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对32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内服具有益气温阳,利水消肿为主的中药汤剂,与对照组10例,单纯运用常规西药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8%,对照组总有效率67.2%,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急性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关键词】 肺心病;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
我们从2003年3月至2006年4月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心病急性期,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比单纯用西药常规治疗好而且减少了西药强心利尿剂的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均为门诊患者,诊断依据依照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①。原发病均为慢支炎、肺气肿伴兴衰。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40岁以上3例,>50岁以上7例,>60岁以上12例。患病史5年—20年,平均11年;对照组10例中男6例,女4例,>50岁以上4例,>60岁以上6例,病史5年—17年,平均11年。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抗生素治疗首选新青Ⅱ号,氨苄青霉素或乳酸左氧氟沙星或丁胺卡那,严重者可酌情选用头孢塞肟钠或头孢曲松钠或克塞欣等较好的抗生素,气紧喘甚者静脉滴注氨茶碱和地塞米松针,有心功能不全者适当运用强心利尿剂;有呼吸衰竭及出现肺性脑病者及时运用呼吸兴奋剂,其它只需对症治疗,如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酸碱失衡,补充能量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20-40ml于5%GS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必要时再地塞米松针剂15-20mg同生脉注射液一起静脉滴注,效果更为明显。同时服用中药,真武汤加减:茯苓15g,白术12g,太子参20g,肉桂10g,制附片12g,大枣15g,生姜为引每日一剂,水煎,600ml至800ml分2次服用。加减:痰热蕴肺加前胡15g,鱼腥草30g,黄芩15g;肿甚加茯苓皮15g,猪苓20g;喘甚加苏子30g,沉香5g;痰多加半夏10g,陈皮10g;痰不利加瓜壳15g,尖贝10g(冲服);精神萎靡加石菖蒲10g,炙远志10g,胆星10g。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以7—10天为一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依据1977年全国第2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综合疗效判断标准》②。分为:显效、好转、无效。
3.2 结果 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8%,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65.2%,两组比较P<0.05。
4 讨论
我们在两组同时选用抗生素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了以温阳利水,补气生津,祛痰平喘为主要治则的药物,随证化裁用药,针对肺心病主要发病机制给予独特的治疗,故而取得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效果。
祖国医学认为,肺原性心脏病急性期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属“虚”,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生脉注射液为补气生津、敛汗之剂,且具有兴奋中枢,强心、升压、抗休克,增强抗病能力,止咳等作用③。而肺心病急性期的主要表现为:心衰、缺氧,生脉注射液中人参与五味子均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机体工作效能,减轻疲乏感,并能增强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促使二者相互均衡,人参对心脏有直接的兴奋作用,可改善心肌无力,并能对抗过敏性休克。五味子亦有抑制白鼠心肌细胞膜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作用。麦冬能提高白鼠在低压缺氧条件下存活数,提出本品有明显提高其耐缺氧能力。本品改善心绞痛与心电图的作用,可能与其能提高耐缺氧能力的作用有关。
人参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能刺激造血器官改善贫血,还能加强机体对有害因素的抵抗力,以及对气温变化等非特异性刺激的时应力。麦冬在体外对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可使抗体存在时间延长,对免疫状态(体液免疫)有一定影响④。五味子能调节胃液分泌,促进胆汁分泌,有降低转氨酶的效果,注射有明显的祛痰、止咳作用。如配合地塞米松,一同静脉滴注能有效的提高心肌DNA,对促进心肌细胞恢复及保护在缺氧条件下的心肌细胞,都具有重要意义⑤。故有人认为生脉注射液是一个相当完善的“强心剂”,优于常用的强心剂。
肺心病的急性期另一个特点是肾虚水泛之证较为突出,故方用《伤寒论》,真武汤加减更为合拍,方中附子温肾祛寒,白术、茯苓健脾利湿,生姜温散水气,白芍敛阴和阳,加泽泻甘寒利尿,太子参补而不滞,肉桂温通心阳,葶苈子泻肺平喘,大枣健脾和胃,诸药合用能具有温肾祛寒,健脾利尿的功效。
综观全方,能兴奋全身机能,对神经、内分泌、循环、消化、泌尿系统均有一定影响,其利尿效能较为明显,故对心肾阳虚,肾水凌心型的肺心病人,有些用洋地黄类药物效果不佳时,配合真武汤加减内服,往往获效。提示:真武汤与洋地黄类药物有互相补充之效⑥。
参考文献
[1]徐立春:中国实用临床医学,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5
[2]孙振华:临床疾病诊断预防,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第108.
[3]《中华内科杂志》(4),210.1976
[4]上海市中西医结合成果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P257 1974.6
[5]《陕西新医学》(4),6.1978
[6]《中药研究资料》,(中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1)4.1978
【关键词】 肺心病;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
我们从2003年3月至2006年4月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心病急性期,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比单纯用西药常规治疗好而且减少了西药强心利尿剂的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均为门诊患者,诊断依据依照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①。原发病均为慢支炎、肺气肿伴兴衰。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40岁以上3例,>50岁以上7例,>60岁以上12例。患病史5年—20年,平均11年;对照组10例中男6例,女4例,>50岁以上4例,>60岁以上6例,病史5年—17年,平均11年。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抗生素治疗首选新青Ⅱ号,氨苄青霉素或乳酸左氧氟沙星或丁胺卡那,严重者可酌情选用头孢塞肟钠或头孢曲松钠或克塞欣等较好的抗生素,气紧喘甚者静脉滴注氨茶碱和地塞米松针,有心功能不全者适当运用强心利尿剂;有呼吸衰竭及出现肺性脑病者及时运用呼吸兴奋剂,其它只需对症治疗,如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酸碱失衡,补充能量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20-40ml于5%GS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必要时再地塞米松针剂15-20mg同生脉注射液一起静脉滴注,效果更为明显。同时服用中药,真武汤加减:茯苓15g,白术12g,太子参20g,肉桂10g,制附片12g,大枣15g,生姜为引每日一剂,水煎,600ml至800ml分2次服用。加减:痰热蕴肺加前胡15g,鱼腥草30g,黄芩15g;肿甚加茯苓皮15g,猪苓20g;喘甚加苏子30g,沉香5g;痰多加半夏10g,陈皮10g;痰不利加瓜壳15g,尖贝10g(冲服);精神萎靡加石菖蒲10g,炙远志10g,胆星10g。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以7—10天为一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依据1977年全国第2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综合疗效判断标准》②。分为:显效、好转、无效。
3.2 结果 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8%,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65.2%,两组比较P<0.05。
4 讨论
我们在两组同时选用抗生素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了以温阳利水,补气生津,祛痰平喘为主要治则的药物,随证化裁用药,针对肺心病主要发病机制给予独特的治疗,故而取得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效果。
祖国医学认为,肺原性心脏病急性期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属“虚”,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生脉注射液为补气生津、敛汗之剂,且具有兴奋中枢,强心、升压、抗休克,增强抗病能力,止咳等作用③。而肺心病急性期的主要表现为:心衰、缺氧,生脉注射液中人参与五味子均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机体工作效能,减轻疲乏感,并能增强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促使二者相互均衡,人参对心脏有直接的兴奋作用,可改善心肌无力,并能对抗过敏性休克。五味子亦有抑制白鼠心肌细胞膜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作用。麦冬能提高白鼠在低压缺氧条件下存活数,提出本品有明显提高其耐缺氧能力。本品改善心绞痛与心电图的作用,可能与其能提高耐缺氧能力的作用有关。
人参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能刺激造血器官改善贫血,还能加强机体对有害因素的抵抗力,以及对气温变化等非特异性刺激的时应力。麦冬在体外对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可使抗体存在时间延长,对免疫状态(体液免疫)有一定影响④。五味子能调节胃液分泌,促进胆汁分泌,有降低转氨酶的效果,注射有明显的祛痰、止咳作用。如配合地塞米松,一同静脉滴注能有效的提高心肌DNA,对促进心肌细胞恢复及保护在缺氧条件下的心肌细胞,都具有重要意义⑤。故有人认为生脉注射液是一个相当完善的“强心剂”,优于常用的强心剂。
肺心病的急性期另一个特点是肾虚水泛之证较为突出,故方用《伤寒论》,真武汤加减更为合拍,方中附子温肾祛寒,白术、茯苓健脾利湿,生姜温散水气,白芍敛阴和阳,加泽泻甘寒利尿,太子参补而不滞,肉桂温通心阳,葶苈子泻肺平喘,大枣健脾和胃,诸药合用能具有温肾祛寒,健脾利尿的功效。
综观全方,能兴奋全身机能,对神经、内分泌、循环、消化、泌尿系统均有一定影响,其利尿效能较为明显,故对心肾阳虚,肾水凌心型的肺心病人,有些用洋地黄类药物效果不佳时,配合真武汤加减内服,往往获效。提示:真武汤与洋地黄类药物有互相补充之效⑥。
参考文献
[1]徐立春:中国实用临床医学,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5
[2]孙振华:临床疾病诊断预防,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第108.
[3]《中华内科杂志》(4),210.1976
[4]上海市中西医结合成果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P257 1974.6
[5]《陕西新医学》(4),6.1978
[6]《中药研究资料》,(中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1)4.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