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在近年的高考中占到8分。但是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到了高三阶段甚至参加完高考之后对其依然一头雾水,不知所以。高中语文课本中虽然有诗歌单元,但一些教师对此重视不够或者方法控制不当,使诗歌教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学期考试中出现的诗歌毕竟数量有限而且分散。系统教学难度较大。
经过几年的认真淘洗,我对它的认识逐渐清晰起来,觉得诗歌鉴赏首先要回归课本,让课本成为“革命”的策源地,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具备考试思维的能力。
现将反思实践结果总结如下。
目前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的存在状态是古典诗歌,所以第三册语文书中的古典诗歌单元应成为重中之重,要讲精讲透,引导学生领会要领,学生只有在跟它打交道的时候不会有局促感,以后再相遇的时候才会有一见如故的亲切感。另外,对现代诗歌也不可懈怠。因为它出现在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一单元,是学生领略高中语文的第一页,地位非同小可,而且,它与古典诗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以把它作为以后享受语文世界的乐趣尤其是攻克古典诗歌的序曲。我是用这样的思路和方法处理这两个部分的:
1、学习古典诗歌时有目的地渗透设题方向和答题技巧
比如讲《山居秋暝》时,我根据高考的五个设题方向分别设置了五个问题:
①诗歌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③塑造了山村居民怎样的形象?
④“空”字的丰富意蕴有哪些?
⑤有人评价王维的诗歌为“诗中有画”,你同意吗?为什么?
然后翔实地介绍不同问题的答题技巧。比如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考虑诗歌题材、诗人后半生的思想和诗歌内容三个方面。这样这首诗的内外各种信息就铺展在学生面前了:山水田园类,诗人仕途受挫后转而倾向佛家思想,比如他的名和字组合在一起就暗合了佛经《维摩诘经》,诗歌展示了山水的美好和民风的淳朴。因此最后的答案就确定为——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因为《山居秋暝》是古典诗歌单元的第一首近体诗,所以在处理上要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其他诗歌可根据自身需要各有侧重,不必面面俱到。这种教学方案可以有效地将课本和考试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走进课本的同时也走进了考试,学生心中的考试不再是抽象的名词,而是活生生的课堂,这样他们才会对诗歌鉴赏有宏观而清晰的认识,才能消除对诗歌鉴赏题的恐惧感。
2、学习现代诗歌时可侧重在意象、意境和思想感情的把握上
意象是诗歌构成的最重要的元件,意象组合成意境,而意境又是把握诗人思想情感的凭借,因此可在高中语文的开门阶段把诗人的情感(五个考点中最重要的)作为主攻,把意象和意境作为突破口。当然,在进入这个环节之前,还是要高屋建瓴地告知学生高考的设题方向和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使他们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肩负的任务,从而有的放矢地为以后的深层学习奠定好基础。
比如讲《再别康桥》时,我让学生揣摩诗人的情感。并思考这种结论源何而来。经过与学生耐心地切磋、讨论后,最后将目标锁定在云彩、柳、荇、潭几个意象上,它们构成了浪漫、清新而缠绵的意境。据此即可断定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是洒脱中不失一份留恋。这种处理不仅锻炼了学生对诗人情感科学推知的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对有效信息敏感捕捉的能力。如果在整个单元中反复进行类似的训练。学生就会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而这种经验会让他们拥有安全感和具有方向感。
3、用以诗解诗和以歌和诗等手段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所谓“诗的语言”指的是我尽量使用与诗歌相匹配的语言,或华丽或简约,有时还会扩大诗歌的界面。即介入其他诗人的诗句。让诗人在时空错位下形成心灵的默契,并借助这种特殊的感应去感染学生,感动学生,让他们喜欢诗歌甚至热爱诗歌。比如在《致橡树》中讲到“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时,我联系了诗句“我爱你,不仅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来诠释平等独立的爱情观;当讲到“因为坚贞就在这里”时。我援引了诗句“我喜欢你静静地站立,在你携带的光的强度里”来解读坚贞伟大的爱情观。每当看到学生亮晶晶的眼神和陶醉般的笑容时,每当听到学生啧啧的赞叹和声情并茂的朗读时。我的内心会很踏实,当然也会萌生一种给学生诗歌般的语文课的更深沉的使命感。
所谓“以歌和诗”指的是调动能表现主题的歌曲或者由原诗词生成的歌曲来应和诗歌,使诗歌意境升华。使学习气氛升温。比如我在讲闻一多的《死水》时就引入了他的《七子之歇》,还和大家一起哼唱了其中的第一首《澳门》,再结合介绍他的经历,使同学们对这位伟大的爱国者肃然起敬,同时对他的创作也倾注了极高的热情。
4、掌握诗歌鉴赏的一些术语
(1)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术语。比如诗的概念,诗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它们各自的字数、行数、对仗、平仄要求等。
古体诗: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旬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比如词的概念,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2)诗歌分类术语。诗根据内容可分为赠友送别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闲适隐逸诗、谈禅说理诗、思妇闺情诗和羁旅行役诗。
当课本资源被调动起来以后,当课本与考试实现链接之后,我看到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眼神是比较清澈的,态度是比较从容的。我内心也会因此掠过一丝丝的欣慰。当然。反思之路无止境,科学、实效、成熟的课型将是我教学生涯的毕生追求。背负着学生的信任,背负着学校的重托,我会一直,一直,走在反思的路上。
经过几年的认真淘洗,我对它的认识逐渐清晰起来,觉得诗歌鉴赏首先要回归课本,让课本成为“革命”的策源地,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具备考试思维的能力。
现将反思实践结果总结如下。
目前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的存在状态是古典诗歌,所以第三册语文书中的古典诗歌单元应成为重中之重,要讲精讲透,引导学生领会要领,学生只有在跟它打交道的时候不会有局促感,以后再相遇的时候才会有一见如故的亲切感。另外,对现代诗歌也不可懈怠。因为它出现在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一单元,是学生领略高中语文的第一页,地位非同小可,而且,它与古典诗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以把它作为以后享受语文世界的乐趣尤其是攻克古典诗歌的序曲。我是用这样的思路和方法处理这两个部分的:
1、学习古典诗歌时有目的地渗透设题方向和答题技巧
比如讲《山居秋暝》时,我根据高考的五个设题方向分别设置了五个问题:
①诗歌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③塑造了山村居民怎样的形象?
④“空”字的丰富意蕴有哪些?
⑤有人评价王维的诗歌为“诗中有画”,你同意吗?为什么?
然后翔实地介绍不同问题的答题技巧。比如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考虑诗歌题材、诗人后半生的思想和诗歌内容三个方面。这样这首诗的内外各种信息就铺展在学生面前了:山水田园类,诗人仕途受挫后转而倾向佛家思想,比如他的名和字组合在一起就暗合了佛经《维摩诘经》,诗歌展示了山水的美好和民风的淳朴。因此最后的答案就确定为——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因为《山居秋暝》是古典诗歌单元的第一首近体诗,所以在处理上要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其他诗歌可根据自身需要各有侧重,不必面面俱到。这种教学方案可以有效地将课本和考试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走进课本的同时也走进了考试,学生心中的考试不再是抽象的名词,而是活生生的课堂,这样他们才会对诗歌鉴赏有宏观而清晰的认识,才能消除对诗歌鉴赏题的恐惧感。
2、学习现代诗歌时可侧重在意象、意境和思想感情的把握上
意象是诗歌构成的最重要的元件,意象组合成意境,而意境又是把握诗人思想情感的凭借,因此可在高中语文的开门阶段把诗人的情感(五个考点中最重要的)作为主攻,把意象和意境作为突破口。当然,在进入这个环节之前,还是要高屋建瓴地告知学生高考的设题方向和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使他们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肩负的任务,从而有的放矢地为以后的深层学习奠定好基础。
比如讲《再别康桥》时,我让学生揣摩诗人的情感。并思考这种结论源何而来。经过与学生耐心地切磋、讨论后,最后将目标锁定在云彩、柳、荇、潭几个意象上,它们构成了浪漫、清新而缠绵的意境。据此即可断定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是洒脱中不失一份留恋。这种处理不仅锻炼了学生对诗人情感科学推知的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对有效信息敏感捕捉的能力。如果在整个单元中反复进行类似的训练。学生就会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而这种经验会让他们拥有安全感和具有方向感。
3、用以诗解诗和以歌和诗等手段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所谓“诗的语言”指的是我尽量使用与诗歌相匹配的语言,或华丽或简约,有时还会扩大诗歌的界面。即介入其他诗人的诗句。让诗人在时空错位下形成心灵的默契,并借助这种特殊的感应去感染学生,感动学生,让他们喜欢诗歌甚至热爱诗歌。比如在《致橡树》中讲到“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时,我联系了诗句“我爱你,不仅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来诠释平等独立的爱情观;当讲到“因为坚贞就在这里”时。我援引了诗句“我喜欢你静静地站立,在你携带的光的强度里”来解读坚贞伟大的爱情观。每当看到学生亮晶晶的眼神和陶醉般的笑容时,每当听到学生啧啧的赞叹和声情并茂的朗读时。我的内心会很踏实,当然也会萌生一种给学生诗歌般的语文课的更深沉的使命感。
所谓“以歌和诗”指的是调动能表现主题的歌曲或者由原诗词生成的歌曲来应和诗歌,使诗歌意境升华。使学习气氛升温。比如我在讲闻一多的《死水》时就引入了他的《七子之歇》,还和大家一起哼唱了其中的第一首《澳门》,再结合介绍他的经历,使同学们对这位伟大的爱国者肃然起敬,同时对他的创作也倾注了极高的热情。
4、掌握诗歌鉴赏的一些术语
(1)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术语。比如诗的概念,诗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它们各自的字数、行数、对仗、平仄要求等。
古体诗: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旬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比如词的概念,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2)诗歌分类术语。诗根据内容可分为赠友送别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闲适隐逸诗、谈禅说理诗、思妇闺情诗和羁旅行役诗。
当课本资源被调动起来以后,当课本与考试实现链接之后,我看到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眼神是比较清澈的,态度是比较从容的。我内心也会因此掠过一丝丝的欣慰。当然。反思之路无止境,科学、实效、成熟的课型将是我教学生涯的毕生追求。背负着学生的信任,背负着学校的重托,我会一直,一直,走在反思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