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lychang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是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代教育理论摒弃了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当今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着听,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凡此种种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的表现,也就是参与意识差,被动学习。
  一、作为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点拨者,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因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教”为中心的思想,与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距离;相反,应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在不同的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示范者、评论者、欣赏者,也可以是顾问和朋友。
  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让他们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
  首先,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发言。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沟通对话渠道,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地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应该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首先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以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但不是在教师的思维圈子中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如不这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就会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发学生开动脑筋,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想,在知识的疑难处想,在思维干扰处想。对于学生思维的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计算的原理,说出概念的形成,说出公式的推导,说出解题的思路。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中独特的想法不要轻易地否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次,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他们的伙伴、朋友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在课前,教师应先设计对哪些内容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不同的方面,若能组织学生集体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和启发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过程应鼓励学生及时展现,不要怕出错,要敢于面对问题、挫折和失败,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理解、认识问题的缺陷,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这种良好的课堂习惯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分享理解,是生命的活动,是专业所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着自己。
  总之,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革故鼎新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要努力摒弃“教师唱主角”的课、“见书不见人”的课、“中评不中用”的课,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赏心乐学之所、奇思妙想之处。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提出了探究——主体参与型教学法、交流——互动型教学法、辨析——应用型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四点创新,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初中生想象力的培养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主体参与型 交流——互动型 辨析——应用型 多媒体教学 创新  新的数学课程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
期刊
高中物理教学应重视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长久以来,对知识的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一贯是十分重视的,但对科学方法、科学观念与科学精神的培养,却不尽如人意。物理知识是重要的,但当我们在教学中不加限制地深挖“知识(包括解题能力)”时,必然会把科学素质培养这一重要的教学目标挤出教学过程,从而造成教学中的极大损失。  一、科学方法的教育  方法是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起作用,为了在教学中不让方法的教育价值流失,就应
期刊
摘 要:上好一节高中音乐鉴赏课包括:1.设计明确实用的学习目标;2.大量鉴赏音乐;3.培训及评价学生;4.良好的教师基本功。  关键词:三维目标 培训 评价 教师基本功  作为一名普通高中的音乐教师,我认为在新课改下要上好一节高中音乐鉴赏课必须从以下几个环节做起:  一、设计明确实用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的学习线索,是学生在本节课要学什么、怎样学的明确要求,要从三维目标出发。如鉴赏外国音乐
期刊
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老师们经常采用“字字解释,句句翻译”八字真经教学法,大大破坏了诗歌的美,使一篇篇充满灵性的古典诗歌变得索然寡味、毫无生机,因而一些学生对古典诗歌不免敬而远之。因此我觉得,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教师教得很活、学生学得有味。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简单地概括就是“激”、“读”、“入”、“赏”。  一、激兴趣学古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期刊
为了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课堂直观效益,我选择生物摄影与实物投影作为媒体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效。简单地说就是把生物整体或局部的形态结构特征以及一些生活习性等用照相机拍摄下来,并冲洗扩印成照片,再将其放在实物投影仪上经过放大后投射到屏幕上,形成不动的彩色画面,而且画面也比较清新。  一、生物摄影与愉快教学原则  初中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和动手欲望强,爱问,爱思考,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但
期刊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都倍感烦恼。因为现在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还有不少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长此下去,不仅会影响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呢?这是许多老师所关注的。下面谈谈我对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注重因地制宜,提倡多形式的教学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兴趣是一种最大的力量。”是的,学生如果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脚踏实地,
期刊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数学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能力的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现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方面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传统历史教学的弊端,要改革历史教学的模式,必须打破封闭的课堂教学,运用互联网的优质资源,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发展多种能力,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对于教师来讲要更新观念,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以优质高效的课堂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  关键词:网络资源 创新课堂 教学模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的弊端已是众所周知,它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以灌输传授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
期刊
摘 要:声乐艺术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艺术,要营造氛围,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耐心沟通,科学用嗓,消除学生对自身嗓音的疑虑;加强唱歌技能方面的多元训练。  关键词:心理因素 技能因素 少抽象 多形象  初中音乐课当中,学生“有表情的演唱”似乎很难,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表达的情感不再单一,会很在意“别人怎么看”。学生正值变声
期刊
先哲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源头不断有活动的水注入,沟渠里面的水才会不停流动,才能清澈见底。同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密切关注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储备,学生才能从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筛选出习作的真谛,从而优化作文的思路,让学生能够写出真正精彩的作文。  一、学生见到作文就头疼的根源  1.学生生活经验缺乏。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