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兴科学技术包括互联网一起促进了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农业思维模式正改变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互联网+”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先分析“互联网+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强化并做好“互联网+农业”的策略选择。坚持现代农业优质高产的特征条件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链。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现代农业
一、引言
2015年政府报告提出“互联网+”战略,互联网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正在深刻影响各个行业,“互联网+农业”就是融合互联网创新成果于农业发展的各个领域,优化集约生产要素配置,深化农业产业转型优化升级。要求我们推动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创业增收等的进一步融合,共同创立建设公开、共享、共赢的健康产业生态圈,带动农业创客的创业和农民致富。
二、“互联网+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政府政策支持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互联网农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其次农村留守劳动力文化素质水平不高,观念落后技术推广较难。再次农业互联网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商业模式不够完善。最后我國农业市场信息有限,农业生产和市场脱钩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整体经济效益不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低。网络交易法律法规及监管不完善,物流配送成本高。
2014年我国农产品网络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出现快速增长态势。一是生产上的智能农业模式,运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农业的精确生产,使各要素在时间空间上精确分配;二是流通上的深入互联网营销的电商模式;三是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互联网为重塑农业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和互联网平台。平台化商业模式:有阿里巴巴多维度平台模式,配套冷链物流;顺丰优选的高附加值类直供特色农产品平台模式;京东的交易对接线上开放其平台模式。适合少数中小电商的农业基地+B2C+事件营销方式。本地化模式,绿优鲜、沃尔玛等卖场都在尝试。以及网上竞价竞拍模式。
三、“互联网+农业”发展建议
(一)发展智能自动农业生产方式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云平台、物联网等技术提升农业生产各环节智能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自动化精准化精细化可追溯化标准化。一要通过互联网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结合,在智能生产管理、产能监测、产品质量追溯、联产联销结合,引导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形成智能化自动化农业生产体系;二要形成精确定量生产系统,田地精确定量生产与产能监测相与自动化机械;三要建立智能农业生产数据模型,完善优化各类农业生产决策系统;四要提倡运用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要更着重于构建以消费市场为导向进行农业生产的产业体系的基础上服务于农民购买生产资料和销售农产品。借助互联网让供求信息充分共享,降低流通成本,优化流通渠道,实现产销精准对接。现在很多大小互联网企业都看好农村电商及其生态体系,阿里巴巴集团实施“千县万村”战略。相继有京东金融、蚂蚁金服、希望金融、利多多、宜农贷等金融平台带动了农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农村生产与市场两端应均衡发展,让物流等社会化资源可以在农村找到足够大的市场空间。发展农村网购还要做到增强用户体验,提供第三方中介服务。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微农游等创意农业。
(三)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切实监管农业生产环节的污染,保障农产品安全。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为确保农产品安全及质量,实现农产品“从种子到舌尖”全过程可追溯,强化无线射频识别、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推广应用,信息互通共享、保證上下游追溯体系完全对接,使消费者安心。政府可以降低追溯成本,进一步健全农产品安全法规,完善农产品安全政策,制定追溯实施标准。
(四)积极培养农业电子商务人才
农业电商发展最缺乏既懂业务又精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要促使农业电商工作者,提升其学习与运用现代信息能力,培养懂得技术与管理的新农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进入农村电子商务。要加强和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专家咨询体系,提供咨询服务。
四、结语
“互联网+农业”存在不少问题: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商业模式不完善;农业专业人才缺乏,新技术推广较难;农村互联网获得资金支持困难;农业市场信息有限。解决措施:发展智慧农业和智能农业,对农业生产的各环节用互联网及物联网、大数据来整合和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村生产与市场两端的均衡健康发展;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产业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敏.“互联网+农业”视域下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创新科技,2015(6).
[2]周振兴.“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实现途径[J].江苏农村经济,2015(10).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现代农业
一、引言
2015年政府报告提出“互联网+”战略,互联网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正在深刻影响各个行业,“互联网+农业”就是融合互联网创新成果于农业发展的各个领域,优化集约生产要素配置,深化农业产业转型优化升级。要求我们推动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创业增收等的进一步融合,共同创立建设公开、共享、共赢的健康产业生态圈,带动农业创客的创业和农民致富。
二、“互联网+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政府政策支持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互联网农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其次农村留守劳动力文化素质水平不高,观念落后技术推广较难。再次农业互联网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商业模式不够完善。最后我國农业市场信息有限,农业生产和市场脱钩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整体经济效益不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低。网络交易法律法规及监管不完善,物流配送成本高。
2014年我国农产品网络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出现快速增长态势。一是生产上的智能农业模式,运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农业的精确生产,使各要素在时间空间上精确分配;二是流通上的深入互联网营销的电商模式;三是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互联网为重塑农业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和互联网平台。平台化商业模式:有阿里巴巴多维度平台模式,配套冷链物流;顺丰优选的高附加值类直供特色农产品平台模式;京东的交易对接线上开放其平台模式。适合少数中小电商的农业基地+B2C+事件营销方式。本地化模式,绿优鲜、沃尔玛等卖场都在尝试。以及网上竞价竞拍模式。
三、“互联网+农业”发展建议
(一)发展智能自动农业生产方式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云平台、物联网等技术提升农业生产各环节智能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自动化精准化精细化可追溯化标准化。一要通过互联网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结合,在智能生产管理、产能监测、产品质量追溯、联产联销结合,引导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形成智能化自动化农业生产体系;二要形成精确定量生产系统,田地精确定量生产与产能监测相与自动化机械;三要建立智能农业生产数据模型,完善优化各类农业生产决策系统;四要提倡运用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要更着重于构建以消费市场为导向进行农业生产的产业体系的基础上服务于农民购买生产资料和销售农产品。借助互联网让供求信息充分共享,降低流通成本,优化流通渠道,实现产销精准对接。现在很多大小互联网企业都看好农村电商及其生态体系,阿里巴巴集团实施“千县万村”战略。相继有京东金融、蚂蚁金服、希望金融、利多多、宜农贷等金融平台带动了农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农村生产与市场两端应均衡发展,让物流等社会化资源可以在农村找到足够大的市场空间。发展农村网购还要做到增强用户体验,提供第三方中介服务。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微农游等创意农业。
(三)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切实监管农业生产环节的污染,保障农产品安全。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为确保农产品安全及质量,实现农产品“从种子到舌尖”全过程可追溯,强化无线射频识别、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推广应用,信息互通共享、保證上下游追溯体系完全对接,使消费者安心。政府可以降低追溯成本,进一步健全农产品安全法规,完善农产品安全政策,制定追溯实施标准。
(四)积极培养农业电子商务人才
农业电商发展最缺乏既懂业务又精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要促使农业电商工作者,提升其学习与运用现代信息能力,培养懂得技术与管理的新农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进入农村电子商务。要加强和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专家咨询体系,提供咨询服务。
四、结语
“互联网+农业”存在不少问题: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商业模式不完善;农业专业人才缺乏,新技术推广较难;农村互联网获得资金支持困难;农业市场信息有限。解决措施:发展智慧农业和智能农业,对农业生产的各环节用互联网及物联网、大数据来整合和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村生产与市场两端的均衡健康发展;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产业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敏.“互联网+农业”视域下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创新科技,2015(6).
[2]周振兴.“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实现途径[J].江苏农村经济,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