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地带,是甘肃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县。境内云山四围,多样生态并存,多元文化汇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信奉同一宗教,服饰却各不相同的三个民族——保安族、东乡族和撒拉族。由于信仰同一个宗教——伊斯兰教,所以在服饰上同样都遵循了穆斯林服饰的特点,但在细节上却各有各的特点和传承性。
【关键词】: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服饰;比较
一、保安族服饰特点
保安族服饰与当地东乡族、撒拉族等穆斯林民族的服饰基本相一致,都是以精短的服饰为主,这与当地的自然气候、生产生活方式有关。最标志性的服饰即号帽与盖头,是宗教信仰的产物,人们既严格遵循了伊斯兰教的教规教义,又无形中言明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同时也表明了保安族服饰是世俗性和宗教性合二而一的民族服饰。由于保安族最早居住在青海同仁地区,那里气候寒冷,加之受当地藏族和蒙古族服饰的影响,保安族前期传统服饰接近于藏族和蒙古族服饰。清咸丰四年(1854年),保安族迁往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居住。由于自然环境、气候环境的改变,保安族人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从畜牧业生产逐渐转向农业生产,能通过种植获得更为丰富的粮、油、棉、桑、麻等生活资料,服饰原料不再局限于畜类产品,也更多地采用自织自染的棉麻土布,加之和积石山县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等穆斯林民族交流融合后受到影响,其服装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短小精悍的衣裤为主,式样繁多,绣饰精美且工艺性突出。[1]
与回族、东乡族、撒拉族拥有共同的服饰特色,保安族男子也喜穿白汗褟,即白衬衣,小立领,对襟,自制布纽扣,布料多用白什布、白丝布。
值得一提的是,保安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服饰之一“绑身子”,是一种形似马夹,但又与一般马夹有所不同的特色服饰,与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的马夹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也被称为保安族马夹,其特点总体同马夹一致,只是前身的腹部约八分之三部分是整块的,且绣花、镶边并做成口袋,左边固定在马夹上,右边用带子“绑”住或是用编制布纽扣固定,这样巧妙的设计方便穿着者根据自身的体型做适当的调节,更加适合人体。“绑身子”颜色多用墨绿、豆绿、紫红、粉红、水红、深蓝、湖蓝等色,用绸缎、平绒、呢子、混纺等布料做成。“绑身子”不仅可以防寒保暖,还具有其他实用功能,
相传在随蒙古军队初到同仁地区时,盔甲、护膝与腰带是随军征战的保安族男儿必不可少的护身装备。对于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保安族先民们来说,不直接参加战斗就不被允许像马背上的战士那样身着盔甲,但为了防范伤害,智慧的保安族先民便设计了类似盔甲样式的皮制马夹,这种马夹质地厚实,却不像盔甲般沉重,而是轻便随体、短小紧凑,马夹上缝有口袋,既能防身还能随身携带必备物件,非常实用方便。由盔甲演变而来的皮质马夹自此便成为了当时随军保安族先民的普遍装束,而这种马夹也随着人们的需要和季节的变换不断改进。为了让马夹更为轻盈合体,兵将将全皮制马夹改为麻布马夹,只在护胸部位保留一片皮子;冬季为了御寒保暖,人们将马夹做成夹层式,把麻或是羊毛、牛毛加进布里面,既防身又御寒,让跟随军队东奔西走的保安族匠人多了一份温暖和安全。这种马夹在之后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便逐渐成为独具保安族民族特色的一种服饰——“绑身子”。“绑身子”的适用性使其更具美感,男性穿着者显得更加精神威武,女性则更显俏丽活泼。此外,“绑身子”“绑”在腹部,精美的刺绣,生动丰富的图案,别致的镶边和独特的款式,使它独具魅力,展示了保安族妇女的智慧。如今,别具特色的早期传统服饰“绑身子”依然保留着,现在的人们多将它穿着在白汗禢外面。此时的保安族人已经少有穿着宽大的斜大襟长袍了,精短的服饰更加便于人们行动和劳作。
二、东乡族服饰特点
与保安族共同生活在积石山县的还有东乡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东乡族也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的山麓地带,以东乡县最为集中,故而得名“东乡族”。东乡族同回族一样,信奉伊斯兰教,他们自称“撒尔塔”,意思是“中亚信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东乡族是融合当地回、汉、蒙古族等逐渐形成的游牧民族,羊毛制品是东乡人服饰生活中的重要内容。[2]由于东乡族长期与羊共同生存,逐渐形成了朴实简单的审美观。东乡族传统服饰色调以黑、白两色为主,服饰原料以羊毛、羊皮为主,服饰制作工艺以擀毡织褐色熟皮为主,服饰功能取向不以粗陋为然而以厚实暖和为尚。
受宗教信仰的影响,东乡族服饰大体上遵循了穆斯林服饰的一般特征。东乡族男子色彩审美较单一,一般只戴白、黑色的无沿号帽,上穿宽大的长袍,宽大的腰带上还挂有小刀、荷包、鼻烟壶和眼镜盒;东乡族男子不喜留长发,但习惯留胡须,这与保安族和撤拉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一样。东乡族妇女上穿大襟外套,还有齐膝坎肩。一般戴丝、绸制成的盖头,少女及新婚少妇为绿色,中年妇女为青色,老年妇女为白色的。盖头一般长到腰际,以确保完全盖住头发。现在一些参加工作的年轻妇女,为了工作及活动方便,弃盖头而代之以白色小帽。与保安族服饰一样,东乡族表现在服饰上的同一性即他们的头衣,因为他们拥有相同的宗教信仰,以宗教为服饰的联结点,可见伊斯兰教对穆斯林民族的影响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撒拉族服饰特点
撒拉族,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因自称“撒拉尔”,简称“撒拉”而得名。相传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裔,唐代时原住中国境内,后西迁中亚。撒拉族主要居住在青海循化、化隆县和甘肃积石山大河家一带,聚居地比较集中。撒拉族服饰有两方面的特点,即服饰的伊斯兰教色彩;与回、藏、汉等民族服饰相互影响和融和。与保安族服饰比较,撒拉族男子同样也喜爱穿白汗褟,青黑色马甲,区别在于撒拉族的上衣一般比较宽大,且马甲为对襟形制,同时腰间系布或腰带,这样可以使衣服更加贴合人体,起到御寒保暖的作用,同时,人体的腰部为人体的黄金分割线,在腰间作装饰,可以使撒拉族男子看上去更加挺拔魁梧。在色彩上撒拉族男子多以白、黑色为主,忌讳红、黄色及花色繁缛的服饰;妇女除了参加宗教仪式的场合外,衣裤鲜艳多彩,再套上黑或紫色的坎肩或过膝长裙,更加凸显撒拉族女子的妩媚俊俏,服饰颇具特色。
总之,民族服饰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客观规律。我国少数民族散居、杂居的现象极为普遍,这就为各民族之间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在彼此间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必然要产生文化渗透现象。尤其是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各民族间的文化渗透现象更为普遍,反映在民族服饰习俗方面的文化渗透现象更是显而易见。生活在积石山县地区的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等民族,服饰虽然各具特色,但是在传统服饰习俗方面有诸多共同之处,即男子戴“号帽”,妇女戴“盖头”,这一习俗表明他们的宗教信仰是相同的,伊斯兰文化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充分说明,在各民族交流过程中,文化互相渗透现象普遍存在,表现在服饰方面的渗透现象更为直观。
参考文献:
[1]徐雯.保安族服饰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硕士论文.2012
[2]陈其斌.东乡族服饰变迁研究. 【A】.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2004.12
【关键词】: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服饰;比较
一、保安族服饰特点
保安族服饰与当地东乡族、撒拉族等穆斯林民族的服饰基本相一致,都是以精短的服饰为主,这与当地的自然气候、生产生活方式有关。最标志性的服饰即号帽与盖头,是宗教信仰的产物,人们既严格遵循了伊斯兰教的教规教义,又无形中言明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同时也表明了保安族服饰是世俗性和宗教性合二而一的民族服饰。由于保安族最早居住在青海同仁地区,那里气候寒冷,加之受当地藏族和蒙古族服饰的影响,保安族前期传统服饰接近于藏族和蒙古族服饰。清咸丰四年(1854年),保安族迁往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居住。由于自然环境、气候环境的改变,保安族人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从畜牧业生产逐渐转向农业生产,能通过种植获得更为丰富的粮、油、棉、桑、麻等生活资料,服饰原料不再局限于畜类产品,也更多地采用自织自染的棉麻土布,加之和积石山县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等穆斯林民族交流融合后受到影响,其服装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短小精悍的衣裤为主,式样繁多,绣饰精美且工艺性突出。[1]
与回族、东乡族、撒拉族拥有共同的服饰特色,保安族男子也喜穿白汗褟,即白衬衣,小立领,对襟,自制布纽扣,布料多用白什布、白丝布。
值得一提的是,保安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服饰之一“绑身子”,是一种形似马夹,但又与一般马夹有所不同的特色服饰,与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的马夹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也被称为保安族马夹,其特点总体同马夹一致,只是前身的腹部约八分之三部分是整块的,且绣花、镶边并做成口袋,左边固定在马夹上,右边用带子“绑”住或是用编制布纽扣固定,这样巧妙的设计方便穿着者根据自身的体型做适当的调节,更加适合人体。“绑身子”颜色多用墨绿、豆绿、紫红、粉红、水红、深蓝、湖蓝等色,用绸缎、平绒、呢子、混纺等布料做成。“绑身子”不仅可以防寒保暖,还具有其他实用功能,
相传在随蒙古军队初到同仁地区时,盔甲、护膝与腰带是随军征战的保安族男儿必不可少的护身装备。对于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保安族先民们来说,不直接参加战斗就不被允许像马背上的战士那样身着盔甲,但为了防范伤害,智慧的保安族先民便设计了类似盔甲样式的皮制马夹,这种马夹质地厚实,却不像盔甲般沉重,而是轻便随体、短小紧凑,马夹上缝有口袋,既能防身还能随身携带必备物件,非常实用方便。由盔甲演变而来的皮质马夹自此便成为了当时随军保安族先民的普遍装束,而这种马夹也随着人们的需要和季节的变换不断改进。为了让马夹更为轻盈合体,兵将将全皮制马夹改为麻布马夹,只在护胸部位保留一片皮子;冬季为了御寒保暖,人们将马夹做成夹层式,把麻或是羊毛、牛毛加进布里面,既防身又御寒,让跟随军队东奔西走的保安族匠人多了一份温暖和安全。这种马夹在之后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便逐渐成为独具保安族民族特色的一种服饰——“绑身子”。“绑身子”的适用性使其更具美感,男性穿着者显得更加精神威武,女性则更显俏丽活泼。此外,“绑身子”“绑”在腹部,精美的刺绣,生动丰富的图案,别致的镶边和独特的款式,使它独具魅力,展示了保安族妇女的智慧。如今,别具特色的早期传统服饰“绑身子”依然保留着,现在的人们多将它穿着在白汗禢外面。此时的保安族人已经少有穿着宽大的斜大襟长袍了,精短的服饰更加便于人们行动和劳作。
二、东乡族服饰特点
与保安族共同生活在积石山县的还有东乡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东乡族也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的山麓地带,以东乡县最为集中,故而得名“东乡族”。东乡族同回族一样,信奉伊斯兰教,他们自称“撒尔塔”,意思是“中亚信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东乡族是融合当地回、汉、蒙古族等逐渐形成的游牧民族,羊毛制品是东乡人服饰生活中的重要内容。[2]由于东乡族长期与羊共同生存,逐渐形成了朴实简单的审美观。东乡族传统服饰色调以黑、白两色为主,服饰原料以羊毛、羊皮为主,服饰制作工艺以擀毡织褐色熟皮为主,服饰功能取向不以粗陋为然而以厚实暖和为尚。
受宗教信仰的影响,东乡族服饰大体上遵循了穆斯林服饰的一般特征。东乡族男子色彩审美较单一,一般只戴白、黑色的无沿号帽,上穿宽大的长袍,宽大的腰带上还挂有小刀、荷包、鼻烟壶和眼镜盒;东乡族男子不喜留长发,但习惯留胡须,这与保安族和撤拉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一样。东乡族妇女上穿大襟外套,还有齐膝坎肩。一般戴丝、绸制成的盖头,少女及新婚少妇为绿色,中年妇女为青色,老年妇女为白色的。盖头一般长到腰际,以确保完全盖住头发。现在一些参加工作的年轻妇女,为了工作及活动方便,弃盖头而代之以白色小帽。与保安族服饰一样,东乡族表现在服饰上的同一性即他们的头衣,因为他们拥有相同的宗教信仰,以宗教为服饰的联结点,可见伊斯兰教对穆斯林民族的影响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撒拉族服饰特点
撒拉族,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因自称“撒拉尔”,简称“撒拉”而得名。相传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裔,唐代时原住中国境内,后西迁中亚。撒拉族主要居住在青海循化、化隆县和甘肃积石山大河家一带,聚居地比较集中。撒拉族服饰有两方面的特点,即服饰的伊斯兰教色彩;与回、藏、汉等民族服饰相互影响和融和。与保安族服饰比较,撒拉族男子同样也喜爱穿白汗褟,青黑色马甲,区别在于撒拉族的上衣一般比较宽大,且马甲为对襟形制,同时腰间系布或腰带,这样可以使衣服更加贴合人体,起到御寒保暖的作用,同时,人体的腰部为人体的黄金分割线,在腰间作装饰,可以使撒拉族男子看上去更加挺拔魁梧。在色彩上撒拉族男子多以白、黑色为主,忌讳红、黄色及花色繁缛的服饰;妇女除了参加宗教仪式的场合外,衣裤鲜艳多彩,再套上黑或紫色的坎肩或过膝长裙,更加凸显撒拉族女子的妩媚俊俏,服饰颇具特色。
总之,民族服饰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客观规律。我国少数民族散居、杂居的现象极为普遍,这就为各民族之间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在彼此间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必然要产生文化渗透现象。尤其是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各民族间的文化渗透现象更为普遍,反映在民族服饰习俗方面的文化渗透现象更是显而易见。生活在积石山县地区的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等民族,服饰虽然各具特色,但是在传统服饰习俗方面有诸多共同之处,即男子戴“号帽”,妇女戴“盖头”,这一习俗表明他们的宗教信仰是相同的,伊斯兰文化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充分说明,在各民族交流过程中,文化互相渗透现象普遍存在,表现在服饰方面的渗透现象更为直观。
参考文献:
[1]徐雯.保安族服饰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硕士论文.2012
[2]陈其斌.东乡族服饰变迁研究. 【A】.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