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台州市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台州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性、综合性、高教性”的办学原则,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与实践下,学校多次在各类省级以上的竞赛中获得佳绩,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4%以上,累计有200多人被授予全国劳模、全国先进教师等荣誉,为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与时俱进 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以来,学校多次召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题会议,深入探讨人才培养问题。
在此基础上,学校针对部分专业启动了“3+0.5+0.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根据这一模式,专业学生先在校内学习3年,在企业学习半年,然后回到学校再学习一年,将原本的四年本科教育分成为“理论+实践+理论”,被形象地称为“三明治”模式。
从实施效果来看,该模式对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十分显著的成效。借助该培养模式,学校先后探索并成功实施了“订单式”“递进式”“全程式”培养模式,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
坚持以人为本。在教学改革上,学校以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制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扩大学生在专业上的自主权,设立灵活的专业选退机制。同时,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保障及评价体系,一方面在经费上给予必要的保障,新增经费优先用于实践教学改革的需求;另一方面建立立体式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设立全员听课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为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
加强制度建设。为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专门出台了《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根据相关文件,学校每年至少要召开两次专题会议,以着力解决在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教学问题。学校建立了严格的学业成绩考核制度、教师教学能力测评制度。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引导教师树立起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的品质,学校设立了“教学质量奖”,每年评选一次,获奖教师将得到物质上以及荣誉上的奖励。
对接“卓越计划”。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卓越计划”为蓝本,以“对接卓越计划”为目的。同时,学校鼓励各专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寻找新思路、新办法,引进新资源、新渠道,学校积极与海外知名高校交流合作,先后与11个国家的22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多所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学生,选拔优秀学生赴国外学习交流,留学生教育稳步发展,教师出国(境)访学人数不断增多,先后有27位外国文教专家来校工作,科研国际合作也取得了突破。
加强师资建设 完善学科体系
为了推进教师人才的培养,学校实施了“教师素质提升计划”,选拔了一大批有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同时,继续培养和引进优秀年轻博士,提高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
实践中,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巩固师资队伍建设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深化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深入落实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完善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机制。二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为培养“双师型”教学人才奠定基础。三是引入国际化的培养手段。一方面为青年教师创造海外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聘请高水平的外籍教师,提升外国文教专家的比例。四是利用各级各类人才计划,大力引进高层次学科人才,以及地方产业转型所急需的创新人才。同时,以柔性引才的方式,聘请地方龙头企业的高工、高管以及学者型官员来校担任兼职教授。五是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推进教师分类培养和分类管理,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六是完善干部论坛和在线学习平台,加强对干部的日常教育培训,倡导以研究带工作,提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和综合素质,建设一支专家型的管理服务队伍。
经验表明,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学科建设问题上,学校一方面不断增强学科意识,完善学科建设规划,继续保持传统学科的优势,积极探索和发展新型应用型学科,培育和发展地方性特色学科。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完善学科建设制度,不断改进科研评价办法,以创造性、实用性作为主要的人才评价标准,大胆突破制度瓶颈,促进人才的引进。
同时,学校立足实际,改革基层学术组织。从强化科研机构入手,推进教师团队化合作,加强重点学科的建设,完善学科体系,建立与重点学科发展相匹配的资源配置机制,不断完善重点学科发展模式,让重点学科产生经济效益,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新合作模式 推进人才培养
为了全面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深入融合,学院不失时机地制定了《关于服务地方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并且与相关县(市、区)及市级有关部门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完成合作项目475项。目前,校地合作已经呈现出常态化趋势,并且建立一批较高层次的合作平台。而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与企业的联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对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专业建设实现“集群”发展。为推动学校的专业建设,学校从台州骨干企业和政府部门聘请专家领导20多人,作为学校专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委员,指导学校的专业拓展与专业建设。目前,学校本科专业57个,其中34个专业与当地制造业密切相关,形成了专业群模式,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师资建设注入活力。校企合作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和必要的技术支持。学校根据自身由师范向综合的办学转型实际,积极加强与企业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分期分批派教师下企业观摩、调研或参与企业的科研和管理工作,以增强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在走出去的同时,学校经常性地邀请企业的高级科研和管理人员来校讲学,对年轻教师进行培训,向干部和教师传达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信息。学校则根据企业的反馈信息,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了促進学生学业与就业密切结合,学校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专业实习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直接结合,以全面推进校企共育教育管理模式。此外,学校与浙江利欧股份有限公司、东星机械有限公司、伟星集团等企业开展共育试点工作。由企业提供设计项目,经学校毕业设计指导小组审核,由企业相关技术人员与本院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学生则在相关企业边实践边搞毕业设计。
完善实践基地建设。在学校的牵头下,经贸学校、生化学校等先后与海正药业、华海药业、石梁酒业、伟星集团、苏泊尔炊具股份有限公司等著名骨干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实习和就业基地。目前,已有大批毕业生在以上企业实习,不少学生已在实习期间就被企业聘用。
经过一番努力,仅在校地合作方面,学院先后新拓展了9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专业的比例达到44%,都是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同时,建立了3个市级优势特色专业,成立了3个市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区域经济实现繁荣发展的人才基地。
与时俱进 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以来,学校多次召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题会议,深入探讨人才培养问题。
在此基础上,学校针对部分专业启动了“3+0.5+0.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根据这一模式,专业学生先在校内学习3年,在企业学习半年,然后回到学校再学习一年,将原本的四年本科教育分成为“理论+实践+理论”,被形象地称为“三明治”模式。
从实施效果来看,该模式对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十分显著的成效。借助该培养模式,学校先后探索并成功实施了“订单式”“递进式”“全程式”培养模式,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
坚持以人为本。在教学改革上,学校以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制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扩大学生在专业上的自主权,设立灵活的专业选退机制。同时,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保障及评价体系,一方面在经费上给予必要的保障,新增经费优先用于实践教学改革的需求;另一方面建立立体式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设立全员听课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为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
加强制度建设。为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专门出台了《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根据相关文件,学校每年至少要召开两次专题会议,以着力解决在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教学问题。学校建立了严格的学业成绩考核制度、教师教学能力测评制度。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引导教师树立起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的品质,学校设立了“教学质量奖”,每年评选一次,获奖教师将得到物质上以及荣誉上的奖励。
对接“卓越计划”。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卓越计划”为蓝本,以“对接卓越计划”为目的。同时,学校鼓励各专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寻找新思路、新办法,引进新资源、新渠道,学校积极与海外知名高校交流合作,先后与11个国家的22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多所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学生,选拔优秀学生赴国外学习交流,留学生教育稳步发展,教师出国(境)访学人数不断增多,先后有27位外国文教专家来校工作,科研国际合作也取得了突破。
加强师资建设 完善学科体系
为了推进教师人才的培养,学校实施了“教师素质提升计划”,选拔了一大批有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同时,继续培养和引进优秀年轻博士,提高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
实践中,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巩固师资队伍建设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深化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深入落实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完善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机制。二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为培养“双师型”教学人才奠定基础。三是引入国际化的培养手段。一方面为青年教师创造海外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聘请高水平的外籍教师,提升外国文教专家的比例。四是利用各级各类人才计划,大力引进高层次学科人才,以及地方产业转型所急需的创新人才。同时,以柔性引才的方式,聘请地方龙头企业的高工、高管以及学者型官员来校担任兼职教授。五是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推进教师分类培养和分类管理,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六是完善干部论坛和在线学习平台,加强对干部的日常教育培训,倡导以研究带工作,提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和综合素质,建设一支专家型的管理服务队伍。
经验表明,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学科建设问题上,学校一方面不断增强学科意识,完善学科建设规划,继续保持传统学科的优势,积极探索和发展新型应用型学科,培育和发展地方性特色学科。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完善学科建设制度,不断改进科研评价办法,以创造性、实用性作为主要的人才评价标准,大胆突破制度瓶颈,促进人才的引进。
同时,学校立足实际,改革基层学术组织。从强化科研机构入手,推进教师团队化合作,加强重点学科的建设,完善学科体系,建立与重点学科发展相匹配的资源配置机制,不断完善重点学科发展模式,让重点学科产生经济效益,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新合作模式 推进人才培养
为了全面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深入融合,学院不失时机地制定了《关于服务地方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并且与相关县(市、区)及市级有关部门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完成合作项目475项。目前,校地合作已经呈现出常态化趋势,并且建立一批较高层次的合作平台。而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与企业的联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对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专业建设实现“集群”发展。为推动学校的专业建设,学校从台州骨干企业和政府部门聘请专家领导20多人,作为学校专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委员,指导学校的专业拓展与专业建设。目前,学校本科专业57个,其中34个专业与当地制造业密切相关,形成了专业群模式,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师资建设注入活力。校企合作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和必要的技术支持。学校根据自身由师范向综合的办学转型实际,积极加强与企业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分期分批派教师下企业观摩、调研或参与企业的科研和管理工作,以增强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在走出去的同时,学校经常性地邀请企业的高级科研和管理人员来校讲学,对年轻教师进行培训,向干部和教师传达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信息。学校则根据企业的反馈信息,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了促進学生学业与就业密切结合,学校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专业实习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直接结合,以全面推进校企共育教育管理模式。此外,学校与浙江利欧股份有限公司、东星机械有限公司、伟星集团等企业开展共育试点工作。由企业提供设计项目,经学校毕业设计指导小组审核,由企业相关技术人员与本院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学生则在相关企业边实践边搞毕业设计。
完善实践基地建设。在学校的牵头下,经贸学校、生化学校等先后与海正药业、华海药业、石梁酒业、伟星集团、苏泊尔炊具股份有限公司等著名骨干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实习和就业基地。目前,已有大批毕业生在以上企业实习,不少学生已在实习期间就被企业聘用。
经过一番努力,仅在校地合作方面,学院先后新拓展了9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专业的比例达到44%,都是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同时,建立了3个市级优势特色专业,成立了3个市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区域经济实现繁荣发展的人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