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脉搏 倾听心声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q0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由于其语言的独特,时空的距离,其备课与现代白话文备课难易有着很大差别。不少教师备课时过多依赖“教参”和借助词句注释,没有在品味、诵读,意境中推敲、鉴赏环节多下功夫,教学时还是“秉承传统”,即按逐字逐句地解释理解,然后让学生串讲诗意,最后背诵默写的步骤进行教学。笔者认为教师应将自己的鉴赏心得结合学生实际恰当地融合在备课当中,学生的素养才能真正提升。
  一、赏在讲述中
  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驱遣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言为心声,教师要在引导学生鉴赏诗的过程中运用灵动多姿的语言,对照诗中所选的题材、画面的描绘、语言的运用作更全面的解读,对意境作更深层的分析。如一教师在教学《墨梅》一诗时,伴着古典的古筝乐曲,老师动情地说:“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接着教师讲述: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在这样情境和语境中,学生自然体会到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从而了解到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因而古诗词的鉴赏教学,应让学生达到“知诗人,悟意境”的目的。
  二、赏在诵读中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诗词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反复地诵读,读出节奏感,体现韵律美、音乐美。古诗鉴赏教学也不例外。重视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同时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如笔者在教学陆游的《示儿》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首先初读诗文,介绍背景,了解诗人的“悲愁”心事。其次精读诗文,了解遗憾,弄清诗人的“悲怆”心境。最后研读诗文,理解信念,感受诗人的“悲壮”心愿。即在初读的基础上,确定悲凉的朗读基调,精读诗文时,引领学生用深沉的语气表达出对祖国前途的忧虑;研读诗文时,引领学生用坚定的激情,表现出诗人一生为多难的祖国呐喊的爱国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鼓舞。
  三、赏在绘画中
  古代诗歌大多数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并茂的。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去创造诗中的形象,根据诗中所写的景物,把它画在纸上,再让学生从画中去体会诗人的感情。例如,在教《山行》这首诗时,可先指导学生朗读、吟诵,然后让学生去画出秋天的高山,弯曲的石阶小路,白色的浮云,山顶的竹篱茅舍,一片红色的枫林,指导学生去创设诗的情景,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层次井然的古代山水画,通过以画赏诗,让学生透过詩中展现的图景,去捉摸诗人的感情脉搏,体会诗人的感情波涛。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经过吟诗作画,以画讲诗层层深入,自然领会这首诗的深远意境。
  四、赏在视听中
  在古诗鉴赏教学中应创设情景,赏析词句。可以巧妙的运用多媒体,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更好地开发,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对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如我在教学《春日偶成》时,首先让学生观赏多媒体,先看诗中头两句所勾勒的天空中,淡淡的白云,轻柔的春风,和煦的阳光;地面上,红花,绿柳,碧水,一幅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再欣赏体会作诗人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进而选用了古琴曲,那舒缓、轻悠的旋律伴着配音朗诵,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了情境。让学生从中感悟到这种“怡然自得”之乐,以及大自然的和谐、人的生活的和谐、人和大自然的和谐的意境。
  五、赏在表演中
  古诗词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优美,形象具体生动,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表演进行鉴赏。因为表演是以多元的方式解读和表现了古诗的意蕴,让古诗因为表演而变得立体感人。如学习《寻隐者不遇》时,让学生观察画面,根据诗中的内容,结合插图,大胆的想象一下,诗人与童子的语言、动作、神态,加之悠扬婉转的笛声在课堂上空飘荡,屏幕上,远山、丛林、碧潭……那么悠远、静美,进行分角色表演。这样的安排设计有利于小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体味诗歌的情感底蕴,感受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从而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和完善人格。
  总之,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应大胆突破窠臼,积极创新课堂,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真正让学生走进诗人的世界,触摸诗文的脉搏,倾听诗人的心声。从而提升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这样,古诗词的课堂不再沉闷艰涩,而是风景独好。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松陵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要求。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了小学教学不能依靠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来解决一切问题,这就促使教师去探寻更符合儿童天性,更充满学习乐趣的教学方式。如何在玩中学好英语——换句话说,如何深入透彻地“玩转”英语,值得我们思考。  一、让学生玩得尽兴  1、让尽可能多的教学环节“玩”起来。小学生很难整节课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期刊
“令人聪明的是:数学、音符、字母”,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活动实践、基本数学思维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一、数学目标  1、总目标。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数学学习的重点,尤其是代数和证明一些“双基”,统计图表、使用计算器比较少。提高运算速度应长期练习,算一个三位数乘四位数时,计算器比笔算快又准,但长期不练笔算也会慢下来。未来的公民离不开统计图表,学生要学会搜集信息、查阅报刊、上网浏览,用数学
期刊
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着船,学生用力的用浆把船划向前。”可见,教学过程关键要看学生是否用力了,主动了,一旦主动学习了,那么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给他们一片天空,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自
期刊
现状分析:数学课的复习与整理主要分单元的复习与整理、期末的复习与整理及六年级毕业前的总复习与整理,本文中提及的就是总复习与整理。传统教学中,我们习惯将数学知识的复习分类型逐项深入进行,具体讲就是选择一个专项,先复习整理知识点,再辅助以一些典型的、具有结构的题组进行练习,形式主要是讲练结合的。这样的整理复习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对该项知识点整体了解和熟练掌握,但究其本质,如果往上追溯的话,是否
期刊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身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加关注如何引领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课堂的高质高效。练习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占很大比重,如何处理课本练习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如果能用好教材,把握教材练习题的设计意图,因地制宜、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发练习题资源,创造性地使用练习题,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丰富多彩,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更有利于学生成为课堂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一直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看成是“能力生根”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的批判性、反思性、研究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具有的多元性、自主性,学生知识和经验不足但是却希望展示自己、发展自己的特点,既是对因材施教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同时也成为活动开展的“优势”,为这一挑战提供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笔者结合自己开展“环保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一些经历,谈谈自己如何因“势
期刊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个性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我们是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引导者,如何在音乐课上让学生的个性得以挥洒是新时代音乐教师永恒的话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音乐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废除统一标准,尊重个性化回答  音乐课程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是抽象的,不具体的。音乐的魅力就在
期刊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从整个教学活动系统来看,教学技能是教师面临教学情境时直接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具体教学行为。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导入技能、介绍技能、操练技能、提问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板书技能、教学媒体运用技能等内容。新课程理念给小学英语教学赋予了新的价值取向,小学英语教学技能因此也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教学
期刊
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小学教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科目设置更加人性化,更加关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作为科普知识宣传和学习的重要途径,小学科学课程在改革发展中,成为新的必修科目,其重要性不断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开展小学科学教师知识的理论探析及实践发展研究。  1、小学科学教师知识的界定  要想深入开展小学科学教师知识的理论叹息和实践发展研究需要首先对
期刊
口头语言通过声音传导意义,由听觉接受;书面语言通过文字传导意义由视觉接受。不论是由听觉还是由视觉接受的信息,对语言所体现的景物、事物、人物,要能实现其具体效果,只有通过学生的想象才能实现。因此,想象是最佳的语言生命存养。尤其在语文教学中,想象对于语言训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有效利用想象,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呢?本文通过几个案例作出了一定的阐述!  一、解读词语,想象画面,发展语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