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看“局外人”

来源 :热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quan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无疑问,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的《局外人》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他以零度角、粗线条的方式勾勒了主人公莫尔索在荒缪的世界中经历的种种荒缪的事,以其自身的荒诞体验来说明“幸福和荒诞是同一块土地上的两个儿子”。加缪逝世50年来,人们愈来愈接受加缪,甚至认为他笔下的局外人世界才是最为真实的世界。人人皆是局外人。
  
  是这样吗?
  
  莫尔索与庄子的对话
  庄子:小莫,听说你母亲死了。
  莫尔索:好像是。
  庄子:你悲伤么?
  莫尔索摇摇头。
  庄子:那你高兴么?
  莫尔索又摇了摇头。
  庄子:很好,我母亲死的时候,我也既不快乐,也不悲伤,就做我爱做的事:敲敲打打,唱个小曲。你很有慧根,便随我一起去修道吧。
  莫尔索既不答应,也不反对,眼里就像没有庄子这个人一样,默默走开了。
  庄子长笑一声,望着莫尔索的背影,往另一个方向倒行而去。
  
  “局外人”本是主观命题
  莫尔索是一位彻底的局外人,说他彻底,是因为他的局外具有强烈的绝对性,他抽离的不是一件事,一个集团,甚至最大程度的一个范围,而是超越范围之外的全部,包括他自己的生命。
  相比较于韬晦保身的老庄,莫尔索的抽离更加强烈,也更加无目的性——也许有,那就是他自以为的幸福。但这样的幸福本身也是抽离的。正如《局外人》开篇所讲:在参加母亲葬礼前,内心的感觉是混乱的:“养老院离镇上还有两公里的路,我只好步行去了。我真想立刻见到母亲”。可是当他站在母亲的灵柩前,却拒绝了要为他打开棺盖的老人。莫尔索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他爱他的母亲,但又不能忽视心中的冷漠。他无法在这种情感所带来的均衡力量支配下看母亲最后一眼,只好听任别人的议论。他真实地听从了内心的指引,同样也没有办法在母亲葬礼后压抑一下自己的欲望:譬如和女朋友约会,看费南代尔主演的喜剧片等。
  如上所述,莫尔索的幸福的滥觞与核心是来自“内心的指引”。这就使得“局外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主观命题。只是莫尔索的极端使得主观命题看似客观化。
  主观命题容易使人感觉真实,譬如鸡肋,万物皆是,但也可能万物皆非。也就是说,人人皆是局外人,人人也可能皆非局外人。
  
  麻木不仁的局外人?
  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节选自鲁迅 《呐喊·自序》
  
  鲁迅先生笔下“麻木的国人”是他弃医从文的理由。同胞被日本人砍头,却在一旁麻木的看,的确有“局外人”的不仁。但换个角度思维,他们倘若不“麻木”地看,还能做什么?劫法场?那显然是自寻死路。面露同情之色?甚至出声抗议?那也显然是给自己找不自在。至于东北沦陷为日俄战场,似乎也责备不到这些小民头上去。
  以现在的眼光看,9·18事变之后,除了少数无耻之徒,几乎全民一起投入抗战:这当中自然也少不得当时“麻木观刑”的几位兄弟。环境有异,时势有变,局外人也会转换为局内人。同理,局内人也可能会因为时势的改变而成为另一件客观环境下的局外人。
  2009年8月10日中午,成都街头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一个三轮车夫因口角之争,将一位27岁的女公务员车娅婷殴打致死。案发当时周边有熙攘的人流以及临街若干商铺的店主、店员,可是除了一位年过七旬的大爷,无人上前制止此暴行。那些旁观者自然可以认定为麻木不仁的局外人了。
  案件发生后,经过媒体的报道,全国哗然,群情激奋。警方介入调查,当时现场的部分人出面提供了嫌疑人的线索,协助警方快速破案。这时的民众,又怎能称为“局外人”?
  诚然,整个事件最关键一环还是在案发时,那时的“局外人”倘若多得几个变成“局内人”,出手干预,事件也就不会发展成为无可挽回的悲剧。
  那么,那时的“局外人”为何不肯出手呢?完全是因为人情淡漠吗?
  答案恐怕是未必。
  
  无可奈何“被局外人”
  
  《南国都市报》 2007年5月13日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70岁的老者装病倒在路边呻吟,好心经过的刘女士停车欲施与援手,无料此乃该老者布的骗局,老者死死拽住刘女士,称其是被刘女士撞到。眼看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刘女士只好给了老者200元“医药费”,破财消灾。
  类似的新闻,可能已经屡见不鲜。鬼蜮人心之徒缕缕为祸作祟,良善之人不得不在没有弄清事情原委之前选择明哲保身。
  这里并非为车娅婷案发生时在场的“局外人”辩护,但因现实世界而产生种种顾虑迟缓甚至打消了他们的行动,的确不完全是“局外人”的错。或者说,他们的“局外人”实则为“被局外人”。
  这种“被局外人”的处事哲学,多年之前已被我们的老祖宗演绎得淋漓尽致。且看唐代诗僧寒山和拾得的这段精彩对白:
  寒山:今有人侮我,辱我,慢我,冷笑笑我,藐视目我,毁我伤我,嫌恶恨我,诈谲欺我,则奈何?
  拾得:子但忍受之,依他,让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装聋作哑,漠然置他。冷眼观之,看他如何结局。
  推我及人,便成态度。西哲所谓犬儒主义,不亦如此?人人皆在局内,只是常有被动罢了。
其他文献
摘 要 应用miRtour在线分析工具对巨桉的EST序列和GSS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巨桉的miRNA序列,应用psrobot预测 miRNA的靶基因。结果发现205条miRNA前体序列和属于62个不同家族的170条成熟的miRNA序列,最大的miRNA家族为miR399家族,有17个成员;miRNA 5′ 段碱基存在明显的碱基偏倚,尿嘧啶出现频率高达40.6%;147个miRNA预测到了靶基因,共计
期刊
摘 要 以干燥过程中龙眼酚类物质及多糖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在热泵干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中,龙眼游离酚、总酚和多糖的含量显著下降,分别下降了27.61%、23.94%和73.17%。结合酚含量显著升高,升高了111.11%。指数衰减模型能有效地拟合干燥过程中龙眼游离酚、总酚和多糖的含量变化曲线,S曲线则更适合于描述结合酚含量的变化规律。龙眼游离酚、结合酚和多糖的DPP
期刊
摘 要 为了明确中国桉树焦枯病病原菌的物种多样性、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强弱,本试验对在中国报道的桉树焦枯病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比较,β-tubulin、Histone H3、TEF-1α三段基因系统发育学分析,并测定各病原菌在7个温度下的菌落生长速度,以及对4个桉树无性系(DH32-29、广州1号、广林4号、OC14)离体叶片的致病力大小。结果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桉树焦枯病病原菌分属6个不同的物种,分
期刊
摘 要 野生稻是栽培稻的野生近缘种,作为重要的基因资源,具有诸多的优良性状,如野生稻对病虫害的抗性、对各种逆境的耐受性以及胞质雄性不育等,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栽培稻的育种改良,成为栽培稻遗传改良的丰富基因源和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本文综述了野生稻优良基因的发掘和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总结了野生稻保护和利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潜力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野生稻 ;优良基因 ;应用 ;进
期刊
摘 要 为明确红棕象甲[Rhynchophorous ferrugineus(Oliver)]高龄幼虫冷驯化试验的有效降温速率范围,初步了解其体内抗寒物质应对不同降温条件下生理指标的变化。实验设定3种不同降温速率(1.00、0.10、0.05 ℃/min),①从(25±0.5)℃分别降至5 ℃进行冷驯化,后置于检测温度(-8 ℃)下处理2 h观察并统计存活率;②测定不同降温速率处理后试虫体内相关生
期刊
摘 要 从健康香蕉植株根内分离得到1株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OC4具有强抗菌活性的内生细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分子分析,鉴定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编号为BEB33。平板对峙和盆栽苗评价结果表明,该菌株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较好的生防作用;该菌株发酵产物的拮抗活性对温度、pH不敏感;进一步研究表明,该菌株能够产IAA促进香蕉植株生长,同时产生铁载体,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  关键词 内生细菌BE
期刊
摘 要 橡胶树种苗培育过程中需要避免强光照射,但光照强度对橡胶树幼苗叶片生理活性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以橡胶树品系GT1的实生苗为材料,对植株进行不同光照强度处理,测定其淡绿期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特性和活性氧代谢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橡胶树淡绿期叶片的光化学效率(Fv/Fm)呈现上升规律,同时过氧化物的含量也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由于抗氧化酶对活性氧清除的作用,1 000 μmol/
期刊
摘 要 在高氧高二氧化碳气调并结合CPP膜包装条件下,测定5 ℃贮藏15 d时,包装盒中CO2/O2浓度的变化、鲜切火龙果外在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变化,探讨鲜切火龙果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氧高二氧化碳气调包装能够避免无氧酵解,但在贮藏0~12 d,能促进鲜切火龙果的呼吸作用;而在整个贮藏期,高氧高二氧化碳气调能够明显地维持鲜切火龙果的硬度,减缓其甜菜红色素的降解;在贮藏的0~6 d,高氧
期刊
谨以此文怀念王世襄先生    我自幼喜欢古董,但敬畏多于欣赏,因为博物馆陈列的不是庙堂重器,就是文房珍玩,寻常生活里哪能得见。读大学的时候,某次在系图书馆的书架上发现一套《明式家具研究》,一函两册,又大又沉,装帧极为精美。小心翼翼地请下来,很奢侈地享受了一下午:原来桌子、椅子、板凳儿、甚至脸盆架也是可以这样美妙的。  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我成了明式家具发烧友。在系资料室(现在已经辟为“中国营造学社
期刊
时尚太多,消费太快,但亘古不变的关键词是“高级订制”。1858年当这个词汇出现在巴黎时,穿衣者的终极梦想与人们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当各种大牌和设计师都为人耳熟能详时,谁是高级定制背后真正的艺术家,谁为奢华主义打上真正的价值?Lesage刺绣坊给了巴黎服装工艺最后的,也是最荣耀的答案。    “对于我的创作而言,没有了刺绣,就没有时装。而没有了Lesage,也就没有刺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