把模拟的设计训练发展成为“真刀真枪的实际作战”。从1958年至1966年,人部分毕业设计课题均取得较好成果。例如,密云水库工程设计、电子模拟计算机、500万电子伏特加速器、数字程序控制机床等成果都具有较高水平。其中密云水库工程设计、电子模拟计算机曾在1959年罗马尼亚国际博览会上展出,数字程序控制机床在1959年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展出。
新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
从1955年起,根据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清华大学先后建立了原子能、半导体、远距离自动化控制、燃气轮机、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专业,成立了工程物理、工程化学、工程力学数学、自动控制等系,并注意在这些新系内发展应用理科,建立了原子能技术利用研究实验基地。
1955年工物系筹建时,清华缺乏原子能方面的师资力量,为了建立专业课,加速培养师资,邀请了苏联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等有关专家陆续来系短期讲学。从1956年10月到1960年8月,工物系共聘请17名苏联专家进行短期讲学,是清华大学聘请苏联专家最多的系。
从1953年到1961年,系里共有7名苏联专家来工作,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1955年,清华聘请苏联电视专家康·瓦·萨普雷金到无线电系开展电视设备的研究工作,他的夫人、列宁格勒电视台的高级工程师也同时主动参与设备设计实验的技术工作,对我国电视技术学科的建设起了重要作用。1958年,由清华大学与北京广播器材厂、广播事业局研究所合作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套电视发送设备,于当年“五一”在北京正式开播,为国庆十周年电视转播提供了技术基础。
历经8年,苏联专家为清华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清华大学通过结合实际,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办学道路和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多学科工业大学的教学体系。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为适应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对高质量建设人才的需求,以及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挑战,上世纪50年代初蒋南翔校长高瞻远瞩地提出在清华创建和充实新兴科学技术的系和专业。
据校史资料记载,从1952年开始至1960年,清华大学先后聘请苏联专家、德国专家和捷克专家共60多名,聘期从半年到3年不等,主要分布在建筑、水利、机械、电机、土木、无线电、工程物理等系所,其中苏联专家主要来自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列宁格勒工学院、列宁格勒电工学院等23所工科院校。
这一时期清华大学聘请的外籍专家来校总共讲授课程114门,帮助建立和扩充实验室72个,重点培养本校教师518人,听专家课的总人数达4000余人。从1955年末开始,清华陆续建立了实验核物理、同位素物理、放射性稀有元素工艺学、电子学、无线电物理、电介质及半导体、热物理、空气动力学、固体物理、自动控制等10个新技术专业;1956年以后先后增设了工程物理、工程化学、工程力学数学和自动控制等系,并有意识地发展应用理科。到1965年,清华大学已发展为12个系40个专业。
五六十年代,苏联专家来校在帮助建立新专业新学科、帮助修订教学计划和大纲、从事和指导科研、指导建立新实验室、培养年轻教师等方面,为清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6年,阿谢甫柯夫、倪克勤、高尔竞柯等多位受聘清华的苏联专家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中苏友谊奖章”。
聘请苏联专家担任校、系顾问
聘请苏联专家担任校、系顾问,是学习苏联教育的先进经验在组织方面的重要措施。清华先后聘请萨多维奇、巴巴诺夫、米哈辽夫、齐斯佳柯夫、阿凡钦柯5位苏联专家为校级顾问;聘请阿谢甫柯夫、阿凡钦柯、倪克勤、巴然诺夫、萨多维奇、捷列文斯科夫、瓦采特等7位苏联专家分别的建筑系、水利系、电机系、土木系、工物系顾问,他们参加校、系工作会议和专业会议,研究工作、提出建议、解答问题,举办讲座,培训干部和教师等。例如:1953年,学校先后召开6次教学研究会,校级顾问、苏联专家组组长萨多维奇、系级顾问倪克勤及专家高尔竞柯、杰门节夫等分别就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以及专业教研组的工作、生产实习工作等问题介绍了苏联经验;教学研究会上,有10名苏联专家先后就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问题作了86次报告。
编写教材实施新教学计划
院系调整后,清华按照苏联的教育模式取消原有的学分制,改为学年制。本科教育的学制从原来的4年改为5年(仅建筑系的本科专业学制为6年)。苏联专家到清华后的第一项工作是帮助清华大学制定学制为5年的统一的教学计划。
例如:第一批到校的专家阿谢甫柯夫教授在建筑系工作,他根据苏联专业教学模式,与建筑系教师共同制定了建筑系的教学计划。到1954年,在苏联专家指导下,新清华所有21个专业都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从1953年到1955年,苏联专家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的各个环节开始实施教学计划。
院系调整后,制约学校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缺乏教学参考资料,以及教师的教学经验严重不足。当时全校有388门课程,多数课程的教学大纲是根据苏联教学大纲修订而成的,然而有98门课缺少苏联教学大纲(占1/4),此外还缺少45种教材、100余种课程设计和15种毕业设计的苏联资料。
为了解决上述困难,学校与苏联专家共同商讨采取以下教学措施:(1)苏联专家一般只给进修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上课。(2)授课采取“大班讲课、小班上习题课和实验课”的形式。(3)苏联专家提前写出讲义,直接授课,由翻译在课堂上把讲义的内容口译成汉语。(4)专家编写教材,由翻译笔译成汉语,作为正式教材出版。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到1955年7月,苏联专家共开设课程和直接讲授45门新课;写完32份教材。
联系实际加强生产实习环节
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清华在教学培养过程中还加强了生产实习环节。学生在5年学习年限内要进行4次实习。生产实习前,苏联专家指导制定实习计划和大纲,并与清华教师一起指导实习。1953年,苏联专家高尔竞柯和张光斗教授在水库工地指导学生生产实习时,发现在土坝施工中黏土含水量过高,碾压后呈橡皮弹簧现象,他们提出了降低黏土层含水量的建议和改进措施。该工程局非常重视,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停工改进,结果很成功,使大坝建成后安全运行。
1953年,全校8个系1500名学生、200名教师分赴30处工厂、土地参加生产实习,这是清华大学在院系调整后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生产实习。此后,实习规模不断扩大,1963年共有12个系5075名学生、419名教师分赴106处工厂、工地实习。
清华大学在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时,十分注意结合中国的国情和联系学校的实际,不断探索走自己的办学道路。1958年清华大学在教育革命的探索中,结合生产任务进行毕业设计,也就是以承担和完或某项实际生产或科研任务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把模拟的设计训练发展成为“真刀真枪的实际作战”。从1958年至1966年,人部分毕业设计课题均取得较好成果。例如,密云水库工程设计、电子模拟计算机、500万电子伏特加速器、数字程序控制机床等成果都具有较高水平。其中密云水库工程设计、电子模拟计算机曾在1959年罗马尼亚国际博览会上展出,数字程序控制机床在1959年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展出。
新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
从1955年起,根据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清华大学先后建立了原子能、半导体、远距离自动化控制、燃气轮机、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专业,成立了工程物理、工程化学、工程力学数学、自动控制等系,并注意在这些新系内发展应用理科,建立了原子能技术利用研究实验基地。
1955年工物系筹建时,清华缺乏原子能方面的师资力量,为了建立专业课,加速培养师资,邀请了苏联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等有关专家陆续来系短期讲学。从1956年10月到1960年8月,工物系共聘请17名苏联专家进行短期讲学,是清华大学聘请苏联专家最多的系。
从1953年到1961年,系里共有7名苏联专家来工作,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1955年,清华聘请苏联电视专家康·瓦·萨普雷金到无线电系开展电视设备的研究工作,他的夫人、列宁格勒电视台的高级工程师也同时主动参与设备设计实验的技术工作,对我国电视技术学科的建设起了重要作用。1958年,由清华大学与北京广播器材厂、广播事业局研究所合作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套电视发送设备,于当年“五一”在北京正式开播,为国庆十周年电视转播提供了技术基础。
历经8年,苏联专家为清华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清华大学通过结合实际,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办学道路和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多学科工业大学的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