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教材 明辨亮点与不足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ce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教材是品德课程的重要载体,是课标的具体呈现形式,是师生开展学习活动所凭借的重要范例和资源。但是,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品德教材还处于发展中。为了更好地灵活运用教材,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教材。下面笔者就以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教材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与反思,提出如下诸种“亮点”与“不足”。
  一、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的亮点
  现行的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教科书在全国试行的十几套品德教材中是非常优秀的,评审组的专家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的确,笔者通过对教科书的解读和实践,以及与其他版本的教材比较,发现它至少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1.教科书成了儿童“特殊的对话伙伴”
  《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的编者最突出的创新之处,是在教材中安排了两个儿童“圆圆”和“盼盼”作为主人公,成为“教材中的儿童”,还引入了“创创鼠” “乐乐猴” “爱爱鸽” “康康熊”四个动物在教材中串场。“教材中的儿童”与“动物”不断地向“教室中的儿童”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教室中的儿童”为了解决问题,就必须结合教科书上给出的准备性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促使自己形成新的认识。这样的教科书已不是单纯的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它使“教材中的儿童”与“动物”和“教室中的儿童”结成一种稳固的对话关系,他们相依相伴,共同成长。
  2.“儿童的日常生活事件”是教科书的主要素材和基本内容
  教科书所遵守的逻辑是儿童生活的逻辑,书中所选取的素材主要是儿童的日常生活事件。这些生活事件来源于儿童的现实生活,是儿童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可能发生的事,如“忘带文具”“字写不好的烦恼”“怕黑”“跟家长耍脾气”等,是每个儿童都可能听说过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另外,编者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科书中编排了国庆、中秋等节日和生日纪念日之类的日常生活事件。这些事件在编入教材时,为达到教育目的,进行了一定的重构,与儿童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提高教学的信度和效度。
  3.“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教科书的灵魂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因此,在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的每个单元中,都进行或渗透了“讲文明、懂礼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即使到了二年级,基础文明常识,良好行为习惯和意志品格教育依然是教材的主旋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成长乐园”与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做文明人”等都是为了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说,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的始终,成为教科书的“灵魂”。
  4.“儿童文化”是教科书所呈现的文化主体
  教科书中所设计的单元或活动主题或显或隐的主体都是儿童——有的直接以主语“我”的形式出现,如“我像小树苗” “我的一家”;有的所隐含的主体是儿童,如“快乐每一天” “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等。教科书还编选了“皮诺曹的鼻子” “眼睛和鼻子的诉说”等儿童喜欢的童话故事,创作和选用了“风筝谣” “粗心的小画家”等朗朗上口的儿歌,并把一些易于理解的谜语、名言等穿插在课文中,力求营造一种为儿童所喜爱、所接受的儿童文化。
  5.“综合性和活动性”是教科书力求体现的特性
  教科书的综合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教科书的内容是将思想品德、自然、生活、劳动等课程的教学内容综合起来的,这体现了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另外,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而生活本身是综合的,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所以,教科书所力求体现的综合性不是几门课的简单拼凑,而是一种有机的整合。如:“盼盼迟到了”这一课,既有遵守纪律、守时教育,又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常规教育,还有反省和激励教育,是多种教育因素的综合。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编者为体现课程的活动性,几乎每册书里都将课标上提到的12种活动形式都用上了。以二年级下册教科书为例:
  
  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反面事例列举多了,会不会让孩子们习惯成自然呢?会不会让孩子们产生“世界原来就这么不好”的意识呢?期待这个不协调的比例引起编者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其他文献
【摘要】面对新课程众多的先进理念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并收到实际教学效果,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着眼于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不断的教学研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探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本色课堂。   【关键词】探索 教学研磨 本色课堂   新的课程改革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从生活背景中提炼出数学信息
课堂之所以精彩,不仅仅是因为教师讲授得到位、学生训练得扎实,而在于它能在儿童生命里留痕,让学生智慧地生长,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科学地把握教材、得体地处理教材,以此让教学更精彩。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教材。”对此,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所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笔者认为就是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
【摘要】解放学生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成全学生的自主学习。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历,从创设“真情境”、鼓励“真质疑”、经历“真活动”、分享“真故事”四个方面,阐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用教师的“退”,成就学生的“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学生思维 活动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有效的数学
【摘要】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生命、个人智慧呈现的舞台,离不开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而对话就缺不了话题。在小班化的课堂,为创建一种合作、分享、对话的课堂生态,话题设置成为必要之举。本文主要从生成性话题、思辨性话题、举一反三的话题这三个方面阐述,做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小班化 课堂 生成性话题 思辨性话题 举一反三的话题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话题”解释为谈话的中心。日常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
蒋军晶 杭州市天长小学副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知名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浙江省2014年度教育影响力人物”,曾获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一等奖,应邀赴台湾、北京等各地执教研究课、讲座400余节次。中华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委,出版专著《打磨课堂》《从课堂走向课程——我的语文之路》《和孩子聊书吧》,编著《小学生老舍读本》《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语文
苏教版教材修订后首次出现的“用画线段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这一教学内容,为准确了解学情,笔者编写了一道类似例题的和差问题,在任教的两个班分别做了课前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两个班级均为笔者任教班级,班级整体水平相当。通过调查、对比表(一)和表(二)中的统计数据,四(2)班学生解答正确率明显高于四(1)班,仅题目呈现方式的不同,正确率相差就如此之大,不难看出图示直观对厘清数量关系及支
赵国防,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教育局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南长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曾荣获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无锡市社会事业领军人才、淄博市高层次人才、教育创新人物、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等称号。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课程团队专家、山东省义务教育新课程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专家、山东省农村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专家、无锡市首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导师。著有《
【摘要】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三大课型之一,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系统化过程,对复习课的教学必须要把握好知识梳理与能力提升两个维度。复习不仅可以是一个单元的复习,也可以是相同知识点的整体复习。本文通过对三年级下册中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与面积单元的深入分析与思考,认为两个单元可以借助于类似的知识点进行沟通与联系,实现整合性复习,以提高復习效率与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  【关键词】整合
【摘要】曾几何时,数学实验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本学期,我校针对规律探究这类数学实验课开展了专门的研究。研究中发现,很多课堂上出现了走过场现象,本文以笔者执教的《和与积的奇偶性》为例,试述数学实验教学中,从问题的提出,实验设计,到实验开展、结论得出,都不忘记让学生进入一种真学习的状态中。  【关键词】数学实验 教学思考  《和与积的奇偶性》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新增的内容,是一节综合实践课。课堂主要通
【摘要】为了长效促进乡村薄弱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市开展了“深度参与式城乡教师协同发展活动”,主要是选派城市优秀教师到乡村薄弱学校参加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期望形成“鲶鱼效应”,打破乡村教师发展的疲软现状。其主要实践步骤为:融入团队,形成发展合力;确定微课题,达成共同愿景;协同教研,卷入提升通道。   【关键词】专业发展 城乡协同 深度参与   城乡教育均衡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实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