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试验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周村区耕层土壤中铜、锌、铁、锰四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并分析了不同土壤亚类之间、不同土壤质地之间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周村区耕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其中铜、锌处于2级水平,铁、锰处于1级水平(分级标准采用山东省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不同土壤亚类之间,铜、锌、铁、锰含量均为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不同土壤质地之间,微量元素含量均是重壤土最低,其中锌、铁、锰含量均为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铜含量则是中壤土>轻壤土>重壤土。
关键词:耕层土壤;微量元素;土壤亚类;土壤质地;分布规律
中图分类号:S153.6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5)03-0085-03
周村区位于山东省中部,系淄博市辖区之一,总面积为264 km2,平原面积约占60%,其余为低山丘陵,现有耕地面积1.16×104 hm2,土壤类型多为褐土和砂姜黑土,以褐土为主,质地多为中壤。
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是成土母质、地形、地貌、气候、耕作施肥水平及人类其他活动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测定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对研究成土母质、成土过程以及土壤分类,了解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储量及评价农业环境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周村区耕层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并分析了不同土壤亚类和不同土壤质地微量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以期为本区农田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土壤样品采集
综合周村区土壤图、产量水平等因素,选择有代表性地块,将采样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平均每个采样单元为3.33 hm2。一般采用S形或梅花形布点采样,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取土后采用四分法称取土样 1 kg。采样时间在下茬作物播种施肥前(上茬作物已经完成生育进程,下茬作物还未施肥),一般在秋后玉米收获期采集土样。采样深度是0~20 cm耕层土壤。采回的土壤样品放入样品盘内,置于晾样室自然风干,木棒压磨,过2 mm孔筛,混合均匀,装入纸袋保存备用。
其中测定铜、铁、锰含量分别取了988个样品,测定锌含量取了1 000个样品。
1.2测定方法
DTPA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用pH 7.3的二乙基三胺五乙酸-氯化钙-三乙醇胺(DTPA-CaCl2-TEA)缓冲溶液作为浸提剂,螯合浸提出土壤中有效态铜、锌、铁、锰。其中DTPA为螯合剂;氯化钙能防止石灰性土壤中游离碳酸钙的溶解,避免因碳酸钙所包蔽的锌、铁等元素释放而产生的影响;三乙醇胺作为缓冲剂,能使pH值保持在7.3左右,并对碳酸钙的溶解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1.3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 制表,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周村区土壤分为褐土和砂姜黑土两个土类,褐土又分为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3个亚类。土壤质地分为轻壤、中壤、重壤。
2.1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等级划分
周村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等级划分依据山东省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表1)。
2.2周村区耕层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含量
通过表2、表3的分析看出,周村区大部分耕层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较丰富,铜、锌处于2级水平,铁、锰处于1级水平。
2.2.1有效铜周村区耕层土壤有效铜平均含量为1.75 mg/kg,标准差为0.93,变幅0.20~17.00 mg/kg。其中1级水平的占总耕地面积的36.6%,2级水平的占56.4%,3级水平的占7.0%。整体来说含量较丰富。
不同土壤亚类耕层有效铜含量情况:砂姜黑土、褐土、潮褐土差别不大,平均含量分别为1.78、1.78、1.66 mg/kg,褐土性土有效铜含量相对较低,平均为1.45 mg/kg,各亚类土壤2级水平比例较大,1级水平次之。
不同土壤质地耕层土壤有效铜含量情况:中壤土含量最高,为1.77 mg/kg,轻壤土次之,为1.67 mg/kg,重壤土最低,为1.39 mg/kg。均处于2级水平。从标准差看,中壤土的波动性较大,标准差为0.96,重壤土的波动性最小,标准差为 0.44。
2.2.2有效锌周村耕层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值为1.62 mg/kg。标准差为1.09,其中1级水平的占总耕地面积的7.8%,2级水平的占66.5%,3级水平的占23.1%,4级水平的占1.5%,5级水平的占1.1%,多数处于2级水平。变幅为0.04~11.39 mg/kg。总体来说,2级水平比例最大,其次是3级水平。
不同土壤亚类之间有效锌含量有所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褐土、潮褐土、砂姜黑土、褐土性土,平均含量分别为1.70、1.46、1.29、1.11 mg/kg,各亚类处于2级水平的比例较大,其次为3级水平。最大值出现在褐土中,最小值出现在砂姜黑土中。从标准差来看,砂姜黑土和褐土性土均匀性稍好。
不同土壤质地耕层有效锌含量情况:轻壤土含量最高,为1.78 mg/kg,中壤土次之,为1.60 mg/kg,重壤土含量最低,为1.32 mg/kg。最大值出现在轻壤土中,最小值出现在中壤土中。从标准差来看,重壤土均匀性稍好。
2.2.3有效铁周村耕层土壤有效铁平均含量为22.32 mg/kg,含量丰富,标准差为15.53,变幅为2.30~85.10 mg/kg。其中1级水平的占总耕地面积的42.21%,2级水平的占35.22%,3级水平的占22.16%,4级水平的占0.20%,5级水平的占0.20%。 不同土壤亚类之间有效铁含量差异较大,从高到底依次为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砂姜黑土,平均含量分别为24.16、19.56、12.48、10.54 mg/kg。从标准差来看,褐土性土和砂姜黑土的均匀性明显好于潮褐土和褐土。全区最大值出现在潮褐土中,最小值出现在褐土中。
不同土壤质地耕层有效铁含量差异较大,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分别为25.99、22.12、10.61 mg/kg。轻壤土和中壤土处于1级水平的比例较大,分别达50.00%、42.06%,而重壤土处于3级水平的比例较大,达55.00%。从标准差来看,重壤土的均匀性好,变幅较小。其他两亚类土壤变幅较大。全区有效铁含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出现于中壤土。
2.2.4有效锰周村耕层土壤有效锰平均含量为47.17 mg/kg,含量丰富,标准差为34.43,变幅为0.20~279.40 mg/kg,变幅很大。其中处于1级水平的占总耕地面积的60.65%,2级水平的占21.91%,3级水平的占15.01%,4级水平的占1.92%。
不同土壤亚类耕层有效锰含量差异较大,从高到低依次为褐土、潮褐土,砂姜黑土、褐土性土,平均值分别为50.27、43.56、26.31、12.72 mg/kg,从标准差来看,褐土性土和砂姜黑土均匀性较好,变幅较小,褐土和潮褐土均匀性较差,变幅较大。从分布规律来看,褐土和潮褐土处于1级水平的比例较大,分别过66.71%和49.36%,砂姜黑土处于2级的比例较大,为40.00%,褐土性土处于3级的比例较大,达76.92%。
不同土壤质地耕层有效锰含量情况: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分别为49.35、47.44、23.52 mg/kg,轻壤土、中壤土有效锰含量均是在1级水平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58.03%、61.71%,重壤土在1~3级之间的分布比较均匀,所占比例分别为30.0%、30.0%、40.0%。全区有效锰含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出现在中壤土。
3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周村区不同土壤亚类间,微量元素铜、锌、铁、锰的有效态含量均存在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的规律。不同土壤质地之间,各种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均是重壤土最低,其中锌、铁、锰都是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铜是中壤土>轻壤土>重壤土。
土壤质地越重,黏粒含量越高,吸附能力越强,微量元素含量应该越大。但从测定结果来看,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规律相反,这是否与当地群众施肥习惯、浇水水源等因素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辛景树,田有国.土壤肥料检测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于萍萍.西藏林芝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有效铁含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3):71-72.
[3]山东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山东土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试验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周村区耕层土壤中铜、锌、铁、锰四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并分析了不同土壤亚类之间、不同土壤质地之间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周村区耕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其中铜、锌处于2级水平,铁、锰处于1级水平(分级标准采用山东省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不同土壤亚类之间,铜、锌、铁、锰含量均为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不同土壤质地之间,微量元素含量均是重壤土最低,其中锌、铁、锰含量均为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铜含量则是中壤土>轻壤土>重壤土。
关键词:耕层土壤;微量元素;土壤亚类;土壤质地;分布规律
中图分类号:S153.6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5)03-0085-03
周村区位于山东省中部,系淄博市辖区之一,总面积为264 km2,平原面积约占60%,其余为低山丘陵,现有耕地面积1.16×104 hm2,土壤类型多为褐土和砂姜黑土,以褐土为主,质地多为中壤。
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是成土母质、地形、地貌、气候、耕作施肥水平及人类其他活动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测定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对研究成土母质、成土过程以及土壤分类,了解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储量及评价农业环境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周村区耕层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并分析了不同土壤亚类和不同土壤质地微量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以期为本区农田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土壤样品采集
综合周村区土壤图、产量水平等因素,选择有代表性地块,将采样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平均每个采样单元为3.33 hm2。一般采用S形或梅花形布点采样,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取土后采用四分法称取土样 1 kg。采样时间在下茬作物播种施肥前(上茬作物已经完成生育进程,下茬作物还未施肥),一般在秋后玉米收获期采集土样。采样深度是0~20 cm耕层土壤。采回的土壤样品放入样品盘内,置于晾样室自然风干,木棒压磨,过2 mm孔筛,混合均匀,装入纸袋保存备用。
其中测定铜、铁、锰含量分别取了988个样品,测定锌含量取了1 000个样品。
1.2测定方法
DTPA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用pH 7.3的二乙基三胺五乙酸-氯化钙-三乙醇胺(DTPA-CaCl2-TEA)缓冲溶液作为浸提剂,螯合浸提出土壤中有效态铜、锌、铁、锰。其中DTPA为螯合剂;氯化钙能防止石灰性土壤中游离碳酸钙的溶解,避免因碳酸钙所包蔽的锌、铁等元素释放而产生的影响;三乙醇胺作为缓冲剂,能使pH值保持在7.3左右,并对碳酸钙的溶解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1.3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 制表,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周村区土壤分为褐土和砂姜黑土两个土类,褐土又分为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3个亚类。土壤质地分为轻壤、中壤、重壤。
2.1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等级划分
周村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等级划分依据山东省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表1)。
2.2周村区耕层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含量
通过表2、表3的分析看出,周村区大部分耕层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较丰富,铜、锌处于2级水平,铁、锰处于1级水平。
2.2.1有效铜周村区耕层土壤有效铜平均含量为1.75 mg/kg,标准差为0.93,变幅0.20~17.00 mg/kg。其中1级水平的占总耕地面积的36.6%,2级水平的占56.4%,3级水平的占7.0%。整体来说含量较丰富。
不同土壤亚类耕层有效铜含量情况:砂姜黑土、褐土、潮褐土差别不大,平均含量分别为1.78、1.78、1.66 mg/kg,褐土性土有效铜含量相对较低,平均为1.45 mg/kg,各亚类土壤2级水平比例较大,1级水平次之。
不同土壤质地耕层土壤有效铜含量情况:中壤土含量最高,为1.77 mg/kg,轻壤土次之,为1.67 mg/kg,重壤土最低,为1.39 mg/kg。均处于2级水平。从标准差看,中壤土的波动性较大,标准差为0.96,重壤土的波动性最小,标准差为 0.44。
2.2.2有效锌周村耕层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值为1.62 mg/kg。标准差为1.09,其中1级水平的占总耕地面积的7.8%,2级水平的占66.5%,3级水平的占23.1%,4级水平的占1.5%,5级水平的占1.1%,多数处于2级水平。变幅为0.04~11.39 mg/kg。总体来说,2级水平比例最大,其次是3级水平。
不同土壤亚类之间有效锌含量有所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褐土、潮褐土、砂姜黑土、褐土性土,平均含量分别为1.70、1.46、1.29、1.11 mg/kg,各亚类处于2级水平的比例较大,其次为3级水平。最大值出现在褐土中,最小值出现在砂姜黑土中。从标准差来看,砂姜黑土和褐土性土均匀性稍好。
不同土壤质地耕层有效锌含量情况:轻壤土含量最高,为1.78 mg/kg,中壤土次之,为1.60 mg/kg,重壤土含量最低,为1.32 mg/kg。最大值出现在轻壤土中,最小值出现在中壤土中。从标准差来看,重壤土均匀性稍好。
2.2.3有效铁周村耕层土壤有效铁平均含量为22.32 mg/kg,含量丰富,标准差为15.53,变幅为2.30~85.10 mg/kg。其中1级水平的占总耕地面积的42.21%,2级水平的占35.22%,3级水平的占22.16%,4级水平的占0.20%,5级水平的占0.20%。 不同土壤亚类之间有效铁含量差异较大,从高到底依次为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砂姜黑土,平均含量分别为24.16、19.56、12.48、10.54 mg/kg。从标准差来看,褐土性土和砂姜黑土的均匀性明显好于潮褐土和褐土。全区最大值出现在潮褐土中,最小值出现在褐土中。
不同土壤质地耕层有效铁含量差异较大,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分别为25.99、22.12、10.61 mg/kg。轻壤土和中壤土处于1级水平的比例较大,分别达50.00%、42.06%,而重壤土处于3级水平的比例较大,达55.00%。从标准差来看,重壤土的均匀性好,变幅较小。其他两亚类土壤变幅较大。全区有效铁含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出现于中壤土。
2.2.4有效锰周村耕层土壤有效锰平均含量为47.17 mg/kg,含量丰富,标准差为34.43,变幅为0.20~279.40 mg/kg,变幅很大。其中处于1级水平的占总耕地面积的60.65%,2级水平的占21.91%,3级水平的占15.01%,4级水平的占1.92%。
不同土壤亚类耕层有效锰含量差异较大,从高到低依次为褐土、潮褐土,砂姜黑土、褐土性土,平均值分别为50.27、43.56、26.31、12.72 mg/kg,从标准差来看,褐土性土和砂姜黑土均匀性较好,变幅较小,褐土和潮褐土均匀性较差,变幅较大。从分布规律来看,褐土和潮褐土处于1级水平的比例较大,分别过66.71%和49.36%,砂姜黑土处于2级的比例较大,为40.00%,褐土性土处于3级的比例较大,达76.92%。
不同土壤质地耕层有效锰含量情况: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分别为49.35、47.44、23.52 mg/kg,轻壤土、中壤土有效锰含量均是在1级水平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58.03%、61.71%,重壤土在1~3级之间的分布比较均匀,所占比例分别为30.0%、30.0%、40.0%。全区有效锰含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出现在中壤土。
3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周村区不同土壤亚类间,微量元素铜、锌、铁、锰的有效态含量均存在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的规律。不同土壤质地之间,各种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均是重壤土最低,其中锌、铁、锰都是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铜是中壤土>轻壤土>重壤土。
土壤质地越重,黏粒含量越高,吸附能力越强,微量元素含量应该越大。但从测定结果来看,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规律相反,这是否与当地群众施肥习惯、浇水水源等因素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辛景树,田有国.土壤肥料检测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于萍萍.西藏林芝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有效铁含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3):71-72.
[3]山东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山东土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