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园林绿化工程中,应用到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就是园林植物,在实际的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把握好其植物的配置对于其整体的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及其后期园林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会直接影响到园林功能的发挥,所以保证园林植物配置的科学、合理性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在实际的设计规划工作中,应用合理的园林植物配置方法,本文就主要针对此予以简单分析研究。
【关键词】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引言: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对于园林绿化的建设越来越重视,良好的园林绿化建设,不仅能够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还能很好的体现历史文化内涵等内容,这就需要把握好园林植物配置方法,本文就主要在对其配置原则进行简单分析的基础上,对其配置方法予以简单介绍,对于园林绿化建筑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
在园林植物的配置工作中,应该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1、整体优先的原则。在园林植物配置工作中,应该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充分的利用性质、自然景观、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所处的环境特征来进行建设,所有要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对物种的多样性、历史文化景观、自然景观等的保护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其与园林之间的关系予以综合的考虑,使建设能够与自然和谐,使人们通过园林绿化能够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对所处地带的特征特色、景观格局、自然植被类型等要予以充分的研究与借鉴,在保证植物配置的科学合理性的基础上,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及艺术性,并要具有一定的亲近感与人性化;
2、园林植物配置工作中,应该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在草坪衬托、草木花卉点缀、树种的搭配、植物材料选择的过程中,都必须本着提高生态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在植物树种的选择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的创造出稳定的植物群落,应该尽量多的应用乡土树种,只有保证其适宜性,才能保证其在运行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依据生态学原理,在对各种植物的生态学及生物学特性予以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搭配、合理布局,使各种植物和谐共存,各个群落在生长过程中能够稳定发展,以便于有效的协调好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保证在建设过程中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4、文化原则,在园林建设的植物配置过程中,坚持文化原则。能够促使园林朝着人文内涵的方向发展,并且能够在园林中将不断演变起伏的历史文化脉络予以良好的体现,在园林建设的植物配置工作中,还应该很好的反映出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某种精神品格及人文内涵,以便于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二、园林植物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忽略了植物的生长特性
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必须要遵从生态、安全的角度,根据植物生长的规律,确保城市绿地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配置时,根据土地的土壤特性、透气、透水性,以及气候条件进行配置。但是有些建设单位在施工时并未考虑到这些因素,从而导致植物的不适应性和病虫害带来的巨大损失。
2、忽视了乡土植物的重要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相对来说植物非常丰富,这为城市绿化提供了丰富的植物资源。但是在不同地区的同一品种的植物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性。不少地区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对本土树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过分的追求大树、外来新品种、名贵树种,而这些新植物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较差或者养护成本较高,常常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3、植物配置缺乏艺术性
城市园林建设中,植物的选择配置其实就是一门艺术,涉及的范围也极为广泛,例如城市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在有些建设单位处于对资金、设计、施工因素等多方面的考虑,并没有实现园林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导致园林建设与真正的艺术建设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4、过分强调短期效果,忽视了功能作用的准确定位
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有的地方为了在短期内营造出景观效果,大量使用大树、名贵植物,片面追求园林植物配置的短期效果。也有的地方为了阻止人们损坏绿地,通过围篱等措施进行保护,虽然情有可原,却违背了园林建设本来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亲近大自然的初衷。另外,有些施工单位未能很好地理解设计的意图,设计图上设计的密度、种植方式没有贯彻到位,造成未能充分发挥植物在隔音、防尘、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方面的作用,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园林植物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三、园林植物种类的选择
园林建设与其他形式的工程建设具有显著的差别,这主要是因为园林建设过程中的植物是具有生命的,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因时制宜与因地制宜,以便于能够很好的发挥其观赏特性,在植物种类的选择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的问题:
1、树种的配置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尤其是在技术条件与经济条件都比较薄弱的地区,这一点显得尤其的重要,例如在亚热带地区,推荐选用优良的落叶树种。
2、树种配置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当地的土壤环境条件,例如在PH处于7.5-8.5的含钙质比较多的土质中,适宜选用枸杞、夹竹桃、桃叶珊瑚、棕榈、黄杨、女贞等喜碱性的树种;而在PH值处于5.5~6.5的含铁铝成分比较多的土壤中,适宜栽种红花继木、茶花、茶梅、杜鹃等喜酸性的树种。
3、在安排配植用地及绿化场所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树种对太阳光照的需求强度。
4、树种配置过程中,应该满足相关的环保要求,树木的种类种类,很多植物不断具有美化环境、绿化等作用,还具有抗污染、阻截有害气体、吸滞粉尘、隔音、杀菌、防火、固沙、防风等作用,所以在实际的园林建设过程中,应该依据各地区实际的环境保护需求,对树木进行合理配置。 5、要依据绿地的直击性质,对树木进行合理配置。
四、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1、自然式配置
1.1孤植
这主要指的是单株树的孤立种植,在孤植树的园林中,一种情况是将其作为园林中独立的庇荫树来应用,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这一类树木要求具有寿命长、冠大荫浓的特点,另一种情况是单纯处于构图艺术的需求出发,为了显示树木的个体美,一般情况下,会成为园林空间的主景,这一类树木要求色泽鲜艳、开花繁茂、姿态优美、体型端庄等特点,常用的孤植树种有南洋衫、香樟、乌桕、广玉兰、银杏、榕树、造型罗汉松、桂花、鸡爪槭等。
1.2丛植
丛植,一个树丛通常是由三五株同种或者异种的树木不等距的种植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种植形式在园林中的应用比较普遍,可以作为主景湖综合配景,也可以作为隔离措施存在,常用于丛植的树种有:红叶桃、苏铁、南天竹、红继木、海桐、女贞、黄杨、白玉兰、桂花、红枫等,通常情况下,丛植最多可以有十五株大小不等的几种灌木与乔木组成,这是园林中应用比较普遍的方式,可以应用配景或者是主景作为隔离措施,配置应该自然,要能够符合艺术构图规律,既要能够表现出植物的群体美,又要能够表现出树种的个体美,配植树丛的地面,既可以是草花地、草坪、自然植被,也可以是台地或者是山石,在丛植的过程中,应该处理好株间关系,注重不同树种之间的搭配及株间距的合理性,并要尽量的选择具有搭配关系的树种,既要表现出统一的特点,又要表现出每一株树木的个体美。
1.3群植
群植主要是指应用一两种乔木为主体,并与多种灌木或者是乔木搭配,以便于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由于树木的数量比较大,主要是表现群体特征,其数量比丛植的数量要多,群植与丛植的显著差别是:丛植中能够现出各个植物的个体美,丛植中的各个单株能够拆开来进行单独的观赏,其花、果、色彩、树姿等的观赏价值都比较高;而在群植中,各个单株的树木不同进行一一的单独挑选,而是注重将其组合成一个有效的整体,以便于有效的体现出群体美,群植的树木的株数比较多,其整体的组织结构比较密实,其各种植物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作用。
1.4带植
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其以带状的形式栽种数量较多的灌木与乔木,常用于公路与街道的两旁,可以将其应用于园林景物的背景与隔离措施中,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密植,以便于形成树屏,常用于带植的树种有苏铁、红继木、黄素梅、榕树、银杏、桂花、意杨、杉树、榉树等,这种种植形式,既能带来比较好的视觉效果,又能起到较好的隔离作用。
2、规则式配置
其次是规则式的配置,主要表现为:(1)行植,;(2)正方形栽植,;(3)三角形种植,树木的株距与行距依据等腰或者是等边三角形进行排列;(4)长方形栽植,与正方形栽植不同的是其行距大于株距。
3、色彩搭配
合理进行色彩搭配是美化风景园林又一重要方式。一方面,为了增加园林的可观性,就可以将树木修剪成各种各样的有趣形状,圆形、方形或者小动物等,但不能够破坏植被的主干。另一方面,合理利用色彩,春天是色彩最为鲜艳的季节,一片片的草地也绿了。所以,在实现花种多样化的基础上,还应该利用绿色进行搭配。突出色彩效用的有效方式是对花丛进行合理的安置与摆放,例如:彩虹,它就是一种对颜色进行有效利用的方式。另外,还应该结合花类的特点,实现花的自然美与群体美,从而装点整个风景园林的色彩,凸显整个景色的绚烂,为居民创造更具姿彩的生活。
五、结束语
园林绿化建设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其建设过程中,要想保证其建设质量,保证其植物配置的科学合理性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主要结合园林绿化建设的特点,对其植物配置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对于实际的园林植物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凤杰,张芬芹.浅谈园林植物配置[J].民营科技,2011(5):85.
[2]常胜辉.浅谈园林植物配置方法[J].现代园艺,2011(8)139.
[3]李雄.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8(01):108.
[4]李静,张浪,朱祥明.上海世博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构思剖析[J].中国园林,2007(06):216.
【关键词】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引言: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对于园林绿化的建设越来越重视,良好的园林绿化建设,不仅能够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还能很好的体现历史文化内涵等内容,这就需要把握好园林植物配置方法,本文就主要在对其配置原则进行简单分析的基础上,对其配置方法予以简单介绍,对于园林绿化建筑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
在园林植物的配置工作中,应该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1、整体优先的原则。在园林植物配置工作中,应该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充分的利用性质、自然景观、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所处的环境特征来进行建设,所有要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对物种的多样性、历史文化景观、自然景观等的保护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其与园林之间的关系予以综合的考虑,使建设能够与自然和谐,使人们通过园林绿化能够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对所处地带的特征特色、景观格局、自然植被类型等要予以充分的研究与借鉴,在保证植物配置的科学合理性的基础上,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及艺术性,并要具有一定的亲近感与人性化;
2、园林植物配置工作中,应该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在草坪衬托、草木花卉点缀、树种的搭配、植物材料选择的过程中,都必须本着提高生态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在植物树种的选择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的创造出稳定的植物群落,应该尽量多的应用乡土树种,只有保证其适宜性,才能保证其在运行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依据生态学原理,在对各种植物的生态学及生物学特性予以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搭配、合理布局,使各种植物和谐共存,各个群落在生长过程中能够稳定发展,以便于有效的协调好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保证在建设过程中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4、文化原则,在园林建设的植物配置过程中,坚持文化原则。能够促使园林朝着人文内涵的方向发展,并且能够在园林中将不断演变起伏的历史文化脉络予以良好的体现,在园林建设的植物配置工作中,还应该很好的反映出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某种精神品格及人文内涵,以便于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二、园林植物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忽略了植物的生长特性
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必须要遵从生态、安全的角度,根据植物生长的规律,确保城市绿地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配置时,根据土地的土壤特性、透气、透水性,以及气候条件进行配置。但是有些建设单位在施工时并未考虑到这些因素,从而导致植物的不适应性和病虫害带来的巨大损失。
2、忽视了乡土植物的重要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相对来说植物非常丰富,这为城市绿化提供了丰富的植物资源。但是在不同地区的同一品种的植物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性。不少地区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对本土树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过分的追求大树、外来新品种、名贵树种,而这些新植物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较差或者养护成本较高,常常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3、植物配置缺乏艺术性
城市园林建设中,植物的选择配置其实就是一门艺术,涉及的范围也极为广泛,例如城市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在有些建设单位处于对资金、设计、施工因素等多方面的考虑,并没有实现园林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导致园林建设与真正的艺术建设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4、过分强调短期效果,忽视了功能作用的准确定位
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有的地方为了在短期内营造出景观效果,大量使用大树、名贵植物,片面追求园林植物配置的短期效果。也有的地方为了阻止人们损坏绿地,通过围篱等措施进行保护,虽然情有可原,却违背了园林建设本来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亲近大自然的初衷。另外,有些施工单位未能很好地理解设计的意图,设计图上设计的密度、种植方式没有贯彻到位,造成未能充分发挥植物在隔音、防尘、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方面的作用,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园林植物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三、园林植物种类的选择
园林建设与其他形式的工程建设具有显著的差别,这主要是因为园林建设过程中的植物是具有生命的,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因时制宜与因地制宜,以便于能够很好的发挥其观赏特性,在植物种类的选择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的问题:
1、树种的配置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尤其是在技术条件与经济条件都比较薄弱的地区,这一点显得尤其的重要,例如在亚热带地区,推荐选用优良的落叶树种。
2、树种配置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当地的土壤环境条件,例如在PH处于7.5-8.5的含钙质比较多的土质中,适宜选用枸杞、夹竹桃、桃叶珊瑚、棕榈、黄杨、女贞等喜碱性的树种;而在PH值处于5.5~6.5的含铁铝成分比较多的土壤中,适宜栽种红花继木、茶花、茶梅、杜鹃等喜酸性的树种。
3、在安排配植用地及绿化场所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树种对太阳光照的需求强度。
4、树种配置过程中,应该满足相关的环保要求,树木的种类种类,很多植物不断具有美化环境、绿化等作用,还具有抗污染、阻截有害气体、吸滞粉尘、隔音、杀菌、防火、固沙、防风等作用,所以在实际的园林建设过程中,应该依据各地区实际的环境保护需求,对树木进行合理配置。 5、要依据绿地的直击性质,对树木进行合理配置。
四、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1、自然式配置
1.1孤植
这主要指的是单株树的孤立种植,在孤植树的园林中,一种情况是将其作为园林中独立的庇荫树来应用,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这一类树木要求具有寿命长、冠大荫浓的特点,另一种情况是单纯处于构图艺术的需求出发,为了显示树木的个体美,一般情况下,会成为园林空间的主景,这一类树木要求色泽鲜艳、开花繁茂、姿态优美、体型端庄等特点,常用的孤植树种有南洋衫、香樟、乌桕、广玉兰、银杏、榕树、造型罗汉松、桂花、鸡爪槭等。
1.2丛植
丛植,一个树丛通常是由三五株同种或者异种的树木不等距的种植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种植形式在园林中的应用比较普遍,可以作为主景湖综合配景,也可以作为隔离措施存在,常用于丛植的树种有:红叶桃、苏铁、南天竹、红继木、海桐、女贞、黄杨、白玉兰、桂花、红枫等,通常情况下,丛植最多可以有十五株大小不等的几种灌木与乔木组成,这是园林中应用比较普遍的方式,可以应用配景或者是主景作为隔离措施,配置应该自然,要能够符合艺术构图规律,既要能够表现出植物的群体美,又要能够表现出树种的个体美,配植树丛的地面,既可以是草花地、草坪、自然植被,也可以是台地或者是山石,在丛植的过程中,应该处理好株间关系,注重不同树种之间的搭配及株间距的合理性,并要尽量的选择具有搭配关系的树种,既要表现出统一的特点,又要表现出每一株树木的个体美。
1.3群植
群植主要是指应用一两种乔木为主体,并与多种灌木或者是乔木搭配,以便于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由于树木的数量比较大,主要是表现群体特征,其数量比丛植的数量要多,群植与丛植的显著差别是:丛植中能够现出各个植物的个体美,丛植中的各个单株能够拆开来进行单独的观赏,其花、果、色彩、树姿等的观赏价值都比较高;而在群植中,各个单株的树木不同进行一一的单独挑选,而是注重将其组合成一个有效的整体,以便于有效的体现出群体美,群植的树木的株数比较多,其整体的组织结构比较密实,其各种植物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作用。
1.4带植
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其以带状的形式栽种数量较多的灌木与乔木,常用于公路与街道的两旁,可以将其应用于园林景物的背景与隔离措施中,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密植,以便于形成树屏,常用于带植的树种有苏铁、红继木、黄素梅、榕树、银杏、桂花、意杨、杉树、榉树等,这种种植形式,既能带来比较好的视觉效果,又能起到较好的隔离作用。
2、规则式配置
其次是规则式的配置,主要表现为:(1)行植,;(2)正方形栽植,;(3)三角形种植,树木的株距与行距依据等腰或者是等边三角形进行排列;(4)长方形栽植,与正方形栽植不同的是其行距大于株距。
3、色彩搭配
合理进行色彩搭配是美化风景园林又一重要方式。一方面,为了增加园林的可观性,就可以将树木修剪成各种各样的有趣形状,圆形、方形或者小动物等,但不能够破坏植被的主干。另一方面,合理利用色彩,春天是色彩最为鲜艳的季节,一片片的草地也绿了。所以,在实现花种多样化的基础上,还应该利用绿色进行搭配。突出色彩效用的有效方式是对花丛进行合理的安置与摆放,例如:彩虹,它就是一种对颜色进行有效利用的方式。另外,还应该结合花类的特点,实现花的自然美与群体美,从而装点整个风景园林的色彩,凸显整个景色的绚烂,为居民创造更具姿彩的生活。
五、结束语
园林绿化建设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其建设过程中,要想保证其建设质量,保证其植物配置的科学合理性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主要结合园林绿化建设的特点,对其植物配置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对于实际的园林植物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凤杰,张芬芹.浅谈园林植物配置[J].民营科技,2011(5):85.
[2]常胜辉.浅谈园林植物配置方法[J].现代园艺,2011(8)139.
[3]李雄.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8(01):108.
[4]李静,张浪,朱祥明.上海世博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构思剖析[J].中国园林,2007(0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