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形象即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学生的评价和认同,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学生会对教师形成一种印象,这种印象即教师的形象。一旦教师形象形成后,则不仅影响其所教班级而且学生会一届届传下去,形成一种无形的东西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所以形成良好的教师形象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怎样形成好的教师形象呢?我认为以下同个方面尤为重要。
一、教师要有高尚的思想品质,以自身的榜样力量塑造和影响学生
老师的形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窗口,又是学生理解真善美的教科书。我国中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易受感染等特点。教师的思想品质,言谈举止,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他们。这种影响在塑造学生灵魂中是其他任何方面的影响所难以替代的,它是一种最现实、最生动、最鲜明,也是最有力的教育手段,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正因为如此,历代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师品质和教师榜样的作用。在两千多年以前,孔夫子就提出了以身作则的为师之道。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表帅,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活生生的榜样。”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则进一步指出:“教师个人对青年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是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代替不了。”可见教师人格的力量在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示范和教育作用。教师的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品质每时每刻都可通过教育实践直接转移到学生身上,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从而促使学生修正和塑造自己的人格形象。
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加,要注意人格自我塑造,做影响学生的楷模,如: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误课,不讲粗话,不讲脏话,不思想颓废,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等,以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德,严谨治学的精神去影响教育学生。
二、教师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扎扎实实的业务知识,先进的教学方法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知识迅速更新,中学生的科技文化知识素质有越来越高的标准和要求,学生们为适应社会的需求,都有较强的求知欲与进取精神,他们不再满足书本中的知识,都渴望与教师交流,以在教师身上寻找汲取知识的捷径。而教师本来就有“闻道在先”,担负“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在与学生接触中,更能了解学生的求知愿望。所以,教师在帮助他们设立新的学习目标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学识上的修养,致力于形成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专博相济,富有活力的知识结构。并且教师要努力培养一种求实,严谨、虚心、刻苦的优良学风,这对于引导学生形成热爱科学的品德,肯于为求知而坚持不懈地奋斗精神是种无形的力量。
毋庸讳言,学生来到学校的目的是学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教师平平庸庸,对所教学科底数不清,学生决不会买帐,那就要求教师自身素质高,能准确无误地把应教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不仅要懂得本学科知识,还要懂得相关学科的知识,给学生一个教师知识真渊博的印象,同时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使所传授知识让学生轻松掌握,从而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
三、要有爱生如子的感情投资,用真情去激励和感动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所以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博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学生的支持,建立起师生间的平等、和谐、友好、融洽的关系。热爱学生,是指教师在处理学生关系的实际过程中,必须抓住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这三个环节。这是在学生心目中融入良好“师表形象”的基础。
首先要了解学生疾苦,倾听学生心声。学生来自千家万户,而每个人的家庭状况经济条件、家长知识水平各不相同,所以每个学生的个性、习惯、兴趣与爱好以及学习成绩都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对学生丰富而复杂的精神世界作实事求是、深入细致、体察入微的了解。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摸清底数,才会准确无误地把握住学生的真实思想,以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
了解学生情况之后,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倾听学生心声,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信任和尊重他们,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平等待人,和蔼可亲,不能指手划脚,居高临下。还要做到“勿因喜而过奖,勿因怒而重刑”。要采取谈心、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做到以理服人,和以礼服人,批评学生时不使用尖刻讽刺的语言,切忌刺伤学生的自尊心,要一视同仁,不优亲厚友,歧视后进生,要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促使其向强项发展,伸出友爱之手,拉他一把,扶他一下,让他和别的同学一样迎头赶上,变后进为先进,充分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要按照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严格要求学生,履行学生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的责任。对学生从严要求本身就体现出对学生的爱,也是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的具体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守纪向上的重要手段。要宽严适度,不能对学生具有偏爱而放纵心理,即严而有方,严而有效,宽则有度,宽则有理,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师所信予的爱和期望。
以上对学生的了解、尊重、严格要求的三个环节是缺一不可的。了解是前提,尊重是关键,严格要求是保证,只有将这三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师良好的“师表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教育教学中达到理想的成效。但有一点值得提出的是教师的外表形象也对学生有影响:如果一个教师每天脸不洗,头不梳,穿着不整洁,肮脏透顶,这样的教师学生一见就反感,教学效果会好吗?相反有的教师金银手饰一大堆,穿奇装异服,浓装艳抹,讲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全被吸引去了,教学效果也不会好。那么,做为教师必须穿着得体,落落大方,衣冠整洁,干净利索。这样,学生心情愉悦,听课聚精会神,教学效果培增。
总之,树立优良的教师形象,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对教师的最根本的要求,也是教师的基本义务和责任,这不仅关系到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学生群体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和良好校风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为社会建设所需的栋梁。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道德、文化等诸方面的修养,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以优良的师表形象,为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作出示范。
那么怎样形成好的教师形象呢?我认为以下同个方面尤为重要。
一、教师要有高尚的思想品质,以自身的榜样力量塑造和影响学生
老师的形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窗口,又是学生理解真善美的教科书。我国中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易受感染等特点。教师的思想品质,言谈举止,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他们。这种影响在塑造学生灵魂中是其他任何方面的影响所难以替代的,它是一种最现实、最生动、最鲜明,也是最有力的教育手段,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正因为如此,历代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师品质和教师榜样的作用。在两千多年以前,孔夫子就提出了以身作则的为师之道。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表帅,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活生生的榜样。”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则进一步指出:“教师个人对青年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是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代替不了。”可见教师人格的力量在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示范和教育作用。教师的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品质每时每刻都可通过教育实践直接转移到学生身上,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从而促使学生修正和塑造自己的人格形象。
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加,要注意人格自我塑造,做影响学生的楷模,如: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误课,不讲粗话,不讲脏话,不思想颓废,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等,以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德,严谨治学的精神去影响教育学生。
二、教师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扎扎实实的业务知识,先进的教学方法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知识迅速更新,中学生的科技文化知识素质有越来越高的标准和要求,学生们为适应社会的需求,都有较强的求知欲与进取精神,他们不再满足书本中的知识,都渴望与教师交流,以在教师身上寻找汲取知识的捷径。而教师本来就有“闻道在先”,担负“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在与学生接触中,更能了解学生的求知愿望。所以,教师在帮助他们设立新的学习目标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学识上的修养,致力于形成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专博相济,富有活力的知识结构。并且教师要努力培养一种求实,严谨、虚心、刻苦的优良学风,这对于引导学生形成热爱科学的品德,肯于为求知而坚持不懈地奋斗精神是种无形的力量。
毋庸讳言,学生来到学校的目的是学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教师平平庸庸,对所教学科底数不清,学生决不会买帐,那就要求教师自身素质高,能准确无误地把应教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不仅要懂得本学科知识,还要懂得相关学科的知识,给学生一个教师知识真渊博的印象,同时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使所传授知识让学生轻松掌握,从而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
三、要有爱生如子的感情投资,用真情去激励和感动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所以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博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学生的支持,建立起师生间的平等、和谐、友好、融洽的关系。热爱学生,是指教师在处理学生关系的实际过程中,必须抓住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这三个环节。这是在学生心目中融入良好“师表形象”的基础。
首先要了解学生疾苦,倾听学生心声。学生来自千家万户,而每个人的家庭状况经济条件、家长知识水平各不相同,所以每个学生的个性、习惯、兴趣与爱好以及学习成绩都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对学生丰富而复杂的精神世界作实事求是、深入细致、体察入微的了解。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摸清底数,才会准确无误地把握住学生的真实思想,以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
了解学生情况之后,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倾听学生心声,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信任和尊重他们,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平等待人,和蔼可亲,不能指手划脚,居高临下。还要做到“勿因喜而过奖,勿因怒而重刑”。要采取谈心、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做到以理服人,和以礼服人,批评学生时不使用尖刻讽刺的语言,切忌刺伤学生的自尊心,要一视同仁,不优亲厚友,歧视后进生,要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促使其向强项发展,伸出友爱之手,拉他一把,扶他一下,让他和别的同学一样迎头赶上,变后进为先进,充分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要按照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严格要求学生,履行学生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的责任。对学生从严要求本身就体现出对学生的爱,也是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的具体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守纪向上的重要手段。要宽严适度,不能对学生具有偏爱而放纵心理,即严而有方,严而有效,宽则有度,宽则有理,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师所信予的爱和期望。
以上对学生的了解、尊重、严格要求的三个环节是缺一不可的。了解是前提,尊重是关键,严格要求是保证,只有将这三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师良好的“师表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教育教学中达到理想的成效。但有一点值得提出的是教师的外表形象也对学生有影响:如果一个教师每天脸不洗,头不梳,穿着不整洁,肮脏透顶,这样的教师学生一见就反感,教学效果会好吗?相反有的教师金银手饰一大堆,穿奇装异服,浓装艳抹,讲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全被吸引去了,教学效果也不会好。那么,做为教师必须穿着得体,落落大方,衣冠整洁,干净利索。这样,学生心情愉悦,听课聚精会神,教学效果培增。
总之,树立优良的教师形象,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对教师的最根本的要求,也是教师的基本义务和责任,这不仅关系到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学生群体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和良好校风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为社会建设所需的栋梁。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道德、文化等诸方面的修养,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以优良的师表形象,为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作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