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人最感冗长和慵懒的季节就是夏天了。
首先是白昼的时间在一点点加长了,而夜晚的时间却越来越短,太阳像那些已没有多少睡眠的老人,老早从平原的腹部醒来了,五点不到,它就露出了红扑扑的笑脸。它就这样一直笑着,直笑到晚上快八点了,东边的一轮淡月等不及早早就来接班了,它才很不情愿地慢吞吞地在西方落了下去。
这太阳慢慢走得不大正经,日月经天,昼夜更替,它想自己大包大揽,这就未免让人感到有些讨厌了。
接着是树的变化,春天长出的淡绿的叶子,油汪汪鲜嫩嫩的,突然间就绿得深深的浓浓的化不开了。风一吹开始出现哗哗的响声,把春天沙沙的小雨变成急雨敲打了,如钹,如磬,如铙,急切切如三军涌过,万马奔腾。有时也曼妙如春秋之编钟战国之琴瑟,变得丰富、热烈、激情澎湃,再不是春天的浪漫、单纯了。而树阴却大大地扩展了,使人多了一些午睡纳凉的好去处,人们一面诅咒着夏阳的毒辣和残酷,一面感念着树们提供给他们的遮阳、避雨的绿叶伞盖。他们的心情就是这样矛盾的。他们知道,走遍四季,任何一个季节也不能像夏天这样提供给他们这么多歇晌和纳凉的福地。
夏天,让生命走向了成熟。春天时,穿风衣着夹克的少男少女,到了夏天立刻让人觉得变了样。男孩的嗓音开始变粗,说话憨声憨气的,而嘴唇和下巴上却像被火燎过的麦穗,钻出了黑黑的短短的胡茬,脖子上也开始滚动一颗如山核桃般硬的喉结。男孩一进入夏天就成了男子汉,他们穿着宽大的背心和裤衩,暴露出尚嫌单薄但绝不缺少力度的胳膊和大腿上的肌肉群。他们羞涩而又自豪,自信而又盲目,单纯而又热情。这些新鲜的复杂的内容充实着他们的身心,使他们忧郁而又快乐。太阳足足的,他们就在太阳下唱:“你是不是像我一样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下雨了,他们就昂着头甩着头发上的雨珠,在雨中显得潇洒而从容。
女孩子与这些大大咧咧的男孩子相比,就多了些含蓄、深沉的内涵。过去的那股野气,和男孩子比一比的傲气好像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了。她们开始拥有自己独立的小屋,开始为每月一次的麻烦而烦心。她们惊异于自己身体的变化,浑身上下开始出现柔和朦胧却又明显的曲线,脸细腻红润起来了。她们有点恼恨夏的到来,因为夏天,她们得解除对自身毫无成效的束缚,她们穿着薄而柔软的纱裙,让人们惊异于这些朴素的女孩怎么一下子都变成大姑娘了。头发黑且浓,皮肤细而白,这一黑一白的反差和错落让人平添了几分奇思和异想。在夏天,她们的梦开始多起来,理想的色彩在慢慢减退,而浪漫的情怀却越涨越高,羞于启齿和恐怖危险的梦境开始频繁出现。在夏天漫长的白昼里,她们喜欢走在街道的绿阴下,喝冰镇豆奶吃高档雪糕,同时接受那些偶尔路过的男人的目光。她们既兴奋又紧张。为此,她们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年轻的女人都喜欢夏天。
走进夏天,长长的蝉鸣开始在人们午睡时频频地冲撞着他们的耳鼓。它们不停地表白自己对事物的看法:知了,知了,知了……无休无止。真正彻悟人生的智者,应该是沉默的,他们明白不停地表白不仅无用而且无聊。鸟儿们依旧没心没肺地叽喳着,如一群快嘴快舌的娘儿们在东家长西家短地议论。但它们叽喳一通会很快离去,也如同女人们说累了得去忙乎男人和孩子的饭食一样,自会让人拥有片刻的宁静,想象一份家的温馨和快意。
最难熬的大概要算睡前那几个小时了,蝉声退却的时候,荷塘内蛤蟆的叫声又此起彼伏地不断了。于是,看电视的,就把电视的声音调得再大一点,屋外乘凉的,就把乘凉的话题织得更加绵密,风雨不透。好大喜功、夸夸其谈的蛤蟆们就只好自己为自己演奏了。
然而夏夜毕竟是美好的,月亮大的夜晚,风吹树叶,筛给小院一地碎银般的月光,闪闪烁烁,捉摸不定。月下平原、村庄、河流、丘陵都清晰可辨,平原上那大片大片的庄稼,风一吹潮水般地涌,响,让人感到宁静平和与一丝远古的神秘和恐怖。若逢月初月尾,月就几近于无,星星出奇地大,出奇地亮,老太太在哄小孩子,一颗一颗地数,老太太数一颗,小孩子也跟着数一颗,却总是数不清。
走进夏天,那些惯于吟风弄月的文人开始苦恼了,他们咬碎笔杆,寻章摘句,却写不出一句通畅的文字;他们听风听雨,却听不出一星半点的诗意;他们躺在开着冷气的房间里愁眉不展;他们摇着扇子却摇不去满脑袋的纷乱和嘈杂。
文人们爱思索,可思索也会让人走进死胡同。他们不明白走进夏天后,文人是不该呆在家里的,他们应该出去出点力,流点汗,见识见识阳光和风雨,这样,他们才能重新找到创作的激情和灵感
走进夏天,生命也就走进了成熟和热烈的阶段;走进夏天,艺术也才会有新的境界和追求。
(选自《散文选刊》,有改动)
首先是白昼的时间在一点点加长了,而夜晚的时间却越来越短,太阳像那些已没有多少睡眠的老人,老早从平原的腹部醒来了,五点不到,它就露出了红扑扑的笑脸。它就这样一直笑着,直笑到晚上快八点了,东边的一轮淡月等不及早早就来接班了,它才很不情愿地慢吞吞地在西方落了下去。
这太阳慢慢走得不大正经,日月经天,昼夜更替,它想自己大包大揽,这就未免让人感到有些讨厌了。
接着是树的变化,春天长出的淡绿的叶子,油汪汪鲜嫩嫩的,突然间就绿得深深的浓浓的化不开了。风一吹开始出现哗哗的响声,把春天沙沙的小雨变成急雨敲打了,如钹,如磬,如铙,急切切如三军涌过,万马奔腾。有时也曼妙如春秋之编钟战国之琴瑟,变得丰富、热烈、激情澎湃,再不是春天的浪漫、单纯了。而树阴却大大地扩展了,使人多了一些午睡纳凉的好去处,人们一面诅咒着夏阳的毒辣和残酷,一面感念着树们提供给他们的遮阳、避雨的绿叶伞盖。他们的心情就是这样矛盾的。他们知道,走遍四季,任何一个季节也不能像夏天这样提供给他们这么多歇晌和纳凉的福地。
夏天,让生命走向了成熟。春天时,穿风衣着夹克的少男少女,到了夏天立刻让人觉得变了样。男孩的嗓音开始变粗,说话憨声憨气的,而嘴唇和下巴上却像被火燎过的麦穗,钻出了黑黑的短短的胡茬,脖子上也开始滚动一颗如山核桃般硬的喉结。男孩一进入夏天就成了男子汉,他们穿着宽大的背心和裤衩,暴露出尚嫌单薄但绝不缺少力度的胳膊和大腿上的肌肉群。他们羞涩而又自豪,自信而又盲目,单纯而又热情。这些新鲜的复杂的内容充实着他们的身心,使他们忧郁而又快乐。太阳足足的,他们就在太阳下唱:“你是不是像我一样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下雨了,他们就昂着头甩着头发上的雨珠,在雨中显得潇洒而从容。
女孩子与这些大大咧咧的男孩子相比,就多了些含蓄、深沉的内涵。过去的那股野气,和男孩子比一比的傲气好像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了。她们开始拥有自己独立的小屋,开始为每月一次的麻烦而烦心。她们惊异于自己身体的变化,浑身上下开始出现柔和朦胧却又明显的曲线,脸细腻红润起来了。她们有点恼恨夏的到来,因为夏天,她们得解除对自身毫无成效的束缚,她们穿着薄而柔软的纱裙,让人们惊异于这些朴素的女孩怎么一下子都变成大姑娘了。头发黑且浓,皮肤细而白,这一黑一白的反差和错落让人平添了几分奇思和异想。在夏天,她们的梦开始多起来,理想的色彩在慢慢减退,而浪漫的情怀却越涨越高,羞于启齿和恐怖危险的梦境开始频繁出现。在夏天漫长的白昼里,她们喜欢走在街道的绿阴下,喝冰镇豆奶吃高档雪糕,同时接受那些偶尔路过的男人的目光。她们既兴奋又紧张。为此,她们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年轻的女人都喜欢夏天。
走进夏天,长长的蝉鸣开始在人们午睡时频频地冲撞着他们的耳鼓。它们不停地表白自己对事物的看法:知了,知了,知了……无休无止。真正彻悟人生的智者,应该是沉默的,他们明白不停地表白不仅无用而且无聊。鸟儿们依旧没心没肺地叽喳着,如一群快嘴快舌的娘儿们在东家长西家短地议论。但它们叽喳一通会很快离去,也如同女人们说累了得去忙乎男人和孩子的饭食一样,自会让人拥有片刻的宁静,想象一份家的温馨和快意。
最难熬的大概要算睡前那几个小时了,蝉声退却的时候,荷塘内蛤蟆的叫声又此起彼伏地不断了。于是,看电视的,就把电视的声音调得再大一点,屋外乘凉的,就把乘凉的话题织得更加绵密,风雨不透。好大喜功、夸夸其谈的蛤蟆们就只好自己为自己演奏了。
然而夏夜毕竟是美好的,月亮大的夜晚,风吹树叶,筛给小院一地碎银般的月光,闪闪烁烁,捉摸不定。月下平原、村庄、河流、丘陵都清晰可辨,平原上那大片大片的庄稼,风一吹潮水般地涌,响,让人感到宁静平和与一丝远古的神秘和恐怖。若逢月初月尾,月就几近于无,星星出奇地大,出奇地亮,老太太在哄小孩子,一颗一颗地数,老太太数一颗,小孩子也跟着数一颗,却总是数不清。
走进夏天,那些惯于吟风弄月的文人开始苦恼了,他们咬碎笔杆,寻章摘句,却写不出一句通畅的文字;他们听风听雨,却听不出一星半点的诗意;他们躺在开着冷气的房间里愁眉不展;他们摇着扇子却摇不去满脑袋的纷乱和嘈杂。
文人们爱思索,可思索也会让人走进死胡同。他们不明白走进夏天后,文人是不该呆在家里的,他们应该出去出点力,流点汗,见识见识阳光和风雨,这样,他们才能重新找到创作的激情和灵感
走进夏天,生命也就走进了成熟和热烈的阶段;走进夏天,艺术也才会有新的境界和追求。
(选自《散文选刊》,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