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教师授课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谈话法,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基础。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不仅能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而且能够使是师生不断地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为此我对课堂提问的实施作一些粗浅地探讨。
一、课堂提问的功能
(1)激励和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兴趣的功能。心理学认为,科学学习是儿童关于自然现象的原有概念的发展与转变,而不是新信息的点滴积累过程。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的时候,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会引起学生的悬疑,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使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的地位,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同时教师应“慷慨”地提供思维加工的原料,通过回忆已有知识、演示实验、叙述现象、出示练习题等,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
(2)启发学生思维,给学生创造新的创新机遇的功能。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能力,预测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可能产生的认知障碍,通过巧妙设疑,突破难点和关键。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只有提出了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梳理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如在学习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后,学生由于头脑中早已有了与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理论类似的观念,不能正确运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去解释原来已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后的运动情况,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问:“你坐在向前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将手中的钥匙竖直向上抛出,当钥匙落下时,是落在手里,还是落在后面?为什么?”引导学生克服“钥匙抛出后,虽然在竖直方向上做先上后下的运动,但水平方向上它还将保持抛出时钥匙随汽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这一认识难点。
二、如何设计提问
鉴于提问的上述功能,我们应该在备课中按照如下的方式设计问题。
(1)趣味性。思维从对问题的兴趣开始。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把兴趣因素引入初中物理教学,无疑给其改革带来勃勃生机,最成功的学习者是那些既有天赋、又有极大学习动力的人。对于学生来讲,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其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而富有艺术的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提问激起的强烈兴趣,使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亢奋状态。所以,提问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生疑、解疑过程中愉快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体会到思考的成功欢乐与满足。物理教学中,一系列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能对学生的大脑产生强烈的撞击,学生的思想火花被迅速地激活起来,并产生强烈的兴趣。
(2)启发性。启发性是设问最直接的目的,如果问题设计能让学生触类旁通,那么这个问题的启发性就强,有启发性的问题就是让学生不断地生成问题,活跃思维……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后,立刻生成第二个问题,这就要求问题设计既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又有很好的诱导性,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思路,不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探究性。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利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去发现,思考,探究,逐步培养其问题意识。例如,用“一定一动”滑轮组提升重物效果好,还是“二定二动”滑轮组提升重物效果好?学生回答是“二定二动”效果好,因为它能更省力。接着老师问:既然用“二定二动”的滑轮组好,为什么人们还要用“一定一动”的滑轮组?学生讨论后回答:“一定一动”比“二定二动”省距离。接着老师再问:它们的做功情况如何?哪个机械的效率更高?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在提升相同重物的情况下,“一定一动”的比“二定二动”的机械效率更高。在此基础上,老师进一步问:是不是越简单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呢?某一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不是一个定值呢?通过进一步的探究发现,用同一机械来提升不同的重物时,它的机械效率是不同的;提升的重物越重,其机械效率就越高。一连串的问题和实验结果,大大背离了学生原先的判断,强化了学生思维的探索性、研究性和创造性。
(4)延展性。学习“功和机械能”中“机械效率”一节时,在学生知道了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之后,对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事例,安排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一幕进行分析:明明和娟娟分别骑自行车上一道斜坡,健壮的明明沿着坡路一直冲了上去,而体弱的娟娟则骑车走S型的道路轻松上到了坡顶,他们上坡时谁的机械效率高?你认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证实你的想法?由于事例取自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这可以引起他们较强的探究欲望。学生在讨论中得出了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坡度的大小、粗糙程度、重力大小、用力大小等有关猜想。经过分析、筛选,大家在课堂上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倾斜程度、粗糙程度的关系进行研究,以验证自己的猜想。他们将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成为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车重力和拉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的拉力的大小,计算出了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由于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有通过控制变量分析问题的经历,因此他们熟练采用控制变量法,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测出了拉小车沿不同坡度斜面匀速上升时的机械效率,通过分析对比得出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效率越高的结论。同样,还知道了斜面越粗糙机械效率越低的道理。正是由于他们对所探究事例比较感兴趣,很多同学想更进一步搞清明明和娟娟的体重以及上坡速度是否对机械效率有影响,从而将探究活动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学生的这些发现,正是由于他们对这项以自己现有知识和技能顺利完成的探究感兴趣的结果。
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根据心理学中已知区,最近发现区和未知区的关系:人的认识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和“未知区”,即不能太易和太难,问题太易则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太难则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不仅无法使学生保持持久的探索心理,而且也会使提问失去价值,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果实,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这样的问题才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教学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学生积极主动地钻研,从而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课堂提问的功能
(1)激励和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兴趣的功能。心理学认为,科学学习是儿童关于自然现象的原有概念的发展与转变,而不是新信息的点滴积累过程。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的时候,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会引起学生的悬疑,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使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的地位,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同时教师应“慷慨”地提供思维加工的原料,通过回忆已有知识、演示实验、叙述现象、出示练习题等,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
(2)启发学生思维,给学生创造新的创新机遇的功能。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能力,预测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可能产生的认知障碍,通过巧妙设疑,突破难点和关键。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只有提出了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梳理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如在学习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后,学生由于头脑中早已有了与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理论类似的观念,不能正确运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去解释原来已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后的运动情况,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问:“你坐在向前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将手中的钥匙竖直向上抛出,当钥匙落下时,是落在手里,还是落在后面?为什么?”引导学生克服“钥匙抛出后,虽然在竖直方向上做先上后下的运动,但水平方向上它还将保持抛出时钥匙随汽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这一认识难点。
二、如何设计提问
鉴于提问的上述功能,我们应该在备课中按照如下的方式设计问题。
(1)趣味性。思维从对问题的兴趣开始。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把兴趣因素引入初中物理教学,无疑给其改革带来勃勃生机,最成功的学习者是那些既有天赋、又有极大学习动力的人。对于学生来讲,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其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而富有艺术的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提问激起的强烈兴趣,使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亢奋状态。所以,提问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生疑、解疑过程中愉快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体会到思考的成功欢乐与满足。物理教学中,一系列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能对学生的大脑产生强烈的撞击,学生的思想火花被迅速地激活起来,并产生强烈的兴趣。
(2)启发性。启发性是设问最直接的目的,如果问题设计能让学生触类旁通,那么这个问题的启发性就强,有启发性的问题就是让学生不断地生成问题,活跃思维……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后,立刻生成第二个问题,这就要求问题设计既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又有很好的诱导性,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思路,不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探究性。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利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去发现,思考,探究,逐步培养其问题意识。例如,用“一定一动”滑轮组提升重物效果好,还是“二定二动”滑轮组提升重物效果好?学生回答是“二定二动”效果好,因为它能更省力。接着老师问:既然用“二定二动”的滑轮组好,为什么人们还要用“一定一动”的滑轮组?学生讨论后回答:“一定一动”比“二定二动”省距离。接着老师再问:它们的做功情况如何?哪个机械的效率更高?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在提升相同重物的情况下,“一定一动”的比“二定二动”的机械效率更高。在此基础上,老师进一步问:是不是越简单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呢?某一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不是一个定值呢?通过进一步的探究发现,用同一机械来提升不同的重物时,它的机械效率是不同的;提升的重物越重,其机械效率就越高。一连串的问题和实验结果,大大背离了学生原先的判断,强化了学生思维的探索性、研究性和创造性。
(4)延展性。学习“功和机械能”中“机械效率”一节时,在学生知道了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之后,对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事例,安排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一幕进行分析:明明和娟娟分别骑自行车上一道斜坡,健壮的明明沿着坡路一直冲了上去,而体弱的娟娟则骑车走S型的道路轻松上到了坡顶,他们上坡时谁的机械效率高?你认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证实你的想法?由于事例取自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这可以引起他们较强的探究欲望。学生在讨论中得出了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坡度的大小、粗糙程度、重力大小、用力大小等有关猜想。经过分析、筛选,大家在课堂上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倾斜程度、粗糙程度的关系进行研究,以验证自己的猜想。他们将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成为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车重力和拉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的拉力的大小,计算出了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由于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有通过控制变量分析问题的经历,因此他们熟练采用控制变量法,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测出了拉小车沿不同坡度斜面匀速上升时的机械效率,通过分析对比得出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效率越高的结论。同样,还知道了斜面越粗糙机械效率越低的道理。正是由于他们对所探究事例比较感兴趣,很多同学想更进一步搞清明明和娟娟的体重以及上坡速度是否对机械效率有影响,从而将探究活动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学生的这些发现,正是由于他们对这项以自己现有知识和技能顺利完成的探究感兴趣的结果。
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根据心理学中已知区,最近发现区和未知区的关系:人的认识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和“未知区”,即不能太易和太难,问题太易则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太难则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不仅无法使学生保持持久的探索心理,而且也会使提问失去价值,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果实,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这样的问题才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教学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学生积极主动地钻研,从而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