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脂脂肪干细胞系的分子克隆筛选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并筛选具备高成脂能力的脂肪干细胞系表面标志、可应用于脂肪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以提高组织工程化脂肪的构建效率.方法 胶原酶消化人脂肪组织,获得脂肪干细胞,培养扩增后成脂诱导,收集诱导成熟的脂肪细胞,天花板贴壁培养得到去分化脂肪细胞.比较去分化脂肪细胞与人脂肪干细胞的增殖能力,成脂分化能力及表面抗原表达的变化.结果 去分化脂肪细胞与脂肪干细胞的形态和增殖能力相似;去分化脂肪细胞的成脂分化能力高于脂肪干细胞;两种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大致相同,但去分化脂肪细胞的CD54的阳性表达高于脂肪干细胞.结论 CD54的表达可能与去分化脂肪细胞的高成脂分化能力密切相关,可能是高成脂系干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抗原标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采用各级政(足母)趾胫侧趾底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母)趾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至2008年,根据(足母)趾远端软组织缺损的情况,对18例患者采用(足母)趾胫侧趾底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通过随访观察(足母)趾外形、功能恢复情况,了解临床疗效,总结优缺点.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18例皮瓣全部成活,修复后(足母)趾远端外观尚好,趾端无明显触痛,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躅趾
近百年来人们对应用注射软组织填充物来改善机体的轮廓及软组织缺损的研究及应用从未停止,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批新的注射填充材料相继出现,并在临床中获得广泛应用[1],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相关的并发症,其中异物肉芽肿(foreign body granulomas,FBG)的反应较为常见[2].鉴于国内目前对注射填充物的应用及引起的并发症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主要是针对不同
期刊
1965年Bakamjian等~([1])首先报道胸三角皮瓣并用于面颈部创面修复取得较良好效果,但因皮瓣较厚、臃肿、切取的面积与供区修复矛盾限制其应用.为此,我们应用带有穿支血管的胸三角扩张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2000至2008年共完成手术1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期刊
目的 研究滑车上动脉未被发现或未被重视的解剖学特点,以减少额部旁正中皮瓣在修复鼻缺损时发生血运障碍的机率.方法 于直视与手术放大镜下解剖10具20侧成人头部标本,观察滑车上动脉的行程、层次及吻合情况,以双侧眶上缘水平线为X轴,前正中线为Y轴的二维坐标系定位滑车上血管的出眶位置以及滑车上动脉穿出额肌的位置.结果 滑车上动脉从眶上缘出眶后大致呈直线斜向内上行走,但部分(9/20)滑车上动脉起始处有一外
目的 探讨以外眦眼轮匝肌为蒂的颞颧区扩张皮瓣修复眶下区皮肤缺损的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 方法 对16例眶下区皮肤缺损患者,采用外眦眼轮匝肌为蒂的颞颧区扩张皮瓣进行修复.手术共分两期,一期手术在颞颧区埋置扩张器,二期手术设计以外眦眼轮匝肌为蒂的颞颧区扩张皮瓣,转移修复眶下区皮肤缺损. 结果 转移的颞颧区扩张皮瓣成活良好,11例患者获3个月至3年随访,颞颧区扩张皮瓣转移后未发生挛缩,切口瘢痕不明显
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我们应用臀区下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5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例,男4例,女1例,其中脊髓损伤3例,双下肢多发创伤、骨折1例,老年痴呆病1例.褥疮面积为7 cm×8 cm~12 cm×13 cm,深达骶脊韧带,创面均有不同程度感染.发病原因:骶尾部组织过度受压、组织坏死。
期刊
逆行前臂骨间后动脉岛状皮瓣是覆盖前臂远1/3段、腕和手皮肤缺损的可靠方法之一[1],但该皮瓣切取后,前臂背侧供区多需移植皮片修复,于明显部位留有皮片痕迹而有碍美观,是其不足。
期刊
目的 探讨应用下颌骨外板劈除术及颏前下滑行内缩并配合嵌入式植骨术矫治短面型方颌的可行性及效果评价.方法2005年7月至2009年10月,对57例短面型方颌伴颏部过方、过短及后缩的患者,应用下颌骨外板劈除术及颏前下滑行内缩并配合嵌入式植骨术进行矫治,以缩小下颌宽度、增大下颌平面角、延长并缩窄颏部,从而获得协调流畅的面部轮廓.术前和术后拍摄定位标准面像、X线头影测量片、全景片等,以评价矫正效果.术后进
目的 探讨应用个体化设计的游离股前外侧复合肌皮瓣,修复舌癌根治术后舌及口底缺损的效果.方法 2006年至2008年应用个体化设计的游离股前外侧复合肌皮瓣,修复31例舌癌根治术后舌及口底缺损,22例皮瓣的穿支血管类型为肌皮穿支,9例为肌间隙穿支;皮瓣大小为(4~8)cm×(5~10)cm,所携带股外侧肌大小为(2~5)cm×(3~6)cm,血管蒂的长度为(6.81±3.23)cm.结果 31例游离股
临床上切除色素痣、瘢痕、肿瘤、病毒疣等病变引起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常采用各种邻位皮瓣来修复,其中A-T皮瓣的应用文献报道较多,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以往对A-T皮瓣的设计不仅全部为直线,且皮瓣的底边延长线上有两个小的猫耳,因此,2007年以来我们采用改良A-T皮瓣修复各种皮肤缺损76例,效果良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