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骨科内植物结合低强度全身振动载荷修复骨缺损和有利于骨整合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boh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如何提高钛合金种植体与骨组织的整合以及骨缺损修复效果是治疗骨缺损面临的主要问题。目的:观察3D打印骨科内植物结合低强度全身振动载荷对骨缺损修复和骨整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建立股骨外侧髁缺损模型后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对照组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多孔钛合金种植体处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低强度全身振动载荷处理。比较两组骨缺损模型兔采用不同方式处理后骨组织形态学参数、矿化沉积、骨整合情况及最大拔出力等。结果与结论:①观察组经全身振动刺激6,12周后,骨组织各参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已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2年8月29日审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七十五号主席令颁布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测绘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
本文对基于连续运行参考站(跟踪站)的高精度GPS单点观测模式及其特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该方法用于城市及工程测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通过生产实例,展示了该方法在城市及工程GPS测量应用中所具有的一些优点。
介绍了利用普通水准仪高精度监测建筑基础沉降的特制器具和设备 ,叙述了相关的观测要领、方法及精度指标
以兰州市新城黄河大桥河床立体模型建立过程为例 ,论述了如何应用野外观测数据生成数字高程模型 ,进而派生出河床立体模型的原理和方法。该方法在GIS和CAC系统中具有普遍性和推广价值。
随着嵌入式技术、通信技术、移动定位技术的发展 ,它们为电子地图技术的发展再次提供了难得发展机遇。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上技术和电子地图相结合的可行性 ,分析两种移动电子地图在移动定位、数据处理、数据传输等方面实现的技术以及优缺点
1病例报告患者男,31岁,反复剑突下疼痛2年半,加重伴柏油样大便4 d,呕血1 h,于1999年12月4日19点入我院急诊科,后转入消化内科。1997年4月在济军总院行钡餐透视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
本文探讨了从建筑物下开采矿产资源的可行性方案 ,提出了受到采动破坏影响的建 (构 )筑物应当采取的地面防护措施以及地下采区设计的基本要求 ,介绍了保护矿柱强度和稳定性计算方法 ,简述了地表移动预计方法及房屋保护程度估计 ,最后 ,介绍了一个实际例子
背景: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颈椎病患者,颈椎前路减压融合一直作为其手术治疗的金标准。自其使用以来,其术中操作简单便捷,术后病变节段症状显著缓解,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
本文阐述了教学计划与培养计划的区别,以及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主要内容及计划制定根据。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贴近生活需要、时代要求的项目,使学生能够灵活掌握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