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疗效及近期生存率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g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性及近期生存率。

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6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子宫(或次广泛性子宫)切除、附件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系统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患者复发转移率、近期生存率及并发症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复发转移率为15.2%,低于对照组(42.2%);观察组患者近期生存率为90.9%,高于对照组(6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6.4%,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率为36.4%,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复发转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术后并发症虽有升高,但采取相应措施均可得到有效控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肺炎链球菌疫苗在小儿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病例来源于儿科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诊断为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的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3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治疗的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血管疾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复律前后血清NT-proBNP前体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肌氨肽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肌氨肽苷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脑静联合肌氨肽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MBI评分、NIHSS评分、血清及血脂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但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肺炎合并脓毒症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31日至2016年2月1日140例新生儿肺炎合并脓毒症的患者,通过脓毒症分级的分类方式分为三组,分别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性休克组。观察三组患者的PCT、hs-CRP水平以及APACHEII评分。结果脓毒症组患者的PCT、hs-CRP水平以及APACHEII评分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结果对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71例妊娠期合并甲亢并分娩新生儿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甲亢控制情况分为控制组(42例)和未控制组(29例),选取同期孕检并分娩的正常妊娠孕妇3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甲状腺素三项水平及孕妇、胎儿不良结局。结果控制组和对照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显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肺部感染时的病原菌类型及耐药率。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12月符合诊断标准的呼吸衰竭肺感染患者162例,院内感染77例,院外感染85例。收集162例患者痰液后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分析其病原菌耐药率。结果两组病原菌对亚胺培南均较为敏感,其他革兰阴性菌对第三代头孢和氟喹诺酮类的敏感性也较高。而革兰阳性菌仅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呼吸衰竭患者在发生肺部感染时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类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