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语言基本功塑在表演中的重要性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zho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声乐的表演不光要进行演唱,还要做出与演唱内容和主题相符合的无声语言。音乐的表演者明确无声语言的基本内涵,学会如何应用,掌握何时应用,可以提升声乐表演的艺术水平。但是根据调查发现,当前很多声乐表演的人员都没有良好地应用无声语言,或者基本功掌握的不扎实,使表演非常的生硬,不能引起受众的共鸣,这主要就是没有重视到其重要意义造成的,所以本文将对这个问题予以研究,为声乐表演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声语言基本功;塑造;声乐表演;重要性
  前言
  语言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实际的语言,另一种是无声的语言。无声的语言对表演人员有重要的作用,它也是表演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那么对于声乐表演方面,巧妙、正确的应用无声语言,可以提高表演的艺术水平,准确的抒发出音乐的主题,从而为受众营造一个环境,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现在大部分的声乐表演人员忽视了这个问题,导致表演非常生硬,而专业的教学内容中,也忽视了无声语言的教学,所以相关人员要重点研究,明确其重要性。
  一、无声语言基本功的基本内涵
  无声语言,也就是形体语言,这是表演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主要就是要求表演人员可以根据表演的内容,用动作、神态、眼神等准确地表现出来,给受众传递出相应的信息。音乐表演中的无声语言,主要就是表演者将演唱的内容、音乐剧的主题和自身的人物形象的特点表现出来。
  二、塑造无声语言的基本功对声乐表演的重要性
  声乐表演要求表演人员有良好的音乐素养,而且还要有表演的能力,那么在现代舞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舞美的效果不断提高,受众对表演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始要求表演者具备良好的无声语言能力,而这个要求正是以往被声乐表演人员忽视的。无声語言的基本功对声乐表演有非常大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恰当的无声语言可以准确的表达出乐曲的主题
  声乐的表演,主要就是运用唱歌的方式和情节的演绎,表达特定的主题,所以对表演人员的要求非常高,既要有良好的歌唱能力,又要具备演员的基本功,那么在各种故事中,有很多特定的主题,在主题中,有特定的人物,如善良的白雪公主、邪恶的巫师、懦弱的国王、精明的大臣、抗战的勇士等,不同人物演唱的歌词不同,那么在表演的过程中,加入切当的无声语言,可以将人物的特点准确的表达出来,让受众快速明确故事的情节与人物设定,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表演者要认真研究表演的主题,深刻理解歌词的内容与人物的形象,这样才能够设计恰当的无声语言动作。如歌剧《洪湖赤卫队》中,主人公韩英和刘闯带领地方的洪湖赤卫队进行抗战,在演唱到日本人的罪行时,表情愤怒,动作有慷慨激昂的感觉,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表达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
  (二)无声语言的基本功学习是培养表演者综合素质的过程
  第一,无声的语言比实际的语言还要有难度,因为你要用相应的动作与表情,表达特定的情绪、塑造人物,而在声乐的表演过程中,表演者良好的应用了无声语言,那么就会进入到角色中,注意力会集中,自身的职业素养会不断提高;第二,声乐表演者在学习无声语言基本功的时候,必须要经常锻炼自己的“声台行表”,这个过程是艰苦的,而且不是仅仅熟记理论知识就可以,需要不断的探索,有利于让表演人员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日后更好的工作奠定基础;第三,表演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与无声语言基本功,恰当地表达出去,会让观众集中注意力,那么表演人员会更加的投入到演出中,紧张的情绪会消失,更好地将主题与情感表达出来。
  (三)熟练应用无声语言可以升华声乐表演的艺术性
  我们经常会说,某个演员将角色演“活”了,或者艺术升华了,那么做到这个境界,除了过硬的基本功外,还有良好的无声语言基本功。对于声乐表演来说,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表演人员认真分析,通过动作与神情,表达自己对主题与角色的理解,通过不断的探索,表演的艺术性会不断提升,那么在日后的表演过程中,会快速的掌握主题,恰当的表现出来,对表演进行再创作。这就需要表演人员将自己投入到特定的主题中,假设表演的人物是自己本身,故事就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然后再思考怎样设定动作与表情,怎样才能有更好地效果,这个过程应该是反复性的,表演人员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促进无声语言的基本功掌握能力不断提升。
  三、结论
  总之,声乐的表演人员掌握良好的无声语言基本能力,对表演和自身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关人员要重视起来。除了文中提到的内容外,声乐表演人员自身一定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做到多观察、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升自身对无声语言的应用能力,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准确、熟练的加以应用,提高表演的艺术性。
其他文献
【摘要】将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作品移植到萨克斯管艺术之中,不仅将赋予德彪西音乐作品新的艺术生命与理解,还能使它们不断地获得传承与发展,同时促进了萨克斯管与钢琴审美的双向交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德彪西的早期作品《阿拉伯风格曲第一首》,将从曲式分析、调性、和声等角度进行分析,进而得出钢琴与萨克斯管之间,两种不同演奏法、不同音响效果的乐器,巧妙的参差、互补了彼此的审美范畴。  【关键词】萨克斯管;德彪西;审美
期刊
【摘要】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今后的生活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大多数的家长开始专注与孩子的才艺培养。得到家长一致认可的才艺就是舞蹈的学习,因此,学习民族舞的人也就逐渐增多。学习民族舞不仅可以塑造孩子的良好身形,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在进行民族舞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们可以充分地掌握舞蹈的精髓,就要对民族舞的表现特征进行充分的了解。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对
期刊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民间舞与现代舞的文化进行一系列研究,研究认为民间舞与现代舞的艺术本质、舞蹈本质、参与形式都是相同的,使其融合具有可能性,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构建符合大众审美的舞蹈作品,强化民间舞蹈节奏,运用电子媒介进行传播推广,能够有效的将结合重组的民族式流行舞蹈更好的传播出去。  【关键词】民间;舞蹈;现代;流行舞蹈;融合  舞蹈,最早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抒发心志的即兴表演
期刊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对于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打造和改善城市形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十分复杂,且与其相配套的养护工作也是一项十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其中的某个或某些环节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和效果。对此,广大建筑施工单位应该对施工与养护技术进行重点研究,从而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景观效果达到设计标准。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养护技术
期刊
【摘要】本文借用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何处春江无月明”并且结合丝竹管乐的《春江花月夜》来说明如何让在新形势之下发展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文化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一段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大概意为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
期刊
【摘要】《啊!我的虎子哥》作为具有较高难度的女高音咏叹调,所描述的内容是金子执着于爱情,渴望自由,金子与仇虎之间所建立的爱情是坚贞不渝的。《啊!我的虎子哥》选自歌剧《原野》,《原野》是中国歌剧史上无可替代的一块瑰石,其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作为一名声乐研习者,要先领会作品的曲文涵义,在此基础上,表演者在要详尽地分析感受曲调整体的创作思路以及情感,才能真正的在歌唱表演的过程中表这自己的领
期刊
【摘要】贝多芬创作的16首弦乐四重奏在20世纪室内乐音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6首弦乐四重奏,有人认为贝多芬强大的逻辑性是在弦乐四重奏中生成并实践的,也是交响乐的雏形。本文主要围绕其16首弦乐四重奏的交响性展开探讨。  【关键词】贝多芬;弦乐四重奏;交响性  弦乐四重奏是20世纪室内乐最具有代表性的题材。贝多芬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尤其是他晚期创作的五首弦乐四重奏更是将其发展到了顶峰。纵观
期刊
【摘要】笔者在弹过舒曼的钢琴套曲《蝴蝶》之后,对舒曼本人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是什么让舒曼的作品那么具有画面性和对比性,在舒曼的一生中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带着这些疑问,展开了对舒曼的了解。  【关键词】钢琴;舒曼  舒曼的一生只有46岁,在他短暂的生命里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作品,聆听舒曼的作品就好像走进了他的世界中,他所描绘的场景、塑造的人物都绘声绘色的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他的作品主要涉及钢琴、艺术歌
期刊
【摘要】土家族梯玛神歌,是土家族巫师(土老司)在请神还愿、祭祀亡灵等宗教仪式活动时所演唱的敬神之歌。它存活于祭祀、巫法等诸多仪式空间,并有着念、唱、舞等表现形式。本文以湘西州茶林村周氏梯玛班子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周氏梯玛仪式行为、神歌的客观记录、描述与分析,力图展示梯玛神歌的音乐特点、神歌在梯玛仪式中的运用方式及神歌对梯玛仪式和土家族的功能意义。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周氏梯玛班子;梯玛神歌;功
期刊
【摘要】1980年到2015年,围绕京族这一西南沿海沿边的族群音乐事项产生了约150篇学术研究成果。以此为据,文章对有关广西京族音乐文化研究的中文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试图厘清学界对广西京族音乐文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向,并对近三十五年来京族音乐的学术书写本身进行不同层面的表述分析与解读。  【关键词】京族;音乐文化;中文文献;文献综述;学术表述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在我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