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教材是品德课程的重要载体,是课标的具体呈现形式,是师生开展学习活动所凭借的重要范例和资源。但是,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品德教材还处于发展中。为了更好地灵活运用教材,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教材。下面笔者就以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教材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与反思,提出如下诸种“亮点”与“不足”。
一、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的亮点
现行的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教科书在全国试行的十几套品德教材中是非常优秀的,评审组的专家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的确,笔者通过对教科书的解读和实践,以及与其他版本的教材比较,发现它至少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1.教科书成了儿童“特殊的对话伙伴”
《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的编者最突出的创新之处,是在教材中安排了两个儿童“圆圆”和“盼盼”作为主人公,成为“教材中的儿童”,还引入了“创创鼠” “乐乐猴” “爱爱鸽” “康康熊”四个动物在教材中串场。“教材中的儿童”与“动物”不断地向“教室中的儿童”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教室中的儿童”为了解决问题,就必须结合教科书上给出的准备性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促使自己形成新的认识。这样的教科书已不是单纯的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它使“教材中的儿童”与“动物”和“教室中的儿童”结成一种稳固的对话关系,他们相依相伴,共同成长。
2.“儿童的日常生活事件”是教科书的主要素材和基本内容
教科书所遵守的逻辑是儿童生活的逻辑,书中所选取的素材主要是儿童的日常生活事件。这些生活事件来源于儿童的现实生活,是儿童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可能发生的事,如“忘带文具”“字写不好的烦恼”“怕黑”“跟家长耍脾气”等,是每个儿童都可能听说过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另外,编者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科书中编排了国庆、中秋等节日和生日纪念日之类的日常生活事件。这些事件在编入教材时,为达到教育目的,进行了一定的重构,与儿童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提高教学的信度和效度。
3.“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教科书的灵魂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因此,在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的每个单元中,都进行或渗透了“讲文明、懂礼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即使到了二年级,基础文明常识,良好行为习惯和意志品格教育依然是教材的主旋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成长乐园”与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做文明人”等都是为了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说,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的始终,成为教科书的“灵魂”。
4.“儿童文化”是教科书所呈现的文化主体
教科书中所设计的单元或活动主题或显或隐的主体都是儿童——有的直接以主语“我”的形式出现,如“我像小树苗” “我的一家”;有的所隐含的主体是儿童,如“快乐每一天” “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等。教科书还编选了“皮诺曹的鼻子” “眼睛和鼻子的诉说”等儿童喜欢的童话故事,创作和选用了“风筝谣” “粗心的小画家”等朗朗上口的儿歌,并把一些易于理解的谜语、名言等穿插在课文中,力求营造一种为儿童所喜爱、所接受的儿童文化。
5.“综合性和活动性”是教科书力求体现的特性
教科书的综合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教科书的内容是将思想品德、自然、生活、劳动等课程的教学内容综合起来的,这体现了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另外,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而生活本身是综合的,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所以,教科书所力求体现的综合性不是几门课的简单拼凑,而是一种有机的整合。如:“盼盼迟到了”这一课,既有遵守纪律、守时教育,又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常规教育,还有反省和激励教育,是多种教育因素的综合。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编者为体现课程的活动性,几乎每册书里都将课标上提到的12种活动形式都用上了。以二年级下册教科书为例:
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反面事例列举多了,会不会让孩子们习惯成自然呢?会不会让孩子们产生“世界原来就这么不好”的意识呢?期待这个不协调的比例引起编者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一、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的亮点
现行的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教科书在全国试行的十几套品德教材中是非常优秀的,评审组的专家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的确,笔者通过对教科书的解读和实践,以及与其他版本的教材比较,发现它至少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1.教科书成了儿童“特殊的对话伙伴”
《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的编者最突出的创新之处,是在教材中安排了两个儿童“圆圆”和“盼盼”作为主人公,成为“教材中的儿童”,还引入了“创创鼠” “乐乐猴” “爱爱鸽” “康康熊”四个动物在教材中串场。“教材中的儿童”与“动物”不断地向“教室中的儿童”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教室中的儿童”为了解决问题,就必须结合教科书上给出的准备性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促使自己形成新的认识。这样的教科书已不是单纯的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它使“教材中的儿童”与“动物”和“教室中的儿童”结成一种稳固的对话关系,他们相依相伴,共同成长。
2.“儿童的日常生活事件”是教科书的主要素材和基本内容
教科书所遵守的逻辑是儿童生活的逻辑,书中所选取的素材主要是儿童的日常生活事件。这些生活事件来源于儿童的现实生活,是儿童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可能发生的事,如“忘带文具”“字写不好的烦恼”“怕黑”“跟家长耍脾气”等,是每个儿童都可能听说过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另外,编者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科书中编排了国庆、中秋等节日和生日纪念日之类的日常生活事件。这些事件在编入教材时,为达到教育目的,进行了一定的重构,与儿童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提高教学的信度和效度。
3.“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教科书的灵魂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因此,在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的每个单元中,都进行或渗透了“讲文明、懂礼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即使到了二年级,基础文明常识,良好行为习惯和意志品格教育依然是教材的主旋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成长乐园”与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做文明人”等都是为了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说,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的始终,成为教科书的“灵魂”。
4.“儿童文化”是教科书所呈现的文化主体
教科书中所设计的单元或活动主题或显或隐的主体都是儿童——有的直接以主语“我”的形式出现,如“我像小树苗” “我的一家”;有的所隐含的主体是儿童,如“快乐每一天” “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等。教科书还编选了“皮诺曹的鼻子” “眼睛和鼻子的诉说”等儿童喜欢的童话故事,创作和选用了“风筝谣” “粗心的小画家”等朗朗上口的儿歌,并把一些易于理解的谜语、名言等穿插在课文中,力求营造一种为儿童所喜爱、所接受的儿童文化。
5.“综合性和活动性”是教科书力求体现的特性
教科书的综合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教科书的内容是将思想品德、自然、生活、劳动等课程的教学内容综合起来的,这体现了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另外,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而生活本身是综合的,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所以,教科书所力求体现的综合性不是几门课的简单拼凑,而是一种有机的整合。如:“盼盼迟到了”这一课,既有遵守纪律、守时教育,又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常规教育,还有反省和激励教育,是多种教育因素的综合。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编者为体现课程的活动性,几乎每册书里都将课标上提到的12种活动形式都用上了。以二年级下册教科书为例:
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反面事例列举多了,会不会让孩子们习惯成自然呢?会不会让孩子们产生“世界原来就这么不好”的意识呢?期待这个不协调的比例引起编者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