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怎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下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提升自我专业素质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当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1)观念旧,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2)有惰性,常有“拿来主义”,鲜有创新精神。(3)关注点有偏差,教学时只关注教,忽视学生的动态生成。(4)反思少。所以,新课程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提升自我专业素质。
二、实施有效学习
新课程下实施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是关键。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这也是教师要着重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三、追求有效课堂
新课程下的有效教学要做到有效的课堂,做法是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
1.课前的有效准备。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2.课堂的有效组织。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堂,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练、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教学各部分内容的时间分配,教师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的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占用了较多的时间,这时候,教师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毋庸置疑,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堂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3.课后的有效练习。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关注教学效益
新课程下的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关注教学效益。作为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的生长点,从思想道德、知识能力、个性心理等方面对他们的成长进行系统设计,并有步骤地培育。设计学生的生长点时须注意,思想教育要润物无声,人格培养要借助作品,知识传授要坚持“一得”,能力形成要把握习得,三维目标要强调过程方法,教学要求要因人而异。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五、教师要善于反思
新课程下的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意识。教师不应陶醉于个人精彩的表演与展示,而应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听一听、看一看、议一议、试一试、摸一摸、想一想、演一演等多种活动方式,经历学习过程,强化学习记忆。同时,教师要能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知识与能力状况变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以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使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最后,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这样更有效的教学?”
总之,新课程下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探讨,不断思索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这样才能实施有效教学。
(责编陈剑平)
一、提升自我专业素质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当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1)观念旧,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2)有惰性,常有“拿来主义”,鲜有创新精神。(3)关注点有偏差,教学时只关注教,忽视学生的动态生成。(4)反思少。所以,新课程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提升自我专业素质。
二、实施有效学习
新课程下实施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是关键。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这也是教师要着重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三、追求有效课堂
新课程下的有效教学要做到有效的课堂,做法是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
1.课前的有效准备。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2.课堂的有效组织。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堂,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练、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教学各部分内容的时间分配,教师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的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占用了较多的时间,这时候,教师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毋庸置疑,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堂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3.课后的有效练习。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关注教学效益
新课程下的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关注教学效益。作为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的生长点,从思想道德、知识能力、个性心理等方面对他们的成长进行系统设计,并有步骤地培育。设计学生的生长点时须注意,思想教育要润物无声,人格培养要借助作品,知识传授要坚持“一得”,能力形成要把握习得,三维目标要强调过程方法,教学要求要因人而异。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五、教师要善于反思
新课程下的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意识。教师不应陶醉于个人精彩的表演与展示,而应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听一听、看一看、议一议、试一试、摸一摸、想一想、演一演等多种活动方式,经历学习过程,强化学习记忆。同时,教师要能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知识与能力状况变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以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使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最后,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这样更有效的教学?”
总之,新课程下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探讨,不断思索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这样才能实施有效教学。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