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前锋移动进攻战术的形式和方法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前锋队员在进攻战术中的作用,并就移动进攻的教学中战术能力培养,以及前锋在移动进攻中的战术运用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和意见。
关键词:篮球前锋;移动进攻;战术;路线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080-02
篮球进攻战术多种多样,衡量某种战术形式好与坏,先进与落后,要看其是否能够突出本队特点与优势,是否有针对性,能否提高进攻能力,也就要看这种战术形式所表现的实际效果。上个世纪50年代,篮球进攻速度缓慢,中锋多站于三秒区两侧,活动范围小,外围队员能力相对也有限。神投手并不多。这样,进攻的战术格局决定了每次进攻后,全队有充裕的时间回防。70年代开始,进攻节奏加快,随着科学的训练方法,中锋的技术大有改进,再也不是死站篮下,中、远距离投篮普遍为各队采用。原有的固定配合进攻由于其移动路線和配合方法比较机械呆板,易被防守者所预测而遭到破坏,成功率不高。因此必须有另一种战术形式来补充,移动进攻战术也随之产生。7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采用移动进攻战术,现在,这种战术已被愈来愈多的国家采用。学习和先进的移动进攻战术体系,对我国篮球战术教学改革。缩短同世界强队的差距有一定作用。
一、前锋移动进攻的内涵、表现形式
(一)前锋移动进攻的含义。移动进移战术指人与球没有具体或固定的配合路线,前锋只是通过二、三人的基础配合,在不断运动中完成联合运动。移动战术本身有着顺序排列的内在规律,而且又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内在因素。比赛中,前锋与无球队员、有球队员及球的移动就组成了战术的基本结构。移动进攻的教学、前锋的移动是战术的前提,移动应反映整个进攻战术共同遵循的移动规律,而不是个人自由行动。否则,就会出现进攻上的错误或混乱,移动方式和范围应视球队的实际水平和队员特长来确定。
(二)前锋移动进攻的表现形式
1、移动方向。前锋移动进攻战术发动的时机,受前锋队员移动的影响,队员移动的方向越多,进攻的速度就越快,战术的结构越精密,灵活越大。
2、其它队员移动。其它队员移动包含有球队员移动和无球队员移动,队员是在没有预定指令的情况下,按照场上的情况变化和自己所处的位置,积极地穿插移动,对前锋发动进攻,有很大的帮助。
3、多传。多传球能使发动的攻击点增多,利用调动和调整队员移的位置,获得进攻机会和增加有攻击力的移动点。
4、“动”体现了战术特点。战术要求队员完成配合任务是在动中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完成的。因此,每次传球后或运球过程中均需移动。可做空切、掩护、换位、穿插、策应或移动后重返原位。切忌站着不动和停留观望及被动地等待机会。
二、教学要求与方法
篮球移动进攻战术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是技、战术与动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只有在教学中提出严格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才能使队员的技、战术得到和谐的发展。
(一)前锋战术运用的均衡性。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项目,必须充分地体现集体的力量。集体的配合和集体的智慧。篮球战术能力是提高技、战术的重要环节。比赛中的每一个行动都属于战术性的活动,有其明显的目的。前锋在同伴间的战术配合中,战术衔接和变化的作用,关系到战术实现的成功与否。所以在战术教学期间,前锋要有效地利用全队力量,提高战术运用能力。
(二)严格的战术结构。教学中要善于诱导和培养启发性思移,移动进攻战术是充分发挥移动灵活性。合理运用技、战术的能力。如果单纯地按照,组织练习方式和要求被动地接受练习,仅仅掌握一般的战术方法是达不到理想目的的。必须重视前锋创造性的运用技,战术的能力。首先应考虑整体移动和个体移动的结合;其次是特殊处理,前锋队员在移动或配合中受到阻碍和破坏时,能及时捕捉点滴有利于配合的时机和攻击机会,应具有处理这种特殊情况的快速思维能力和战术行动能力,以便配合或攻击不能完成时,由其他队员采取应变行动来替代。要充分体现战术结构的严密性。
(三)攻击点的全面性。教学或比赛中,场上进攻机会其有不可预见性,只能根据防守的变化而选择和作出相应的判断,移动进攻战术的攻击点和攻击手,是每个队员必须掌握的技、战术基本功,人人具有攻击力,个个教师是攻击手,处处都有攻击点,这样前锋的移动进攻才能更具威力。
(四)移动的熟练性。对各位置、场区、路线的移动,须达到战术熟练、配合默契的程度。使队员明确移动进攻的每个战术因素都在“动”中进行,一次配合不成则立即考虑下一步的行动方案,不仅要求有动的连续性,而且要求行动的敏捷性和熟练性。应懂得移动技术怎样才算是正确的,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或错误,首先问他们是如何想的?这样想为什么不对?应该如何行动?通过“想”、“判”、“练”的结合,学生不仅知道了行动方面的错误,而且懂得了出错的根源所在,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了移动的准确性和熟练性,克服移动中的盲目性,更好地利用移动的速度、变化、方向和身体的掩护动作,提高移动进攻的质量。
(五)身体素质全面性。前锋的移动进攻战术能否完成,技、战术意识是一个主要因素,然而没有相对的身体素质作保障,再好的战术也难以完成,因此在教学中,应对队员的力量,速度及协调性,柔韧性和耐力素质加以重视,在进行战术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队员的身体素质练习,以确保战术意图的实现。
三、移动进攻的配合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战术配合,体现了战术运用的好坏程度,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战术配合的实效性。
(一)二、三人的基础配合。前锋移动进攻战术是从固定战术中脱台出来的,移动进攻的战术基础,即是掩护、策应、传切、突分等的配合。其配合的本质仍是相同的,只是这些配合都必须在不断运动中完成。选择最能发挥前锋特点,简便易行、快速、灵活的二、三人的配合,形成若干种移动进攻打法。
(二)提高二、三人配合的对抗能力。在比赛中主要表现在无球队员之间和持球队员之间的对抗上,他们都是以争夺进攻的焦点且攻防相互转化,以获得进攻机会而进行的。如:无球队员之间的对抗,一个无球队员为摆脱防守,获取进攻的时机,移动总是采取先下压后突然,拉出或忽起插向篮下。若摆脱不了防守,借助假动作,变速变向,或转向反切,或交叉错位等动作来接球投篮。投篮后还要冲抢篮板球,争取第二次进攻机会或封堵一传等。一个进攻单元结束就意味着下一个单元的开始,由攻转守含封堵一传、夹击抢板队员,断球等行动、空切、策应、保护、突分、投篮等动作组成。完成一系列动作,都体现在对抗能力上。发扬敢打敢拼、勇猛顽强的精神,辅以观察判断、应变反应、准确及时、灵活多变的战术思维能力,构成实用性极强的对抗配合体系。
(三)促进配合精确度与提高战术质量的相关值成正比。移动中配合的精确度愈高,战术质量也就越高。要求队员根据临场瞬息万变的复杂情况进行分析判断,针对变化的情况及时地、合理地采取相应行动对策,并迅速准确地考虑对手、自己、全场的人员分布,然后明确自己的战术意图,选择战术手段。在教学中,应要求队员首先理解技、战术的各个环节、特点、变化的规律,并结合场上具体情况进行预测和判断,以期能准确地判断出其行动意图,从而提高配合的精确度。
移动进攻对场上队员没有固定的分工和落位站立,而根据防守时的位置变化,由防守转为进攻时,获得控球权后,谁在前面谁领先,谁在后面谁推进球,谁在最后谁跟进。对前锋更是如此,决不限制他们在进攻中技术的全面发挥,这样的教学指导思想,使采用移动进攻战术的每个队员进攻的距离缩短了,行动时间缩短了,速度和效果就提高了。
四、结论与建议
首先前锋移动进攻战术是有计划地在技术教学和战术教学阶段不断强化下形成的,一个队员从开始接触篮球活动起,就要不断地采取各种途径和手段进行培养,不断变换形式和方法,逐渐渗透,使其战术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对前锋不要限制他们在进攻中技术的全面发挥。这样的教学指导思想,使采用移动进攻战术的每个队员进攻的距离缩短了,行动时间缩短了,速度和效果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刘勇.八一男篮成功秘诀[J].篮球,1999,(3).
[2]汪国栋.论中国男篮发展方向[J].武汉体院学报,1998,(4).
[3]郑尚武.我国男蓝的技战术打法与其战略目标定位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4).
[4]于振峰.论现代篮球对抗技术的训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4).
[5]岑振宇.在篮运动中如何建立自信心[J].体育师友,1999,(4).
关键词:篮球前锋;移动进攻;战术;路线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080-02
篮球进攻战术多种多样,衡量某种战术形式好与坏,先进与落后,要看其是否能够突出本队特点与优势,是否有针对性,能否提高进攻能力,也就要看这种战术形式所表现的实际效果。上个世纪50年代,篮球进攻速度缓慢,中锋多站于三秒区两侧,活动范围小,外围队员能力相对也有限。神投手并不多。这样,进攻的战术格局决定了每次进攻后,全队有充裕的时间回防。70年代开始,进攻节奏加快,随着科学的训练方法,中锋的技术大有改进,再也不是死站篮下,中、远距离投篮普遍为各队采用。原有的固定配合进攻由于其移动路線和配合方法比较机械呆板,易被防守者所预测而遭到破坏,成功率不高。因此必须有另一种战术形式来补充,移动进攻战术也随之产生。7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采用移动进攻战术,现在,这种战术已被愈来愈多的国家采用。学习和先进的移动进攻战术体系,对我国篮球战术教学改革。缩短同世界强队的差距有一定作用。
一、前锋移动进攻的内涵、表现形式
(一)前锋移动进攻的含义。移动进移战术指人与球没有具体或固定的配合路线,前锋只是通过二、三人的基础配合,在不断运动中完成联合运动。移动战术本身有着顺序排列的内在规律,而且又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内在因素。比赛中,前锋与无球队员、有球队员及球的移动就组成了战术的基本结构。移动进攻的教学、前锋的移动是战术的前提,移动应反映整个进攻战术共同遵循的移动规律,而不是个人自由行动。否则,就会出现进攻上的错误或混乱,移动方式和范围应视球队的实际水平和队员特长来确定。
(二)前锋移动进攻的表现形式
1、移动方向。前锋移动进攻战术发动的时机,受前锋队员移动的影响,队员移动的方向越多,进攻的速度就越快,战术的结构越精密,灵活越大。
2、其它队员移动。其它队员移动包含有球队员移动和无球队员移动,队员是在没有预定指令的情况下,按照场上的情况变化和自己所处的位置,积极地穿插移动,对前锋发动进攻,有很大的帮助。
3、多传。多传球能使发动的攻击点增多,利用调动和调整队员移的位置,获得进攻机会和增加有攻击力的移动点。
4、“动”体现了战术特点。战术要求队员完成配合任务是在动中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完成的。因此,每次传球后或运球过程中均需移动。可做空切、掩护、换位、穿插、策应或移动后重返原位。切忌站着不动和停留观望及被动地等待机会。
二、教学要求与方法
篮球移动进攻战术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是技、战术与动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只有在教学中提出严格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才能使队员的技、战术得到和谐的发展。
(一)前锋战术运用的均衡性。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项目,必须充分地体现集体的力量。集体的配合和集体的智慧。篮球战术能力是提高技、战术的重要环节。比赛中的每一个行动都属于战术性的活动,有其明显的目的。前锋在同伴间的战术配合中,战术衔接和变化的作用,关系到战术实现的成功与否。所以在战术教学期间,前锋要有效地利用全队力量,提高战术运用能力。
(二)严格的战术结构。教学中要善于诱导和培养启发性思移,移动进攻战术是充分发挥移动灵活性。合理运用技、战术的能力。如果单纯地按照,组织练习方式和要求被动地接受练习,仅仅掌握一般的战术方法是达不到理想目的的。必须重视前锋创造性的运用技,战术的能力。首先应考虑整体移动和个体移动的结合;其次是特殊处理,前锋队员在移动或配合中受到阻碍和破坏时,能及时捕捉点滴有利于配合的时机和攻击机会,应具有处理这种特殊情况的快速思维能力和战术行动能力,以便配合或攻击不能完成时,由其他队员采取应变行动来替代。要充分体现战术结构的严密性。
(三)攻击点的全面性。教学或比赛中,场上进攻机会其有不可预见性,只能根据防守的变化而选择和作出相应的判断,移动进攻战术的攻击点和攻击手,是每个队员必须掌握的技、战术基本功,人人具有攻击力,个个教师是攻击手,处处都有攻击点,这样前锋的移动进攻才能更具威力。
(四)移动的熟练性。对各位置、场区、路线的移动,须达到战术熟练、配合默契的程度。使队员明确移动进攻的每个战术因素都在“动”中进行,一次配合不成则立即考虑下一步的行动方案,不仅要求有动的连续性,而且要求行动的敏捷性和熟练性。应懂得移动技术怎样才算是正确的,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或错误,首先问他们是如何想的?这样想为什么不对?应该如何行动?通过“想”、“判”、“练”的结合,学生不仅知道了行动方面的错误,而且懂得了出错的根源所在,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了移动的准确性和熟练性,克服移动中的盲目性,更好地利用移动的速度、变化、方向和身体的掩护动作,提高移动进攻的质量。
(五)身体素质全面性。前锋的移动进攻战术能否完成,技、战术意识是一个主要因素,然而没有相对的身体素质作保障,再好的战术也难以完成,因此在教学中,应对队员的力量,速度及协调性,柔韧性和耐力素质加以重视,在进行战术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队员的身体素质练习,以确保战术意图的实现。
三、移动进攻的配合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战术配合,体现了战术运用的好坏程度,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战术配合的实效性。
(一)二、三人的基础配合。前锋移动进攻战术是从固定战术中脱台出来的,移动进攻的战术基础,即是掩护、策应、传切、突分等的配合。其配合的本质仍是相同的,只是这些配合都必须在不断运动中完成。选择最能发挥前锋特点,简便易行、快速、灵活的二、三人的配合,形成若干种移动进攻打法。
(二)提高二、三人配合的对抗能力。在比赛中主要表现在无球队员之间和持球队员之间的对抗上,他们都是以争夺进攻的焦点且攻防相互转化,以获得进攻机会而进行的。如:无球队员之间的对抗,一个无球队员为摆脱防守,获取进攻的时机,移动总是采取先下压后突然,拉出或忽起插向篮下。若摆脱不了防守,借助假动作,变速变向,或转向反切,或交叉错位等动作来接球投篮。投篮后还要冲抢篮板球,争取第二次进攻机会或封堵一传等。一个进攻单元结束就意味着下一个单元的开始,由攻转守含封堵一传、夹击抢板队员,断球等行动、空切、策应、保护、突分、投篮等动作组成。完成一系列动作,都体现在对抗能力上。发扬敢打敢拼、勇猛顽强的精神,辅以观察判断、应变反应、准确及时、灵活多变的战术思维能力,构成实用性极强的对抗配合体系。
(三)促进配合精确度与提高战术质量的相关值成正比。移动中配合的精确度愈高,战术质量也就越高。要求队员根据临场瞬息万变的复杂情况进行分析判断,针对变化的情况及时地、合理地采取相应行动对策,并迅速准确地考虑对手、自己、全场的人员分布,然后明确自己的战术意图,选择战术手段。在教学中,应要求队员首先理解技、战术的各个环节、特点、变化的规律,并结合场上具体情况进行预测和判断,以期能准确地判断出其行动意图,从而提高配合的精确度。
移动进攻对场上队员没有固定的分工和落位站立,而根据防守时的位置变化,由防守转为进攻时,获得控球权后,谁在前面谁领先,谁在后面谁推进球,谁在最后谁跟进。对前锋更是如此,决不限制他们在进攻中技术的全面发挥,这样的教学指导思想,使采用移动进攻战术的每个队员进攻的距离缩短了,行动时间缩短了,速度和效果就提高了。
四、结论与建议
首先前锋移动进攻战术是有计划地在技术教学和战术教学阶段不断强化下形成的,一个队员从开始接触篮球活动起,就要不断地采取各种途径和手段进行培养,不断变换形式和方法,逐渐渗透,使其战术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对前锋不要限制他们在进攻中技术的全面发挥。这样的教学指导思想,使采用移动进攻战术的每个队员进攻的距离缩短了,行动时间缩短了,速度和效果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刘勇.八一男篮成功秘诀[J].篮球,1999,(3).
[2]汪国栋.论中国男篮发展方向[J].武汉体院学报,1998,(4).
[3]郑尚武.我国男蓝的技战术打法与其战略目标定位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4).
[4]于振峰.论现代篮球对抗技术的训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4).
[5]岑振宇.在篮运动中如何建立自信心[J].体育师友,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