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愤怒是我的食物……我们在愤怒的时候,应当保持天后般的尊严。”
——伏伦妮亚,《科里奥兰纳斯》
《科里奥兰纳斯》是一部颇为纯粹的莎士比亚悲剧。古罗马英雄马歇斯生来神武,因战而得科里奥兰纳斯尊号,却天性孤高,鄙弃平民。在利益与权力双重推动下,两位护民官鼓动民意,驱逐了马歇斯。被流放后的马歇斯转投敌军,意在攻入罗马复仇。最终却被母亲劝服,放弃反攻罗马,最终惨死于敌人剑下。
NTLive摄制的版本由乔希·洛克执导,汤姆·希德勒斯顿、马克·盖蒂斯领衔主演。演出场地是丹马尔仓库剧院(Donmar Warehouse),其剧场与舞美的极简而有意淡化剧目的时代性,转而着力刻画“战争-政治”之张力这一永恒母题。诚然,对艺术作品达成直觉观审的美学眼光至关重要,但做出适当分析的美学理解亦不可或缺。本文拟以两种“愤怒”作为主要关注点,对本剧做出简要评论。
一、叙事展演:愤怒之脉络
本剧以如下情景开场:在轻柔女声的歌咏之中,金发男孩跟随灯光以红漆在舞台上画出一个矩形。此后,异质性的愤怒在方形边界内外不断涌动,而主要人物的悲欢生死亦如困兽,无法越过其界限。观众三面围坐,如同身处古罗马斗兽场。舞台上仅有数把椅子、铁梯、讲演台,而演员身着麻制现代装,在拉近与观众距离的同时,无形间加强了对戏剧情感张力的表达。
愤怒是本剧中浮现的首种情绪。“你们知道卡厄斯·马歇斯是人民的最大公敌……让我们杀死他!”对以马歇斯为代表的贵族之愤怒,使得市民手持棍棒掀起暴乱。其来源有三:其一是对马歇斯轻蔑态度的不满;其二是对谷价高涨的抗议;其三是对贵族优渥生活与自己境遇差距的不平。这一愤怒暂时被充当贵族与百姓间纽带的米尼涅斯的说辞所安抚,但言语上的和解并非根源性的,为将至的分裂命运埋下了预示。短暂平息后,愤怒的第二次出场接踵而至:马歇斯首次登场,就将平民痛斥为“疥藓”“废物”,还要“把几千个这样的奴才杀死,堆成一座高高的尸山”。如此富攻击性的话语使听众宛如置身战场,几乎要将他所叱责者误认成敌军,而非本国的民众了。
我们可以将以马歇斯为主体的愤怒做出如下区分:第一种愤怒对象是民众;而第二种愤怒对象则是敌国。正是这两种本质上几无分别的愤怒,与其余异质性的怒火一同,将英雄推向悲劇命运的熊熊烈焰。最为集中的桥段无疑是对敌国的战争戏。激情与怒火得到了合法的倾泻场所:战场与肉身。在戏剧所呈现的场景中,马歇斯孤身站在舞台正中的两把铁椅上,鼓舞士兵不成,便手举刀剑独自登上城梯。在畏葸不前的众人之上,唯有他的形影与光的显现相融合,在黑暗背景中被照亮:舞台上方雷火劈落,英雄在火光与战鼓声中登顶,没入黑暗;再出现时已如战神般全身浴血、神色肃杀,以一己之力彻底扭转战局。对伏尔斯一役将马歇斯的骁勇善战展露无遗,也使他获得了科里奥兰纳斯的尊名。
异质性的愤怒对冲的风暴酝酿于市民广场一幕,并在接踵而至的元老院审判中达成了彻底的释放。得胜归来的马歇斯在经过百般劝说后,身着麻袍现身广场。纵其尽力维持谦卑举止,却还是无法掩饰轻蔑,直言:“请把你们的票给我!”此时布光集于马歇斯一身,光束将他与身侧平民切割开来;双方一面在明,一面在暗,永不相交,永不相融,异质愤怒间的不可调节在泾渭分明的光束里得以彰显。
而元老院辩论审判一幕的戏剧张力可谓全剧巅峰。在米尼涅斯和护民官对峙时,灯光主要从米尼涅斯与护民官所站立的方位打出;而当马歇斯出现后,原本处于舞台左后方的两位护民官就在灯光的改变之下被隐入黑暗。而当主要角色全部登场时,无论是亦师亦父的贵族米尼涅斯,两位傲慢跋扈的护民官,还是情绪爆发的伏伦妮亚和濒临失控的马歇斯,所有人物的情绪与性格都得到了鲜明而清晰的展现。此刻布光不再专一,而是散布在每个角色的头顶;这暗示着在有缺陷的共和制下,所有人都兼具受害者与加害者双重身份。而最终熄灭的灯光,也指向英雄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陨落。相比谦卑自处的米尼涅斯,直言鄙薄的马歇斯显然成了支配民众的高傲代言者。而这指向对有序状态的欲望与强力天性之间的冲突:招致民众愤怒的源头是马歇斯的轻蔑与愤怒——这使他们感到个人价值受到冒犯——因而被视为当下混乱状态的罪魁祸首;而这一当下的愤怒又指向对曾经有序(民主与和平)状态的不可回溯。因此,对于马歇斯的定罪与随之而来的报复并非旨在消灭或驱逐马歇斯自身,而是为了获取回溯至有序状态的可能。
二、多重隐喻:愤怒之分裂
在本剧对莎翁原作的演绎中,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隐喻,它们分别指向不同愤怒间的冲突与所致的分裂。此外,鉴于丹马尔仓库剧院的舞台空间十分有限,如何表现戏剧场景就是相当重要的问题。
我们不妨从演员们的位置移动入手,将舞台视为画布,并以点、线、面对本剧的编排艺术进行解析。在米尼涅斯“肚子-身体”的比喻中,贵族与平民分别对应肚子与身体。在平民组成的有机身体之中,肚子虽然看似尸位素餐,但却是储存机体赖以生存的食物的仓库和工厂,负责把营养输回四肢百窍,让平民组成的其余部位能够各司其职。在此处的舞台呈现中,象征身体器官的平民在矩形的中心点米尼涅斯身边环绕而行。平民组成的边缘点具有灵活性,但也具备了扩展为面的潜质,隐喻着他们的愤怒将最终形成吞噬中心点的浪潮。
而在米尼涅斯和两位护民官针锋相对的情境中,三人在红框边缘交互行走,却从未共处一个半场,隐喻着双方的水火不容。而在米尼涅斯、伏伦妮亚和妻子轮番劝说马歇斯为自己的言行向人民致歉时,马歇斯与其他三人也始终处于颇具距离感的对角线上。对角线这一形式在艺术布局上具有微妙的张力:既具水平线的冷基调,又具垂直线的暖基调,囊括了发展、方向、距离感与动态感,表明了马歇斯怒火的情绪波动,在此亦融合了情节发展与情绪延伸的多重可能。在第二场马歇斯带领敌军攻城前夜,两位护民官乞求愤怒的米尼涅斯前去敌营劝说马歇斯时,三人的站位恰好构成了不断变幻的三角形,这意味着三人的情绪处于并不稳定且相互对立的关系之中,正作谈判式的试探与交锋。 此外,在舞台上除去最开始被小男孩以红色颜料界定的矩形之外,男性护民官又在地上用黑颜料画出一个小矩形作为罪人马歇斯的公审处。而在第二场,马歇斯背叛了伏尔斯人放弃出兵时,他也依然站在黑矩形中接受大将军的怒火。除此以外,黑色矩形中再未设置过其余角色的立足点。对政治荣耀的背叛与拒斥即是对公共政治系统的背叛与拒斥;马歇斯自然可以秉持其私人天性而摒除浮名,但一旦他身负某种责任,担当某种角色,这一行动就必然在公共系统中有所表征,也必然受到公共形式的推断与想象。意图占据系统中的位置却又主观拒斥或背叛所应担负的责任,这二者间的分裂使得他者与马歇斯之间失去了相互理解的基础,两种异质化的怒火也再无相互交融的可能性。与之相应,马歇斯所孤独站立的点被强烈的黑红二色矩形所强调,使舞台有一种受几何形状控制的约束感,自由与枷锁间的张力就此生成。
全剧以如下场景作结:舞台上方洒落下鲜红的花瓣,与马歇斯尸身上滴下的血同样殷红。伏伦妮亚站在一片红海中,面色沉肃。舞台右侧,一代战神马歇斯被愤怒的伏尔斯人用铁链倒吊起来,被利刃割喉,血溅三尺;舞台左侧,伏伦妮亚被顶光和鲜红色漫射的光轮所笼罩,正接受罗马的赞美唱颂——这些死里逃生的罗马人正在褪去愤怒的喜悦中浑身战栗。此刻生与死同台上演,通过灯光效果和舞台调度营造出电影般的时空效果,整幕戏剧的情绪在此被推至了高潮——此刻本在角色身上的愤怒情绪,由于这一场景所呈现出的强烈对比而转移到在场的观者身上。值得关注的是,在绘画艺术中,画面的左侧往往意味着更为轻快、自由、解放的形象;而画面的右侧则更为密集、沉重、约束。这一形式規则与本剧对舞台的编排也是暗合的。由此,本剧通过对舞台之上点、线、面等因素的控制,生成了颇具个性与形式感的视觉语言,从而得以将这一传统剧目以崭新的现代艺术形式向世人呈现。
三、结语
马歇斯的悲剧既非布莱希特所言“失去了英雄的人民的悲剧”,也不仅仅是马歇斯本人的悲剧,而是遵从天性的私人自我与具有潜在规则的公共领域之间的分裂悲剧。在民众力量蔚然成风的现代民主政治生活中,作为个人品性的高贵早已失去光辉,而英雄式个人则被公民预期以公仆式角色现身。可以说,马歇斯和罗马的命运被某种力量紧密相连;这一莎翁笔下的罗马版图尔努斯、过于纯粹的恺撒,既是罗马的战神,也是罗马的祭品。
而本次NTLive版本的编排可以说将这一传统形象以现代方式展现得淋漓尽致。仓库剧院的舞台占地面积小,并且三面向观众开放,演员们的上下场以及换场存在问题。但本剧导演组对剧场空间的利用可以说极为巧妙:红色矩形、几把铁梯、一排座椅,便是所有演出道具;对演员行动轨迹与布光的编排也是如此。这无疑指示了某种程度的形式主义倾向:旨在剪除繁杂的枝蔓末节,将情绪与叙事之外的事物进行抽象;如此极简的处理弱化了对场景的全面复刻,得以将关切落于演员的情绪展演与故事脉络上,反而使莎剧的核心冲突更为鲜明。但这一策略的问题在于,对演员本身技艺、对剧本的理解以及导演组对舞台的把控要求极高,恐怕并不能为大多数剧场所沿承摹用。此外,服化道与场景的极简也多少削弱了原剧中宏阔的史诗感,而重在叙写个体间的情节交互与心绪起伏。当然,这也不失为当代戏剧对古典作品的独特诠释视角。
诚然,我们难以利用日常世界经验对莎剧进行观看与理解。但也正由于这一巨大的落差,《科里奥兰纳斯》对其的理解与基于理解之上的当代演出才得以具有更为鲜明的、震撼人心的表现力量。无论是剧场与服化道的设置,抑或是从天而降的花雨、凭空炸响的雷光还是最后的倒吊与挣扎,都在有限的剧场空间里极好地完成了冲突叙写、场景转换与叙事承接。总体而言,本剧基本忠于莎剧台词的原貌,在此基础上设计的现代舞美阐释成功地塑造了独特的视觉语言,从而良好地向观者传递了莎翁原作中的粗粝感:在身体与言语的力量交缠中,悲剧中常见的修辞暗喻与形上指涉悄然退场,而留于此处的唯有怒火、利剑与鲜血,并成功描绘出公共欺骗与私人自我相分裂的世界中的双重病态。由此,诸冲突间的张力绝不仅限于叙事内部情绪的涌动,而要延展到整部戏剧的书写与某种理想形式之间的张力,进而为当代观众对古典剧目的观审提供了崭新的理解可能。
——伏伦妮亚,《科里奥兰纳斯》
《科里奥兰纳斯》是一部颇为纯粹的莎士比亚悲剧。古罗马英雄马歇斯生来神武,因战而得科里奥兰纳斯尊号,却天性孤高,鄙弃平民。在利益与权力双重推动下,两位护民官鼓动民意,驱逐了马歇斯。被流放后的马歇斯转投敌军,意在攻入罗马复仇。最终却被母亲劝服,放弃反攻罗马,最终惨死于敌人剑下。
NTLive摄制的版本由乔希·洛克执导,汤姆·希德勒斯顿、马克·盖蒂斯领衔主演。演出场地是丹马尔仓库剧院(Donmar Warehouse),其剧场与舞美的极简而有意淡化剧目的时代性,转而着力刻画“战争-政治”之张力这一永恒母题。诚然,对艺术作品达成直觉观审的美学眼光至关重要,但做出适当分析的美学理解亦不可或缺。本文拟以两种“愤怒”作为主要关注点,对本剧做出简要评论。
一、叙事展演:愤怒之脉络
本剧以如下情景开场:在轻柔女声的歌咏之中,金发男孩跟随灯光以红漆在舞台上画出一个矩形。此后,异质性的愤怒在方形边界内外不断涌动,而主要人物的悲欢生死亦如困兽,无法越过其界限。观众三面围坐,如同身处古罗马斗兽场。舞台上仅有数把椅子、铁梯、讲演台,而演员身着麻制现代装,在拉近与观众距离的同时,无形间加强了对戏剧情感张力的表达。
愤怒是本剧中浮现的首种情绪。“你们知道卡厄斯·马歇斯是人民的最大公敌……让我们杀死他!”对以马歇斯为代表的贵族之愤怒,使得市民手持棍棒掀起暴乱。其来源有三:其一是对马歇斯轻蔑态度的不满;其二是对谷价高涨的抗议;其三是对贵族优渥生活与自己境遇差距的不平。这一愤怒暂时被充当贵族与百姓间纽带的米尼涅斯的说辞所安抚,但言语上的和解并非根源性的,为将至的分裂命运埋下了预示。短暂平息后,愤怒的第二次出场接踵而至:马歇斯首次登场,就将平民痛斥为“疥藓”“废物”,还要“把几千个这样的奴才杀死,堆成一座高高的尸山”。如此富攻击性的话语使听众宛如置身战场,几乎要将他所叱责者误认成敌军,而非本国的民众了。
我们可以将以马歇斯为主体的愤怒做出如下区分:第一种愤怒对象是民众;而第二种愤怒对象则是敌国。正是这两种本质上几无分别的愤怒,与其余异质性的怒火一同,将英雄推向悲劇命运的熊熊烈焰。最为集中的桥段无疑是对敌国的战争戏。激情与怒火得到了合法的倾泻场所:战场与肉身。在戏剧所呈现的场景中,马歇斯孤身站在舞台正中的两把铁椅上,鼓舞士兵不成,便手举刀剑独自登上城梯。在畏葸不前的众人之上,唯有他的形影与光的显现相融合,在黑暗背景中被照亮:舞台上方雷火劈落,英雄在火光与战鼓声中登顶,没入黑暗;再出现时已如战神般全身浴血、神色肃杀,以一己之力彻底扭转战局。对伏尔斯一役将马歇斯的骁勇善战展露无遗,也使他获得了科里奥兰纳斯的尊名。
异质性的愤怒对冲的风暴酝酿于市民广场一幕,并在接踵而至的元老院审判中达成了彻底的释放。得胜归来的马歇斯在经过百般劝说后,身着麻袍现身广场。纵其尽力维持谦卑举止,却还是无法掩饰轻蔑,直言:“请把你们的票给我!”此时布光集于马歇斯一身,光束将他与身侧平民切割开来;双方一面在明,一面在暗,永不相交,永不相融,异质愤怒间的不可调节在泾渭分明的光束里得以彰显。
而元老院辩论审判一幕的戏剧张力可谓全剧巅峰。在米尼涅斯和护民官对峙时,灯光主要从米尼涅斯与护民官所站立的方位打出;而当马歇斯出现后,原本处于舞台左后方的两位护民官就在灯光的改变之下被隐入黑暗。而当主要角色全部登场时,无论是亦师亦父的贵族米尼涅斯,两位傲慢跋扈的护民官,还是情绪爆发的伏伦妮亚和濒临失控的马歇斯,所有人物的情绪与性格都得到了鲜明而清晰的展现。此刻布光不再专一,而是散布在每个角色的头顶;这暗示着在有缺陷的共和制下,所有人都兼具受害者与加害者双重身份。而最终熄灭的灯光,也指向英雄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陨落。相比谦卑自处的米尼涅斯,直言鄙薄的马歇斯显然成了支配民众的高傲代言者。而这指向对有序状态的欲望与强力天性之间的冲突:招致民众愤怒的源头是马歇斯的轻蔑与愤怒——这使他们感到个人价值受到冒犯——因而被视为当下混乱状态的罪魁祸首;而这一当下的愤怒又指向对曾经有序(民主与和平)状态的不可回溯。因此,对于马歇斯的定罪与随之而来的报复并非旨在消灭或驱逐马歇斯自身,而是为了获取回溯至有序状态的可能。
二、多重隐喻:愤怒之分裂
在本剧对莎翁原作的演绎中,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隐喻,它们分别指向不同愤怒间的冲突与所致的分裂。此外,鉴于丹马尔仓库剧院的舞台空间十分有限,如何表现戏剧场景就是相当重要的问题。
我们不妨从演员们的位置移动入手,将舞台视为画布,并以点、线、面对本剧的编排艺术进行解析。在米尼涅斯“肚子-身体”的比喻中,贵族与平民分别对应肚子与身体。在平民组成的有机身体之中,肚子虽然看似尸位素餐,但却是储存机体赖以生存的食物的仓库和工厂,负责把营养输回四肢百窍,让平民组成的其余部位能够各司其职。在此处的舞台呈现中,象征身体器官的平民在矩形的中心点米尼涅斯身边环绕而行。平民组成的边缘点具有灵活性,但也具备了扩展为面的潜质,隐喻着他们的愤怒将最终形成吞噬中心点的浪潮。
而在米尼涅斯和两位护民官针锋相对的情境中,三人在红框边缘交互行走,却从未共处一个半场,隐喻着双方的水火不容。而在米尼涅斯、伏伦妮亚和妻子轮番劝说马歇斯为自己的言行向人民致歉时,马歇斯与其他三人也始终处于颇具距离感的对角线上。对角线这一形式在艺术布局上具有微妙的张力:既具水平线的冷基调,又具垂直线的暖基调,囊括了发展、方向、距离感与动态感,表明了马歇斯怒火的情绪波动,在此亦融合了情节发展与情绪延伸的多重可能。在第二场马歇斯带领敌军攻城前夜,两位护民官乞求愤怒的米尼涅斯前去敌营劝说马歇斯时,三人的站位恰好构成了不断变幻的三角形,这意味着三人的情绪处于并不稳定且相互对立的关系之中,正作谈判式的试探与交锋。 此外,在舞台上除去最开始被小男孩以红色颜料界定的矩形之外,男性护民官又在地上用黑颜料画出一个小矩形作为罪人马歇斯的公审处。而在第二场,马歇斯背叛了伏尔斯人放弃出兵时,他也依然站在黑矩形中接受大将军的怒火。除此以外,黑色矩形中再未设置过其余角色的立足点。对政治荣耀的背叛与拒斥即是对公共政治系统的背叛与拒斥;马歇斯自然可以秉持其私人天性而摒除浮名,但一旦他身负某种责任,担当某种角色,这一行动就必然在公共系统中有所表征,也必然受到公共形式的推断与想象。意图占据系统中的位置却又主观拒斥或背叛所应担负的责任,这二者间的分裂使得他者与马歇斯之间失去了相互理解的基础,两种异质化的怒火也再无相互交融的可能性。与之相应,马歇斯所孤独站立的点被强烈的黑红二色矩形所强调,使舞台有一种受几何形状控制的约束感,自由与枷锁间的张力就此生成。
全剧以如下场景作结:舞台上方洒落下鲜红的花瓣,与马歇斯尸身上滴下的血同样殷红。伏伦妮亚站在一片红海中,面色沉肃。舞台右侧,一代战神马歇斯被愤怒的伏尔斯人用铁链倒吊起来,被利刃割喉,血溅三尺;舞台左侧,伏伦妮亚被顶光和鲜红色漫射的光轮所笼罩,正接受罗马的赞美唱颂——这些死里逃生的罗马人正在褪去愤怒的喜悦中浑身战栗。此刻生与死同台上演,通过灯光效果和舞台调度营造出电影般的时空效果,整幕戏剧的情绪在此被推至了高潮——此刻本在角色身上的愤怒情绪,由于这一场景所呈现出的强烈对比而转移到在场的观者身上。值得关注的是,在绘画艺术中,画面的左侧往往意味着更为轻快、自由、解放的形象;而画面的右侧则更为密集、沉重、约束。这一形式規则与本剧对舞台的编排也是暗合的。由此,本剧通过对舞台之上点、线、面等因素的控制,生成了颇具个性与形式感的视觉语言,从而得以将这一传统剧目以崭新的现代艺术形式向世人呈现。
三、结语
马歇斯的悲剧既非布莱希特所言“失去了英雄的人民的悲剧”,也不仅仅是马歇斯本人的悲剧,而是遵从天性的私人自我与具有潜在规则的公共领域之间的分裂悲剧。在民众力量蔚然成风的现代民主政治生活中,作为个人品性的高贵早已失去光辉,而英雄式个人则被公民预期以公仆式角色现身。可以说,马歇斯和罗马的命运被某种力量紧密相连;这一莎翁笔下的罗马版图尔努斯、过于纯粹的恺撒,既是罗马的战神,也是罗马的祭品。
而本次NTLive版本的编排可以说将这一传统形象以现代方式展现得淋漓尽致。仓库剧院的舞台占地面积小,并且三面向观众开放,演员们的上下场以及换场存在问题。但本剧导演组对剧场空间的利用可以说极为巧妙:红色矩形、几把铁梯、一排座椅,便是所有演出道具;对演员行动轨迹与布光的编排也是如此。这无疑指示了某种程度的形式主义倾向:旨在剪除繁杂的枝蔓末节,将情绪与叙事之外的事物进行抽象;如此极简的处理弱化了对场景的全面复刻,得以将关切落于演员的情绪展演与故事脉络上,反而使莎剧的核心冲突更为鲜明。但这一策略的问题在于,对演员本身技艺、对剧本的理解以及导演组对舞台的把控要求极高,恐怕并不能为大多数剧场所沿承摹用。此外,服化道与场景的极简也多少削弱了原剧中宏阔的史诗感,而重在叙写个体间的情节交互与心绪起伏。当然,这也不失为当代戏剧对古典作品的独特诠释视角。
诚然,我们难以利用日常世界经验对莎剧进行观看与理解。但也正由于这一巨大的落差,《科里奥兰纳斯》对其的理解与基于理解之上的当代演出才得以具有更为鲜明的、震撼人心的表现力量。无论是剧场与服化道的设置,抑或是从天而降的花雨、凭空炸响的雷光还是最后的倒吊与挣扎,都在有限的剧场空间里极好地完成了冲突叙写、场景转换与叙事承接。总体而言,本剧基本忠于莎剧台词的原貌,在此基础上设计的现代舞美阐释成功地塑造了独特的视觉语言,从而良好地向观者传递了莎翁原作中的粗粝感:在身体与言语的力量交缠中,悲剧中常见的修辞暗喻与形上指涉悄然退场,而留于此处的唯有怒火、利剑与鲜血,并成功描绘出公共欺骗与私人自我相分裂的世界中的双重病态。由此,诸冲突间的张力绝不仅限于叙事内部情绪的涌动,而要延展到整部戏剧的书写与某种理想形式之间的张力,进而为当代观众对古典剧目的观审提供了崭新的理解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