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日三省吾身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w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书已然十余年,不觉度过的十年,今日坐下仔细回想,发现自己思的太少了。我教书是要教什么,应该怎么教,虽然知道理论,虽然答案很明确,但是真正实施时却大多是在追着成绩、捧着书本、盯着卷子、压着孩子、听着各级各类卖家话语,揣摩大小领导意旨中度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思内自省也。正是应该好好坐下来反省自己了。
  一.为何要思
  从刚刚毕业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意气风发中走过,这些年下来不知不觉就成了一个“老”教师了,也学会了“轻车熟路”地上课,也似乎可以不用做过多的准备就能上一堂课了。难道我真的要终此一生成为一个教书“匠”,难道就要让自己“生活就是每天日子不断地死去”?至少我要为自己留下些什么吧?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在谈到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问题时曾说:如果一个青年教师每天都能用一个小时来反思自己的教学,那么一年内,他不能成全国特级教师可以由于老师来负责。这也许只是玩笑,可是却一语道破天机,反思能够提升老师专业素养,促进老师专业成长。我们的成长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更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教导学生。
  二.思什么
  现在有不少的学校要求教师教案后写上自己的教学反思,可是思什么、怎么思,却经常是流于形式。把课后反思写成新课程新观点的罗列,如果学校不够严格甚至就胡写一气来应付差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谁在努力分析自己课的优点和缺点,分析自己跟学生相互关系中的问题,那他就取得一半成功。”事实上,我们想想我们那些包括苏霍姆林斯基在内的前辈们,谁不是在反思,在反思中成为了“大师”。也许我们的一生也到达不了前辈大师的高度,可是至少我们能做到我们自己的“大师”。
  也许我们没有那么高的高度,可是至少我们每天可以抽出那么一点的时间想想。那么我们思什么,我以为就思思我们今天上的课,思思我们今天上的课的优缺点,思思我们课上的精彩小亮点。最主要的是思思我们的学生,他们在这节课上有收获吗?或是他们今天压根就没进入我的世界?针对情况,我怎么办?现在的语文教师通常都是两个班,两个班的学生一定会有差异。同样的方法这个班适用,另外一个班就不一定适用。理解能力强的适用,理解能力弱的就不一定适用。总之,形成的文字不一定要有多少的长篇大论,有多少的教育专家言论,我想更多的可以是自己的小回忆录。小小的,却是能成为自己的;少少的,却是能针对学生的。
  三.思后行
  想了不干是假把式。我们经常会在反思的时候,对自己课堂上的疏忽懊恼不已,并且深刻地剖析其背后的原因,甚至还千方百计地想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可是到了下次再上课就又依然如故了。坐而论道固然好,但是更重要的是起而行道。我想我们可以做以下几种类型的反思:
  1、自我回顾性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自我回顾性反思是教学反思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主动地对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行为等进行深刻审视和系统总结的过程。
  2、同行诊断性反思。通过邀请同事、专家观察评议自己的教学进行的反思。即将自己的教学作为案例,邀请同事和专家进行评析,从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再通过反思日记,记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3、榜样对比性反思。以你认为是榜样教师的教学为样板,将自己的教学与之比较,从而找到优劣,进行扬弃性借鉴。现在的媒体发达,我们不仅可以借鉴自己身边,也可以在网络观摩和学习其他各个名校名师的优秀案例,并试着运用在自己的课堂里,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实际,不断打磨,不断修正。实践证明,长期的对比反思,能使自己较好地掌握榜样教师教学的规律,真正学到榜样教师课堂教学的精髓。
  教学相长,我想教与思也是相长的,光会教是不够的,在不断地思,然后不断地修正。也许我们不是大师,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做个好的“教书匠”,做个学生喜爱的“教书匠”。
  熊亦华,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