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惠民 育人建澳傳承與發揚澳門文化學術光芒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國家強盛為澳門特別行政區帶來利好發展優勢,澳門基金會在過去一年配合特區政府施政,按序推進民生福祉、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對外交流等工作項目,並持續優化服務質素,務實完善資助制度。回顧2017年,澳門基金會構建“千人匯”青年平台,成立歷史文化工作委員會,開展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工作,並於“天鴿”風災後推出一系列援助措施,一步一腳印,與居民風雨同路,攜手共建和諧繁榮的美好家園。
  “千人匯”人才重要平台
  作為“千人計劃”的執行單位,澳門基金會嚴謹務實跟進計劃的進展,“千人計劃”踏入第二年,項目持續為年青人提供深入、多面向的考察機會,通過與內地青年互動交流,鼓勵澳門青年提升自身的素質和能力,為本澳未來人才儲備創造條件。澳基會於去年4月推出“千人匯”,更好凝聚“千人計劃”參與的學員,提供多一個讓澳門有志青年互相學習、共同促進的交流平台。
  “千人匯”平台讓“千人計劃”優秀學員發揮創意、一展所長,透過交流互動對國家和澳門的發展作客觀觀察和理性分析,去年舉辦的《施政報告》議政活動,學員關注的議題廣泛,並就青年發展規劃作深入討論。另外,去年組織的“千人匯”廣州創新創業考察團,關注國家的最新發展,吸取內地先進經驗及技術。考察期間,澳門青年還參觀創匯谷、科大訊飛等機構,並與廣州市南沙區青年聯合會主席高飛等交流,進一步認識粵港澳大灣區的青創、科技發展及粵澳兩地青年交流等工作成果。
  弘揚中華歷史文化內涵
  澳門基金會於去年7月成立歷史文化工作委員會,體現特區政府對培育青年傳承中華歷史文化和愛國愛澳精神的重視,委員會致力在傳播推廣、教育培訓、研究出版和合作交流等多個領域展開工作,促進市民特別是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認同,提升澳門的文化價值和地位,展示澳門和中華文化的魅力,致力建設澳門成為以中華文化為主體、多元文化並存發展的基地。
  委員會的首項工作是舉辦“歷史文化大使培訓計劃”,培育熱愛和推廣中華歷史文化的幼苗。培訓計劃由澳基會與澳門歷史教育學會合辦,澳門理工學院協辦,學員通過理論學習及實地考察,深入認識澳門歷史文化的內涵和價值。課程內容涵蓋明清時期的澳門文化、近代澳門的社會文化及發展、澳門文物建築及世遺發展及導賞技巧等,學員完成課程後成為歷史文化大使,協助學校、社團或其他單位組織到澳門不同的文化遺產參觀考察,首期已培訓117名學員。
  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澳門發展進入新階段,經濟適度多元的步伐更加堅定,澳門基金會去年舉辦“一帶一路”與澳門發展國際研討會,會上行政長官崔世安致辭指出,特區政府有勇氣、有能力,與廣大居民一起,堅持“一國”原則,善用“兩制”優勢,乘上“一帶一路”建設快車,為澳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與會的30多位學者及前政要聚焦“一帶一路”議題暢所欲言,積極建言獻策,共繪互利合作的美好藍圖。
  另外,澳門基金會亦推出“一帶一路”奬學金計劃,面向澳門、粵閩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學生。此計劃除了可進一步推動澳門高等教育國際化及多元化發展,促進三地學生多向交流外,亦為三地共同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建立必要的人才儲備。2017/2018學年,澳門基金會“一帶一路”獎學金包括“赴外留學獎學金”及“來澳留學獎學金”兩類,去年兩類獎學金各有1名學生獲獎。
  守望相助 同舟共濟
  8.23風災對澳門造成嚴重破壞,居民的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然而,風災亦體現了澳門居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濟、自強不息的精神。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根據行政長官的指示,於風災發生翌日推出協助求災的緊急措施。為解決居民斷水的困難情況,澳基會於風災翌日隨即籌集近20萬支瓶裝水,並安排付運來澳,通過多個基層服務社團、青年社團和“千人計劃”成員到各區分發給有需要的市民,部份更上樓派送給行動不便的長者及有需要人士,同時亦與政府義工隊合作,擴大向市民派送食用水的覆蓋範圍。
  此外,澳門基金會還啟動的“8·23風災特別援助計劃”,措施包括:(一)向遇難者家屬發放慰問金,(二)向風災中的傷者發放醫療慰問金,(三)透過家居修復援助金,援助因風災導致門窗飛脫或破碎的住戶修復門窗,(四)向停水停電之住戶發放水、電費補助。至今完成審批的援助個案金額約4.94億元。
  扶助弱勢 惠及社群
  在2017年,澳基會除了開展上述重點工作外,仍繼續堅持增進市民福祉的工作理念,持續與社團合作開展各項關懷基層的活動和服務,並與社團機構保持密切聯繫,務求為居民提供實用、優質的民生服務。2017年,澳基會資助社團用於增進市民福祉的項目金額達3.8億元,其中澳基會與社團合作開展的公益品牌項目:“澳門基金會明愛家居護養計劃”(第二期)、“聽·語·愛關懷計劃”(第三期)以及“樂在晚霞─獨居長者服務計劃”(第四期)的受惠對象範圍持續擴展。另外,澳基會去年繼續透過社團分別在春節和中秋期間派發福包,向弱勢社群送上關懷和溫暖,2017年有33,441人次受惠,金額約1,400萬元。
  “務實簡樸”是澳門基金會資助工作的基本原則之一,澳基會一直鼓勵社團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舉辦活動要著重活動的社會效益。澳基會2017年資助的項目總數達2222項,當中98.9%由本地社團開展。資助批給總額逾11億元,當中44%用於教育、學術研究及科學類社團,金額達5.1億元,15%用於支持社會類社團,金額約1.7億元,11%用於支持慈善中介及志願活動類社團,金額逾1.3億元,其餘2.9億元用於資助文化及康體類、工商及專業類、公民和族群類社團等。
  致力培育建澳人才
  青年人才潛力無限,面向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澳門基金會透過多元交流平臺、競賽活動、實習計劃如航天科普交流、青年人才上海學習實踐計劃等,鼓勵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擴闊視野,提升愛國愛澳情懷。其中“千人計劃”作為特區政府青少年人才培養的重要項目,在行政長官辦公室的統籌指導下,2017年澳基會共組織34個交流團,其中中學組共23團、公開組共11團,分別前往北京、南京、四川、山東、安徽等地開展多元化交流和學習活動。   此外,澳基會2017年繼續提供不同類型的獎學金,鼓勵年青一代發展所長,提升競爭力。2017年度頒發的獎學金逾5,700萬元,其中大專類獎學金有606人獲獎,中小學生獎學金有10,720人次獲獎。另澳基會亦設優秀人才獎勵計劃,2017年有13個組別獲獎,獎勵金額為69萬元。教育及文化交流方面,2017年繼續向來自內地、葡語系國家,以及經亞洲教育論壇等地推薦來澳就讀高教課程的學生發放獎學金,獲獎學生共176人。
  學術交流成果豐碩
  澳門基金會推動澳門學術研究的步腳從未放慢,2017年由澳基會主辦及參與組織的學術研討會及培訓講座等活動共11項,其中包括探討澳門學與澳門發展的“第五屆澳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以“絲路之旅”為主題的“第六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行的“中國/澳門:航海路線、海峽與大洋”國際學術研討會等。
  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漢文文書”(“清代澳門地方衙門檔案(1693-1886)”)正式成功列入國際級別的《世界記憶名錄》,澳門基金會於1999年出版的《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彙編》(上下冊)正是輯錄了這批珍貴的官方文獻,其他學術出版還包括《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報告(2017-2018)》(澳門藍皮書2017)外,出版5種 “澳門研究叢書”及1種 “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叢書”。
  保存文化 普及藝術
  澳門基金會籌劃的“澳門記憶”大型文史網站,是一項大型文化保育工程,蒐集和梳理澳門從古至今散落的各類歷史文化資料,包括檔案文獻、報刊、地圖、照片、紀錄片等,加以整合及數碼化,永續保存。澳基會期望通過建立一個網上互動多媒體資料庫,達至分享集體回憶、推動大眾參與、啟發思考研究、推廣澳門形象的目的。經過深入的前期研究和諮詢討論,目前已累積約3萬筆數據資料,網站將於今年推出。
  另外,“十部文藝集成志書·澳門卷”大型編纂出版項目啟動至今,本澳各卷組成員共同努力,發動社會各界參與挖掘和整理工作,組織“澳門卷”編纂代表赴內地深度交流考察,召開多次編纂工作會議,至今取得階段性成果,現時《曲藝志》、《歌謠卷》及《諺語卷》已通過初審,《民歌卷》、《戲曲志》、《故事卷》已完成終審,其餘卷目計劃於今年進行初審,預計年底全部十卷通過終審,並於2020年出版面世。
  藝術交流方面,“傳承與創新─2017中國文聯澳門藝術人才訪學交流活動”吸引來自書畫、舞蹈、攝影、電影、戲劇、音樂等專業領域共18名澳門藝術界人士到北京及四川成都參與研習。此外,澳基會與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及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合辦“澳門·湖南美術、書法作品展”,展出澳門及湖南共51位藝術家近百件國畫及書法作品。2017年澳基會繼續推動“澳門藝術家推廣計劃”,為11位本地藝術家舉辦個人作品展,並持續舉辦“澳門基金會市民專場演出”,共15個演藝團體參與,提升市民對不同類型藝術創作的重視,塑造文化城市的形象。
  支持慈善事業發展
  澳門基金會長期以來十分關注澳門和內地公益慈善的發展情況,力所能及地支援內地慈善事業全面發展,向祖國同胞傳遞澳門居民“血濃於水”的同胞情。澳基會支持的內蒙古興安盟圖書館正成落成,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在落成典禮上表示,未來將致力把圖書館打造成澳、蒙合作和興安盟文化發展的重要平臺。
  此外,澳基會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合作的系列公益活動,2017年度,已完成於貴州和雲南的婦幼保健院援建工程,並逐步投入使用。同時,澳基會亦資助內地“健康快車”眼科火車醫院服務及列車的整修,並為“中華健康快車白內障治療中心”購置設備及培訓眼科醫生從事白內障治療手術,至今累計在甘肅省定西市、湖北省黃岡市、甘肅省白銀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及吉林省遼源市完成白內障復明手術6,886例,10名醫生完成培訓。
  展望未來,澳基會除繼續推進既有的各項工作外,將進一步重點推動澳門居民福祉項目,並會加強人才培養、推廣中華文化及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的工作。在澳門居民福祉方面,將保持資助力度,同時鼓勵澳門社團舉辦注重社會效益、惠及廣大市民的活動;在人才培養方面,加強“千人匯”的青年平台作用,並持續推進歷史文化人才培育,透過學界考察及知識競賽等活動深化青年掌握澳門歷史文化知識;在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方面,繼續舉辦國際研討會及學術交流活動,匯合學術界及社會各界的力量,推動各界共同策劃澳門未來的發展路徑,在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中促進澳門特區行穩致遠,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其他文献
前 言  2018年2月6日及7日,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先後通過修改《市區房屋稅規章》法案和《取得非首個居住用途不動產的印花稅》法案,並在刊登澳門特區政府公報之後生效。這兩項法案的建議重點是向已擁有住宅物業人士或公司,在增購住宅時,加徵取得印花稅,其中購買第2個住宅物業時加徵5%取得印花稅,購買第3個或以上住宅加徵的取得印花稅增至10%。  兩項法案通過後,澳門特區政府又宣佈放寬針對青年的樓宇按揭
期刊
文化本身就反應了一個社會、民族的特點,無論是口口相傳還是文字記錄,始終都在不斷傳承,更是包含音樂、文字、語言等多種形式,所以文化是一個人、一個族群、民族乃至國家特別的身份之所在。  多種元素,細微處看見澳門   澳門這座城市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歷史因素,造就了它與眾不同的文化魅力。論起開埠的歷史,其實澳門比香港更加久遠,因為超過90%的華人族群,自然形成了中華文化的特色,而讓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中乃
期刊
政府公報2月9日刊登行政長官批示,推出新一輪房地產市場管理措施,包括取消出租房屋因空置而獲豁免房屋稅的規定,以及向取得非首個居住用途不動產者加徵5%或10%的印花稅等。新措施翌日起生效。與此同時,為協助澳門青年置業,金融管理局推出了有關“合資格青年首次置業的按揭成數”的規定,符合條件的貸款申請人的銀行按揭可達房價8至9成。新措施一經公佈,旋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討論,出現正反兩派不同的意見,一部分人
期刊
由於歷史等方面原因,本澳經濟一直高度依賴博彩業,產業結構較為單一,尋求多元發展迫在眉睫。因為經濟大環境制約,反映到投資市場上,同樣也存在投資單一的問題。資本市場不發達,缺乏好的項目和途徑,大量閒置社會資金得不到釋放,造成房地產等少數領域一度投資過熱。近幾年,特區政府積極推動發展特色金融,將之作為突破眼下困境的跳板,可以說在大局上找對了路,謀對了方向,社會普遍表示認同和支持。  特色金融由一六年《施
期刊
熱鬧非凡的狗年新春剛剛過去,在有華人的地方,都可以找到春節民俗文化的蹤跡,而如今春節也已非單單中國人、華人的節日,在五大洲不少國家都開始嘗試參與春節慶典,瞭解中國文化,讓世界知道古老的東方之國在現代化發展之中更有幾千年深厚的文化積澱。  因此,本期我們邀請多位專家學者、文化人士齊聚於此,一同在在地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發掘中,找回“文化自信”的初心。在第一板塊“在地歷史”中,澳門文獻信息學會理事長楊開荊
期刊
早前氹仔徐日昇寅公馬路一個地盤在沒有工程准照情況下,因非法拆卸含石棉的石棉瓦片屋頂,嚇煞周邊學校、院舍及居民,儘管經環保局找專家檢驗後,學校、院舍及周邊環境未出現異常,且降塵檢測也未驗出石棉纖維,意味著上述地點曾受高濃度石棉污染的風險不高。但事件顯示出,本澳石棉物料的處理和監管都存在嚴重漏洞,有必要藉今次教訓全面檢討和堵塞。  石棉毒性影響需看劑量  石棉雖是一級致癌物質,但其主要危害是長期吸入飄
期刊
場面火爆的2018年春節黃金周終於結束,赴澳旅客人潮也有所舒緩,各種數字“答卷”紛紛曬出來。據旅遊局資料顯示,春節黃金周訪澳旅客逾96萬人次,較去年上升6.5%,平均每日有13.5萬旅客人次湧入澳門;其中入境高峰出現於2月18日,當日入境旅客有18.56人次。  靚麗的人頭數據於澳門旅遊產業而言,可謂一場饕餮盛宴,然而旅客大軍潮湧而至,亦使澳門旅遊接待力趨於飽和,甚至形成“魚缸困局”,於通關效率、
期刊
鄭氏傳奇,澳門榮光  談及澳門的文化與故事,應當回歸歷史,了解其中之價值。在回歸之初那段時間,澳門社會處於一片茫然中,不知道要背負這四、五百年的歷史何去何從,一班有社會責任感、認為需要對澳門前途進行釐清的學者彼時聚集在一起,認為一定要將澳門優勢、存在的問題一一梳理清楚,繼而才能在回歸後開創新局,在一番討論之後,大家均認為澳門四百多年的歷史不能丟,中西交融形成的特殊文化要鞏固,博彩旅遊業要在一國兩制
期刊
2月2日晚,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在新竹苑迎賓館舉辦“澳門新聞界負責人春茗”活動,中聯辦主任鄭曉松出席,代表中聯辦向澳門新聞界朋友致以新春問候和祝福,與到場的58家報刊、電臺、電視臺的60位負責人暢敘友情,品茗迎春。中聯辦副主任薛曉峰主持春茗活動。  鄭曉松主任在致辭中表示,剛剛過去的2017年,是我們國家極不平凡的一年,大事多、喜事多。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勝利召開,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
期刊
澳門政府由2017年12月11日至2018年1月24日就制訂《網絡安全法》進行公開諮詢,諮詢文本建議規範關鍵基礎設施的營運者和社會各界相關方面就網絡安全應該負有的義務和責任,並設立三層監察實體包括網絡安全常設委員會、網絡安全事故預警及應急中心、各領域監察實體。另外,政府建議與用戶簽訂合約、確認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域名註冊服務、公用固定或流動電訊服務時,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資料(實名制)。諮詢文本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