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事业也迎来了一种信息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结合也变得越来越紧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系列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入,促使课堂结构得以有效改革和深化,同时也促使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得以更新和重树,从而也使得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小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进行了初步探究,以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对后期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素质教育;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33-01
随着我国新课标体系的提出,基础教育改革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由此也使得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不仅有效的丰富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内容呈现方式,改善了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加强了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创建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从而也促使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由此可见,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加强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已成为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去实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呢?接下来,我们就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仅供参考。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不管是对哪一门学科的教学,要保证教学效果,都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一般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能够以一种更为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到课堂学习上来,也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去激发和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在这一過程中,积极的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也就显得尤为重要[1]。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年龄尚小,再加之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对新鲜事物好奇心等特点,结合学生们的这些特点教师在进行课程导入时就可以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来进行课堂知识的导入,以此来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能力,并为构建出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学习主动性能够得以全面高效的发挥。
比如我们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相关内容时,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的话,教学质量也就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所以,笔者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首先就设定了一个教学的目标,即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笔者充分的利用起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成功的将教材中原本抽象、乏味的知识转换为一种更为形象和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面前,学生们面对这种新型的知识呈现形式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多媒体技术多具备的形、象、声、色等多项功能,将所要学习的一些基本图形很好的展示了给了学生。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在于生动有趣的知识呈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起来变得更加简单,不仅促使学生树立起了数学学习的信心,而且还促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进而也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
二、注重教学的生活化,丰富知识趣味性
从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来看,一般都具有着较强的形象感官思维,所以对于学生们的学习而言,关键也就需要保证知识的趣味性[2]。在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而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中那种“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方法的话,显然不仅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击学生学习信心,时间一长,学生们也便会对数学学习逐渐丧失兴趣,甚至还会产生一种厌学情绪,从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对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也就需要教师能够紧密的结合小学生们的发展特点,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一种生活化教学,实现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丰富知识的趣味性,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化难为易,强化学生学习效率
对于教师而言,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创造性设计,要充分的利用起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真正的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达成一种生动化、形象化以及视觉化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表现[3],化难为易,突破教学难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比如我们在学习“直线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首先从“直线没有端点,两侧可以无限延伸,而且不可度量”的特性来看,由于其概念过于抽象,特别是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小学生而言,掌握起来也就具备了一定的难度。对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特采取了一种多媒体教学的方法,首先利用动画和着亮的方式向学生们进行“直线的演示”,先向学生们展示了一段线段,并引导学生们一同对其特征进行了归纳;随后将线段一侧端点去掉,从而形成了一条射线,并将失去端点的一侧进行延伸,随后又引导学生们一起对比着线段特征进行射线特征的归纳;接着我们又将另一端端点去掉,从而射线变成了一条直线,对直线两端都进行了拉伸演示,从而直线所具备的“两端任意延伸和不可度量”的特征便很直观的呈现给了学生面前。这样一种利用多媒体演示进行的教学,不仅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直线的概念和特征,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直线、线段、射线区别开来,达成了一种一举多得的效果。
四、结语
总之,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创新发展,而且信息技术也逐渐的演变成为了当代我国教育教学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发挥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所以,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保证信息技术的作用能够得以高效的发挥,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燕.小学数学课堂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J].学周刊,2017,(16):191-192.
[2]田中涛,辛斌.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堂融合的有效把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3):111-112.
[3]王春华.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2):149.
作者简介:范金标,男,1989年7月生,广东信宜人,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是小学数学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素质教育;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33-01
随着我国新课标体系的提出,基础教育改革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由此也使得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不仅有效的丰富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内容呈现方式,改善了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加强了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创建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从而也促使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由此可见,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加强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已成为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去实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呢?接下来,我们就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仅供参考。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不管是对哪一门学科的教学,要保证教学效果,都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一般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能够以一种更为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到课堂学习上来,也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去激发和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在这一過程中,积极的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也就显得尤为重要[1]。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年龄尚小,再加之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对新鲜事物好奇心等特点,结合学生们的这些特点教师在进行课程导入时就可以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来进行课堂知识的导入,以此来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能力,并为构建出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学习主动性能够得以全面高效的发挥。
比如我们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相关内容时,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的话,教学质量也就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所以,笔者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首先就设定了一个教学的目标,即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笔者充分的利用起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成功的将教材中原本抽象、乏味的知识转换为一种更为形象和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面前,学生们面对这种新型的知识呈现形式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多媒体技术多具备的形、象、声、色等多项功能,将所要学习的一些基本图形很好的展示了给了学生。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在于生动有趣的知识呈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起来变得更加简单,不仅促使学生树立起了数学学习的信心,而且还促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进而也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
二、注重教学的生活化,丰富知识趣味性
从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来看,一般都具有着较强的形象感官思维,所以对于学生们的学习而言,关键也就需要保证知识的趣味性[2]。在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而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中那种“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方法的话,显然不仅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击学生学习信心,时间一长,学生们也便会对数学学习逐渐丧失兴趣,甚至还会产生一种厌学情绪,从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对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也就需要教师能够紧密的结合小学生们的发展特点,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一种生活化教学,实现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丰富知识的趣味性,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化难为易,强化学生学习效率
对于教师而言,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创造性设计,要充分的利用起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真正的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达成一种生动化、形象化以及视觉化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表现[3],化难为易,突破教学难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比如我们在学习“直线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首先从“直线没有端点,两侧可以无限延伸,而且不可度量”的特性来看,由于其概念过于抽象,特别是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小学生而言,掌握起来也就具备了一定的难度。对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特采取了一种多媒体教学的方法,首先利用动画和着亮的方式向学生们进行“直线的演示”,先向学生们展示了一段线段,并引导学生们一同对其特征进行了归纳;随后将线段一侧端点去掉,从而形成了一条射线,并将失去端点的一侧进行延伸,随后又引导学生们一起对比着线段特征进行射线特征的归纳;接着我们又将另一端端点去掉,从而射线变成了一条直线,对直线两端都进行了拉伸演示,从而直线所具备的“两端任意延伸和不可度量”的特征便很直观的呈现给了学生面前。这样一种利用多媒体演示进行的教学,不仅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直线的概念和特征,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直线、线段、射线区别开来,达成了一种一举多得的效果。
四、结语
总之,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创新发展,而且信息技术也逐渐的演变成为了当代我国教育教学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发挥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所以,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保证信息技术的作用能够得以高效的发挥,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燕.小学数学课堂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J].学周刊,2017,(16):191-192.
[2]田中涛,辛斌.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堂融合的有效把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3):111-112.
[3]王春华.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2):149.
作者简介:范金标,男,1989年7月生,广东信宜人,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是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