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是时代发展中教育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只有对课堂教学建立良好的关于有效性的评估标准,才能深刻认识到高中数学课堂中的问题和创新方法。而将新的数学教学思维和方法注入到教学过程中,必然能带来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在不断的总结与思考过程中,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新的面貌。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 有效性 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b)-0213-0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一个需要讨论和解决的焦点。课堂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对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根据美国鲍里奇教授指出的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五个特征能够带给我们关于教学有效性更好思考,从而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于指导。
1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只有充分理解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容极其重要性,才能认识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沟通和达到的新的效果,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使得课堂教学能够达到更好的有效性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在美国教授鲍里奇的著作中,清晰的教学思路、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任务导向明确、学生的投入以及成功率高是评判教学有效性的五个标准。这样的教学有效性的标准不尽对老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思路提出了要求,而且也需要去评判学生的投入程度以及教学实际达到的效果,这样的有效性下,课堂教学才能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也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和要求。
2 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新方法
在新的时代和新课标的变化下,高中数学教学在达到有效性的方式方法上有了更多明确的体系和方法,有效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授课内容的有效;(2)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3)授课方法的有效。
而在具体的能够达到有效教学的方法和原则中,可以分为三点:
2.1规范教学评估体系,健全效果评判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明确的教学评估体系,就不能对老师自身的教学效果得到一个合理的、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也就无从根据实际情况去改变和创新教学方式了。
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体系化教学效果评估,能够及时了解老师和学生的教学心里和教学效果,能够对教学方式的创新起到启发作用。教学效果评估,不仅要看课堂内容的全面,还要看课堂气氛、课堂问题的启发性以及课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高中数学课堂具有深入数学研究、强调空间思维以及建立数学模型等特征,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效果的评判更是要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因素,才能更好、更科学地评判实际的教学效果,从而带来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入思考。
2.2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健全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互动性,更好地保证教学效果的达成。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发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新时代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运用到了多媒体以及数字技术,给予学生更生动可感的几何图形,帮助学生加强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读题和解题效率。同时,课堂上老师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真切地去理解和感受每一个数学问题的本质,能够接受老师的教学方式,并且老师主动给予学生鼓励,会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去真切落实课堂上每一个问题的有效性,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这样才能真正将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数学思维。
2.3课上与课下、思维与情感的多层次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不能是传统的单面传播的模式,而是应该建立学生与老师的学习、情感方面的交流,课堂是实战之地,而课下的意见交流和讨论是巩固课堂效果的捷径。
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的是课本内容的传授以及知识体系的完善,而由于数学教学更加注重思维能力的锻炼与学习的特性,这导致了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情感方面的交流互动。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每堂课的内容特点,给予一些情感方面的信息,一方面能够缓解教学过程的紧张,另一方面又能起到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只有通过这样多层次的教学,才能更好的把握学生认知的主、客观规律,明白每堂课的重难点,了解教学实际的作用,才能使得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既充满了人文精神,又能达到对数学重点和问题的深入分析,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带来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总之,只有在对于课堂有效性标准的深入分下和掌握下,才能理解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的有效性和创新方法。只有更加结合时代特色,积极掌握学生的思维特征和情感因素,通过立体式的教学模式,来达到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认知,从实践中总结出方法,在思考中知道实践,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色彩和活力。精彩在邂逅“错误”后呈现——科学教学“实验异常”现象新探/阮泽敏
1 案例呈现
笔者在一次科学的观摩实验课堂上进行“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演示,本来是想给学生们呈现并讲解“平面镜成像——等大、反向的原理”。在将所有的实验装置和环境布置就绪之后,我点燃了一根蜡烛(较细),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根粗细相同的等高蜡烛拿出,放在已经点燃的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位置,然后准备利用启发式教学,请一名同学起身回答:从这一现象中能看出平面镜成像的什么原理?而令我感到意外的是,这名同学的回答是“加长了的像。”我心中不免有些惊讶,接着又请了两名同学,却得到了同样的回答。我压住内心的紧张,接着向全班同学询问同样的问题,仍然得到了“加长了的像”这一令我哭笑不得的“准确”答案。或许是因为我的表现出乎学生们的预料,他们中间开始出现阵阵的骚动,众听课教师评价不一。笔者也因此陷入了尴尬! 2 错误资源的再利用策略
2.1正确认识,变“错误”为可利用资源
众所周知,整个科学学的发展都一直是建立在实现的基础之上。比如,在研究物体的下落速度是否与其重量有关的这一问题时,伽利略以毋庸置疑的实验事实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思想,并开创了以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科学学之先河。科学实验已经成为科学教学以及科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而理论与具体操作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存在皆合理,是理论错了?不,应该是我们的实验条件或者测量背离了理论所描述的条件。)这也是初中科学课堂上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容易出现与课本理论不完全相符的原因所在。由于实验在学生学习科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出错之后,除了及时的承认并改正错误之外,还应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实验结果异常转化成学生进行实践探索的契机。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并从改正后的试验中找到正确的科学原理,从而更好地教师完使学生理解科学知识。
事后,我反思上述教学中实验失败的原因之所在,其实不在于实验的异常,相反是我们的认识进入了异常的轨道。备课过程中,我已经进行了多次试验,蜡烛已经消耗了一小部分,又加上这个试验的特殊环境,所以在学生们的角度很难清楚的辨别出蜡烛所成的像的边缘,才有了“加长了的像”结论的出现。在另一个班的教学中,我就此作了改进,我说:“其实,我现在呈现的这个试验存在一定的问题,我想请大家帮我找出这个问题,并得出新的结论。”很多同学举手表示希望得到这次机会,我请了前面回答问题的三个同学一起上讲台找出实验问题并改正。三个同学很认真的观察了实验的各个部分之后,对蜡烛的高度进行了修改,在重新点燃蜡烛之后,他们又开始观察,最后不但得到了“等大”而且得出了“反向”的平面镜成像原理。就这样,学生的认识与教材的总结步入了同一轨道。
2.2环环设疑,化“错误”为求知的契机
为什么我们的观察结论与课本的总结会产生不同?这会在脑海中产生一个认知冲突。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教师应该充分认识释疑的重要性,对于实验中出现的任何意外,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改正,最终化之为学生求知的契机,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在一次用天平测量铁块的试验中,为了让学生牢记“左物右码”这一正确的测量方式。笔者首先拿到了一个标有200g重的规则形状的铁块,将其放于天平的“左盘”中,然后请了一位学生上讲台读出天平的读数(或铁块的重量)。
我问这位同学:“你能告诉大家,铁块的重量是多少吗?”
学生:“200g。”
我接着问:“那你看我放置的铁块位置有没有问题?”
学生:“放错了,应该是‘左物右码’。”
然后,我开始向同学们强调:“刚才我是故意将铁块的位置放错,但是却得到了正确的读数,因此,我想请同学们通过亲自实践操作,来发现刚才问题的真正原因。”
在笔者的指导下,接着的一名学生经过多次试验操作,终于得到了问题的答案——在铁块的测量过程中没有使用游码。从此,学生们不但深刻的记住了天平“左物右码”的使用方法,而且懂得了天平测量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
3 民主对话,创设思想交锋的氛围
初中生阶段,随着科学知识的逐渐积累开始形成简单的认知结构,对于各种实验想象的判断和解释也往往会产生不同于传统的方法和结论。教师在实验课堂中主要以示范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而存在,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当主动创造民主对话的氛围,引发认知结构上的矛盾,当其产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时,就会自然的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内驱力”,促使大脑进行思考,最终达到认知水平上的平衡。
例如,在进行水的浮力的实验演示课堂中,为了向学生们说明浮力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这一结论,在课前准备了两盆水:一盆是普通的清水;另一盆则是浓盐水。并且准备了两块密度较大但是完全相同的木块(为了在试验中更好的区分)。之后,请了两组同学(每组两人),并事先说两盆是同样的水。规则是:先利用量杯以及浮力的计算公式F=pgv,计算木块所受浮力。分别得到了如下结果:0.92N、0.95N。笔者又启发两组不同结果的同学:“请你们想一下,既然同样的木块能够浮于水面上,说明两者应该是受到了同样的浮力,可为什么你们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呢?那么你们两组相互讨论一下吧。”于是两组学生在争论无结果之下,使用弹簧秤重新进行测量得到了0.95N这一正确的答案,在经过辩解之后,学生们得出了有可能是水的问题。然后再笔者的提示下,学生们终于得到了液体的密度与浮力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要的是对公式F=pgv中的p有了正确的认识与理解。
4 相互探讨。教会合作交流的技能
心理学研究以及教学实验证明,初中生虽然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但是其在分析和判断能力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足,自主性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另外,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验器材与环境、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很可能导致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出现实验结果各异、实验结论也参差不齐的情况。实验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结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开展相互探讨与交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与综合能力。
例如,笔者在进行用量筒测量液体(包括固体)的体积的教学指导中。事先笔者并没有主动的讲解量筒读取液体体积的正确方法,而是希望学生在实验中通过相互交流与合作总结出量筒的正确读取方式。因此,实验前将班内的45名学生随机分成3个实验小组(每组15人),规定各个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实验目的是测量一个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实际体积1160cm3)。在实验过程中听到了组内、组组间交流的数据各不相同,但多数在11.60周围,有偏大的、有偏小的,也有正确的。最后将三组的实验结果统计如表1所示。
在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之后,笔者揭示了正确的答案,之后鼓励第一组、第二组学生与第三组学生进行交流。在重复实验时,第三组的学生纷纷向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学生说明了测量结果偏大、偏小的原因。
之后,笔者开始向学生们重复讲解强调了量筒读数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发现在之后的试验中,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明显的增加了许多,笔者认为初中生在实验中进行相互探讨可以提高其合作交流的技能,并由此学会正确实验的方法。
5 总结
综观科学研究的历史,科学实验从来不是一次就成功的。因此,我们在课堂实验演示中应当正面对待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更重要的是将不可预知的实验错误巧妙的转化为教学中的“可再生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判断、解决与总结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培养学生思考、交流、合作的操作技能,并为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向。另外,可以应用因子分析法来研究影响教师课堂教学实验异常的因素,为教师更好的控制课堂实验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 有效性 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b)-0213-0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一个需要讨论和解决的焦点。课堂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对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根据美国鲍里奇教授指出的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五个特征能够带给我们关于教学有效性更好思考,从而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于指导。
1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只有充分理解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容极其重要性,才能认识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沟通和达到的新的效果,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使得课堂教学能够达到更好的有效性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在美国教授鲍里奇的著作中,清晰的教学思路、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任务导向明确、学生的投入以及成功率高是评判教学有效性的五个标准。这样的教学有效性的标准不尽对老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思路提出了要求,而且也需要去评判学生的投入程度以及教学实际达到的效果,这样的有效性下,课堂教学才能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也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和要求。
2 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新方法
在新的时代和新课标的变化下,高中数学教学在达到有效性的方式方法上有了更多明确的体系和方法,有效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授课内容的有效;(2)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3)授课方法的有效。
而在具体的能够达到有效教学的方法和原则中,可以分为三点:
2.1规范教学评估体系,健全效果评判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明确的教学评估体系,就不能对老师自身的教学效果得到一个合理的、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也就无从根据实际情况去改变和创新教学方式了。
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体系化教学效果评估,能够及时了解老师和学生的教学心里和教学效果,能够对教学方式的创新起到启发作用。教学效果评估,不仅要看课堂内容的全面,还要看课堂气氛、课堂问题的启发性以及课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高中数学课堂具有深入数学研究、强调空间思维以及建立数学模型等特征,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效果的评判更是要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因素,才能更好、更科学地评判实际的教学效果,从而带来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入思考。
2.2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健全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互动性,更好地保证教学效果的达成。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发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新时代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运用到了多媒体以及数字技术,给予学生更生动可感的几何图形,帮助学生加强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读题和解题效率。同时,课堂上老师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真切地去理解和感受每一个数学问题的本质,能够接受老师的教学方式,并且老师主动给予学生鼓励,会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去真切落实课堂上每一个问题的有效性,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这样才能真正将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数学思维。
2.3课上与课下、思维与情感的多层次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不能是传统的单面传播的模式,而是应该建立学生与老师的学习、情感方面的交流,课堂是实战之地,而课下的意见交流和讨论是巩固课堂效果的捷径。
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的是课本内容的传授以及知识体系的完善,而由于数学教学更加注重思维能力的锻炼与学习的特性,这导致了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情感方面的交流互动。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每堂课的内容特点,给予一些情感方面的信息,一方面能够缓解教学过程的紧张,另一方面又能起到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只有通过这样多层次的教学,才能更好的把握学生认知的主、客观规律,明白每堂课的重难点,了解教学实际的作用,才能使得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既充满了人文精神,又能达到对数学重点和问题的深入分析,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带来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总之,只有在对于课堂有效性标准的深入分下和掌握下,才能理解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的有效性和创新方法。只有更加结合时代特色,积极掌握学生的思维特征和情感因素,通过立体式的教学模式,来达到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认知,从实践中总结出方法,在思考中知道实践,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色彩和活力。精彩在邂逅“错误”后呈现——科学教学“实验异常”现象新探/阮泽敏
1 案例呈现
笔者在一次科学的观摩实验课堂上进行“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演示,本来是想给学生们呈现并讲解“平面镜成像——等大、反向的原理”。在将所有的实验装置和环境布置就绪之后,我点燃了一根蜡烛(较细),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根粗细相同的等高蜡烛拿出,放在已经点燃的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位置,然后准备利用启发式教学,请一名同学起身回答:从这一现象中能看出平面镜成像的什么原理?而令我感到意外的是,这名同学的回答是“加长了的像。”我心中不免有些惊讶,接着又请了两名同学,却得到了同样的回答。我压住内心的紧张,接着向全班同学询问同样的问题,仍然得到了“加长了的像”这一令我哭笑不得的“准确”答案。或许是因为我的表现出乎学生们的预料,他们中间开始出现阵阵的骚动,众听课教师评价不一。笔者也因此陷入了尴尬! 2 错误资源的再利用策略
2.1正确认识,变“错误”为可利用资源
众所周知,整个科学学的发展都一直是建立在实现的基础之上。比如,在研究物体的下落速度是否与其重量有关的这一问题时,伽利略以毋庸置疑的实验事实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思想,并开创了以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科学学之先河。科学实验已经成为科学教学以及科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而理论与具体操作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存在皆合理,是理论错了?不,应该是我们的实验条件或者测量背离了理论所描述的条件。)这也是初中科学课堂上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容易出现与课本理论不完全相符的原因所在。由于实验在学生学习科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出错之后,除了及时的承认并改正错误之外,还应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实验结果异常转化成学生进行实践探索的契机。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并从改正后的试验中找到正确的科学原理,从而更好地教师完使学生理解科学知识。
事后,我反思上述教学中实验失败的原因之所在,其实不在于实验的异常,相反是我们的认识进入了异常的轨道。备课过程中,我已经进行了多次试验,蜡烛已经消耗了一小部分,又加上这个试验的特殊环境,所以在学生们的角度很难清楚的辨别出蜡烛所成的像的边缘,才有了“加长了的像”结论的出现。在另一个班的教学中,我就此作了改进,我说:“其实,我现在呈现的这个试验存在一定的问题,我想请大家帮我找出这个问题,并得出新的结论。”很多同学举手表示希望得到这次机会,我请了前面回答问题的三个同学一起上讲台找出实验问题并改正。三个同学很认真的观察了实验的各个部分之后,对蜡烛的高度进行了修改,在重新点燃蜡烛之后,他们又开始观察,最后不但得到了“等大”而且得出了“反向”的平面镜成像原理。就这样,学生的认识与教材的总结步入了同一轨道。
2.2环环设疑,化“错误”为求知的契机
为什么我们的观察结论与课本的总结会产生不同?这会在脑海中产生一个认知冲突。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教师应该充分认识释疑的重要性,对于实验中出现的任何意外,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改正,最终化之为学生求知的契机,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在一次用天平测量铁块的试验中,为了让学生牢记“左物右码”这一正确的测量方式。笔者首先拿到了一个标有200g重的规则形状的铁块,将其放于天平的“左盘”中,然后请了一位学生上讲台读出天平的读数(或铁块的重量)。
我问这位同学:“你能告诉大家,铁块的重量是多少吗?”
学生:“200g。”
我接着问:“那你看我放置的铁块位置有没有问题?”
学生:“放错了,应该是‘左物右码’。”
然后,我开始向同学们强调:“刚才我是故意将铁块的位置放错,但是却得到了正确的读数,因此,我想请同学们通过亲自实践操作,来发现刚才问题的真正原因。”
在笔者的指导下,接着的一名学生经过多次试验操作,终于得到了问题的答案——在铁块的测量过程中没有使用游码。从此,学生们不但深刻的记住了天平“左物右码”的使用方法,而且懂得了天平测量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
3 民主对话,创设思想交锋的氛围
初中生阶段,随着科学知识的逐渐积累开始形成简单的认知结构,对于各种实验想象的判断和解释也往往会产生不同于传统的方法和结论。教师在实验课堂中主要以示范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而存在,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当主动创造民主对话的氛围,引发认知结构上的矛盾,当其产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时,就会自然的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内驱力”,促使大脑进行思考,最终达到认知水平上的平衡。
例如,在进行水的浮力的实验演示课堂中,为了向学生们说明浮力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这一结论,在课前准备了两盆水:一盆是普通的清水;另一盆则是浓盐水。并且准备了两块密度较大但是完全相同的木块(为了在试验中更好的区分)。之后,请了两组同学(每组两人),并事先说两盆是同样的水。规则是:先利用量杯以及浮力的计算公式F=pgv,计算木块所受浮力。分别得到了如下结果:0.92N、0.95N。笔者又启发两组不同结果的同学:“请你们想一下,既然同样的木块能够浮于水面上,说明两者应该是受到了同样的浮力,可为什么你们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呢?那么你们两组相互讨论一下吧。”于是两组学生在争论无结果之下,使用弹簧秤重新进行测量得到了0.95N这一正确的答案,在经过辩解之后,学生们得出了有可能是水的问题。然后再笔者的提示下,学生们终于得到了液体的密度与浮力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要的是对公式F=pgv中的p有了正确的认识与理解。
4 相互探讨。教会合作交流的技能
心理学研究以及教学实验证明,初中生虽然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但是其在分析和判断能力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足,自主性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另外,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验器材与环境、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很可能导致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出现实验结果各异、实验结论也参差不齐的情况。实验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结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开展相互探讨与交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与综合能力。
例如,笔者在进行用量筒测量液体(包括固体)的体积的教学指导中。事先笔者并没有主动的讲解量筒读取液体体积的正确方法,而是希望学生在实验中通过相互交流与合作总结出量筒的正确读取方式。因此,实验前将班内的45名学生随机分成3个实验小组(每组15人),规定各个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实验目的是测量一个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实际体积1160cm3)。在实验过程中听到了组内、组组间交流的数据各不相同,但多数在11.60周围,有偏大的、有偏小的,也有正确的。最后将三组的实验结果统计如表1所示。
在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之后,笔者揭示了正确的答案,之后鼓励第一组、第二组学生与第三组学生进行交流。在重复实验时,第三组的学生纷纷向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学生说明了测量结果偏大、偏小的原因。
之后,笔者开始向学生们重复讲解强调了量筒读数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发现在之后的试验中,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明显的增加了许多,笔者认为初中生在实验中进行相互探讨可以提高其合作交流的技能,并由此学会正确实验的方法。
5 总结
综观科学研究的历史,科学实验从来不是一次就成功的。因此,我们在课堂实验演示中应当正面对待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更重要的是将不可预知的实验错误巧妙的转化为教学中的“可再生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判断、解决与总结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培养学生思考、交流、合作的操作技能,并为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向。另外,可以应用因子分析法来研究影响教师课堂教学实验异常的因素,为教师更好的控制课堂实验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