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很多道路交通项目会穿越岩溶区域,而岩溶地质路基会面临着坍塌、开裂、不均匀变形、严重冒水等问题.因此,在岩溶地质区域展开道路施工,需要对岩溶路基进行加固处理.注浆加固处理技术是岩溶路基施工中一种常用的技术,为保证岩溶路基可长期、可靠和稳定使用,熟练使用注浆加固处理技术很有必要.论文介绍注浆加固处理技术,分析岩溶路基施工中注浆加固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旨在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机 构】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4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道路交通项目会穿越岩溶区域,而岩溶地质路基会面临着坍塌、开裂、不均匀变形、严重冒水等问题.因此,在岩溶地质区域展开道路施工,需要对岩溶路基进行加固处理.注浆加固处理技术是岩溶路基施工中一种常用的技术,为保证岩溶路基可长期、可靠和稳定使用,熟练使用注浆加固处理技术很有必要.论文介绍注浆加固处理技术,分析岩溶路基施工中注浆加固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旨在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岩溶发育地层具有结构复杂、溶洞深度大、高低落差大、岩面参差不齐等特点,且存在流塑、软塑等某些难以预见的阻碍因素.在此地质条件中进行钻孔桩施工,不仅施工难度大,还极易造成卡钻、塌孔、泥浆流失等问题,从而影响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结合新建吴圩双线特大桥钻孔桩施工实例,分析岩溶地区钻孔桩如何成桩等问题,给出岩溶地区钻孔桩成桩施工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内河水域水下基槽开挖扰动及泥沙回淤对基槽边坡影响极大,为保证水下基槽开挖稳定性,本文以天津海河隧道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基槽开挖过程中水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水下基槽加固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挖扰动及泥沙回淤将明显降低边坡稳定性,尤其在应力集中区域极易发生边坡失稳;在坡脚位置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抗滑加固,可有效限制水下边坡的侧向位移,提高边坡稳定性.针对本文工程,考虑水下成桩施工因素,加固桩参数宜取大值,其中加固桩长应不小于10 m,并应超过潜在滑动面深度,建议桩长14 m、桩径1200 m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脚步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于建筑规模和范围的扩大,模板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际施工过程中,模板施工还存在着许多不可控制的影响因素,导致整体模板出现坍塌,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质量问题.因此,国家对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以此全面提高整体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论文对当前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可行建议,以供参考.
本工程为天津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起点站,特点是地连墙钢筋笼质量大,异型钢筋笼数量较多,对吊装要求更加严格.钢筋笼吊装作业是地连墙施工的关键环节,也是施工过程中危险性较大的环节之一.根据地连墙施工的实际情况,简要分析地连墙钢筋笼吊装技术,为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本文以建筑业为例,基于不同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因素的调查数据,首先从理论上梳理自身意愿、家庭需求与工作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探索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家庭需求和自身意愿对工作需求均产生正向影响;自身意愿在工作需求和家庭需求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基于30 M分辨率DEM影像数据,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技术和GIS空间分析,对西秦岭北缘漳县地区夷平面和沟谷水系等信息提取,结合区域地层岩石、断裂构造分析,得到结论:(1)该地区山顶夷平面形成于上新世之后,也就是第四纪初,夷平面的解体和沟谷水系、多级河流阶地发育才标志着西秦岭北缘的地壳隆升;(2)该地区存在东西、北西、近南北和北东四个沟谷水系优势方向,这与该地区构造统计节理的四个优势方向基本吻合,并且
基于“三生空间”角度,应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方法,分析天津市2000—2018年土地利用转型特点,揭示天津市转型期间生态环境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天津市2000—2018年期间生产用地相对稳定、生活用地增加、生态用地减少,其中水域生态用地减少量最大,工矿生产用地增幅最大;②天津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由2000年的0.354下降到2018年的0.309,不同区差异明显;③天津市存在生态环境正、负效应两种变化趋势,且负效应趋势大于正效应趋势.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外墙外保温系统--主动式外墙外保温系统.介绍了主动式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类型,根据盘管与外墙外保温系统复合方式的不同,主动式外墙外保温系统主要分为三类:①基层墙体复合盘管型主动式外墙外保温系统;②保温层复合盘管型主动式外墙外保温系统;③外挂内置盘管型主动式外墙外保温系统,并给出了其典型构造及做法.
由于西非地区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的特殊性,科特迪瓦地区的水泥就地冷再生施工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循.科特迪瓦西部地区公路改造项目(一期)项目部通过100m的试验段施工,验证水泥就地冷再生的施工工艺、设备及人员配置、混合料水泥掺量及质量控制要点等方面,尤其是对单钢轮压路机的选用、水泥掺量确定2项重点进行验证总结,从而对后续正式施工提供经验和理论依据.
当前我国既有中小学数量多,普遍存在能耗大的问题,不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的要求,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也不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建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基于以上原因,对既有中小学校园进行“绿色+健康”改造迫在眉睫.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在国家提出的“绿色校园”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绿色+健康”校园的概念,并对既有中小学校园的建筑本体、楼宇内设施、校园内环境、“绿色+健康”的教育与管理等方面提出“绿色+健康”的改造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