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理论认为,最有效的学习产生于意义情境。《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在教学中,以优化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特点、教学方法和具体学情,营造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氛围,从而实现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以理性思维认识社会现象。
教学情境创设策略多种多样,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依靠教师的经验和教学情况选定。我从事思想品德教学多年,进行了如下系列尝试。
一、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能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设导入情境能打破沉闷的课堂,它适应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既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又提高思想认识,使知识和能力、情感、觉悟、价值观达到有机统一,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学的目标。
如教学“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苏版八年级下册),临上课前,我有意安排几个学生站在走廊望天空,并用手比划,一会儿陆续有几个、几十个学生都聚上前看个究竟,但什么也没有看到………终于有人喊了起来:“你们在看什么?”“天上有什么啊?”此时上课铃声响起,见老师走向教室,学生纷纷冲回教室座位上。创设这一情境后,我提出问题:刚才大家都聚集到一起看什么?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学生齐声回答:“从众心理和好奇心。”我布置思考:什么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学生纷纷分小组讨论起来,并推选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从“好奇聚集”到“一哄而散”,现实生活中此现象很多,这就是从众心理的表现。对于从众心理好还是不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设导入情境,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避免老师的枯燥说教,让思想品德课从上课伊始就让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二、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思想品德教材要借助历史故事、乡土故事、寓言故事、地方革命斗争故事等阐明道理,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情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教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八年级下册)时,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尊老爱幼、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我针对课本内容,讲了春秋时期的“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回去,等我从集市回来杀猪给你吃。”她从集市回来后,曾子马上要去杀猪,他的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和小孩开玩笑罢了,你居然当真了。”曾子说:“小孩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教他在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方法。”于是,妻子和曾子一道,杀猪煮肉给孩子吃。我安排男女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再现故事情境,并引导学生思考:(1)这个故事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什么样的传统美德?(2)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同时教育了成人,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待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将子女教育成一个不诚信的人。我们的先贤曾子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老师让学生列举身边的一些不诚信的行为:有同学抄袭作业、欺骗家长和老师、有的借钱不还、有的讲话不算数,等等。演示情境,使学生明白: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一个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市场经济的必要守则。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又是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人无诚信难以自立,企业无诚信难以生存,国家无诚信难以发展。
古人云:“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说的是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因此,学生在学习上要有求实的态度,不能弄虚作假、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欺骗师长。通过“曾子杀猪”故事及情境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知识、情感都达到了理想效果。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思想品德课要贴近学生实际”这一原则,围绕这一原则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并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我在教学“可持续发展”时(八年级下册)运用“十面霾伏”的空气污染图片和视频情境,直观展示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白色污染等,让学生受到震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为什么坚持可持续发展?(2)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通过情境创设运用,学生知道了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粮,必须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最后学生明白我国经济要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这是一条科学的可持续之路。
创设情境,是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形象、更直观,寓知识于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积极探究探索、情感升华的激情。当然,在创设情境教学及运用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他们的思维、激发探究、生活感悟,思品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使情境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情境创设策略多种多样,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依靠教师的经验和教学情况选定。我从事思想品德教学多年,进行了如下系列尝试。
一、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能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设导入情境能打破沉闷的课堂,它适应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既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又提高思想认识,使知识和能力、情感、觉悟、价值观达到有机统一,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学的目标。
如教学“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苏版八年级下册),临上课前,我有意安排几个学生站在走廊望天空,并用手比划,一会儿陆续有几个、几十个学生都聚上前看个究竟,但什么也没有看到………终于有人喊了起来:“你们在看什么?”“天上有什么啊?”此时上课铃声响起,见老师走向教室,学生纷纷冲回教室座位上。创设这一情境后,我提出问题:刚才大家都聚集到一起看什么?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学生齐声回答:“从众心理和好奇心。”我布置思考:什么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学生纷纷分小组讨论起来,并推选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从“好奇聚集”到“一哄而散”,现实生活中此现象很多,这就是从众心理的表现。对于从众心理好还是不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设导入情境,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避免老师的枯燥说教,让思想品德课从上课伊始就让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二、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思想品德教材要借助历史故事、乡土故事、寓言故事、地方革命斗争故事等阐明道理,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情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教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八年级下册)时,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尊老爱幼、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我针对课本内容,讲了春秋时期的“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回去,等我从集市回来杀猪给你吃。”她从集市回来后,曾子马上要去杀猪,他的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和小孩开玩笑罢了,你居然当真了。”曾子说:“小孩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教他在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方法。”于是,妻子和曾子一道,杀猪煮肉给孩子吃。我安排男女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再现故事情境,并引导学生思考:(1)这个故事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什么样的传统美德?(2)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同时教育了成人,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待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将子女教育成一个不诚信的人。我们的先贤曾子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老师让学生列举身边的一些不诚信的行为:有同学抄袭作业、欺骗家长和老师、有的借钱不还、有的讲话不算数,等等。演示情境,使学生明白: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一个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市场经济的必要守则。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又是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人无诚信难以自立,企业无诚信难以生存,国家无诚信难以发展。
古人云:“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说的是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因此,学生在学习上要有求实的态度,不能弄虚作假、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欺骗师长。通过“曾子杀猪”故事及情境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知识、情感都达到了理想效果。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思想品德课要贴近学生实际”这一原则,围绕这一原则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并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我在教学“可持续发展”时(八年级下册)运用“十面霾伏”的空气污染图片和视频情境,直观展示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白色污染等,让学生受到震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为什么坚持可持续发展?(2)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通过情境创设运用,学生知道了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粮,必须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最后学生明白我国经济要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这是一条科学的可持续之路。
创设情境,是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形象、更直观,寓知识于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积极探究探索、情感升华的激情。当然,在创设情境教学及运用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他们的思维、激发探究、生活感悟,思品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使情境教学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