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短句,是指结构简单、形体短小的句子。句式的长度不同,修辞效果也不同。一般来说,长句容量大,有表达精确周密、凝炼紧凑的特点。而短句因其短小精悍,则有简洁明快、活泼有力的效果。
由于活泼、明快,就可以干脆地叙述事情,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口吻,如实地记录迅速变化的事物;由于简洁有力,就可以表示紧张、激动的情绪,坚定的意志和肯定的语气。因此,一般认为短句多用于口语,在书面语体中,多用于散文等抒情性文体。
以上,就是以往修辞学著作对句式修辞当中短句的修辞效果的一个大致的概括。其实,在实际的语言和言语运用中,短句修辞的功用远不止上面所提到的那些,而短句形式上的特点与修辞功能的关系更是研究甚少。而且,在不同的语体中短句的修辞特点也各不相同。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文艺语体。文艺语体是现代语体(包括科学语体、文艺语体、政论语体、公文事务语体四类)中的一种,文艺语体又包括小说、散文、戏剧和诗歌四种。本文只限于对前两种文体中短句运用的考察。这是因为,戏剧和诗歌作为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短句的运用要受到韵律节奏等外在因素制约,因此本文暂不作考虑。
一、传统修辞观和现代修辞观对短句修辞的描述
传统修辞学认为,短句的运用,属于句式选择的范畴。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其归于修辞两大分野的“消极修辞”当中。这些修辞学著作在对短句的修辞功能的描写上一般比较粗疏和简单。当代修辞学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积极修辞即辞格的研究上,对消极修辞的研究较少。这是一种传统的修辞观,它直接来源于这样一种预设:
A.思想可以在语言之外独立地形成,然后再用语言去表达它;
B.语言表达可以是完全中性地对思想进行再现,也可以是为了某种特定的意图或效果而进行修辞的表现。
在这种预设的基础上,造成了修辞学不可逆转的命运:它只是增加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辅助性手段,它只能处于依附性的地位和非主流的地位,修辞研究主要在于如何提高表达效果,而不直接就是语言表达本身。无论是“修饰”说还是“调整”说,前提条件都是已经有了一个待表达的本体,修辞不过是对这个业已形成的本体进行一些加工而已。正因为如此,在实际的修辞学研究中,只有积极修辞才真正得到了关注,消极修辞实际上并没有被当作一种修辞现象来研究。
这种看法在后现代思维观念中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修辞被看作是一种言语行为,在语言的运用这一研究领域中,修辞学和语用学重合在了一起。这种修辞观是在这样一种预设中形成的:
A.只有在与语言形式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思想才能形成,只有被语言表达出来的思想才是我们可以认识的思想。(思想是在表达的过程中最后形成的。)
B.不存在中性的表达,任何表达过程都是带有一定对象、追求一定效果并发生于一定语境中的言语行为。
在这种大修辞观的指导下,修辞学实现了从“修辞技巧”到“言语行为”、从效果到本体的转向。这时,修辞也从辅助性手段的从属地位转向语言表达本身,即语言表达就是一种修辞行为,人类用语言再现思想的过程就是一种修辞的过程。
二、短句修辞的句法形式特征
现代修辞作为一种思想过程的再现及言语行为的本体,它必然具有一定的形式特征来反映这些思想以及促进言语行事。
经实际的言语考察,短句修辞在句法形式上具有以下特征:各种句型都能构成短句,能起到修辞的作用。如,主谓谓语句和非主谓谓语句均可以构成短句修辞。
(一)主谓谓语句:
1.名词谓语句。如:二妹子,广东人。
2.动词谓语句。如:长江三峡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3.形容词谓语句。如:太阳热烘烘的。
4.主谓谓语句。如:这包肉丸子,你拿回去熬白菜。
(二)非主谓句:
1.动词性非主谓句。如:打倒帝国主义!
2.形容词非主谓句。如:对!好!太妙了!
3.名词性非主谓句。如:多么壮丽的山河呀!
4.叹词句。如:“啊!”“哦!”“喂!”
除以上常规句式处,一些独词句、省略句、移位句等也多作为短句的构成形式。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为短句丰富的表现力和多样的修辞效果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三、短句在文艺语体中的修辞功能
短句的修辞效果因作家语言表述风格和语体风格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认为,散文中的短句多于小说。但由于作家语言风格不同,作家风格和语体风格之间也会呈现一定的不平衡性。如老舍的小说,由于其内容上的平民性和语言上的口语化特点,使得他的小说展现出和别的小说不同的简洁明快的特点,因而不管是叙事语言还是人物对话多采用短句。而著名散文家钱钟书的散文,却缺少一般散文简短平易的特点,文句繁丽而稍显冗长。这是与钱先生作品具有 “学人之作”的特色分不开的。因此,简单地认为散文多用短句而小说多用长句是有偏颇的。
短句修辞的效果不仅因作家风格和语体风格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在不同的语体中,它所体现的修辞功能也是不同的。下面本文就对小说和散文两种语体中的短句所体现的不同修辞功能作一概括的说明。
(一)小说中的短句修辞功能
老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重要地位的一代语言大师,在这里,我们就以他的小说语言为代表来分析短句在小说中的修辞功能。
老舍的小说创作根基于古老的北京文化,他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那就是:大量使用北京方言口语词汇,在句式上也多运用北京市民阶层的口头用语。这些口头语言多采用短句的形式,它们体现出这样一些修辞上的特点:
1.使人物对话显得朴实生动、感情真挚
如在小说《二马》中有:
“年青力壮,吃得饱,睡得着!有出息,那孩子!”他(马威)嘟囔着,慢慢地把眼睛又闭上了。
每逢马威看到这种热闹的光景,他的大眼睛里总含着两颗热泪,他自言自语地说:“看看人家!挣钱,享受!快乐,希望!看看咱们,省吃俭用的苦耐——省下两个铜子还叫兵大爷抢了去!哼!……”
这两段对话语言简洁干脆,将马威对当时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强烈的不满情绪表现得有力而充分。
2.将人物心理活动表现得细致而丰满
如在小说《二马》中,温都太太坐在街上长凳上听到动物园中的狮子吼了一声,便想到:
“啊!多少日子啦,没到动物园去!玛力小的时候,多快乐!那时候的花一定比现在的香!生命?惨酷的变化!越变越坏!服侍两个中国人?梦想不到的事!回去吧!空想有什么用处!活着,人们都得活着!老了?不!看人家有钱的妇女,五十多岁还一朵花似的!玛力不会想这些事。啊,玛力要出嫁!剩下我一个人,更冷落了!冷落!……”
这段话描写了温都太太快速流动的意识,名词句——“生命?”,动词句——“回去吧”,形容词句——“老了”,短语句——“惨酷的变化”,以及主谓短句——“玛力要出嫁!”,紧缩复句——“越变越坏!”等各种短句形式的交错运用,感叹、疑问句的重复使用,将人物回忆时经历的快乐、惋惜、感伤和无奈等种种快速变化的微妙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下面这一段是该文主人公小马在马路上看到自己心爱的姑娘玛力时的一段心理活动描写,短句的使用同样也达到了展现人物快速流动变化的意识的作用:
她,真是她!在街那边走呢!他心里跳得快了,腿好象在裤子里直转圈。……怎么这样没胆气,没果断!心里象空了一样,不知道怎样对待自己才好:恨自己?打自己?可怜自己?这些事全不在乎他自己,她!她拿着他的心!消极方法:不会把她撇在脑后?不会不看她?世界上姑娘多着呢,何以单爱她?……
(二)散文中的短句修辞效果
散文是运用短句来表情达意较为普遍的一种文体,短句在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修辞特点主要有:
1.表示疑问语气
当作者想表达疑问的语气和不确定的意向时,多使用短句。如:
(1)逃向隐逸,究竟有没有出路呢?(阿英《说隐逸》)
(2)圈儿啊!难道我至终不能抵抗你?永远幽囚在这里面么?(冰心《圈儿》)
(3)那么,我是午夜的杜鹃吗?我是否要鸣唱?(陈敬容《夜雨》)
2.表达强烈的感情
在表达强烈的感情时,作者通常将短句和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结合起来使用,使情感更具感染力。在抒情性散文中常采用这种方法,如:
(4)起来!忍耐!努力!
呀!严密的圈儿,终竟裂了一缝。(冰心《圈儿》)
(5)霍!霍!霍!巨人的刀光在长空飞舞!
轰隆隆,轰隆隆,再急些!再呼些吧!
让大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茅盾《雷雨前》)
3.使叙事简洁凝炼
由于散文“短小精悍”文体特点的限制,使得散文中的叙事不能过于详细和完整,因此,在叙事性散文中,往往只取整个事件的某一片段或某一横截面组成,且事件的情节往往是呈跳跃性的。这样,短句就成为散文叙事形式的最佳选择。各种形式短句的珠联璧合使得散文的叙事呈现出空灵、断续和婉约的特点。如巴金的《废园外》:
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我仰头看,落雨了。这不是梦。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
4.衔接连贯篇章
短句在散文中还有衔接和连贯篇章的作用。衔接是使话语有意义和连贯的重要因素,它将语句之间的种种语义连接起来,形成动态的话语语义过程。在散文的衔接方式当中,除了词语的衔接,利用短小精炼的语句在文中反复重现也是其衔接段落和语篇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丽尼的《鹰之歌》:
南方的黄昏是美丽的。我忆念着那南方的黄昏。晚霞如同一片赤红的落叶坠到铺着黄尘的地上,斜阳之下的山岗变成了暗紫,好象是云海之中的礁石。南方是遥远的。南方的黄昏是美丽的。
在评论性散文中,用简短概括的小标题来连接段落和篇章也是这类文章常用的一种手法。如俞平伯的《我的道德谈》:
新道德的建设上,现在无须谈到具体的条件,应当说明今后道德趋向的基本观念。
①尊重个性之独立。……
②发展博施的情爱。……
③限制纵欲。……
④戒绝虚伪。……
四、结语
短句作为语言的一种输出形式,不仅负载有表达命题概念的功用,而且具有修饰情感和精确思维的作用。它的句法表现形式多样,结构简单,变化灵活。它的运用,不仅受作家语言习惯的影响,而且也受语体、语用和语音韵律等方面的制约。即使在相同的语体中,不同的文体也会有不同的短句修辞特点。因此,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对这种结构形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才能全面地发现它在文章中真正体现的修辞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胡范铸.从“修辞技巧”到“言语行为”[J].修辞学习,2003,(1).
[3]刘大为.言语学、修辞学还是语用学?[J].修辞学习,2003,(3).
[4]刘焕辉.修辞学纲要[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5]王 勤.汉语修辞通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6]熊学亮.话语衔接的认知距离研究[J],世纪之交论功能——第六届全国功能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A].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曾卫军,湖南城市学院中文系)
由于活泼、明快,就可以干脆地叙述事情,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口吻,如实地记录迅速变化的事物;由于简洁有力,就可以表示紧张、激动的情绪,坚定的意志和肯定的语气。因此,一般认为短句多用于口语,在书面语体中,多用于散文等抒情性文体。
以上,就是以往修辞学著作对句式修辞当中短句的修辞效果的一个大致的概括。其实,在实际的语言和言语运用中,短句修辞的功用远不止上面所提到的那些,而短句形式上的特点与修辞功能的关系更是研究甚少。而且,在不同的语体中短句的修辞特点也各不相同。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文艺语体。文艺语体是现代语体(包括科学语体、文艺语体、政论语体、公文事务语体四类)中的一种,文艺语体又包括小说、散文、戏剧和诗歌四种。本文只限于对前两种文体中短句运用的考察。这是因为,戏剧和诗歌作为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短句的运用要受到韵律节奏等外在因素制约,因此本文暂不作考虑。
一、传统修辞观和现代修辞观对短句修辞的描述
传统修辞学认为,短句的运用,属于句式选择的范畴。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其归于修辞两大分野的“消极修辞”当中。这些修辞学著作在对短句的修辞功能的描写上一般比较粗疏和简单。当代修辞学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积极修辞即辞格的研究上,对消极修辞的研究较少。这是一种传统的修辞观,它直接来源于这样一种预设:
A.思想可以在语言之外独立地形成,然后再用语言去表达它;
B.语言表达可以是完全中性地对思想进行再现,也可以是为了某种特定的意图或效果而进行修辞的表现。
在这种预设的基础上,造成了修辞学不可逆转的命运:它只是增加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辅助性手段,它只能处于依附性的地位和非主流的地位,修辞研究主要在于如何提高表达效果,而不直接就是语言表达本身。无论是“修饰”说还是“调整”说,前提条件都是已经有了一个待表达的本体,修辞不过是对这个业已形成的本体进行一些加工而已。正因为如此,在实际的修辞学研究中,只有积极修辞才真正得到了关注,消极修辞实际上并没有被当作一种修辞现象来研究。
这种看法在后现代思维观念中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修辞被看作是一种言语行为,在语言的运用这一研究领域中,修辞学和语用学重合在了一起。这种修辞观是在这样一种预设中形成的:
A.只有在与语言形式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思想才能形成,只有被语言表达出来的思想才是我们可以认识的思想。(思想是在表达的过程中最后形成的。)
B.不存在中性的表达,任何表达过程都是带有一定对象、追求一定效果并发生于一定语境中的言语行为。
在这种大修辞观的指导下,修辞学实现了从“修辞技巧”到“言语行为”、从效果到本体的转向。这时,修辞也从辅助性手段的从属地位转向语言表达本身,即语言表达就是一种修辞行为,人类用语言再现思想的过程就是一种修辞的过程。
二、短句修辞的句法形式特征
现代修辞作为一种思想过程的再现及言语行为的本体,它必然具有一定的形式特征来反映这些思想以及促进言语行事。
经实际的言语考察,短句修辞在句法形式上具有以下特征:各种句型都能构成短句,能起到修辞的作用。如,主谓谓语句和非主谓谓语句均可以构成短句修辞。
(一)主谓谓语句:
1.名词谓语句。如:二妹子,广东人。
2.动词谓语句。如:长江三峡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3.形容词谓语句。如:太阳热烘烘的。
4.主谓谓语句。如:这包肉丸子,你拿回去熬白菜。
(二)非主谓句:
1.动词性非主谓句。如:打倒帝国主义!
2.形容词非主谓句。如:对!好!太妙了!
3.名词性非主谓句。如:多么壮丽的山河呀!
4.叹词句。如:“啊!”“哦!”“喂!”
除以上常规句式处,一些独词句、省略句、移位句等也多作为短句的构成形式。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为短句丰富的表现力和多样的修辞效果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三、短句在文艺语体中的修辞功能
短句的修辞效果因作家语言表述风格和语体风格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认为,散文中的短句多于小说。但由于作家语言风格不同,作家风格和语体风格之间也会呈现一定的不平衡性。如老舍的小说,由于其内容上的平民性和语言上的口语化特点,使得他的小说展现出和别的小说不同的简洁明快的特点,因而不管是叙事语言还是人物对话多采用短句。而著名散文家钱钟书的散文,却缺少一般散文简短平易的特点,文句繁丽而稍显冗长。这是与钱先生作品具有 “学人之作”的特色分不开的。因此,简单地认为散文多用短句而小说多用长句是有偏颇的。
短句修辞的效果不仅因作家风格和语体风格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在不同的语体中,它所体现的修辞功能也是不同的。下面本文就对小说和散文两种语体中的短句所体现的不同修辞功能作一概括的说明。
(一)小说中的短句修辞功能
老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重要地位的一代语言大师,在这里,我们就以他的小说语言为代表来分析短句在小说中的修辞功能。
老舍的小说创作根基于古老的北京文化,他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那就是:大量使用北京方言口语词汇,在句式上也多运用北京市民阶层的口头用语。这些口头语言多采用短句的形式,它们体现出这样一些修辞上的特点:
1.使人物对话显得朴实生动、感情真挚
如在小说《二马》中有:
“年青力壮,吃得饱,睡得着!有出息,那孩子!”他(马威)嘟囔着,慢慢地把眼睛又闭上了。
每逢马威看到这种热闹的光景,他的大眼睛里总含着两颗热泪,他自言自语地说:“看看人家!挣钱,享受!快乐,希望!看看咱们,省吃俭用的苦耐——省下两个铜子还叫兵大爷抢了去!哼!……”
这两段对话语言简洁干脆,将马威对当时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强烈的不满情绪表现得有力而充分。
2.将人物心理活动表现得细致而丰满
如在小说《二马》中,温都太太坐在街上长凳上听到动物园中的狮子吼了一声,便想到:
“啊!多少日子啦,没到动物园去!玛力小的时候,多快乐!那时候的花一定比现在的香!生命?惨酷的变化!越变越坏!服侍两个中国人?梦想不到的事!回去吧!空想有什么用处!活着,人们都得活着!老了?不!看人家有钱的妇女,五十多岁还一朵花似的!玛力不会想这些事。啊,玛力要出嫁!剩下我一个人,更冷落了!冷落!……”
这段话描写了温都太太快速流动的意识,名词句——“生命?”,动词句——“回去吧”,形容词句——“老了”,短语句——“惨酷的变化”,以及主谓短句——“玛力要出嫁!”,紧缩复句——“越变越坏!”等各种短句形式的交错运用,感叹、疑问句的重复使用,将人物回忆时经历的快乐、惋惜、感伤和无奈等种种快速变化的微妙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下面这一段是该文主人公小马在马路上看到自己心爱的姑娘玛力时的一段心理活动描写,短句的使用同样也达到了展现人物快速流动变化的意识的作用:
她,真是她!在街那边走呢!他心里跳得快了,腿好象在裤子里直转圈。……怎么这样没胆气,没果断!心里象空了一样,不知道怎样对待自己才好:恨自己?打自己?可怜自己?这些事全不在乎他自己,她!她拿着他的心!消极方法:不会把她撇在脑后?不会不看她?世界上姑娘多着呢,何以单爱她?……
(二)散文中的短句修辞效果
散文是运用短句来表情达意较为普遍的一种文体,短句在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修辞特点主要有:
1.表示疑问语气
当作者想表达疑问的语气和不确定的意向时,多使用短句。如:
(1)逃向隐逸,究竟有没有出路呢?(阿英《说隐逸》)
(2)圈儿啊!难道我至终不能抵抗你?永远幽囚在这里面么?(冰心《圈儿》)
(3)那么,我是午夜的杜鹃吗?我是否要鸣唱?(陈敬容《夜雨》)
2.表达强烈的感情
在表达强烈的感情时,作者通常将短句和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结合起来使用,使情感更具感染力。在抒情性散文中常采用这种方法,如:
(4)起来!忍耐!努力!
呀!严密的圈儿,终竟裂了一缝。(冰心《圈儿》)
(5)霍!霍!霍!巨人的刀光在长空飞舞!
轰隆隆,轰隆隆,再急些!再呼些吧!
让大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茅盾《雷雨前》)
3.使叙事简洁凝炼
由于散文“短小精悍”文体特点的限制,使得散文中的叙事不能过于详细和完整,因此,在叙事性散文中,往往只取整个事件的某一片段或某一横截面组成,且事件的情节往往是呈跳跃性的。这样,短句就成为散文叙事形式的最佳选择。各种形式短句的珠联璧合使得散文的叙事呈现出空灵、断续和婉约的特点。如巴金的《废园外》:
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我仰头看,落雨了。这不是梦。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
4.衔接连贯篇章
短句在散文中还有衔接和连贯篇章的作用。衔接是使话语有意义和连贯的重要因素,它将语句之间的种种语义连接起来,形成动态的话语语义过程。在散文的衔接方式当中,除了词语的衔接,利用短小精炼的语句在文中反复重现也是其衔接段落和语篇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丽尼的《鹰之歌》:
南方的黄昏是美丽的。我忆念着那南方的黄昏。晚霞如同一片赤红的落叶坠到铺着黄尘的地上,斜阳之下的山岗变成了暗紫,好象是云海之中的礁石。南方是遥远的。南方的黄昏是美丽的。
在评论性散文中,用简短概括的小标题来连接段落和篇章也是这类文章常用的一种手法。如俞平伯的《我的道德谈》:
新道德的建设上,现在无须谈到具体的条件,应当说明今后道德趋向的基本观念。
①尊重个性之独立。……
②发展博施的情爱。……
③限制纵欲。……
④戒绝虚伪。……
四、结语
短句作为语言的一种输出形式,不仅负载有表达命题概念的功用,而且具有修饰情感和精确思维的作用。它的句法表现形式多样,结构简单,变化灵活。它的运用,不仅受作家语言习惯的影响,而且也受语体、语用和语音韵律等方面的制约。即使在相同的语体中,不同的文体也会有不同的短句修辞特点。因此,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对这种结构形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才能全面地发现它在文章中真正体现的修辞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胡范铸.从“修辞技巧”到“言语行为”[J].修辞学习,2003,(1).
[3]刘大为.言语学、修辞学还是语用学?[J].修辞学习,2003,(3).
[4]刘焕辉.修辞学纲要[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5]王 勤.汉语修辞通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6]熊学亮.话语衔接的认知距离研究[J],世纪之交论功能——第六届全国功能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A].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曾卫军,湖南城市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