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装“纯”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闪电拉开序幕,美国为了克敌制胜,急需制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超级炸弹。于是,它动员了全世界最有名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波尔、奥本海默……都在其列。
但是,事与愿违,研究工作进行得极其缓慢。
原来,制造超级炸弹需要纯度90%以上的“铀-235”,但是科研人员找不到提纯“铀-235”的方法。
直到有一天,奥本海默突发奇想:能不能用塑料试试,设计一个提纯“铀-235”的净化器?
这个设想很快付诸实施。
几个月后的一个凌晨,随着一声巨响,一种震惊世界的超级炸弹诞生了,美国人将它命名为原子弹。
塑料“催生”原子弹,也许你从未听过这个故事,但事实的确如此。
“催生”原子弹的塑料全称叫“聚四氟乙烯”,它的特点是耐腐蚀,不同任何化学物品发生作用,即使在硫酸中也不会发生变化,号称“塑料之王”。
说起来有些好笑,这个“大王”自从和原子弹合作过以后,就被人类踩在了脚下。
很多下水管道内的涂层就是它呢!因为它“洁身自好”,不易和其他物质产生化合反应,可以防止水管老化。
从助力研发原子弹到被人类踩在脚下,这一切太具有戏剧性了。
这还不算什么,说起“塑料之王”的诞生,更像是一部电影。
不信?接着往下看。
成熟稳健范
1936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始研究冷冻材料。科学家普朗克特收集了一些化学原料储存在钢瓶中,进行下一步实验。按照常理,这些化学材料经过一天的化合反应,应该出现大量气体。
当普朗克特第二天打开减压阀,却没有气体溢出。他以为钢瓶漏气了,于是给钢瓶重新称重,却发现重量并没有减轻。
这就奇怪了。
无奈之下,普朗克特只能锯开钢瓶,一探究竟。
这一锯,他发现了很多可疑的白色粉末。经过成分检测,普朗克特意识到,他的冷冻实验化合出一种超级稳定的塑料材料,这就是“塑料之王”——聚四氟乙烯。
有趣的是,普朗克特想要研究的课题至今没有大的突破,反倒是这次乌龙实验,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日本也因此尝到了“原子弹”的苦果。
这种戏剧性的结果恐怕是普朗克特没有想到的。
其实,在“塑料之王”诞生之前,塑料家族的子民们就已经深深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时间往前倒推一百年,摄影师帕克斯在制作胶卷的过程中,合成了一种可弯曲的硬材料,那便是最早的塑料。
后来,帕克斯用这种材料制造出了各种物品:梳子、笔、纽扣……
再后来,人类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用品都可以由塑料制造出来。
科学家发现,塑料真是个好东西,不光可塑性强,而且表现得“成熟稳健”。原来,塑料的分子结构规则稳定,是不可多得的电绝缘材料,所以,人们用塑料来做插头、插座、电器外壳……
“叛军”的出现
但是,科学的发展总有让人“料”想不到的一面。
忽然有一天,“塑料家族”有成员叛变了。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伦·黑格打破了人们的常规意识,向科学提出了挑战。
通过研究,他发现经过特殊改造之后,塑料能够像金属一样,具有导电性能。
艾伧认为,塑料是一种化合物。所谓化合物,就是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而不是自然物质。所以,如果在化合过程中,打破塑料的稳定结构,就能让它出现导电的性能。这个过程描述起来并不简单,但是科学家花费了大量时间把理论变成了现实,发明了导电塑料。
“有意思吗?这样折腾!”也许你会这么想。
作为科学“代言人”,我要告诉你,这些看似“无意义”的研究,已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导电塑料可以用来做太阳能电池,小到为手机供电,大到为宇宙飞船提供能源。和金属相比,塑料重量轻,容易加工。这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塑料,在能源使用领域迈出一大步!
快科学、慢科学,我们一起改变世界。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闪电拉开序幕,美国为了克敌制胜,急需制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超级炸弹。于是,它动员了全世界最有名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波尔、奥本海默……都在其列。
但是,事与愿违,研究工作进行得极其缓慢。
原来,制造超级炸弹需要纯度90%以上的“铀-235”,但是科研人员找不到提纯“铀-235”的方法。
直到有一天,奥本海默突发奇想:能不能用塑料试试,设计一个提纯“铀-235”的净化器?
这个设想很快付诸实施。
几个月后的一个凌晨,随着一声巨响,一种震惊世界的超级炸弹诞生了,美国人将它命名为原子弹。
塑料“催生”原子弹,也许你从未听过这个故事,但事实的确如此。
“催生”原子弹的塑料全称叫“聚四氟乙烯”,它的特点是耐腐蚀,不同任何化学物品发生作用,即使在硫酸中也不会发生变化,号称“塑料之王”。
说起来有些好笑,这个“大王”自从和原子弹合作过以后,就被人类踩在了脚下。
很多下水管道内的涂层就是它呢!因为它“洁身自好”,不易和其他物质产生化合反应,可以防止水管老化。
从助力研发原子弹到被人类踩在脚下,这一切太具有戏剧性了。
这还不算什么,说起“塑料之王”的诞生,更像是一部电影。
不信?接着往下看。
成熟稳健范
1936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始研究冷冻材料。科学家普朗克特收集了一些化学原料储存在钢瓶中,进行下一步实验。按照常理,这些化学材料经过一天的化合反应,应该出现大量气体。
当普朗克特第二天打开减压阀,却没有气体溢出。他以为钢瓶漏气了,于是给钢瓶重新称重,却发现重量并没有减轻。
这就奇怪了。
无奈之下,普朗克特只能锯开钢瓶,一探究竟。
这一锯,他发现了很多可疑的白色粉末。经过成分检测,普朗克特意识到,他的冷冻实验化合出一种超级稳定的塑料材料,这就是“塑料之王”——聚四氟乙烯。
有趣的是,普朗克特想要研究的课题至今没有大的突破,反倒是这次乌龙实验,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日本也因此尝到了“原子弹”的苦果。
这种戏剧性的结果恐怕是普朗克特没有想到的。
其实,在“塑料之王”诞生之前,塑料家族的子民们就已经深深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时间往前倒推一百年,摄影师帕克斯在制作胶卷的过程中,合成了一种可弯曲的硬材料,那便是最早的塑料。
后来,帕克斯用这种材料制造出了各种物品:梳子、笔、纽扣……
再后来,人类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用品都可以由塑料制造出来。
科学家发现,塑料真是个好东西,不光可塑性强,而且表现得“成熟稳健”。原来,塑料的分子结构规则稳定,是不可多得的电绝缘材料,所以,人们用塑料来做插头、插座、电器外壳……
“叛军”的出现
但是,科学的发展总有让人“料”想不到的一面。
忽然有一天,“塑料家族”有成员叛变了。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伦·黑格打破了人们的常规意识,向科学提出了挑战。
通过研究,他发现经过特殊改造之后,塑料能够像金属一样,具有导电性能。
艾伧认为,塑料是一种化合物。所谓化合物,就是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而不是自然物质。所以,如果在化合过程中,打破塑料的稳定结构,就能让它出现导电的性能。这个过程描述起来并不简单,但是科学家花费了大量时间把理论变成了现实,发明了导电塑料。
“有意思吗?这样折腾!”也许你会这么想。
作为科学“代言人”,我要告诉你,这些看似“无意义”的研究,已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导电塑料可以用来做太阳能电池,小到为手机供电,大到为宇宙飞船提供能源。和金属相比,塑料重量轻,容易加工。这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塑料,在能源使用领域迈出一大步!
快科学、慢科学,我们一起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