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地数学中考试题都是以立足基础,突出能力和创新意识,体现素质教育为导向. 面对初中三年级的数学知识,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在全面准确体现新课标和考纲规定的测试范围和知识能力要求的基础上,顺应课改、考改的潮流,以达到“求改”、“求新”的复习目的.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加强数学教育的人文性,突出数学复习的人文关怀
1. 数学教育的人文性,主要是指能通过数学教育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丰富多彩,认识到数学不但有益于心智,而且能儒化人性,提高人文素养. 加强数学教育的人文性,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以崇高的人文境界,关爱学生及学生的数学学习,以数学教学为载体,用数学的文化内涵促成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良好形成与发展,营建学生健康的精神世界.
2.加强数学教育的人文性,有益于学生数学的学习. 中考以此作引导,将事半功倍. 数学总复习,应该复习数学的各个方面,而不仅是枯燥的计算或证明题. 笔者在复习《实数》时,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负数的出现是生产、生活的需要,了解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重温人类在从有理数向实数发展的过程中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改变数学生硬、冷漠的面孔,使紧张而乏味的数学复习变得鲜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复习效益.
二、紧扣教材,夯实“双基”
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和例题较多,这些题目并不难,但众多的考生得分率不高. 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平时学习基础薄弱,复习时脱离课本.
1. 中考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 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复习. 其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不够. 复习中首先给出概念、公式、定理,然后讲几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 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去做题,试图通过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 结果是“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从而造成失分.
2. 其实近几年来中考命题事实已明确告诉我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中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中的基本常规题已达整份试卷的80%左右,特别是选择题、填空题主要是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但其命题的叙述或选择支往往具有迷惑性,有的选择支就是学生中常见的错误. 如果教师在复习中过于疏忽,或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 事实上,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更高、更严了,只有基础扎实的考生才能正确地判断. 另一方面,由于选择题和填空题中每题的分值都较大,因而正确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中考的结果. 答题的正确率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 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3. 中考命题是“依据课标,紧扣课本”的,试卷中的许多题目是以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为例加以变化而来的. 因此无论什么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教材,只有认真地复习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对课本的典型题目做一些变式练习,才能灵活掌握双基,中考中才能正确解答试题.
在进行双基复习中,要对课本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重点知识在梳理中同时加强变式训练,常用辅助教学方法,常用辅助线进行整理,以求熟练掌握.
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而数学方法则使数学思想得以具体落实,二者相互依存,成为中考数学永恒的主题. 教材中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数学思想方法,而是伴随着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展开的.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转化、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类结归纳、建模、配方、待定系数法、方程与函数、消元法等. 这些数学思想方法都是用来解题的“工具”,不能只知道有关名词,而应知道其实质和用途. 在复习过程中,弄清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工具来解决,不断积累,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解题经验,达到将数学思想方法灵活运用到解决问
题中去.
四、关注社会热点,强化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近年来,中考题中出现了许多新背景应用题,这些题目与日常生产、生产实际、社会热点、人文环境等关系密切,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中考数学复习时,要关注生活、科技、生产、社会热点问题,如新世纪的交通运输、市场营销、环保等. 通过各省市中考题的分析,应用题模式不固定,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手段也多种多样,但核心是审题,关键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加以解决,这就是数学建模思想. 在复习中,要训练学生加强解题分析,引导学生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变式,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应变能力,对开放性题目的求解过程就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这类题目变化无穷,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五、重视思维训练,增强创新意识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目标. 近年来各地中考题,内涵丰富,立意新颖,发人深思. 如何加强思维训练,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解题能力,将直接影响中考综合题的求解.
在复习过程中,要不断地提升思维品质,在归纳知识,总结规律概念等方法的过程中,及时矫正学生思维的偏差. 让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探究新的数学问题,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归纳猜想,操作论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过程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六、注重考法研究,把握中考动向
中考复习前,初三数学组要进行考法研究,研究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走向,研究考纲,研究中考复习策略. 原初三数学老师着重谈中考复习体会及中考后的反思;现初三数学教师着重谈近几年中考命题的走向及中考复习策略;其余数学老师根据中考数学命题的特点,着重谈如何及早把握中考动态,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中考考法研究的专题研讨会,将对初三老师的复习起到指导作用,对初三老师把握中考动向,纠正复习偏差,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平时考试中,教师可以模拟中考命题,试题来源于课本改编及自编,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新题型的探索,着重考查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每次考完后教师与学生都要及时做总结,这样既让教师对中考复习的把握更深,又有利于学生寻找差距,奋力拼争.
总之,在复习过程中要有超前意识,把握考试改革的脉搏与趋势.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下工夫,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的.
一、加强数学教育的人文性,突出数学复习的人文关怀
1. 数学教育的人文性,主要是指能通过数学教育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丰富多彩,认识到数学不但有益于心智,而且能儒化人性,提高人文素养. 加强数学教育的人文性,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以崇高的人文境界,关爱学生及学生的数学学习,以数学教学为载体,用数学的文化内涵促成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良好形成与发展,营建学生健康的精神世界.
2.加强数学教育的人文性,有益于学生数学的学习. 中考以此作引导,将事半功倍. 数学总复习,应该复习数学的各个方面,而不仅是枯燥的计算或证明题. 笔者在复习《实数》时,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负数的出现是生产、生活的需要,了解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重温人类在从有理数向实数发展的过程中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改变数学生硬、冷漠的面孔,使紧张而乏味的数学复习变得鲜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复习效益.
二、紧扣教材,夯实“双基”
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和例题较多,这些题目并不难,但众多的考生得分率不高. 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平时学习基础薄弱,复习时脱离课本.
1. 中考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 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复习. 其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不够. 复习中首先给出概念、公式、定理,然后讲几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 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去做题,试图通过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 结果是“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从而造成失分.
2. 其实近几年来中考命题事实已明确告诉我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中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中的基本常规题已达整份试卷的80%左右,特别是选择题、填空题主要是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但其命题的叙述或选择支往往具有迷惑性,有的选择支就是学生中常见的错误. 如果教师在复习中过于疏忽,或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 事实上,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更高、更严了,只有基础扎实的考生才能正确地判断. 另一方面,由于选择题和填空题中每题的分值都较大,因而正确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中考的结果. 答题的正确率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 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3. 中考命题是“依据课标,紧扣课本”的,试卷中的许多题目是以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为例加以变化而来的. 因此无论什么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教材,只有认真地复习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对课本的典型题目做一些变式练习,才能灵活掌握双基,中考中才能正确解答试题.
在进行双基复习中,要对课本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重点知识在梳理中同时加强变式训练,常用辅助教学方法,常用辅助线进行整理,以求熟练掌握.
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而数学方法则使数学思想得以具体落实,二者相互依存,成为中考数学永恒的主题. 教材中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数学思想方法,而是伴随着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展开的.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转化、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类结归纳、建模、配方、待定系数法、方程与函数、消元法等. 这些数学思想方法都是用来解题的“工具”,不能只知道有关名词,而应知道其实质和用途. 在复习过程中,弄清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工具来解决,不断积累,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解题经验,达到将数学思想方法灵活运用到解决问
题中去.
四、关注社会热点,强化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近年来,中考题中出现了许多新背景应用题,这些题目与日常生产、生产实际、社会热点、人文环境等关系密切,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中考数学复习时,要关注生活、科技、生产、社会热点问题,如新世纪的交通运输、市场营销、环保等. 通过各省市中考题的分析,应用题模式不固定,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手段也多种多样,但核心是审题,关键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加以解决,这就是数学建模思想. 在复习中,要训练学生加强解题分析,引导学生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变式,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应变能力,对开放性题目的求解过程就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这类题目变化无穷,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五、重视思维训练,增强创新意识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目标. 近年来各地中考题,内涵丰富,立意新颖,发人深思. 如何加强思维训练,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解题能力,将直接影响中考综合题的求解.
在复习过程中,要不断地提升思维品质,在归纳知识,总结规律概念等方法的过程中,及时矫正学生思维的偏差. 让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探究新的数学问题,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归纳猜想,操作论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过程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六、注重考法研究,把握中考动向
中考复习前,初三数学组要进行考法研究,研究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走向,研究考纲,研究中考复习策略. 原初三数学老师着重谈中考复习体会及中考后的反思;现初三数学教师着重谈近几年中考命题的走向及中考复习策略;其余数学老师根据中考数学命题的特点,着重谈如何及早把握中考动态,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中考考法研究的专题研讨会,将对初三老师的复习起到指导作用,对初三老师把握中考动向,纠正复习偏差,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平时考试中,教师可以模拟中考命题,试题来源于课本改编及自编,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新题型的探索,着重考查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每次考完后教师与学生都要及时做总结,这样既让教师对中考复习的把握更深,又有利于学生寻找差距,奋力拼争.
总之,在复习过程中要有超前意识,把握考试改革的脉搏与趋势.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下工夫,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