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初中生的审美经验储备不足,加之受“考什么,教什么”的阅读教学现状的影响,造成了学生审美能力的缺失。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的人格之美、体悟人物的人性之美、品味作品的语言之美、感受画面的意境之美,以此提升初中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审美能力
现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进行审美教育,培植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之一”,并且强调说明,“学生有了审美本领,岂但给你一点审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既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感心理,学会认识美、欣赏美,还要达到净化心灵,提高道德品质,增进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当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考什么,教什么”的现象如鲠在喉,这种现象导致语文课堂的枯燥、乏味、机械、沉闷,使课堂缺少活力、更缺少美感,学生的审美能力很难提升。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感悟作者的人格之美,积累审美体验
学生审美体验的多与少、深与广,与他们平时积累的审美体验有关。如果一个学生平时审美体验丰富,那么他的审美能力就强,反之,则差。在培养学生审美体验能力时,应注重让学生在阅读时了解作者,感受作者的人格之美,来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具体的课文,在字里行间进一步体会作者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因为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社会的縮影,总会打上时代的烙印,通过阅读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才能感受到作者的成长和蜕变轨迹,把握作品的时代脉搏,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怀和人格魅力。
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繁荣走向衰落的时代。他的诗歌,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有很多。例如,教师在教《杜甫诗三首》时,首先让学生预习关于杜甫的人生经历和创作思想,详细了解杜甫的一生,然后再在课堂上结合他不同时期的作品具体分析,感受诗人内心矛盾而复杂的情怀。杜甫年轻时生活在唐朝繁荣时期,此时的他抱负远大,意气风发,才会有《望月》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人到中年,唐朝社会已经由繁荣走向衰落,杜甫饱经战乱和流离之苦,远离亲人,两鬓苍苍,故而在《春望》中发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慨叹。尽管如此,诗人仍心念苍生,关心民生疾苦,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了他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深切痛恨,饱览民生疾苦的济世情怀和博大胸襟,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民族最强音。此时,诗人的人格被现实的痛苦压抑而升华。读到这里,学生已被这样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又如,鲁迅是学生最熟悉的现代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深刻地揭示了旧中国落后的社会现状和麻木的中国国民,强烈地批判和否定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摧残。这些都基于鲁迅先生对中国社会认识的丰富性与深刻性。读鲁迅的文章就如读鲁迅本人一样,篇篇浸透着他的民族魂。《故乡》一文,当作者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看到故乡萧条的景象,儿时的小伙伴的麻木、愚昧,曾经美丽的杨二嫂的尖酸、刻薄,他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发出“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呐喊,希望后辈们不再过这样的生活。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贯彻“文道统一”的语文教学原则,点燃学生内心深处的民族情感,让他们和着鲁迅的节拍道出他们心中对于当下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希望的见解。穿越一个多世纪,鲁迅的人格魅力、爱国热情、文字的张力,依然激励着我们去实现我们伟大民族的复兴梦。
著名学者曾祥琴在《阅读学新论》中说:“与其说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进入读者的头脑,不如说是读者的思想感情进入作者的作品;与其说作品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如说读物激发了读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因为作者的创作思想是需要长期创作实践才能形成,必然与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有关。这种积累是终生受益的,是审美能力提升的基础储备。
二、品味作品的语言之美,培养审美情趣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丰厚博大的文化底蕴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沉淀,精粹的语言为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阅读中,生动的语言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者的头脑中产生具有光、色、态的具体形象,这就是语言的启示性,而这种启示性又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的语言运用美若至极,如“明月照积雪”,将中国古典文学简洁含蓄之美和现代语言的流畅细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萦绕着一股柔婉之美,在情景创造和意境处理方面练成了独特功力。“我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这些比喻、拟人的句子细腻地写出每一朵花亮丽可爱、玲珑剔透、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活力,同时也写出花儿对我的鼓舞。“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突破语言的局限性,运用通感,更加传神地表情达意。通过这些句子,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读朱自清的《春》,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春,会在我们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这些比喻新颖贴切,通俗易懂,富有表现力,蕴藉深厚,句外有意,朴实清新中有隽永的意味。读到这里,学生不得不为这位语言大师所折服。使学生在方寸之间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睹其物的感觉,此时,审美情趣水到渠成。 中华五千年的语言文化,有着无穷的魅力,品味着文中的语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更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一种声韵,一种悠长的味道。
三、体悟人物的人性之美,提升审美能力
夸美纽斯说过:“一切语文从实践中去学习比用规律学习来得容易,学生是否真正具有审美能力,还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主体性的原则,从学生的主体出发,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审美经验之后,就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在同人物的对话交流中,充分理解人物,去感悟他們的人性之美,切实体验审美带来的愉悦。这时教师适时地选择教材中的一些文章,通过品读课文,让学生关注生命,体味亲情,体悟人性之美,才能使学生的心灵更加澄澈,情怀更加圣洁,审美能力有更大的提升。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真善美的颂歌。课文描写了一家人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故事。读这篇文章是人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一次愉悦而高尚的心灵之旅。“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着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读到这里,我们的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温暖的画面,浓浓的亲情就在这缓缓地叙述中蔓延开来,并从中体会到一家人互相包容、互相体谅的精神;体会到可贵的亲情、温馨的家庭气氛;体会到尊老爱幼的美德;体会到春天的美丽景色、生命的气息……文中的景物将对生命的呼唤充分体现出来,景物美与人性美完美结合。此时,学生将自己平时在家庭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和情感体验与课文联结在一起,对文中那浓浓的亲情自然就有更深的体悟与理解了。不知不觉,学生的审美能力已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再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课文以追忆的形式,写了三次去北海看花的经历,用朴实的文字,细致的描写来表现母爱的深厚,也对生命和生存文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第一次是春天,我暴怒无常,母亲力图让我快乐,提出去北海看花,我不但没响应,还大发脾气。第二次是秋天,我勉强同意去看花,但未能成行,母亲突然病逝。第三次也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公园看花,完成母亲的遗愿,我体悟到生命的可贵,决心和妹妹坚强地活下去。这些细节,没有华丽辞藻,没有铺陈渲染,像唠家常一样娓娓道来,读来却感人至深。我的灰心丧气、任性无礼,与母亲的委曲求全、溘然长逝形成对比,衬托了母爱的伟大,也流露了我的忏悔。母亲的形象就这样定格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可以说它触动了我们心灵中最敏感、最柔软的部分——母爱,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学生在心灵深处根据审美对象融入自己的感受而产生的情感,就是审美体验的过程,更是审美能力提升的过程。
美的教育就这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传递给了每一个学生。在这样的阅读中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健全了学生的人格,完善了学生的人性,涤荡了学生的心灵。所以,审美能力培养和提升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
四、感受画面的意境之美,进行审美创造
语文教学中,想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而诗歌大多音韵和谐,对仗工整,最需要反复吟诵,加以想象,因此通过吟诵和想象,可以很好地感受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意境美,从而进行审美创造。
在诵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摇头晃脑、念念有词、凝神遐思等吟咏状态,然后进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细嚼慢咽地品味课文阶段,才能更好地品味其景、其情、其意、其感。如我们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让学生边诵边吟、边吟边品,品味其妙处,诗中的景物便活了起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纷至沓来,映入眼帘,挥之不去,在头脑中绘成一幅多姿多彩画面。再吟再品,景物愈发活灵活现,画面美愈发栩栩如生。闭目遐思,藤枯、树老、马瘦、道古……顿时,一种凄凉之情油然而生——落日黄昏,景色萧条,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欲断肠的画面浮现在眼前。进入这想象阶段,景越来越模糊,情越来越悲凉,仿佛自己就是断肠人,心中凄惨,神情迷离,物我两忘,将画面、文字、感情融为一体,这就是审美创造。并且古代很多文人集诗、文、书、画于一身,他们的诗作画面感极强,读来,犹如身在画面中。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在诵读中想象那一幅雄浑壮观的大漠奇景如在眼前,苍凉孤独之感油然而生。因此,通过想象才能创造,才能在思维感知的基础上,实现审美体验,提升审美能力。
教材中有很多散文、诗歌,不用细嚼慢咽,甚至不需要做过多的分析,只需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加以想象,就能感受到其中的意境之美。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诗歌的意境,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之,阅读是由文本走向自我,探寻精神本质的过程,是一场文化盛宴。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否具有审美体验,还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要以情激情,感染学生,促进他们对作品内涵的认识乃至情感迁移,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充满美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的课堂。
[参 考 文 献]
[1]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2]杨进红.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0.
[3]朱自清.朱自清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4]王一川.审美体验论[M].天津:天津百花出版社,1992.
[5]杨萍.论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重要性[J].陕西师范大学,2006(3).
(责任编辑:李雪虹)
由于初中生的审美经验储备不足,加之受“考什么,教什么”的阅读教学现状的影响,造成了学生审美能力的缺失。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的人格之美、体悟人物的人性之美、品味作品的语言之美、感受画面的意境之美,以此提升初中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审美能力
现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进行审美教育,培植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之一”,并且强调说明,“学生有了审美本领,岂但给你一点审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既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感心理,学会认识美、欣赏美,还要达到净化心灵,提高道德品质,增进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当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考什么,教什么”的现象如鲠在喉,这种现象导致语文课堂的枯燥、乏味、机械、沉闷,使课堂缺少活力、更缺少美感,学生的审美能力很难提升。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感悟作者的人格之美,积累审美体验
学生审美体验的多与少、深与广,与他们平时积累的审美体验有关。如果一个学生平时审美体验丰富,那么他的审美能力就强,反之,则差。在培养学生审美体验能力时,应注重让学生在阅读时了解作者,感受作者的人格之美,来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具体的课文,在字里行间进一步体会作者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因为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社会的縮影,总会打上时代的烙印,通过阅读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才能感受到作者的成长和蜕变轨迹,把握作品的时代脉搏,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怀和人格魅力。
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繁荣走向衰落的时代。他的诗歌,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有很多。例如,教师在教《杜甫诗三首》时,首先让学生预习关于杜甫的人生经历和创作思想,详细了解杜甫的一生,然后再在课堂上结合他不同时期的作品具体分析,感受诗人内心矛盾而复杂的情怀。杜甫年轻时生活在唐朝繁荣时期,此时的他抱负远大,意气风发,才会有《望月》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人到中年,唐朝社会已经由繁荣走向衰落,杜甫饱经战乱和流离之苦,远离亲人,两鬓苍苍,故而在《春望》中发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慨叹。尽管如此,诗人仍心念苍生,关心民生疾苦,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了他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深切痛恨,饱览民生疾苦的济世情怀和博大胸襟,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民族最强音。此时,诗人的人格被现实的痛苦压抑而升华。读到这里,学生已被这样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又如,鲁迅是学生最熟悉的现代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深刻地揭示了旧中国落后的社会现状和麻木的中国国民,强烈地批判和否定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摧残。这些都基于鲁迅先生对中国社会认识的丰富性与深刻性。读鲁迅的文章就如读鲁迅本人一样,篇篇浸透着他的民族魂。《故乡》一文,当作者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看到故乡萧条的景象,儿时的小伙伴的麻木、愚昧,曾经美丽的杨二嫂的尖酸、刻薄,他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发出“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呐喊,希望后辈们不再过这样的生活。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贯彻“文道统一”的语文教学原则,点燃学生内心深处的民族情感,让他们和着鲁迅的节拍道出他们心中对于当下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希望的见解。穿越一个多世纪,鲁迅的人格魅力、爱国热情、文字的张力,依然激励着我们去实现我们伟大民族的复兴梦。
著名学者曾祥琴在《阅读学新论》中说:“与其说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进入读者的头脑,不如说是读者的思想感情进入作者的作品;与其说作品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如说读物激发了读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因为作者的创作思想是需要长期创作实践才能形成,必然与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有关。这种积累是终生受益的,是审美能力提升的基础储备。
二、品味作品的语言之美,培养审美情趣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丰厚博大的文化底蕴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沉淀,精粹的语言为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阅读中,生动的语言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者的头脑中产生具有光、色、态的具体形象,这就是语言的启示性,而这种启示性又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的语言运用美若至极,如“明月照积雪”,将中国古典文学简洁含蓄之美和现代语言的流畅细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萦绕着一股柔婉之美,在情景创造和意境处理方面练成了独特功力。“我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这些比喻、拟人的句子细腻地写出每一朵花亮丽可爱、玲珑剔透、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活力,同时也写出花儿对我的鼓舞。“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突破语言的局限性,运用通感,更加传神地表情达意。通过这些句子,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读朱自清的《春》,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春,会在我们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这些比喻新颖贴切,通俗易懂,富有表现力,蕴藉深厚,句外有意,朴实清新中有隽永的意味。读到这里,学生不得不为这位语言大师所折服。使学生在方寸之间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睹其物的感觉,此时,审美情趣水到渠成。 中华五千年的语言文化,有着无穷的魅力,品味着文中的语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更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一种声韵,一种悠长的味道。
三、体悟人物的人性之美,提升审美能力
夸美纽斯说过:“一切语文从实践中去学习比用规律学习来得容易,学生是否真正具有审美能力,还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主体性的原则,从学生的主体出发,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审美经验之后,就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在同人物的对话交流中,充分理解人物,去感悟他們的人性之美,切实体验审美带来的愉悦。这时教师适时地选择教材中的一些文章,通过品读课文,让学生关注生命,体味亲情,体悟人性之美,才能使学生的心灵更加澄澈,情怀更加圣洁,审美能力有更大的提升。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真善美的颂歌。课文描写了一家人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故事。读这篇文章是人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一次愉悦而高尚的心灵之旅。“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着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读到这里,我们的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温暖的画面,浓浓的亲情就在这缓缓地叙述中蔓延开来,并从中体会到一家人互相包容、互相体谅的精神;体会到可贵的亲情、温馨的家庭气氛;体会到尊老爱幼的美德;体会到春天的美丽景色、生命的气息……文中的景物将对生命的呼唤充分体现出来,景物美与人性美完美结合。此时,学生将自己平时在家庭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和情感体验与课文联结在一起,对文中那浓浓的亲情自然就有更深的体悟与理解了。不知不觉,学生的审美能力已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再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课文以追忆的形式,写了三次去北海看花的经历,用朴实的文字,细致的描写来表现母爱的深厚,也对生命和生存文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第一次是春天,我暴怒无常,母亲力图让我快乐,提出去北海看花,我不但没响应,还大发脾气。第二次是秋天,我勉强同意去看花,但未能成行,母亲突然病逝。第三次也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公园看花,完成母亲的遗愿,我体悟到生命的可贵,决心和妹妹坚强地活下去。这些细节,没有华丽辞藻,没有铺陈渲染,像唠家常一样娓娓道来,读来却感人至深。我的灰心丧气、任性无礼,与母亲的委曲求全、溘然长逝形成对比,衬托了母爱的伟大,也流露了我的忏悔。母亲的形象就这样定格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可以说它触动了我们心灵中最敏感、最柔软的部分——母爱,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学生在心灵深处根据审美对象融入自己的感受而产生的情感,就是审美体验的过程,更是审美能力提升的过程。
美的教育就这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传递给了每一个学生。在这样的阅读中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健全了学生的人格,完善了学生的人性,涤荡了学生的心灵。所以,审美能力培养和提升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
四、感受画面的意境之美,进行审美创造
语文教学中,想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而诗歌大多音韵和谐,对仗工整,最需要反复吟诵,加以想象,因此通过吟诵和想象,可以很好地感受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意境美,从而进行审美创造。
在诵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摇头晃脑、念念有词、凝神遐思等吟咏状态,然后进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细嚼慢咽地品味课文阶段,才能更好地品味其景、其情、其意、其感。如我们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让学生边诵边吟、边吟边品,品味其妙处,诗中的景物便活了起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纷至沓来,映入眼帘,挥之不去,在头脑中绘成一幅多姿多彩画面。再吟再品,景物愈发活灵活现,画面美愈发栩栩如生。闭目遐思,藤枯、树老、马瘦、道古……顿时,一种凄凉之情油然而生——落日黄昏,景色萧条,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欲断肠的画面浮现在眼前。进入这想象阶段,景越来越模糊,情越来越悲凉,仿佛自己就是断肠人,心中凄惨,神情迷离,物我两忘,将画面、文字、感情融为一体,这就是审美创造。并且古代很多文人集诗、文、书、画于一身,他们的诗作画面感极强,读来,犹如身在画面中。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在诵读中想象那一幅雄浑壮观的大漠奇景如在眼前,苍凉孤独之感油然而生。因此,通过想象才能创造,才能在思维感知的基础上,实现审美体验,提升审美能力。
教材中有很多散文、诗歌,不用细嚼慢咽,甚至不需要做过多的分析,只需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加以想象,就能感受到其中的意境之美。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诗歌的意境,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之,阅读是由文本走向自我,探寻精神本质的过程,是一场文化盛宴。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否具有审美体验,还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要以情激情,感染学生,促进他们对作品内涵的认识乃至情感迁移,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充满美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的课堂。
[参 考 文 献]
[1]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2]杨进红.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0.
[3]朱自清.朱自清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4]王一川.审美体验论[M].天津:天津百花出版社,1992.
[5]杨萍.论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重要性[J].陕西师范大学,2006(3).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