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是中国有史以来粮食最安全的时候。狭义的粮食安全就是指供应不足,但现在中国粮食市场和世界粮食市场都不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
一只看不见的手,正把全世界农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北纬40度以北、西经90度以西,美洲中部平原上有一块被玉米包围的土地。1800年前,玉米在南美洲被驯化之后传到这里,扎下了根,至今仍然欣欣向荣。在现今的地图上,位于美国中部的这块土地被命名为艾奥瓦州,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产地之一。200年来,美国人在艾奥瓦州建立起来的大大小小的城镇,就处在玉米的包围之中。
逆着玉米在美洲的传播线路,从艾奥瓦州一直往南,马托格罗索州位于巴西中西部的亚马逊平原上。这块南纬10度以南、西经50度以西的平坦土地上,河流纵横,滋养着地球上最繁茂无边的绿色雨林。一望无际的大豆地远远地延伸到的热带雨林旁边。
继续向南。南纬30度以南的澳大利亚南方地处太平洋中央,与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遥遥相望。澳大利亚的耕地大多数集中在这一区域,而全澳一半的耕地里都种植着小麦。墨雷河以北和达令河以南的地区构成一条80-300公里宽的小麦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产地之一。
埃及的首都开罗位于北纬30度线上。开罗以南的埃及领土上,马上就要吹起令人烦恼的“五旬风”。干燥的热风从撒哈拉沙漠向地中海方向劲吹,时间将长达两个月。在热风的吹袭之下,农作物无法在埃及大部分国土上获取必要的水分,只有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是一个例外。尼罗河季节性的泛滥过后,稻米、小麦、玉米、洋葱和甘蔗欣欣向荣,使这里成为了埃及乃至东非最重要的粮仓。
和埃及干燥的南方处在同一条纬度线上的则是泰国农民的稻田。那里湿润的空气中,飘散着享誉世界的泰国大米的香气。南方对泰国和澳大利亚同样重要。小麦和大米出口贸易分别是澳大利亚和泰国经济的命脉,并且影响着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许多人的生活。在漫长的岁月里,艾奥瓦所在的美洲中部平原、马托格罗索所在的亚马逊平原、开罗、南澳大利亚和泰国的湄南河平原互相不通往来,各有自己的种植传统,土地里的农作物变成餐桌上的食物,由此产生的并不仅仅是口味的差别,还有不同的文化。
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相隔遥远的庄稼地和农民正统统被纳入到一个全球范围的粮食市场中去。美国艾奥瓦州的农场主规划新一年的玉米种植面积的时候,他们的决定将影响巴西马托格罗索州的大豆种植园主的心情,关系到亚马逊热带雨林是否要面临过度开发的命运。一个南澳大利亚农民收看天气预报的时候得知,太平洋上气候异常,澳大利亚有可能遭遇新的旱灾。他来到自家的麦田里,感到忧心忡忡。这种忧心会一直沿着和太平洋暖湿气流相反的方向,登陆东南亚和非洲,在开罗和泰国的农民中心中激起涟漪,并且让菲律宾的饭店老板减少米饭的供应。后者也许并不知道澳大利亚的确切方位,但那里的坏天气却和他们的家庭收入息息相关——这就是全球化。
但到目前为止,中国似乎还是一个例外。平抑粮价的措施已经使中国国内粮价在过去几个月逐渐背离国际价格。到今年2月,国际市场上的小麦价格已经接近国内小麦价格的两倍;国际米价也渐渐超过国内大米,到2月两者差价达20%以上;玉米也出现类似的变动趋势。
中国面临一个选择:要么越来越艰难地继续隔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将涨价拒之门外;要么,跟上涨价的潮流,另觅应对之策。
谷贱伤农,涨价伤民,中国应该如何面对这个困境?《新民周刊》就此采访了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研究员。
《新民周刊》:中国食品价格一年来的走势如何?
黄季焜:2007年7月以来,猪肉价格的月度同比增长幅度平均达71%,食用油为40%,蔬菜为23%,粮食月度同比增长幅度仅为5.3%。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猪肉价格已出现稳定与下降的迹象,但食用油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的拉动,2007年10月以来,同比增长幅度已经超过40%。
《新民周刊》:涨价的势头还会持续下去吗?
黄季焜:我判断,猪肉市场的价格已经上升到顶点,未来会出现回落的过程,但价格还将会保持在高位上运行。2007年4月份以来,猪肉价格上升了80%左右,农民对价格上升做出的反应已经开始在市场上逐渐地体现出来,今年1月价格已趋于稳定,2-3月开始小幅度下降。由于猪肉价格的上涨在过去一年食品价格上涨中占1/3左右的比重,猪肉价格涨幅的回落将会减轻总体价格上升的压力。
国内食用油市场的价格将紧跟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变动。在贸易上,国内与国际市场几乎是整合在一起的,通过政策对国内市场价格进行干预的成效极小。由于国际大豆价格在过去一年半内增长了一倍以上,预计我国和全球2008年的大豆产量都将会有显著增长,2008年价格将会趋于稳定或会略有回落。
《新民周刊》:国家投入了大量储备粮平抑粮价,目前看来行之有效,但成本也很高,这一政策的前景如何?
黄季焜:继续控制国内粮价上涨将会使未来1-2年内出现粮价暴涨的风险。三种主要谷物(大麦、小麦、稻谷)平均价格从2007年夏天以来基本稳定,但粮食与大豆及油料作物等农产品的比价显著恶化,打击了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今后1-2年内农民必然会以逐渐减少粮食生产来增加大豆和油料作物等生产,粮价上涨压力加大,存在暴涨的可能性。
《新民周刊》:你的意思是粮食必须涨价?
黄季焜:允许粮食等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能够促进生产。继续控制粮食价格上涨,将对今明两年的粮食生产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继续扩大国内外的价格差价,会为明年可能出现的粮价突发式暴涨埋下隐患。
《新民周刊》:你有没有考虑过让粮食涨价可能产生的后果?
黄季焜: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一把双刃剑。它会损害消费者,特别是城镇的中低收入消费者的福利,也可能会对稳定产生消极影响。但我们也要看到,农产品价格上涨将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它将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缓解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
《新民周刊》:这两者利弊该如何权衡?
黄季焜: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让粮食涨价,同时扩大城镇低保人群的范围和提高低保水平,加大对城镇低收入人口的食品价格补贴,缓解物价上涨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压力。
中长期来看,我们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加大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进口,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考虑采取短期和适当的进口补贴。当然,稳定食品价格和保障粮食安全最根本措施是增加政府和社会对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投入,特别是对科技、灌溉等基础设施、中低产田改造等的投资。
《新民周刊》:国际粮价一涨再涨,让人们再次担心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黄季焜:其实不需要担心。现在是中国有史以来粮食最安全的时候。狭义的粮食安全就是指供应不足,但现在中国粮食市场和世界粮食市场都不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1980年代一年需要进口小麦1000万吨以上,但现在不需要。水稻还有少量出口,玉米也可以出口。中国粮食价格在上升,但对小麦和水稻的需求在下降,只有对玉米的需求在上升。未来玉米的需求会超过供给,但现在也没有明显不足。粮食价格上升是很多因素导致的,但不是出口政策导致的。
需要提醒的倒是,大家不要一谈到粮食安全,就把眼光集中在面粉大米上,应该关心更大范围内的食品安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水产品和肉类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也很大。当然从这个角度来讲,食品增产的空间也越来越大。我们可以向湖泊、河流和大海要食品。
《新民周刊》:中央提出要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但1986-2005年,中国因建设需要共减少耕地2.65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333万亩,每年减少幅度在0.5%以上,不久前国家粮食局局长也说,这条红线很难守住,这会给中国的粮食供应带来危机吗?
黄季焜:中国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提高农民收入,降低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农业人口沉淀太多,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耕地减少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两者是一个矛盾,我认为,我国耕地继续减少是难免的,关键是保持一个适宜的速度。
一只看不见的手,正把全世界农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北纬40度以北、西经90度以西,美洲中部平原上有一块被玉米包围的土地。1800年前,玉米在南美洲被驯化之后传到这里,扎下了根,至今仍然欣欣向荣。在现今的地图上,位于美国中部的这块土地被命名为艾奥瓦州,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产地之一。200年来,美国人在艾奥瓦州建立起来的大大小小的城镇,就处在玉米的包围之中。
逆着玉米在美洲的传播线路,从艾奥瓦州一直往南,马托格罗索州位于巴西中西部的亚马逊平原上。这块南纬10度以南、西经50度以西的平坦土地上,河流纵横,滋养着地球上最繁茂无边的绿色雨林。一望无际的大豆地远远地延伸到的热带雨林旁边。
继续向南。南纬30度以南的澳大利亚南方地处太平洋中央,与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遥遥相望。澳大利亚的耕地大多数集中在这一区域,而全澳一半的耕地里都种植着小麦。墨雷河以北和达令河以南的地区构成一条80-300公里宽的小麦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产地之一。
埃及的首都开罗位于北纬30度线上。开罗以南的埃及领土上,马上就要吹起令人烦恼的“五旬风”。干燥的热风从撒哈拉沙漠向地中海方向劲吹,时间将长达两个月。在热风的吹袭之下,农作物无法在埃及大部分国土上获取必要的水分,只有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是一个例外。尼罗河季节性的泛滥过后,稻米、小麦、玉米、洋葱和甘蔗欣欣向荣,使这里成为了埃及乃至东非最重要的粮仓。
和埃及干燥的南方处在同一条纬度线上的则是泰国农民的稻田。那里湿润的空气中,飘散着享誉世界的泰国大米的香气。南方对泰国和澳大利亚同样重要。小麦和大米出口贸易分别是澳大利亚和泰国经济的命脉,并且影响着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许多人的生活。在漫长的岁月里,艾奥瓦所在的美洲中部平原、马托格罗索所在的亚马逊平原、开罗、南澳大利亚和泰国的湄南河平原互相不通往来,各有自己的种植传统,土地里的农作物变成餐桌上的食物,由此产生的并不仅仅是口味的差别,还有不同的文化。
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相隔遥远的庄稼地和农民正统统被纳入到一个全球范围的粮食市场中去。美国艾奥瓦州的农场主规划新一年的玉米种植面积的时候,他们的决定将影响巴西马托格罗索州的大豆种植园主的心情,关系到亚马逊热带雨林是否要面临过度开发的命运。一个南澳大利亚农民收看天气预报的时候得知,太平洋上气候异常,澳大利亚有可能遭遇新的旱灾。他来到自家的麦田里,感到忧心忡忡。这种忧心会一直沿着和太平洋暖湿气流相反的方向,登陆东南亚和非洲,在开罗和泰国的农民中心中激起涟漪,并且让菲律宾的饭店老板减少米饭的供应。后者也许并不知道澳大利亚的确切方位,但那里的坏天气却和他们的家庭收入息息相关——这就是全球化。
但到目前为止,中国似乎还是一个例外。平抑粮价的措施已经使中国国内粮价在过去几个月逐渐背离国际价格。到今年2月,国际市场上的小麦价格已经接近国内小麦价格的两倍;国际米价也渐渐超过国内大米,到2月两者差价达20%以上;玉米也出现类似的变动趋势。
中国面临一个选择:要么越来越艰难地继续隔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将涨价拒之门外;要么,跟上涨价的潮流,另觅应对之策。
谷贱伤农,涨价伤民,中国应该如何面对这个困境?《新民周刊》就此采访了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研究员。
《新民周刊》:中国食品价格一年来的走势如何?
黄季焜:2007年7月以来,猪肉价格的月度同比增长幅度平均达71%,食用油为40%,蔬菜为23%,粮食月度同比增长幅度仅为5.3%。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猪肉价格已出现稳定与下降的迹象,但食用油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的拉动,2007年10月以来,同比增长幅度已经超过40%。
《新民周刊》:涨价的势头还会持续下去吗?
黄季焜:我判断,猪肉市场的价格已经上升到顶点,未来会出现回落的过程,但价格还将会保持在高位上运行。2007年4月份以来,猪肉价格上升了80%左右,农民对价格上升做出的反应已经开始在市场上逐渐地体现出来,今年1月价格已趋于稳定,2-3月开始小幅度下降。由于猪肉价格的上涨在过去一年食品价格上涨中占1/3左右的比重,猪肉价格涨幅的回落将会减轻总体价格上升的压力。
国内食用油市场的价格将紧跟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变动。在贸易上,国内与国际市场几乎是整合在一起的,通过政策对国内市场价格进行干预的成效极小。由于国际大豆价格在过去一年半内增长了一倍以上,预计我国和全球2008年的大豆产量都将会有显著增长,2008年价格将会趋于稳定或会略有回落。
《新民周刊》:国家投入了大量储备粮平抑粮价,目前看来行之有效,但成本也很高,这一政策的前景如何?
黄季焜:继续控制国内粮价上涨将会使未来1-2年内出现粮价暴涨的风险。三种主要谷物(大麦、小麦、稻谷)平均价格从2007年夏天以来基本稳定,但粮食与大豆及油料作物等农产品的比价显著恶化,打击了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今后1-2年内农民必然会以逐渐减少粮食生产来增加大豆和油料作物等生产,粮价上涨压力加大,存在暴涨的可能性。
《新民周刊》:你的意思是粮食必须涨价?
黄季焜:允许粮食等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能够促进生产。继续控制粮食价格上涨,将对今明两年的粮食生产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继续扩大国内外的价格差价,会为明年可能出现的粮价突发式暴涨埋下隐患。
《新民周刊》:你有没有考虑过让粮食涨价可能产生的后果?
黄季焜: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一把双刃剑。它会损害消费者,特别是城镇的中低收入消费者的福利,也可能会对稳定产生消极影响。但我们也要看到,农产品价格上涨将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它将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缓解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
《新民周刊》:这两者利弊该如何权衡?
黄季焜: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让粮食涨价,同时扩大城镇低保人群的范围和提高低保水平,加大对城镇低收入人口的食品价格补贴,缓解物价上涨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压力。
中长期来看,我们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加大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进口,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考虑采取短期和适当的进口补贴。当然,稳定食品价格和保障粮食安全最根本措施是增加政府和社会对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投入,特别是对科技、灌溉等基础设施、中低产田改造等的投资。
《新民周刊》:国际粮价一涨再涨,让人们再次担心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黄季焜:其实不需要担心。现在是中国有史以来粮食最安全的时候。狭义的粮食安全就是指供应不足,但现在中国粮食市场和世界粮食市场都不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1980年代一年需要进口小麦1000万吨以上,但现在不需要。水稻还有少量出口,玉米也可以出口。中国粮食价格在上升,但对小麦和水稻的需求在下降,只有对玉米的需求在上升。未来玉米的需求会超过供给,但现在也没有明显不足。粮食价格上升是很多因素导致的,但不是出口政策导致的。
需要提醒的倒是,大家不要一谈到粮食安全,就把眼光集中在面粉大米上,应该关心更大范围内的食品安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水产品和肉类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也很大。当然从这个角度来讲,食品增产的空间也越来越大。我们可以向湖泊、河流和大海要食品。
《新民周刊》:中央提出要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但1986-2005年,中国因建设需要共减少耕地2.65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333万亩,每年减少幅度在0.5%以上,不久前国家粮食局局长也说,这条红线很难守住,这会给中国的粮食供应带来危机吗?
黄季焜:中国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提高农民收入,降低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农业人口沉淀太多,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耕地减少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两者是一个矛盾,我认为,我国耕地继续减少是难免的,关键是保持一个适宜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