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必须实行科学管理,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坚持管理的“四化”:强化制度建设,推行有效实施;细化常规管理,推进教学实效;深化教育科研,推动创新实践;活化师资队伍,推升教学实力。
关键词:教学质量;强化;细化;深化;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55-02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必须坚持强化制度建设、细化常规管理、深化教育科研、活化师资队伍。只有落实这“四化”管理,才能推行管理制度、推进教学实效、推动创新实践、推升教学实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强化制度建设,推行有效实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规章制度的充分实施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这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动力。任何学校都能制订并完善教学规范、抽测方法、检查通报等一系列有关教学质量的规章制度,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制度实施并不是很理想。在这一点上,我校坚持确立教学整体观,以系统的思维方法指导教学,克服各种单一的、片面的教学行为。根据学校各部门、各类人员、各项工作的不同特点,分工合作,逐步形成“校长领导,分口管理,处室负责,年级包干”的层级管理体系,各司其职,狠抓落实,做到制度面前一律平等。
我曾记得实行绩效工资考核时,很多学校不敢大举动量化核分。作为教学副校长,坚持以“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来分配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出台后,的确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好多人感到差距大会使矛盾加大。可各个部门照章办事,方案实施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棘手。有位学校领导因照料住院的家人,一个多月没来上班,核算时按规定扣除了相应绩效工资,这件事使大家心服口服,更加认可了制度的奖惩激励作用。
一系列完备的制度得以有效实施,充分调动了每一个人的积极性。教师工作不再懈怠,出现了“四多四无”:精心备课的多了,不备课上讲台的没有了;认真布置批改作业的多了,突击应付的没有了;出满勤争班上的多了,懒散违纪的没有了;办公时间研究教材、琢磨教法的多了,琢磨人际聊闲天的没有了。新老教师争先恐后搞教学,确保了我校教学质量的大提升。
二、细化常规管理,推进教学实效
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还要靠常规管理的精细化来推进。把工作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到教学第一线,使老师做到变单纯知识教学目标为综合素质教育目标,变学生被动接受为积极能动乐学,变向学生加压为教师自我加压。
细化目标。学校可根据实际制定对学生智育培养的分段目标,因材施教,为学生的一生奠基。比如七年级着重夯实学生学习、思维、行为的基础,避免出现学困生;八年级着重巩固与提高,加大帮扶力度,严防两级分化;九年级着重培优辅差,复习备考、树立竞争意识。
细化过程。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是基本的教学单元。细化常规管理,就要对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评价等教学基本环节做到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检查落实,及时反馈。对每个任课教师来说,要求做到课堂教学引领、渗透:即以新课程改革引领课堂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渗透于自己的教学理念中;把新课标教学模式渗透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把严格科学的管理策略渗透于自己的班级工作中。
细化反馈。作为教学管理人员要坚持入课堂,针对任课教师观课、平课议课。只有深入课堂,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改进教学才会有发言权。要了解全面情况,还应利用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征求他们对教学的看法,每学期向家长发问卷、每周设立校长接待日,请家长协助学校搞好教学管理,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监控。
三、深化教育科研,推动创新实践
教研教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加速器。深化教育科研工作,变向时间要成绩为向科研要质量。只有这样,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长远机制才能形成。
导向为先。学校要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结构,创新教学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可成立专门机构主抓教研,创造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科研工作计划及方案,加强教科研工作的定向、定度、定势调控。有导向性地改革传统教学评价办法,不唯分数,将业务培训、教学能力、教科研成果、学生素质培养纳入评价体系,更客观、全面地反映每个教师的教研水平,防止“研”、“教”分离,确保教研质量。
以点带面。教科研工作不会立竿见影地推动教学,要有长远规划。抓教研主要从抓骨干、促全员入手,让骨干教师先行,实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辐射各科的科研目标,带动全员推进,促使学研互动。作为教学主管校长,能亲身搞科研更是淋漓尽致发挥引领作用的体现。2007年底我主持一项衡水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经过两年的摸索实践,通过和其他老师沟通交流,在达到研究预期目标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成长了大家。顺利结题后,又参与筹备申报省级课题——《初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的研究。管理者亲身实践,才有切身感受,才会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中。截至目前,我校已完成衡水市级重点课题2项、规划课题2项,在研、待批省市级课题4项,县校级课题12项,涉及了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
四、活化师资队伍,推升教学实力
教学主导是教师。教师有了活力,教学工作才有内源动力,单纯地对教师管教约束反而会适得其反。
创新教师工作环境。学校应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包括工作条件、教科研经费、深造进修的条件、发展晋升的机会等方面,使老师们有一个和谐的支持性的工作环境,为教师在事业上的成就铺路架桥,为每位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让老师们感到在这儿工作心情舒畅,并能实现自我价值。
创造帮带共进机会。召开专题报告会、讲座,举行优质课大赛、教学方法大讲堂、读书征文评比等活动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使大家更加注重教學实践。这些活动的进行,进一步把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青年教师广博的知识面、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新思路结合起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
诚然,仅仅依靠这“四化”是不够的。教学实体的不同、管理者自身境遇的差别等很多因素存在,也影响着教学质量。目标更高,任务更艰巨。但是要相信,自己在教育这块沃土上播下了种子,也收获了希望。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勇敢地去探索、尝试、充实,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追求学校教育发展的更大辉煌。
关键词:教学质量;强化;细化;深化;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55-02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必须坚持强化制度建设、细化常规管理、深化教育科研、活化师资队伍。只有落实这“四化”管理,才能推行管理制度、推进教学实效、推动创新实践、推升教学实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强化制度建设,推行有效实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规章制度的充分实施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这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动力。任何学校都能制订并完善教学规范、抽测方法、检查通报等一系列有关教学质量的规章制度,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制度实施并不是很理想。在这一点上,我校坚持确立教学整体观,以系统的思维方法指导教学,克服各种单一的、片面的教学行为。根据学校各部门、各类人员、各项工作的不同特点,分工合作,逐步形成“校长领导,分口管理,处室负责,年级包干”的层级管理体系,各司其职,狠抓落实,做到制度面前一律平等。
我曾记得实行绩效工资考核时,很多学校不敢大举动量化核分。作为教学副校长,坚持以“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来分配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出台后,的确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好多人感到差距大会使矛盾加大。可各个部门照章办事,方案实施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棘手。有位学校领导因照料住院的家人,一个多月没来上班,核算时按规定扣除了相应绩效工资,这件事使大家心服口服,更加认可了制度的奖惩激励作用。
一系列完备的制度得以有效实施,充分调动了每一个人的积极性。教师工作不再懈怠,出现了“四多四无”:精心备课的多了,不备课上讲台的没有了;认真布置批改作业的多了,突击应付的没有了;出满勤争班上的多了,懒散违纪的没有了;办公时间研究教材、琢磨教法的多了,琢磨人际聊闲天的没有了。新老教师争先恐后搞教学,确保了我校教学质量的大提升。
二、细化常规管理,推进教学实效
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还要靠常规管理的精细化来推进。把工作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到教学第一线,使老师做到变单纯知识教学目标为综合素质教育目标,变学生被动接受为积极能动乐学,变向学生加压为教师自我加压。
细化目标。学校可根据实际制定对学生智育培养的分段目标,因材施教,为学生的一生奠基。比如七年级着重夯实学生学习、思维、行为的基础,避免出现学困生;八年级着重巩固与提高,加大帮扶力度,严防两级分化;九年级着重培优辅差,复习备考、树立竞争意识。
细化过程。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是基本的教学单元。细化常规管理,就要对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评价等教学基本环节做到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检查落实,及时反馈。对每个任课教师来说,要求做到课堂教学引领、渗透:即以新课程改革引领课堂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渗透于自己的教学理念中;把新课标教学模式渗透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把严格科学的管理策略渗透于自己的班级工作中。
细化反馈。作为教学管理人员要坚持入课堂,针对任课教师观课、平课议课。只有深入课堂,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改进教学才会有发言权。要了解全面情况,还应利用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征求他们对教学的看法,每学期向家长发问卷、每周设立校长接待日,请家长协助学校搞好教学管理,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监控。
三、深化教育科研,推动创新实践
教研教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加速器。深化教育科研工作,变向时间要成绩为向科研要质量。只有这样,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长远机制才能形成。
导向为先。学校要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结构,创新教学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可成立专门机构主抓教研,创造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科研工作计划及方案,加强教科研工作的定向、定度、定势调控。有导向性地改革传统教学评价办法,不唯分数,将业务培训、教学能力、教科研成果、学生素质培养纳入评价体系,更客观、全面地反映每个教师的教研水平,防止“研”、“教”分离,确保教研质量。
以点带面。教科研工作不会立竿见影地推动教学,要有长远规划。抓教研主要从抓骨干、促全员入手,让骨干教师先行,实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辐射各科的科研目标,带动全员推进,促使学研互动。作为教学主管校长,能亲身搞科研更是淋漓尽致发挥引领作用的体现。2007年底我主持一项衡水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经过两年的摸索实践,通过和其他老师沟通交流,在达到研究预期目标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成长了大家。顺利结题后,又参与筹备申报省级课题——《初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的研究。管理者亲身实践,才有切身感受,才会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中。截至目前,我校已完成衡水市级重点课题2项、规划课题2项,在研、待批省市级课题4项,县校级课题12项,涉及了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
四、活化师资队伍,推升教学实力
教学主导是教师。教师有了活力,教学工作才有内源动力,单纯地对教师管教约束反而会适得其反。
创新教师工作环境。学校应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包括工作条件、教科研经费、深造进修的条件、发展晋升的机会等方面,使老师们有一个和谐的支持性的工作环境,为教师在事业上的成就铺路架桥,为每位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让老师们感到在这儿工作心情舒畅,并能实现自我价值。
创造帮带共进机会。召开专题报告会、讲座,举行优质课大赛、教学方法大讲堂、读书征文评比等活动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使大家更加注重教學实践。这些活动的进行,进一步把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青年教师广博的知识面、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新思路结合起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
诚然,仅仅依靠这“四化”是不够的。教学实体的不同、管理者自身境遇的差别等很多因素存在,也影响着教学质量。目标更高,任务更艰巨。但是要相信,自己在教育这块沃土上播下了种子,也收获了希望。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勇敢地去探索、尝试、充实,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追求学校教育发展的更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