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污染治理在行动

来源 :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塑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影响挑战。塑料本身并不是污染物,塑料污染的本质是塑料垃圾泄漏到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中且难以降解,带来视觉污染、土壤破坏、微塑料等环境危害。
  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事关百姓民生福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总结去年以来塑料污染治理经验和规律的基础上,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聚焦塑料污染的本质和主要矛盾,进一步完善了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体系,压实地方、部门和企业责任,聚焦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积极推动塑料生产和使用源头减量、科学稳妥推广塑料替代产品,加快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大力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清理整治,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在“十四五”时期取得更大成效。
  “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目标
  污染治理工作重在落实
  为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方案》对部署的37项具体任务逐项明确了责任部门,并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负总责,要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抓好组织落实。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将充分发挥塑料污染治理专项工作机制作用,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指导、配合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同时将持续组织开展年度塑料污染治理联合专项行动,联合专项行动发现的相关突出问题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进一步压紧压实部门和地方责任。
  链接
  张德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
  研究院體改所副研究员、副处长
  长期以来,由于广大企业和消费者主体责任不明确、节约意识不强,导致商品过度包装依然“泛滥”,各类一次性塑料制品浪费现象比较普遍。这些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广、价值低、收集难,成为塑料污染治理的难点和痛点,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减少其生产和使用量,推动塑料生产消费环节“瘦身”。
  《方案》提出在产品设计生产环节要积极推行塑料制品绿色设计,在塑料流通消费环节要推动商品零售、餐饮、住宿等传统商贸服务领域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等一次性塑料用品的使用减量。同时提出要大幅减少电商商品在寄递环节的二次包装,提升快递包装标准化、绿色化、循环化水平。
  王学军
  北京大学城市
  与环境学院教授
  《方案》明确了三项塑料垃圾清理整治工作的部门责任,细分了任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三项清理整治工作均有其特色和创新之处。
  在强化部门协作方面,强调要发挥现有工作平台的作用,落实各环节主体责任,并将相关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大大提高了《方案》的可操作性。在注重因地制宜方面,强调不用“一刀切”的措施来加以解决,而是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举措。各地区在具体落实时,也要明确相应的清理整治目标,一地一策,形成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区域清理策略。在构建长效机制方面,对于三项清理整治工作都要求构建长效机制,使得塑料垃圾清理整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以解决历史遗留露天塑料垃圾这一顽疾。
  王永刚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再生塑料分会秘书长
  “十四五”时期再生塑料行业应当根据《方案》“加快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这一主要任务,完善城乡统筹,进一步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发展,推动“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取得更大成效,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十四五”时期大力发展再生塑料行业是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要路径之一,能够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和全产业链综合减碳。同时,我国进一步完善自身塑料废弃物管理体系,提升塑料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水平,也具有重要的国际示范作用,将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中国智慧”。
  翁云宣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从产能上看,2020年我国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PBAT)、生物降解材料(PLA)年产能分别约为30万吨、10万吨,约占全球产能一半。预计到2025年,我国PBAT、PLA年产能将在700万吨左右和100万吨以上,约占全球产能三分之二以上。从标准上看,生物可降解领域标准正逐步完善,生物降解ISO国际标准检测方法中,我国已等同转化11项。从检测能力上看,能够对生物降解塑料的降解性能进行检测的机构快速增加。
  但还要清醒看到,各界对可降解塑料的应用领域、降解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还有不同认识,目前可降解产业发展仍然面临标准不完善、检测能力不足、后续处置存在短板等问题,在科学研究、产品性能、使用成本等方面仍需持续发力。
其他文献
广东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8年建立,位于韶关市曲江区,总面积18813.6公顷,2013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鳄蜥野生种群约有500至600只,约占中国野生鳄蜥种群数量的50%,是中国最大的鳄蜥野生种群栖息地。  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7种,包括四川苏铁、伯乐树、福建柏、观光木、广东松等,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種,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  保护区内有野生
期刊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0年建立,于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湛江市,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沿雷州半岛1556千米海岸线分布。保护区总面积20278.8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9000多公顷,占全国的33%、广东省的78%,是中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种类最多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有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15科24种,主要的伴生植物14科21种,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是
期刊
什么是COP15?rnCOP15指《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rn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旨在倡导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努力达成公约提出的到2050年实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期刊
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8年建立,2012年获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區,位于清远市,总面积为33555公顷,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清远市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珠江三角洲主要绿色屏障之一。  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伯乐树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桫椤、白豆杉、伞花木、华南五针松(广东松)等21种,省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3种,新种广东
期刊
人类正站在生态和历史的关键节点.rn10月11日至15日,备受世界关注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COP15)在云南昆明举办.这场会议的重要性在于,让全球形成共识,为最终建立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打下基础,实现逆转生物多样性丧失这一目标.
期刊
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于1989年建立,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集森林、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生态系统于一体的综合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373.77公頃,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湿地、猕猴、鸟类及海岛生态环境,是研究湿地生态系统、候鸟以及猕猴原生地和发展史的重要基地。  保护区内拥有维管植物165科470属695种,其中红树植物达10科13属15种,分别占中国现有红树科、属、种的83.3%、86.7%
期刊
佛山地处河网密集地带,水系彼此联通,水质相互影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日前,佛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印发《佛山市水环境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治理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努力推动佛山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水环境质量大提升。  坚持“四大原則”,全面整治黑臭水体  治水,向来是个复杂的问题。既有现实面
期刊
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于2015年获批,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总面积1100公顷,是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名副其实的广州“绿心”。  海珠湿地水网交织,绿树婆娑,鸢飞鱼跃,独具三角洲城市湖泊与河流湿地特色,是候鸟迁徙重要通道、岭南水果发源地和岭南民俗文化荟萃区。  海珠濕地内有维管束植物630种,按植物形态分为乔木165种、灌木88种、草本325种、藤蔓52种;按生长习性分为陆生57
期刊
水清鱼虾归,林茂鸟兽还。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创建,深入推进万里碧道建设,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各种生物栖息地的保护和修复成效明显。一个个美丽河湖水清岸绿,成为水生生物们的乐园,神秘的海洋生物在美丽海湾里加快聚集、繁衍,万里碧道更是成为众多动植物的生态廊道,各类生态保护区生机盎然,生物多样、人与自然和谐美景在广东不断延伸。  “水清了,鱼多了
期刊
2021年10月14日,生态环境部对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进行授牌。汕尾市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成为粤东片区唯一一个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地级市。  成绩来之不易,蓝天、碧水、净土都是奋斗出来的。近年来,汕尾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抓粤港澳大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