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它在文化方面以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著称于世。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在文学作品创作方法的运用上,可谓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特别是语言形象化的处理,千百年来生生不息。所谓语言形象化,就是准确地勾勒事物的外形和对事物的状态、声音、颜色、气味、质地等进行生动具体的描绘。在这些模拟手法的运用中,声响美的运用极广、极难,如若运用好了就可收到非同凡响的美学效果。文学作品声响美的具体语言标志是拟声词。声响美是运用拟声词描摹事物的声响而获取事物的具体形象,并给人以美感享受的艺术。它是一种通过摹声来追求事物实感的活动。准确地选择和运用拟声词,是作家们描摹事物声响时经常采用的重要方式。高明的作家在描摹事物刻画形象时,无不千方百计地调动起读者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感受,使他们所描写的对象如睹其形,如见其色,如闻其声,如嗅其气,如品其味,如触其体,从而留下极为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实现摹拟手法的美学价值。
常说的“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便是摹拟手法的美学价值。早在两千五百年前我国《诗经》中就有大量的用例。如:鸟鸣嘤嘤、有车邻邻、河水洋洋、关关雎鸠、鸡鸣喈喈、飘风发发、风雨凄凄、习习俗风等等。这里有劳动、车马、河水、虫鸟和自然等方面的音响,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还有助于事物特征和形象的表现,能够给人以实感。
唐诗的声响美可以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把琴弦声与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鸟语声、水流声等沟通起来,使人获得更具体的形象。而韩愈的《听颍师弹琴》则将听觉感受与视觉感受结合起来:“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这一大段,通过生动贴切的比喻,描写了颖师弹奏的琴声变幻莫测,把琴声的阴阳刚柔、高低起伏、腾挪转折,充分地以形象化的语言摹拟出来,使人完全沉醉在丰富优美的琴声中。 拟声词在文言诗词中有非同寻常的效果,即使在白话文学作品中使用频率也非常高。甚至是无声动作,作者也煞有其事的突出它的声响。例如:这回,轮到大家“刷”地一下把眼光对准这位“随随便便糟蹋党的宝贵财富”的甄局长了。(张秀枫《严重的问题》)“刷”字夸张了眼光的声响,表明大家是多么的反感、憎恨这位甄局长。正是这个“刷”字,把大家不约而同、整齐快速的情状生动的呈现在作品中,才让我们去认真咀嚼,认真品味。文学作品追求声响意蕴的目的大致如下: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
作品中表动作行为的拟声词很多,到处可见。以下几句话就运用很好:“噔噔噔!”京京跑进来了。他的衣服全湿了,头发上的水珠直往下滴。奶奶心疼地问:“你带了伞,怎么还淋成这个样子?”《好孩子》在这里,“噔噔噔”是写小宝跑进来了。一听我们就知道,小宝的脚步很急很重。他为什么如此急急忙忙呢?后面说了,他的衣服全湿了,头上的水珠直往下滴。这里文章设置了一个悬念:前面已经交代,“小宝带着伞,不要紧”,为何却被雨淋湿了呢?是小宝一语道破原委:“我把伞借给路远的同学了。”由此可见,“噔噔噔”用在这里,不仅呼应了后面的“跑”字,又极为形象地写出了大雨中好孩子小宝急于进门的神情,同时还给人留学了非常丰富的想象空间。
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琼瑶在《几度夕阳红》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苦苦苦苦,苦苦苦苦!周而复始的啼声!有多么苦?还能有多少苦?”在这里,作者表面上是写鹧鸪的叫声,但其实是利用了鹧鸪的叫声与“痛苦”的“苦”谐音,构成了谐音双关,而且反复叠用,使主人公的内心痛苦益发显现出来。这种用拟声词来进行心理描写的手法,能够使思想情绪和内心活动写得有声有色,真挚动人。试想,换了别的方法,尽管也能表达,毕竟艺术效果没这么好:或隐晦不明,或表意直白。唯有这样才能让人回味悠长,收到了曲尽其妙的效果。
三、渲染典型环境的气氛。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在文学作品中,人离不了环境,环境也需要有人。故有时为了表现某个人,需要对环境的气氛进行渲染。而这气氛的表现,用拟声词去表现,效果就非常好。张志勇《醉》一文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嗞——”的一声,一口酒下肚,冯春感到胸腔里火辣辣的,酒的醇香、绵甜又给他莫大的舒服感。他夹上一块油渍渍的炒鸡蛋送到嘴里你,大口地嚼起来。嘿!真爽快呀!“嗞——”的一声,又一声……句中拟声词“嗞”传达了专业户农民感受新生活甜美的神情,在这片喝酒声中人们体会到党的农村政策的英明。这样,拟声词烘托了时代气氛,富有生活气息。
四、刻划人物的个性神态。
不同的人,不同的神态:有的活泼,有的平静,有的神气高昂,有的沉眉忧郁。文学作品难免不塑造人物的神态,有些厉害的作家就能通过声响美来表现,效果可谓一字千金。如鲁迅《阿Q正传》的一段文字: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啊,我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嚓!-嚓!”两声把阿Q做杀头手势的神态刻划了出来。作者在此并没有去大段的描写满门抄斩的情景,当然写了就是徒劳,因为“嚓!嚓!”两声就是对抄斩的最好注释。所以作者将阿Q对假洋鬼子的愤怒溶化在拟声词中,颇具艺术感染力和直观性。
五、调节情节节奏。
拟声词还能调节情节节奏,如果运用得好的话,作品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下面的文字,拟声词运用就非常好: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孙犁《荷花淀》)前一例使用单音节的拟声词,给人以平静的感觉;第二例迭用“哗”字,节奏加剧,气氛显得紧张。作品正是通过词语字数的运用,更好的表现了人物的心情和神态。如果没有这一运用,文章就显得单调,板滞,没有活力,效果当然就不及此处。有的作者故意在静中见声,例如:“夜静极了,静得能听见怦怦心的跳。”(干生伟《半夜敲门》)此句话先写静,此时无声胜有声;然后写出心跳声,由静到动,节奏由慢到快。读之能人感觉到实行新政策后农村中一对恋人的内心喜悦和欢乐,声情并茂。
拟声词虽然比较简单,但要用好那非常不简单,非得去认真观察,认真体验。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景,我们描写都是不一样的。既然是“拟声”,就应该“拟”得像,同时须配合情景。某些声音的发出跟当时的“人情”、“物景”有联系。要摹拟那种声音,就必须注意配合当时的情景,才能使“声”成为文章的有机部分,从而产生传“声”达“情”的效果。只有很好地掌握了拟声词的运用技巧,恰当地运用好拟声词,才能使读者在我们的文字篇章中领会到“声响美”的意蕴,也只有很好地掌握了文学作品中“声响美”的意蕴,我们才能更好地领会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常说的“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便是摹拟手法的美学价值。早在两千五百年前我国《诗经》中就有大量的用例。如:鸟鸣嘤嘤、有车邻邻、河水洋洋、关关雎鸠、鸡鸣喈喈、飘风发发、风雨凄凄、习习俗风等等。这里有劳动、车马、河水、虫鸟和自然等方面的音响,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还有助于事物特征和形象的表现,能够给人以实感。
唐诗的声响美可以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把琴弦声与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鸟语声、水流声等沟通起来,使人获得更具体的形象。而韩愈的《听颍师弹琴》则将听觉感受与视觉感受结合起来:“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这一大段,通过生动贴切的比喻,描写了颖师弹奏的琴声变幻莫测,把琴声的阴阳刚柔、高低起伏、腾挪转折,充分地以形象化的语言摹拟出来,使人完全沉醉在丰富优美的琴声中。 拟声词在文言诗词中有非同寻常的效果,即使在白话文学作品中使用频率也非常高。甚至是无声动作,作者也煞有其事的突出它的声响。例如:这回,轮到大家“刷”地一下把眼光对准这位“随随便便糟蹋党的宝贵财富”的甄局长了。(张秀枫《严重的问题》)“刷”字夸张了眼光的声响,表明大家是多么的反感、憎恨这位甄局长。正是这个“刷”字,把大家不约而同、整齐快速的情状生动的呈现在作品中,才让我们去认真咀嚼,认真品味。文学作品追求声响意蕴的目的大致如下: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
作品中表动作行为的拟声词很多,到处可见。以下几句话就运用很好:“噔噔噔!”京京跑进来了。他的衣服全湿了,头发上的水珠直往下滴。奶奶心疼地问:“你带了伞,怎么还淋成这个样子?”《好孩子》在这里,“噔噔噔”是写小宝跑进来了。一听我们就知道,小宝的脚步很急很重。他为什么如此急急忙忙呢?后面说了,他的衣服全湿了,头上的水珠直往下滴。这里文章设置了一个悬念:前面已经交代,“小宝带着伞,不要紧”,为何却被雨淋湿了呢?是小宝一语道破原委:“我把伞借给路远的同学了。”由此可见,“噔噔噔”用在这里,不仅呼应了后面的“跑”字,又极为形象地写出了大雨中好孩子小宝急于进门的神情,同时还给人留学了非常丰富的想象空间。
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琼瑶在《几度夕阳红》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苦苦苦苦,苦苦苦苦!周而复始的啼声!有多么苦?还能有多少苦?”在这里,作者表面上是写鹧鸪的叫声,但其实是利用了鹧鸪的叫声与“痛苦”的“苦”谐音,构成了谐音双关,而且反复叠用,使主人公的内心痛苦益发显现出来。这种用拟声词来进行心理描写的手法,能够使思想情绪和内心活动写得有声有色,真挚动人。试想,换了别的方法,尽管也能表达,毕竟艺术效果没这么好:或隐晦不明,或表意直白。唯有这样才能让人回味悠长,收到了曲尽其妙的效果。
三、渲染典型环境的气氛。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在文学作品中,人离不了环境,环境也需要有人。故有时为了表现某个人,需要对环境的气氛进行渲染。而这气氛的表现,用拟声词去表现,效果就非常好。张志勇《醉》一文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嗞——”的一声,一口酒下肚,冯春感到胸腔里火辣辣的,酒的醇香、绵甜又给他莫大的舒服感。他夹上一块油渍渍的炒鸡蛋送到嘴里你,大口地嚼起来。嘿!真爽快呀!“嗞——”的一声,又一声……句中拟声词“嗞”传达了专业户农民感受新生活甜美的神情,在这片喝酒声中人们体会到党的农村政策的英明。这样,拟声词烘托了时代气氛,富有生活气息。
四、刻划人物的个性神态。
不同的人,不同的神态:有的活泼,有的平静,有的神气高昂,有的沉眉忧郁。文学作品难免不塑造人物的神态,有些厉害的作家就能通过声响美来表现,效果可谓一字千金。如鲁迅《阿Q正传》的一段文字: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啊,我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嚓!-嚓!”两声把阿Q做杀头手势的神态刻划了出来。作者在此并没有去大段的描写满门抄斩的情景,当然写了就是徒劳,因为“嚓!嚓!”两声就是对抄斩的最好注释。所以作者将阿Q对假洋鬼子的愤怒溶化在拟声词中,颇具艺术感染力和直观性。
五、调节情节节奏。
拟声词还能调节情节节奏,如果运用得好的话,作品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下面的文字,拟声词运用就非常好: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孙犁《荷花淀》)前一例使用单音节的拟声词,给人以平静的感觉;第二例迭用“哗”字,节奏加剧,气氛显得紧张。作品正是通过词语字数的运用,更好的表现了人物的心情和神态。如果没有这一运用,文章就显得单调,板滞,没有活力,效果当然就不及此处。有的作者故意在静中见声,例如:“夜静极了,静得能听见怦怦心的跳。”(干生伟《半夜敲门》)此句话先写静,此时无声胜有声;然后写出心跳声,由静到动,节奏由慢到快。读之能人感觉到实行新政策后农村中一对恋人的内心喜悦和欢乐,声情并茂。
拟声词虽然比较简单,但要用好那非常不简单,非得去认真观察,认真体验。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景,我们描写都是不一样的。既然是“拟声”,就应该“拟”得像,同时须配合情景。某些声音的发出跟当时的“人情”、“物景”有联系。要摹拟那种声音,就必须注意配合当时的情景,才能使“声”成为文章的有机部分,从而产生传“声”达“情”的效果。只有很好地掌握了拟声词的运用技巧,恰当地运用好拟声词,才能使读者在我们的文字篇章中领会到“声响美”的意蕴,也只有很好地掌握了文学作品中“声响美”的意蕴,我们才能更好地领会作者的思想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