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招生从来不缺乏吸引人眼球的“话题”,今年更是如此。由于香港一些大学在内地招生,与内地高校“争夺”优质生源,导致“北大清华沦为二流说”盛行,加上网络的力量,今年众人更是将矛头直指北大、清华这样的国内名校。
“风波”乍起
2005年北京高考状元陈秀野拒绝清华毅然选择香港科技大学的举动,曾让一些人惊呼“北大清华生源流失”。2006年,香港高校不仅从大陆的学校聘走优秀教师,还以丰厚的奖学金吸引考生和众人的眼球,加之著名数学大师丘成桐对北大的质疑,于是一场关于“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大学扫成二流”的讨论突然爆发。
“从招生上说,北大、清华等内地高校‘沦为二流’纯属无稽之谈!……北大和清华的调档线远高于香港的高校,今年北京的文、理科状元都报考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并已被录取”,“北大、清华仍是中国高校中最优秀的”。北大招生办负责人的一席话不仅没有平息这场论证,反而激起了网民的轮番进攻,将以“分数线一流”论证“大学一流”的逻辑大加“批判”。
眼见事件愈演愈烈,香港有关大学也不得不出来声明,香港科技大学内地招生负责人朱力径表示,“‘二流说’完全错误”。而香港大学中国事务总监黄依倩也表示,“港大和北大清华一样,都是一流的大学。”
激烈的言辞和各方面的声明解决不了任何事情。冷静下来看关于“一流还是二流”的论述,我们不仅要问:衡量“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与香港的大学相比,内地大学的问题、欠缺究竟出在哪里?如何改进克服?或者说,“一流”的名声就真的那么重要?
凭什么“挑战权威”
是不是“一流”,寻根究底,学校说了不算,学者说了也不抵事,而在于学校的底蕴根基以及教学质量。重要一点,那就是市场对毕业生的认可度上。
如果将这场争论的着眼点放在学校是不是录取多少“状元”、生源的“录取线”上,便正好成为网民攻击的“把柄”——我们不是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吗?我们不是一直在批驳高分低能吗?将教育的成功与否寄托在生源上,那你与普通大学又有什么优势可言?
《中国青年报》上公布过一项调查,或许能为这些问题提供部分答案。调查显示,如果同时被香港知名大学和内地顶尖高校录取的话,71.2%的人更愿意选择香港的大学。对于为什么要选择香港的大学,排名前三的原因是,香港的大学“更加全球化”(81.6%)、“毕业生求职时更有优势”(66.8%)、“学术氛围更好”(50.9%)。而与此同时,有59.5%的人认为,与20年前相比,内地高校的竞争力正在下降。至于竞争力下降的原因,列第一位的看法是“应试教育,不能学以致用”,此外,学术氛围与科学精神在内地高校的缺失,也被61.7%的人认作是其竞争力下降的原因。
大陆考生选择香港一些学校,重要一点是绝大多数考生看中了毕业生的就业形势。5月25日,香港大学发布的“2005年度毕业生就业调查”:该校99%的毕业生就业或升学,平均月薪1.4万多港元,最高月薪达7.4万多港元,该校2006年应届毕业生已知的聘书多来自国际投资银行、管理顾问公司及跨国企业。
毕业生成“香馍馍”,自然有学校教育机制的原因。香港大学实行“全人教育”,课时教育不是学习的全部内容。在此之外,学生还要参加社会服务、领袖训练、宿舍活动等各种活动。在本科生专业里,很少使用指定的教材,学生使用的都是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最新资料。而正是香港大学这样的教育体制与模式,才使它不仅培养了许多市场需要的人才,而且也使自己的声誉得到极大的提高。
反观国内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毕业即失业”的厄运成为如今毕业生心底最深切的痛。滞后的专业设置,僵化的教育模式,加上缺乏最基本的动手和生存能力,产生一批“有文凭,无能力”的书呆子,用人单位怎么敢轻易接收呢?
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滞后的教育制度必须改革才能发展。长此以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流向制度更优越的大学。这一点,勿庸置疑。
“一流”又如何
如何看待网民的置疑,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确实应该摆正位置。“一流还是二流”的评价是外界的一种压力,却不能成为衡量的标准。说白了,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大学,北大清华的地位和“名气”是既成的事实,并不会因为香港一些大学录取了部分高分考生就会有所改变。
为“虚名”所累,太不值得。在我看来,北大清华完全没有必要把这件事当成负担,更没有必要因为指责而站出来“声明”。实际上,网民的置疑未必全是“恶意”,从某些方面来说更像是为国内高校敲响警钟:“集中了很多人才,但学术氛围不够,现有管理模式很像官僚体系,而不像一个有学术氛围的大学”——类似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一些个人色彩,可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古训还是颇有一些道理。
几年前,有人为北大清华进不了“世界大学排行榜100强”而忿忿不平,也有人提出尖锐的批评:“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最能说明问题。中国的应试教育都是些空头理论,大多排不上实际用场;历史课本的内容太过于笼统,还不如看《二十五史》,重大事件的分析都已成为标准答案,只剩下纯粹的记忆;记英语单词,背数理化公式,再加上形形色色的辅导材料,都成为现代学生的必修功课。这样的学生平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虽然指摘并不完全针对北大清华,可教育制度的僵化的确发人深省。几十年一贯的计划经济体制养成了他们巨大的惰性。不光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严重滞后,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而且,许多大学在学生的就业指导上还极度欠缺,这也是造成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根本原因。
有差距是正常现象,承认差距也不是什么坏事。比差距更可怕的事情是固步自封,妄自菲薄。“知耻后勇,志存高远”是我们从小便明白的道理。凭借丰富的文化底蕴,从虚名的争论中脱出身来,务实创新,找到与港澳大学和国际成功大学的差距,不断完善,“一流大学”也将得到公众的认可。
那些虚名,不要又何妨?
“风波”乍起
2005年北京高考状元陈秀野拒绝清华毅然选择香港科技大学的举动,曾让一些人惊呼“北大清华生源流失”。2006年,香港高校不仅从大陆的学校聘走优秀教师,还以丰厚的奖学金吸引考生和众人的眼球,加之著名数学大师丘成桐对北大的质疑,于是一场关于“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大学扫成二流”的讨论突然爆发。
“从招生上说,北大、清华等内地高校‘沦为二流’纯属无稽之谈!……北大和清华的调档线远高于香港的高校,今年北京的文、理科状元都报考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并已被录取”,“北大、清华仍是中国高校中最优秀的”。北大招生办负责人的一席话不仅没有平息这场论证,反而激起了网民的轮番进攻,将以“分数线一流”论证“大学一流”的逻辑大加“批判”。
眼见事件愈演愈烈,香港有关大学也不得不出来声明,香港科技大学内地招生负责人朱力径表示,“‘二流说’完全错误”。而香港大学中国事务总监黄依倩也表示,“港大和北大清华一样,都是一流的大学。”
激烈的言辞和各方面的声明解决不了任何事情。冷静下来看关于“一流还是二流”的论述,我们不仅要问:衡量“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与香港的大学相比,内地大学的问题、欠缺究竟出在哪里?如何改进克服?或者说,“一流”的名声就真的那么重要?
凭什么“挑战权威”
是不是“一流”,寻根究底,学校说了不算,学者说了也不抵事,而在于学校的底蕴根基以及教学质量。重要一点,那就是市场对毕业生的认可度上。
如果将这场争论的着眼点放在学校是不是录取多少“状元”、生源的“录取线”上,便正好成为网民攻击的“把柄”——我们不是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吗?我们不是一直在批驳高分低能吗?将教育的成功与否寄托在生源上,那你与普通大学又有什么优势可言?
《中国青年报》上公布过一项调查,或许能为这些问题提供部分答案。调查显示,如果同时被香港知名大学和内地顶尖高校录取的话,71.2%的人更愿意选择香港的大学。对于为什么要选择香港的大学,排名前三的原因是,香港的大学“更加全球化”(81.6%)、“毕业生求职时更有优势”(66.8%)、“学术氛围更好”(50.9%)。而与此同时,有59.5%的人认为,与20年前相比,内地高校的竞争力正在下降。至于竞争力下降的原因,列第一位的看法是“应试教育,不能学以致用”,此外,学术氛围与科学精神在内地高校的缺失,也被61.7%的人认作是其竞争力下降的原因。
大陆考生选择香港一些学校,重要一点是绝大多数考生看中了毕业生的就业形势。5月25日,香港大学发布的“2005年度毕业生就业调查”:该校99%的毕业生就业或升学,平均月薪1.4万多港元,最高月薪达7.4万多港元,该校2006年应届毕业生已知的聘书多来自国际投资银行、管理顾问公司及跨国企业。
毕业生成“香馍馍”,自然有学校教育机制的原因。香港大学实行“全人教育”,课时教育不是学习的全部内容。在此之外,学生还要参加社会服务、领袖训练、宿舍活动等各种活动。在本科生专业里,很少使用指定的教材,学生使用的都是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最新资料。而正是香港大学这样的教育体制与模式,才使它不仅培养了许多市场需要的人才,而且也使自己的声誉得到极大的提高。
反观国内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毕业即失业”的厄运成为如今毕业生心底最深切的痛。滞后的专业设置,僵化的教育模式,加上缺乏最基本的动手和生存能力,产生一批“有文凭,无能力”的书呆子,用人单位怎么敢轻易接收呢?
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滞后的教育制度必须改革才能发展。长此以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流向制度更优越的大学。这一点,勿庸置疑。
“一流”又如何
如何看待网民的置疑,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确实应该摆正位置。“一流还是二流”的评价是外界的一种压力,却不能成为衡量的标准。说白了,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大学,北大清华的地位和“名气”是既成的事实,并不会因为香港一些大学录取了部分高分考生就会有所改变。
为“虚名”所累,太不值得。在我看来,北大清华完全没有必要把这件事当成负担,更没有必要因为指责而站出来“声明”。实际上,网民的置疑未必全是“恶意”,从某些方面来说更像是为国内高校敲响警钟:“集中了很多人才,但学术氛围不够,现有管理模式很像官僚体系,而不像一个有学术氛围的大学”——类似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一些个人色彩,可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古训还是颇有一些道理。
几年前,有人为北大清华进不了“世界大学排行榜100强”而忿忿不平,也有人提出尖锐的批评:“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最能说明问题。中国的应试教育都是些空头理论,大多排不上实际用场;历史课本的内容太过于笼统,还不如看《二十五史》,重大事件的分析都已成为标准答案,只剩下纯粹的记忆;记英语单词,背数理化公式,再加上形形色色的辅导材料,都成为现代学生的必修功课。这样的学生平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虽然指摘并不完全针对北大清华,可教育制度的僵化的确发人深省。几十年一贯的计划经济体制养成了他们巨大的惰性。不光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严重滞后,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而且,许多大学在学生的就业指导上还极度欠缺,这也是造成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根本原因。
有差距是正常现象,承认差距也不是什么坏事。比差距更可怕的事情是固步自封,妄自菲薄。“知耻后勇,志存高远”是我们从小便明白的道理。凭借丰富的文化底蕴,从虚名的争论中脱出身来,务实创新,找到与港澳大学和国际成功大学的差距,不断完善,“一流大学”也将得到公众的认可。
那些虚名,不要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