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0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计算机辅助教学正以令人惊喜的速度走进课堂,这种新的技术手段、方式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讲授内容,追求“省时”“高效”的课堂目标,确有明显的优势,亦为沉寂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清新的风”。教师按教材的逻辑序列和学生的思维序列,设计方案,师生合作,进行多种画面的整合,将“内容”串联于屏幕上,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世界和背景中,自主学习,持续发现,形成师生间、学生间、学生与媒体间的信息碰撞,收到抽象与直观相通、历史与现实相映、内容与情感相融的教学效果。
  一、把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动机。”心理学指出: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的喜好和关切的情绪,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因素。兴趣的激发,是指将一定的刺激因子作用于受激主体学生,通过激活大脑皮层使学生产生对某一事物较强的思维倾向、思维兴奋,使当前兴趣由潜默状态转到露显状态、由较低较淡状态转到较高较浓状态。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兴奋起来,从而激发起学生较高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因此,教师在导语设计中,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或介绍课文背景,或介绍作者其人,或展示相关资料,将不仅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内容的“铺垫”,更重要的还能做好学生情绪的“铺垫”和兴趣的“铺垫”。
  二、把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语文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语文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因此,教师如何设计语文问题,选择语文问题,就成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相关的情境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情境资源。例如,学习《六国论》这篇文章,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先指导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让学生了解作家生平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时代背景等,然后教师再利用相关的影视资料,结合史料,取其精华,整合为图文并茂、声像合一的课件在上课时播放。
  三、把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语文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学科,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因此,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语文教学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多媒体共同作用下,学生通过课文文字情境、电影画面情境、问题课题情境等多种渠道的交融,再联系过去所学的知识,找出解疑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习过程。
  四、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语文教学课堂,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靠教师一张嘴和一支粉笔讲解,学生接受复杂而抽象的知识就相当不容易,常常是教师讲了很长时间,学生仍然一脸迷惑。多媒体的应用,便能很好地克服这个困难,甚至弥补因各种因素导致的不足。对中学生进行基础教育,就是要抓住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抽象的概念现象具体化、形象化,营造一个逼真的认知环境,以具体的形象、真切的音色去促进认知的产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况且,绚丽的色彩,美妙的音乐,生动有趣的形象,一目了然的外观形状,本身就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恰当的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创造力,符合中小学生的认识规律。
其他文献
在技校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班主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管理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成人、成才。要当好班主任,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师生之间只有做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才能使教师提出来的严格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和自觉行动。新时期职业教育班
期刊
踏入教师的岗位已有四年多了,可以说是一名年轻的老教师。在庸庸碌碌中,却也时有收获。近期,最值得骄傲的收获莫过于读《我的教师生涯》。  翻开书页,暖意袭来。在《我的教师生涯》一书的扉页上,诗人臧克家为斯霞题诗一首:“一个和孩子常年在一起的人,她的心灵永远活泼像清泉。一个热情培育小苗的人,她会欣赏它生长风烟。一个忘我劳动的人,她的形象在别人的记忆中活鲜。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她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温暖。
期刊
中华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作为古代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言文作品,是经历了上百、上千年的大浪淘沙之后,留给后人的佳作。因此,学习文言文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积淀一些文化底蕴。所以,不管从学情出发,还是从教育形势来看,对文言文阅读和翻译的教学探索和研究都十分必要。关于文言文翻译的小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
期刊
多少年来,令语文教师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病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语文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音乐教师可以教学生学唱一首歌曲,美术教师可以画一幅画让学生模仿,但语文教学却不能这样,对作文这一块的教学硬是让语文教师无所适从。因此,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疼”的问题,对症下药。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
期刊
“老师,让我到B层次吧,在C班我会被拖死的。”话音刚落,说话的学生脸上已挂上两行泪珠。望着这个学生,我的心情异常沉重。  在我的印象中,这个学生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女孩。刚进入高中时,她的内心满怀对未来的憧憬,课上经常看到她高举的双手,课下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课堂的检测默写她表现得也是非常优秀。可是随后的几次检测,她却发挥失常,连连失利。她的自信心完全被击垮了,诚如她在总结中所言:我对自己完全绝望了。
期刊
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抓住句子的一些特殊标志,迅速判断句子是否存在语病。  1.句中有“关联词”,应考虑:(1)关联词的位置是否正确。在复句中,如果分句主语一致,那么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后;反之,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前。例:尽管23岁的菲尔普斯在泳池中取得成功,但却做了一件让大家都感到遗憾的事。析:句中的主语只有一个,所以关联词“尽管”要放在主语“菲尔普斯”之后。(2)关联词的搭配是否恰当,复句中关
期刊
甘于吃苦,好学上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条件;关注思想,沟通心灵,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必要条件;科学育人,指导学法,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充分条件。在班主任工作中,还要始终贯串一个“爱”字。  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任课教师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作为班主任必须精心处理。比如,班里有一个学生与任课教师发生误会,竟偷偷把教师的自行车带放了气。很清楚,这是思想品德问题,如果教育一个就能影响一大片。于是,经过两天的
期刊
从2015年山东高考语文题目来看,高考改革的信号已经指向了文言文。文言考查改变了历史传记和散文的传统,改为先秦典籍《六韬》中的文章。有专家认为,“传统文化成为高考的又一创新考点指日可待,但考什么、怎么考又是一个重大课题”。若传统文化进入高考,最大的问题是很多高中生阅读典籍的数量少,并且不能微观把握篇章思想内涵,但作为选拔性考试,具备语言的相关基础知识储备和素养,依然还是考查重点。  今年山东高考的
期刊
教师常常用这样的语言,谆谆教导学生“积累”的重要性:  “管仲有言:‘河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方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方能成其圣。’小溪在兼收并蓄中汇成了汹涌的江水,大自然在蓄积了一冬的力量后,一声春雷,唤醒沉睡的大地,顿时草长莺飞,春暖花开。  渴望成为像莫扎特一样的音乐奇才,但却不想每日练习曲目;渴望成为像雨果一样的伟大作家,但却厌烦每天练习笔法;渴望在商界叱
期刊
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也是应用最广泛、内容最丰富、最贴近生活的学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亟须走出老的教学套路,走上创新之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结合,用这种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新课改理念的贯彻主要依赖课堂教学这个平台,通过课堂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这就使得综合性和实践性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两大原则。那么,如何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