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犹如一把钥匙,只要教师善于运用,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 好的情境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一、创设生活情境,诱发好奇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又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年、月、日”时,可以先通过学生爱读的儿歌入手:“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也可以通过播放录音:“大家好,我是笨笨熊,今年满12岁,可只过了3个生日,真倒霉,你能猜出我是哪一天出生的吗?”设置这些悬念来引入,还可以通过出示“三羊的羊年计划”、“雄鸡的鸡年计划”等图片引入……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既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蕴藏在日常生活中,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进而感知数学的价值. 对例题的教学也是如此,从生活中寻找例题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 如“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的教学:
1. 抓住学生喜爱的动物的特点产生例题. 如:“信天翁是一种善于飞翔的海鸟,每天能飞行420千米,3天可以飞行多少千米?”
2. 抓住学生喜爱的游戏,如现场进行1分钟跳绳比赛等,产生例题. 再如“时、分的认识”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票据——电影票、汽车票、商业零售发票、银行存款单等,让学生发现不同的设计方法;也可以根据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的播出时间以及环卫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将其编成例题让学生感到熟悉、自然,对数学的亲切感也就油然而生.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习欲望
“学贵质疑”,发现问题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因此,在学生对认知对象进行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适时的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我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一开始跟学生做个“拍手游戏”,我要求:学生拍手的次数是我的一半. 我拍四下,学生拍两下,我拍两下,学生拍一下,当我拍一下时,有的学生就不拍了,有的就轻轻地拍了一下,这时就让学生思考提问,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教室里闹哄哄的……学生的问题就来了:能拍吗?用什么数来表示?这种数怎么写?……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探索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教师可以将数学自身的魅力融入学生亲身经历的场景中,为学生搭设探索的舞台,引领学生体验,使他们通过积极主动的物化活动获得对所学的抽象知识的理解. 学习行程问题时,我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探索两车“相遇”、“相距”、“相遇后相距”等情境. 如:“快车和慢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已知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35千米,求A,B两地的距离.”这样的题,学生认为很简单,跃跃欲试. 但很快就发现少了一个条件,不能直接解答. 于是,我引导:“想一想,添加什么条件,这道题就能解答了呢?”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开了,想到了可以添加的多种条件. 如: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经过3小时两车还相距45千米,经过5小时两车相遇后相距45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5千米处相遇,等等. 这样以“活”题激活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广阔的探索空间,有效地促使了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识.
四、创设活动情境,唤发学习激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主学习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 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跟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活动环境存在一定的联系. 由于学习是一个动态活动过程,因此,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所获得的信息的有效部分,便成为了可利用或可整合的资源. 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从复习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入手,先在正方形中画出一个内接圆,让学生观察猜想: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的4倍,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测量、比较、思考. 学生在用多种方法测量出几个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后,通过对已经测量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圆的周长和圆的大小、圆的半径、圆的直径有关. 接着,教师启发学生大胆猜想: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由正方形周长是边长的4倍和圆的周长小于正方形的周长,学生很快得出圆的周长小于直径的4倍. 又由于有了前面测量出的数据,学生自然就产生了动手计算的欲望,不难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 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并不断将可利用的生成资源及时转化为全体学生的共同学习资源. 这样,数学课堂才会精彩,才会灵动而富有实效.
总之,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数得清的生动的生活场面,把小学生们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去探索问题,寻求答案,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幅度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创设生活情境,诱发好奇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又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年、月、日”时,可以先通过学生爱读的儿歌入手:“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也可以通过播放录音:“大家好,我是笨笨熊,今年满12岁,可只过了3个生日,真倒霉,你能猜出我是哪一天出生的吗?”设置这些悬念来引入,还可以通过出示“三羊的羊年计划”、“雄鸡的鸡年计划”等图片引入……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既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蕴藏在日常生活中,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进而感知数学的价值. 对例题的教学也是如此,从生活中寻找例题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 如“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的教学:
1. 抓住学生喜爱的动物的特点产生例题. 如:“信天翁是一种善于飞翔的海鸟,每天能飞行420千米,3天可以飞行多少千米?”
2. 抓住学生喜爱的游戏,如现场进行1分钟跳绳比赛等,产生例题. 再如“时、分的认识”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票据——电影票、汽车票、商业零售发票、银行存款单等,让学生发现不同的设计方法;也可以根据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的播出时间以及环卫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将其编成例题让学生感到熟悉、自然,对数学的亲切感也就油然而生.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习欲望
“学贵质疑”,发现问题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因此,在学生对认知对象进行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适时的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我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一开始跟学生做个“拍手游戏”,我要求:学生拍手的次数是我的一半. 我拍四下,学生拍两下,我拍两下,学生拍一下,当我拍一下时,有的学生就不拍了,有的就轻轻地拍了一下,这时就让学生思考提问,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教室里闹哄哄的……学生的问题就来了:能拍吗?用什么数来表示?这种数怎么写?……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探索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教师可以将数学自身的魅力融入学生亲身经历的场景中,为学生搭设探索的舞台,引领学生体验,使他们通过积极主动的物化活动获得对所学的抽象知识的理解. 学习行程问题时,我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探索两车“相遇”、“相距”、“相遇后相距”等情境. 如:“快车和慢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已知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35千米,求A,B两地的距离.”这样的题,学生认为很简单,跃跃欲试. 但很快就发现少了一个条件,不能直接解答. 于是,我引导:“想一想,添加什么条件,这道题就能解答了呢?”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开了,想到了可以添加的多种条件. 如: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经过3小时两车还相距45千米,经过5小时两车相遇后相距45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5千米处相遇,等等. 这样以“活”题激活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广阔的探索空间,有效地促使了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识.
四、创设活动情境,唤发学习激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主学习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 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跟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活动环境存在一定的联系. 由于学习是一个动态活动过程,因此,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所获得的信息的有效部分,便成为了可利用或可整合的资源. 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从复习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入手,先在正方形中画出一个内接圆,让学生观察猜想: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的4倍,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测量、比较、思考. 学生在用多种方法测量出几个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后,通过对已经测量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圆的周长和圆的大小、圆的半径、圆的直径有关. 接着,教师启发学生大胆猜想: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由正方形周长是边长的4倍和圆的周长小于正方形的周长,学生很快得出圆的周长小于直径的4倍. 又由于有了前面测量出的数据,学生自然就产生了动手计算的欲望,不难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 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并不断将可利用的生成资源及时转化为全体学生的共同学习资源. 这样,数学课堂才会精彩,才会灵动而富有实效.
总之,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数得清的生动的生活场面,把小学生们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去探索问题,寻求答案,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幅度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