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直投莫蹈B股覆辙

来源 :理财周刊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8月21日,国家外管局宣布在天津试点个人直接投资港股以来,有关直投的消息便纷纷扬扬、模棱两可、甚至前后矛盾地铺天盖地而来。
  8月21日外管局试点办法刚发布,8月22日,天津中行即开始受理“港股直投”的预约登记,当时入市起点定为10万元。
  8月23日,中行董事长肖钢又表示,不仅仅是天津,全国40个重点城市也将陆续铺开,很多城市随即闻风而动接受预约。之后,一些媒体发布了9月1日将开通直投第一单的消息。可到了9月1日,预期中的第一单并未出海,港股直投将缓行的猜测却在坊间传开。9月5日,中国证券报援引权威人士的话说,直投有望在两个月内推出,届时将在天津、北京、上海、广州四城市试行,中行、工行、建行有望同时开展此项业务,准入门槛为30万元。然而第二天,上海证券报即予以否认,称直投方案尚在协调中,30万元门槛并未最终确定。
  从官方来说,真正发声音的就外管局一家,出台的只是一个“试行办法”,与资本市场关系密切的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却始终没有公开表态。证监会倒是加快了QDII的审批速度,给人隐隐约约地一种“你要个人直投,我要机构先行”的不和谐音。
  至于让人措手不及地开通直投的原因,无非是以下四点:
  第一,国家外汇实在太多,直投可缓解日益增多的外汇的压力。
  第二,支持香港证券市场的发展,香港联交所主席夏佳理9月3日在内蒙古的一段讲话是最好的注脚:“内地居民投资香港股市试点工作,将会对香港证券行业乃至金融业发展产生正面影响,香港各界对此非常欣赏和感激。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的发展对香港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希望中央政府在这些方面能给予支持。”事实上,正是直投消息,刺激港股迅速摆脱美国次级债阴影。8月21日直投消息发布至今,恒生指数涨幅已达20%,国企指数更达27%。
  第三,拓宽国内居民的投资视野和投资渠道,让国人分享更好更多、更为价廉物美的投资品种。
  第四,隐约流露出A股市场估值偏高,希望借直投港股平抑和降低A股风险的意图。
  这四点理由中,第一、第二点无疑是主要的,所有这些都无可厚非。但开放国际资本市场这样一件大事,凭的仅仅是外管局一纸级别很低的“试行办法”,有关方面显然在没有统一认识和做好必要准备的情况下,就仓促推出,不由使人想起2001年6月1日的B股开放。
  想当初B股开放之日就是内地股民套牢之时,而且一套就是6年。2001年6月1日创下的高点(230点)直到2007年5月才得以攻克!现在回头来看,B股的悲剧在于,从2001年2月19日宣布到6月1日开放,有3个多月时间,这3个多月中,上证B指从80多点涨到230点,足足涨了3倍,老外有足够的时间胜利大逃亡。B股开放是在指数最高位时开放的,内地股民接过的是最后一棒!从此以后,B股就成了死水一潭,即便现在走到300多点,还是死不死活不活的。B股开放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败笔!尽管B股市值至今不过1000亿元,不足23万亿元市值的1%,可是对当初从老外手中接过最后一棒的B股投资者来说,损失的可是100%甚至更多!
  有人说,现在开放港股,同当年开放B股的情形已大不一样,B股那么小,而港股那么大。是的,但有一点却很相似,即从8月21日宣布开放,到真正出海大概也要两三个月时间。现在恒指已经是历史高点,到真正开放时兴许还会涨得更高,老外完全可以将赚得钵满盆满的一部分筹码高价抛给内地股民,内地股民接过的兴许又是最后一棒!再看市场规模,目前A股流通市值7万多亿元,可港股市值达17万亿~18万亿港元,而港股估值却是A股的一半。到直投开放之日,内地股民会不会舍A股而投港股,来个港股、A股两头套牢?
  但愿这是杞人忧天,但这样的风险并非不存在。在笔者看来,管理层要做的第一件大事还是H股、红筹股回归,通过优质筹码供给的增加逐步降低投资A股的风险。至于港股,只要有步骤地开放QDII,加上极少数城市开通直投即可。
  已经把一个B股弄死了,不要再把好端端的A股弄僵了。
其他文献
1997年邮币卡市场的大行情也是在股市达到了阶段性的高点后出现的,股市火爆的当下,邮币卡市场的走势会不会被再次重复演绎,邮币卡会有大行情吗?为此,记者特意采访了几位业内人士,听听他们对此的一些看法。  近一个时期以来,股市的火爆无疑成了当前投资市场上的一个最大的热点,各路资金纷纷杀入好不热闹。而与此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邮币卡市场也逐渐活跃了起来,在5月前后出现了一波颇为猛烈的行情,引来了市场各方关注的
期刊
B股坐上“过山车”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这是近几周B股市场的生动写照。  近期B股市场暴涨暴跌,上证B指从4月27日收盘的216点涨到5月22日最高381点,短短10多个交易日指数最大涨幅近80%。投资者获利丰厚,部分股票在这10多个交易日里出现了8~11个涨停,个别品种甚至出现B股价格超过A股的罕见情况。但是5月22日风云突变,沪B指大跌近7%,超过三分之二的股票跌停。此后两个交易日又
期刊
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叛逆和好奇造就了现在的林靖伦。虽然有着雄厚的政商背景,但叛逆的他却执意不依靠任何人脉关系,白手起家,因为好奇,林靖伦的伦华集团从一开始的原物料产业到如今涉足公关整合行销、娱乐、新媒体置入性行销、设计等各个领域。  很少有商人像林靖伦这般具有明星气质。  浓眉大眼,目光专注,时而还带着几分顽童神采,即便在不说话的时候,似乎依旧能看到光芒。话匣打开,聊及事业蓝图时,他侃侃而
期刊
不要担心老百姓参与股市被说成“全民运动”,通过投资股票,或以股票为投资标的的基金,可以共享国家过去累积下来的经济成果。  从2005年7月后,中国证券市场开始摆脱空头低迷走势。但投资人对股改成功与否还有很多质疑声,却不知赚钱的机会不断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的机会一个一个失去。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源在于,居民对于中国经济及股市的现象以及政策的导向没有明确的认知,没有把握到最佳投资时机。    全民参
期刊
当前推动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仍来自于需求的强劲增长。需求的快速增长,将为行业内大多数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同时,2006年以来的这轮牛市行情,已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效应,其中部分资金将流向房地产市场,创造新一轮流动性驱动的房地产旺市。  自2007年以来,上证指数连创新高。截至5月18日,沪深300指数涨幅已达到82.68%,  而地产指数涨幅仅75.66%,在整个证券市场如火如荼的大
期刊
2007年中报披露工作刚刚落下帷幕,出乎绝大多数分析师的预料,沪深1500多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取得了跨越式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利润的增长幅度接近80%。股市也受到了业绩快速增长的影响,出现了大幅度上扬的走势,上证指数一举站上了5300点大关。尽管和年初比指数翻了一番,但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并没太大的提高,说明业绩对股价的支撑作用明显。只要业绩仍能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牛市格局将不会改变。  尽管形
期刊
股神巴菲特说:当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当下的股市贪婪的人不少。刚刚公布完毕的上市公司中期报告,也使得众多投资者皆大欢喜,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近八成,似乎为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于是,不顾已高高在上的市盈率而大胆追高者不计其数。  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不加仔细分析而囫囵吞枣,恐怕会患上消化不良的病症。  值得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上市公司业绩
期刊
本刊上期刊登了专访上海银行副行长王世豪《老百姓投资股市非常好》后,引发了读者热议。投资股市是否是老百姓的致富之路?在当前股市处于高位之际,老百姓是不是还能积极入市?本刊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本期我们刊登了本刊记者对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和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两位经济学家的专访,以及来自我国台湾的资深证券投资专家陈宏烈的独到见解,接下来几期,我们还将刊登读者和网民对此问题的看法。    发展方向   
期刊
除金融业和航空业以外,多数企业的合理负债率水平应该自爱50%左右。负债率过高得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资金链初次安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持续经营。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负债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务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是否正常的一个关键数据。负债率是指公司的总负债占总资产的比率。除金融业和航空业以外,多数企业的合理负债率水平应该在50%左右。另一方面,负债率过低虽然会使公司在财务上比较稳健
期刊
虽然中报显示的上市公司业绩非常喜人,但是一次性收益在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中占比过高的现象不免会使人增添一份担忧。具体就上市公司而言,那些一次性收益占比过高的公司值得我们警惕。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7年半年报披露8月31日正式收官。据相关专题数据显示,上市公司上半年整体业绩快速提升,净利润同比增长达69.87%;实现加权每股收益0.1926元,可比样本同比增长52.60%。以接近70%的业绩增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