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在同代表们交流时,习近平用五个“必由之路”深刻阐明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昭示的重要认识,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的“成功密码”。五方面内容,句句精辟,饱含深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在同代表们交流时,习近平用五个“必由之路”深刻阐明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昭示的重要认识,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的“成功密码”。五方面内容,句句精辟,饱含深意。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及其现代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之路。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与西方不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也不同于西方的民族国家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在国家建设与社会建设紧密结合的民族事务复合性治理道路中推进的,民族事务治理与统一多民族社会的整体性发展共同推进。新时代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加强民族事务的全局性、整体性和科学性治理,进一步实现了民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深化各族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线,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点是铸牢其文化共同体意识、政治共同体意识、利益共同体意识,而理论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实践育人等则是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指出:"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效用。"我们不难发现,以母语为基础的语文教育,唯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在小学阶段教学实践中予以有效渗透,才能达成此目标。新"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先生也谈到了新教材中的相关重大改革,文言比例大幅增加,整个小学6年1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形成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本理论,开展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来源包括: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与历史合力论;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高度认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坚持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正确解决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在制度、政策和工作三大层面展示出创新性。必须指出的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人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一些课文的后面增设了"阅读链接"板块,但《教师教学用书》中并没有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编者安排这些"阅读链接"有何意图?教学过程中该如何让其充分发挥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为此,笔者就四至六年级教材中的"阅读链接"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整理如下:通过梳理发现:六册书中共设有20个"阅
“大一统”“道统”“人性善”“仁”“孝”等儒家核心理念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曲阜孔庙碑刻文献可见证“大一统”经儒家“道统”绵延不断的事实。此外,“人性善”“仁”“孝”等从不同角度塑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神话历史故事是小学语文课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促使学生理解这些文章的内容,对神话起源产生浓厚的兴趣,利用神话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还要促使学生从这些神话故事中感受到爱国情怀,体会到民族文化。然而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并未意识到神话故事中展现出的中华传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在三个维度实现创新推进。在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政策话语创新推进维度,它既贡献“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关键概念,明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目标使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发展最新创新成果,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一大创新话语,淬炼于维护中华民族实体、塑造中华民族观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进
评估中国农村低保的政策效果不仅有助于促进对公共转移支付项目作用机制的理论认识,而且还能为优化农村低保政策设置提供有力的实证支持。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解中国农村低保政策效果的分析框架,并基于该框架从福祉效应、瞄准效果和行为激励三个角度系统综述了中国农村低保效果评估文献。本文总结了已有研究达成的共识,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拓展方向。本文结论能够为包括农村低保在内的中国减贫政策效果评估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