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耕层土壤微量元素分布规律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be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试验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周村区耕层土壤中铜、锌、铁、锰四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并分析了不同土壤亚类之间、不同土壤质地之间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周村区耕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其中铜、锌处于2级水平,铁、锰处于1级水平(分级标准采用山东省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不同土壤亚类之间,铜、锌、铁、锰含量均为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不同土壤质地之间,微量元素含量均是重壤土最低,其中锌、铁、锰含量均为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铜含量则是中壤土>轻壤土>重壤土。
  关键词:耕层土壤;微量元素;土壤亚类;土壤质地;分布规律
  中图分类号:S153.6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5)03-0085-03
  周村区位于山东省中部,系淄博市辖区之一,总面积为264 km2,平原面积约占60%,其余为低山丘陵,现有耕地面积1.16×104 hm2,土壤类型多为褐土和砂姜黑土,以褐土为主,质地多为中壤。
  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是成土母质、地形、地貌、气候、耕作施肥水平及人类其他活动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测定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对研究成土母质、成土过程以及土壤分类,了解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储量及评价农业环境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周村区耕层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并分析了不同土壤亚类和不同土壤质地微量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以期为本区农田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土壤样品采集
  综合周村区土壤图、产量水平等因素,选择有代表性地块,将采样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平均每个采样单元为3.33 hm2。一般采用S形或梅花形布点采样,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取土后采用四分法称取土样 1 kg。采样时间在下茬作物播种施肥前(上茬作物已经完成生育进程,下茬作物还未施肥),一般在秋后玉米收获期采集土样。采样深度是0~20 cm耕层土壤。采回的土壤样品放入样品盘内,置于晾样室自然风干,木棒压磨,过2 mm孔筛,混合均匀,装入纸袋保存备用。
  其中测定铜、铁、锰含量分别取了988个样品,测定锌含量取了1 000个样品。
  1.2测定方法
  DTPA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用pH 7.3的二乙基三胺五乙酸-氯化钙-三乙醇胺(DTPA-CaCl2-TEA)缓冲溶液作为浸提剂,螯合浸提出土壤中有效态铜、锌、铁、锰。其中DTPA为螯合剂;氯化钙能防止石灰性土壤中游离碳酸钙的溶解,避免因碳酸钙所包蔽的锌、铁等元素释放而产生的影响;三乙醇胺作为缓冲剂,能使pH值保持在7.3左右,并对碳酸钙的溶解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1.3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 制表,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周村区土壤分为褐土和砂姜黑土两个土类,褐土又分为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3个亚类。土壤质地分为轻壤、中壤、重壤。
  2.1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等级划分
  周村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等级划分依据山东省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表1)。
  2.2周村区耕层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含量
  通过表2、表3的分析看出,周村区大部分耕层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较丰富,铜、锌处于2级水平,铁、锰处于1级水平。
  2.2.1有效铜周村区耕层土壤有效铜平均含量为1.75 mg/kg,标准差为0.93,变幅0.20~17.00 mg/kg。其中1级水平的占总耕地面积的36.6%,2级水平的占56.4%,3级水平的占7.0%。整体来说含量较丰富。
  不同土壤亚类耕层有效铜含量情况:砂姜黑土、褐土、潮褐土差别不大,平均含量分别为1.78、1.78、1.66 mg/kg,褐土性土有效铜含量相对较低,平均为1.45 mg/kg,各亚类土壤2级水平比例较大,1级水平次之。
  不同土壤质地耕层土壤有效铜含量情况:中壤土含量最高,为1.77 mg/kg,轻壤土次之,为1.67 mg/kg,重壤土最低,为1.39 mg/kg。均处于2级水平。从标准差看,中壤土的波动性较大,标准差为0.96,重壤土的波动性最小,标准差为 0.44。
  2.2.2有效锌周村耕层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值为1.62 mg/kg。标准差为1.09,其中1级水平的占总耕地面积的7.8%,2级水平的占66.5%,3级水平的占23.1%,4级水平的占1.5%,5级水平的占1.1%,多数处于2级水平。变幅为0.04~11.39 mg/kg。总体来说,2级水平比例最大,其次是3级水平。
  不同土壤亚类之间有效锌含量有所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褐土、潮褐土、砂姜黑土、褐土性土,平均含量分别为1.70、1.46、1.29、1.11 mg/kg,各亚类处于2级水平的比例较大,其次为3级水平。最大值出现在褐土中,最小值出现在砂姜黑土中。从标准差来看,砂姜黑土和褐土性土均匀性稍好。
  不同土壤质地耕层有效锌含量情况:轻壤土含量最高,为1.78 mg/kg,中壤土次之,为1.60 mg/kg,重壤土含量最低,为1.32 mg/kg。最大值出现在轻壤土中,最小值出现在中壤土中。从标准差来看,重壤土均匀性稍好。
  2.2.3有效铁周村耕层土壤有效铁平均含量为22.32 mg/kg,含量丰富,标准差为15.53,变幅为2.30~85.10 mg/kg。其中1级水平的占总耕地面积的42.21%,2级水平的占35.22%,3级水平的占22.16%,4级水平的占0.20%,5级水平的占0.20%。   不同土壤亚类之间有效铁含量差异较大,从高到底依次为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砂姜黑土,平均含量分别为24.16、19.56、12.48、10.54 mg/kg。从标准差来看,褐土性土和砂姜黑土的均匀性明显好于潮褐土和褐土。全区最大值出现在潮褐土中,最小值出现在褐土中。
  不同土壤质地耕层有效铁含量差异较大,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分别为25.99、22.12、10.61 mg/kg。轻壤土和中壤土处于1级水平的比例较大,分别达50.00%、42.06%,而重壤土处于3级水平的比例较大,达55.00%。从标准差来看,重壤土的均匀性好,变幅较小。其他两亚类土壤变幅较大。全区有效铁含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出现于中壤土。
  2.2.4有效锰周村耕层土壤有效锰平均含量为47.17 mg/kg,含量丰富,标准差为34.43,变幅为0.20~279.40 mg/kg,变幅很大。其中处于1级水平的占总耕地面积的60.65%,2级水平的占21.91%,3级水平的占15.01%,4级水平的占1.92%。
  不同土壤亚类耕层有效锰含量差异较大,从高到低依次为褐土、潮褐土,砂姜黑土、褐土性土,平均值分别为50.27、43.56、26.31、12.72 mg/kg,从标准差来看,褐土性土和砂姜黑土均匀性较好,变幅较小,褐土和潮褐土均匀性较差,变幅较大。从分布规律来看,褐土和潮褐土处于1级水平的比例较大,分别过66.71%和49.36%,砂姜黑土处于2级的比例较大,为40.00%,褐土性土处于3级的比例较大,达76.92%。
  不同土壤质地耕层有效锰含量情况: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分别为49.35、47.44、23.52 mg/kg,轻壤土、中壤土有效锰含量均是在1级水平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58.03%、61.71%,重壤土在1~3级之间的分布比较均匀,所占比例分别为30.0%、30.0%、40.0%。全区有效锰含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出现在中壤土。
  3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周村区不同土壤亚类间,微量元素铜、锌、铁、锰的有效态含量均存在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的规律。不同土壤质地之间,各种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均是重壤土最低,其中锌、铁、锰都是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铜是中壤土>轻壤土>重壤土。
  土壤质地越重,黏粒含量越高,吸附能力越强,微量元素含量应该越大。但从测定结果来看,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规律相反,这是否与当地群众施肥习惯、浇水水源等因素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辛景树,田有国.土壤肥料检测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于萍萍.西藏林芝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有效铁含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3):71-72.
  [3]山东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山东土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其他文献
摘要: 以圣女樱桃番茄为试材,通过对其子叶和下胚轴的离体培养,研究不同培养基和激素浓度及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及生根诱导的影响,以筛选最佳再生体系,并研究VC对番茄组培过程中褐化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圣女樱桃番茄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0.2~0.4)mg/L IAA+2.0 mg/L 6-BA,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1 mg/L IAA+(1.0~3.0)mg/L
期刊
摘要:抽穗期是水稻(Oryza sativa)重要的农艺性状,它决定着水稻品种的地区和季节适应性。本试验利用以华粳籼74为受体亲本发展的带有抽穗期基因的15个单片段代换系为试验材料,通过两两杂交,筛选出15个不同亲本组合的双片段聚合系,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水稻抽穗期QTL鉴定,并研究QTL的聚合及其互作关系。  关键词:水稻;抽穗期基因;单片段代换系;基因聚合系;互作分析  中图分类号:S51
期刊
摘要:  以“北京新3号”大白菜为试材,在露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两种聚合物包膜尿素(CRF-Ⅰ、CRF-Ⅱ)及硝化抑制剂结合尿素(DCD)对大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习惯施肥(FP)相比, CRF-Ⅰ处理下大白菜产量提高了6.40%,CRF-Ⅱ、DCD处理下大白菜产量分别降低了1.48%、2.09%;CRF-Ⅰ、CRF-Ⅱ及DCD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大白菜叶片中硝酸盐含量并提高VC、还原糖
期刊
摘要:螯合剂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存在安全隐患,由于使用不可降解螯合剂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二次污染,严格的环保法规促使全球企业生产更为安全的生物可降解螯合剂,以代替现在广泛使用的EDTA和DTPA等非生物降解型螯合剂。本文介绍了一些新型生物可降解的螯合剂包括 GLDA、IDSA、AES、EDDS和NTA等,综述了这些螯合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总结了现阶段可降解螯合剂在重金属污染土
期刊
摘要:‘鲁红一号’元宝枫叶片中富含大量多糖、多酚物质,严重影响了总RNA提取的产率和质量。为了找出适宜‘鲁红一号’元宝枫叶片总RNA提取的方法,本试验运用试剂盒法、TRIZOL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其秋季叶片总RNA。结果表明,试剂盒法提取的叶片总RNA OD260/OD280、OD260/OD230均在1.8以上,但产率一般,有DNA污染;TRIZOL法提取的总RNA OD260/OD280、O
期刊
摘要:盐碱胁迫是植物遭受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本文从盐碱胁迫对桑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叶片光合作用、质膜透性及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阐述了桑树盐碱胁迫的研究现状及缓解途径,旨在为桑树的抗盐碱机理及抗盐碱育种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桑树;盐碱胁迫;机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888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5)05-0132-04  Res
期刊
摘要:  以高产优质大花生主推品种湘花2008为材料,在底施不同肥料的基础上,设置苗期追施尿素、花针期喷施多效唑化控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播前施基肥、苗期追施尿素、花针期喷施多效唑等均会延长花生全生育期。株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高,喷施多效唑会抑制植株生长,降低株高。湘花2008分枝力较强,苗期追施尿素对花生的分枝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适当增施化肥或化控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其中A处理即6
期刊
摘要: 以烤烟品种NC55为材料,研究了豆饼与化肥配施对植烟土壤无机氮素供应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无机氮素含量在烤烟移栽后第50天达到最大值,此期70%化肥+30%饼肥处理土壤中无机氮素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单施化肥处理其土壤蔗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低于化肥与豆饼配施的处理;70%饼肥+30%化肥处理的蔗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在烟草需肥关键时期高于其他处理。  关键词:植烟土壤;豆
期刊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进科技期刊国际化、精品化、集群化、数字化进程和运营体制机制创新的背景下,山东省农业科技期刊必须顺时而动,用足用好国家推动扶持期刊业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明确定位、创新机制、适度集群,加大地方性行业期刊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升期刊竞争力,积极应对数字化、全球化和体制改革对传统期刊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才能顺利完成转型并实现跨越发展。  关键词:农业科技期刊;
期刊
摘要:  在大豆苗期和初花期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防治夏大豆害虫,测定其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齐黄34控制区株高、分枝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产量,分别比对照区显著增加9.3%、25.8%、15.8%、26.8%、33.2%、9.1%、33.0%,无效荚数显著降低18.5%,药剂处理对齐黄34其它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齐黄35控制区株高、分枝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