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有着相通性,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实现的可能性。本文以大学生创业教育为基础,探讨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路径,以期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提升大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与积极就业。
【关键词】思政教育 创业教育 教学改革
【课题项目】2018年广西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思政教育融入《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课题编号:0501802430)。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32-02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现实需求,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政教育旨在立德树人,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与创业教育在宏观层面上有着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异曲同工,在微观层面上有着理论的渗透和模式的依托,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创业人才。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相较于国外高校20世纪60年代即广泛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2002年教育部举办创新创业骨干教师培训班,2014年国务院以文件形式提出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热潮才正式掀起。近年来,虽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创业教育,各高校也通过自身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执行教育任务过程中仍存在各高校重视程度不一、创业教育管理不善、专家型教师匮乏、课程体系不健全种种问题。从教学效果看,大学生创业观念不强、创业成功率不高现象十分突出,纠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创业者在理想信念、励志教育、抗挫折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仍欠缺。
如果想让大学生创业教育真正发挥培养创业人才的作用,首先应当对创业教育有一个基本的理解。由创业内容和创业过程进行分析,创业这一概念实际上包含了创业决策、产品研发、生产落实、市场开发等一系列内容,创业教育需要强调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同步培养。此外,大量实践表明,创业教育在内容指向上往往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一般性理论知识,这包括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可见思政教育对创业者思想层面的培养起着引领和辅助作用。
二、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水平
思政教育在长期教学中已然累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教学体系,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础将更加坚实。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能有效预测创业机会和风险,坚定创业信念,而思维的建筑和精神的培养与思政教育密不可分,思政教育为创业教育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维训练和人格塑造的平台,促进创业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创业人才
思政教育内容多样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对创业理论知识的吸收并内化为自身的创业素养。除了创业能力,思政教育还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创业教育中的目标导向、市场竞争、团队合作、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价值属性,培养全面发展的创业人才。
(三)有助于减轻毕业生就业压力
大学生创业教育目的之一是减轻毕业生就业压力,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一是能够培養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丰富就业形式;二是能够激发大学生用创新的思维面对就业,打破陈旧、僵化的就业观,改变求职中的思维定势,主动创造就业机会。
(四)有助于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协同发展
将思政教育融入创业教育,一方面可以解决创业教育的学科渗透、教育普及性和实践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一方面可以实现思政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衔接,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强化课堂育人,从而实现高校思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三、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可能性
(一)教学目标具有统一性
思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人格,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二者都是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基础性的素质教育,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具有递进性
思政教育在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法治等方面的教育,可递进为创业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如思政教育强调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使命感,应在创业浪潮中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强调学生具有拼搏意识与坚韧能力,应锻炼和提高创业能力;强调学生立足全面发展,应构建全方位的创业能力等。
(三)教学模式具有相似性
思政教育通过系统分析国家形势政策,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用服务性教学方式建立教育理念;创业教育通过分析创业环境,结合创业知识,用训练型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二者都重实践、强调知行合一。
四、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路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注重思政教育
创业教育往往重能力锻炼而忽视精神培养,思政教育应当贯穿其教学始终,使创业教育教学重心从能力锻炼移向精神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上,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思政教育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同时通过思政教育深化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战胜创业教育单一教学带来的短板问题,使思政教育推动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自主创业。
(二)整合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
根据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学内容上的递进性,从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出发,对接思政教育的内容,将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创业教育教学,通过划分专题讲解,保证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的协调性,积极构建完善的思政元素融合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如使学生在学习创业理论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分享创业案例的同时树立拼搏奋进的精神意志,了解创业法律的同时树立法制公正的意识信念,进而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教学
创业教育本身具备较强的实践性,思政教育则理论性较强,因此思政教育在融入创业教育教学时,要同时融入创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在教学形式设计上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实践为主,引导为辅,通过讲授、讨论、多媒体视听、游戏体验、头脑风暴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小组学习、实践演练等多种学习方式的运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思考、亲身体验。
(四)关注产学结合,打造思政创业平台
思政教育融入创业教育,也必须关注创业实践,参与创业实施。高校应借助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联动教学,推进产学结合,实现产学协同发展,让创业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在思政教育融入创业教育过程中,高校应通过建立创业基地、启动校园创业项目、开展创业大赛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施创业的有效平台,同时引导学生从思政元素着手,使大学生创业实践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如引导学生进行弱势群体关怀项目、社会焦点问题创新项目等,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深化思政素养,探索创业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古力米然木·艾则孜.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中思政教育策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
[2]李红权.“三全”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18(3)
作者简介:
汪海姣,女,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
【关键词】思政教育 创业教育 教学改革
【课题项目】2018年广西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思政教育融入《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课题编号:0501802430)。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32-02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现实需求,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政教育旨在立德树人,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与创业教育在宏观层面上有着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异曲同工,在微观层面上有着理论的渗透和模式的依托,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创业人才。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相较于国外高校20世纪60年代即广泛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2002年教育部举办创新创业骨干教师培训班,2014年国务院以文件形式提出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热潮才正式掀起。近年来,虽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创业教育,各高校也通过自身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执行教育任务过程中仍存在各高校重视程度不一、创业教育管理不善、专家型教师匮乏、课程体系不健全种种问题。从教学效果看,大学生创业观念不强、创业成功率不高现象十分突出,纠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创业者在理想信念、励志教育、抗挫折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仍欠缺。
如果想让大学生创业教育真正发挥培养创业人才的作用,首先应当对创业教育有一个基本的理解。由创业内容和创业过程进行分析,创业这一概念实际上包含了创业决策、产品研发、生产落实、市场开发等一系列内容,创业教育需要强调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同步培养。此外,大量实践表明,创业教育在内容指向上往往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一般性理论知识,这包括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可见思政教育对创业者思想层面的培养起着引领和辅助作用。
二、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水平
思政教育在长期教学中已然累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教学体系,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础将更加坚实。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能有效预测创业机会和风险,坚定创业信念,而思维的建筑和精神的培养与思政教育密不可分,思政教育为创业教育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维训练和人格塑造的平台,促进创业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创业人才
思政教育内容多样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对创业理论知识的吸收并内化为自身的创业素养。除了创业能力,思政教育还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创业教育中的目标导向、市场竞争、团队合作、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价值属性,培养全面发展的创业人才。
(三)有助于减轻毕业生就业压力
大学生创业教育目的之一是减轻毕业生就业压力,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一是能够培養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丰富就业形式;二是能够激发大学生用创新的思维面对就业,打破陈旧、僵化的就业观,改变求职中的思维定势,主动创造就业机会。
(四)有助于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协同发展
将思政教育融入创业教育,一方面可以解决创业教育的学科渗透、教育普及性和实践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一方面可以实现思政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衔接,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强化课堂育人,从而实现高校思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三、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可能性
(一)教学目标具有统一性
思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人格,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二者都是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基础性的素质教育,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具有递进性
思政教育在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法治等方面的教育,可递进为创业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如思政教育强调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使命感,应在创业浪潮中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强调学生具有拼搏意识与坚韧能力,应锻炼和提高创业能力;强调学生立足全面发展,应构建全方位的创业能力等。
(三)教学模式具有相似性
思政教育通过系统分析国家形势政策,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用服务性教学方式建立教育理念;创业教育通过分析创业环境,结合创业知识,用训练型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二者都重实践、强调知行合一。
四、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路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注重思政教育
创业教育往往重能力锻炼而忽视精神培养,思政教育应当贯穿其教学始终,使创业教育教学重心从能力锻炼移向精神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上,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思政教育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同时通过思政教育深化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战胜创业教育单一教学带来的短板问题,使思政教育推动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自主创业。
(二)整合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
根据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学内容上的递进性,从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出发,对接思政教育的内容,将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创业教育教学,通过划分专题讲解,保证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的协调性,积极构建完善的思政元素融合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如使学生在学习创业理论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分享创业案例的同时树立拼搏奋进的精神意志,了解创业法律的同时树立法制公正的意识信念,进而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教学
创业教育本身具备较强的实践性,思政教育则理论性较强,因此思政教育在融入创业教育教学时,要同时融入创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在教学形式设计上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实践为主,引导为辅,通过讲授、讨论、多媒体视听、游戏体验、头脑风暴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小组学习、实践演练等多种学习方式的运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思考、亲身体验。
(四)关注产学结合,打造思政创业平台
思政教育融入创业教育,也必须关注创业实践,参与创业实施。高校应借助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联动教学,推进产学结合,实现产学协同发展,让创业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在思政教育融入创业教育过程中,高校应通过建立创业基地、启动校园创业项目、开展创业大赛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施创业的有效平台,同时引导学生从思政元素着手,使大学生创业实践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如引导学生进行弱势群体关怀项目、社会焦点问题创新项目等,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深化思政素养,探索创业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古力米然木·艾则孜.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中思政教育策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
[2]李红权.“三全”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18(3)
作者简介:
汪海姣,女,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