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天砚是带有老中国印记、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图式,有关天砚的种种观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笔者认为天成砚是未加任何雕琢磨制的砚台,自然形天砚是在最大限度保持砚材的自然形制的基础上稍加雕琢磨制的砚台,而自然界天砚是自然界不可移动的有砚台文化图式而无研墨贮墨实际功能的景观,是为特殊的天砚。
[关键词] 天砚;天成砚;自然形天砚;自然界天砚
[Abstract] As the natural shape of inkstone is kind of cultural schemata with ancient Chinese mark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so various thoughts and ideas of inkstone are worth our further discus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naturally-occurring inkstone without any carving and grinding, but the natural shape of inkstone with a little carving and grinding to keep the natural shape maximum. Nature inkstone is a special inkstone, because it is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inkstone without moving and ink storage.
[Key words] The natural shape of inkstone;Nature form inkstone;The natural shape of inkstone with a little carving and grinding;Landscape of Inkstone
本文是2012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立项重点项目“新媒体艺术原型叙事研究”(项目编号:DGJCQXS)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民族一直有用砚、玩砚、赏砚、宝砚、藏砚的文化传统。在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在地化的博弈中, 在大多数的人们或玩味着或厌倦越来越趋同的文化形式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人把关注的目光凝聚在地域化、民族化、个性化的文化形式上,于是天砚这一带有老中国印记、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图式凸显出来,有关天砚的种种观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何为“天砚”
“天砚”文化横跨赏石文化和砚雕文化两个领域。
“天砚”一词出自苏轼的《天石砚铭》,讲述自己12岁凿地为戏喜得天砚的故事: 苏轼在所居住的宅院的空地里,“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顾无贮水处”。他的父亲苏洵说:“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把它赐给苏轼说:“是文字之祥也。”在上文中,苏轼明确了其父苏洵拥有“天砚”的命名权。人们在对“试以为砚”一句存在两种理解:一种是“(他)试着拿它当砚使”[1]:《百家讲坛》上的康震在《唐宋八大家之苏轼》(二)的《自古英才出少年》亦持此说;另一种理解是“于是他将石块细心地雕磨成砚台(墨盘)”[2]。笔者认为第一种理解比较契合苏文的原意。文中苏轼向父亲苏洵述说自己忧虑“顾无贮水处”, 表明这是一方天造砚台,如果是磨制而成的砚台,也可以稍作设计,完全可以再磨制一个贮水处。苏轼非常珍爱这一方他的文字生涯中占据特殊地位的砚台,为它专门撰写了一段铭文: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意思是一旦接受了上天造就的砚台,就不要改变它的形制。有的砚台在石质方面突出, 有的砚台在形制方面完备,比较这二者,我将取法什么呢?仰者为砚唇,俯者为砚足,(这样形制完备的砚台)世上多有。这段铭文强调砚德,否定人为雕饰,进一步佐证了第一种理解的正确性。同时代的《端溪砚谱》在列举砚台的形制中对“天砚”也持此看法:“东坡尝得石不加斧凿以为砚,后人寻嵓石自然平整者效之。”但第二种理解也是有价值的,因为“天砚”是在宋代以后的典籍中常常包含此义项。例如:晚明文人张岱在《天砚》一文纪述了燕客暗地里用三十金攫去张岱欲购的砚石,“命砚伯制一天砚,上五小星一大星”,称为“五星拱月”,它是由璞雕琢磨制而成的天砚。
这两种理解就形成今天我们使用天砚这一概念时包含的两种基本内涵: 未加任何雕琢磨制的天砚和稍加雕琢磨制的天砚。笔者将前者称为狭义的天砚, 后者为广义的天砚。广义的天砚在一些砚文化研究的文章中均有所表述,如裴建华在《读砚识小录——浅谈古砚研究中的若干误区和盲点》一文中把“天然材料略加刻凿的天然砚”称为“天砚”。[3]再如,杨义勇给天砚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所谓“天砚”,指的是对一个适宜磨墨的砚形石头不加雕琢修饰,保持其原状,只稍稍磨治出一个砚堂以便研墨,使之成为一方“天然”的砚台。[4]而赵珩从砚文化历史演变的角度指出: “宋砚中有少量就其原式而用之者,略加雕刻,往往谓之天砚,这种天砚并非不加打磨,只是做得恰到好处,保持其天然粗犷,而施加镌刻的部分却做得极为精细,与天然石质相映成趣,也是当时的一种风尚。”[5]
我们再来看苏轼另一则砚铭:
故人王颐有自然端砚,砚之成于片石上,稍稍加磨治而已。铭曰:其色马肝,其声磬,其文水中月,真宝石也。而其德则正,其形天合。其于人也略是,故可使而不可役也。 从这里看出“自然端砚”是在“其德则正”的天然砚石上“稍稍加磨治而已”的“其形天合”砚台,符合广义天砚的概念。
综上所述,天砚分为三类:一、天成砚,语出“一受其成,而不可更”,即上文中所说的狭义的天砚,指未加任何雕琢磨制的砚台。其作者为大自然。二、自然形天砚,语出“故人王颐有自然端砚,砚之成于片石上,稍稍加磨治而已……其形天合”,即上文中所说的广义的天砚,指在最大限度保持砚材的自然形制的基础上稍加雕琢磨制的砚台。其作者是大自然和砚雕师,大自然贡献出材质形制,砚雕师贡献出奇思妙想和精湛技艺。三、自然界天砚,指自然界不可移动的有砚台文化图式而无研墨贮墨实际功能的景观,为特殊的天砚。其作者也是大自然。
根据以上天砚的概念和分类,我们来分析聚讼已久的米芾研山的归类。米芾研山为两块:海岳庵研山和宝晋斋研山(图1),均为后主李煜的遗物。海岳庵研山见于与米芾同时代的蔡京之子蔡條的 《铁围山丛谈》卷五记述:“江南李氏后主宝一砚山,径长逾尺,前耸三十六峰,皆大如手指,左右则引两阜坡陀,而中凿为砚。” [6]翁方纲在《宝晋斋研山考》详尽描述了宝晋斋研山的状貌: “此石流传为秀水朱文恪公所藏。长七寸八分,高下凡六峰。……无斧凿痕。望之苍翠欲滴,疑有草树蓊郁。米老所谓不假雕琢浑然天成者也。”显然前者三十六峰研山为天砚中的第二类自然形天砚,后者六峰研山为天砚中的第一类天成砚,尽显“天划神镂”的天公之巧。有幸的是六峰研山在2010年重现世人面前,现藏北京文博学院(图2)。
二、天成砚和自然界天砚
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为人类奉献出林林总总的自然奇观,包括天成砚和自然界天砚。二者都符合砚台的文化图式和文人雅士的审美观念,二者的主体部分符合奇石文化的范畴。区别是天成砚具有可移动性和实用性,自然界天砚却无法移动,往往没有研墨等实用价值。
在奇石和出土文物中天砚的身影在市场显现。泸州读石斋有一方长江绿泥石天砚:“此石天工造化,美轮美奂,包浆自然、仪态端庄,既可赏又可用,实乃大器天成,毫无人工做作的匠气,亲手把玩,如婴肤般细腻,让人击节称叹。”[7]此天砚长20厘米,宽16厘米,高8厘米,椭圆形,下大上小,只有深凹的砚堂,浅绿色为底色,星布一些深绿色的斑点,和苏轼的掘地所获“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的异石相近,泸州和眉州航空距离约200公里,相去不远,出产相近的奇石天砚也就可以理解了。靠近长江的泸州和靠近长江支流岷江的眉州都出产绿泥石,其中一些绿泥石呈出苏轼所述的异石的石品,所以可以推断,苏轼的天石砚的石种极有可能就是绿泥石。南越王墓出土文物出土三方天砚,均由不加人工雕琢的天然石料和研石组成,为御用天砚。[8]最易形成天砚的石种很多,如灵璧石、红丝石、徐公石、松花石、风砺石、新疆泥石、长江石、乌江石、大化石、大湾石、邕江石、九龙壁、黄腊石、玛瑙等。如何岗收藏的九龙壁山形石《湖光山色》:“主峰如同雄狮,副峰稳重,特别是山腰下优美的双湖影映着方略带着春意的山峦,显出了湖光山色的宁静,意境深远的景观山水石。”[9]此石也可以看作是历代文人雅士梦寐以求的研山。
大自然出现了一些似砚的景观,中国许多地方以天砚命名的景观,如云南省砚山县的得名源于县城周边的山势如砚;河北省平山县有天砚山,峰顶有巨石,其形酷似砚台;北京市平谷县老象峰景区有一方天砚,呈矩形,汇清泉,堪称天成神砚。
笔者经过长时间在南京的雨花台、六合、江浦和扬州的仪征等地区的搜集,获得完整一套砚台、镇纸、笔架石、印章石、墨块等天成文房(图3)。
其中砚台为黄色的油泥石,长12厘米,宽7厘米,厚3厘米,平行四边形的砚面上有一方长5厘米,宽4厘米的砚堂,其形制符合砚台的常规图式,堪称天造地设。在靠近雨花台的建筑工地笔者拣到一块天然砚板:成梯形,长32厘米和22厘米,宽18厘米,厚6厘米,石呈白色,石种不明,质地坚硬,砚板有一椭圆形的凹陷部分,正好可以作研墨存墨掭墨之用。此石当时埋在建筑工地的泥土之中仅露一角,笔者经过一段时间清理周围的泥土之后用力扒出,此石突然弹跳半米之后腾翻落地,笔者在跳跃躲闪之余经历了从疑惑到惊讶再到惊喜的心理过程,“啊”了三声,遂命名为“三啊砚”。笔者在雨花石的图纹中发现许多砚台的文化图式,幻然天成,天划神镂(图4、5)。
三、天然形天砚创作实践与思考
1958年在陕西省宝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方格研磨器和1972年在陕西省临潼姜寨二期遗址出土的包括研磨器在内的一套绘画工具,从今天这个角度看来均是略作磨制保持石器的自然形状。如果把它们看作砚台的雏形,那么直到汉代以前的砚台大多数可归为自然形天砚。随着汉代厚葬意识的增强和治砚工艺水平的提高,砚台的形制越来越趋向规范,如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辟雍形、箕形、抄手形、仿生形等,发展到清代康雍乾时期,更是形成繁复雅丽的治砚之风。由于中国文献收集整理历来重文轻图,录文而遗图,天砚的身影依稀难辨。但人们对天砚的赏玩和推崇在砚台发展的历史时期都留下吉光片羽的痕迹,对其蕴含的天趣和朴质的体悟和赞赏,相较于历代文人墨客对主流砚台的体悟和赞赏,不啻天渊,可以说是一种审美的反动(图6)。
如刘克唐谈到《老坑红丝石云月砚》时说:“通过磨成微凹砚池后,观察到下半部有紫红地的黄刷丝纹如风起云涌之状,右上角有一云晕,经过反复推敲,作者采取以少胜多的艺术手法,在其上部刻一月牙形墨池。尽量保留周边的自然形态,右下角仅刻一年号,一图章,以与上部云晕和月牙相辉映。”[10]在砚台实用性退居其次、观赏性收藏性得到强化的今天,琢砚艺术家秉持追寻天然的创作理念,锐意创新。砚雕艺术家姜书璞致力于天砚的创作和理论研究,践行“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创作理念,最大限度保持自然之形,创作出浑然天成的砚台,出版专著《姜书璞天成砚》,当然特别指出的是他所指的天成砚的内涵就是笔者本文中所定义的自然形天砚。他创作的石函砚,利用徐公石砚材的层理特点,从中震开或剖开,加以琢治而成,砚身与砚盖相合,依旧保持砚材的天然外观,质朴天成,完美体现了自然形天砚的特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人们普遍推崇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四大名砚,受宋元明清的代表性砚台形制的影响,形成了固定的砚台文化图式,又因为天砚的石质欠佳和历史堙没等原因,其形制不符合人们心目中的砚台的原型图式,所以自然形天砚的创作依然受到一部分人的指责。如河北致雍的博客对姜书璞的一方自然形金星砚(图7) 的评价:“惜形制过分追求天然外形,舍不得有所取舍。砚池面积过小。而且少了几分(文人砚)元素。虽匠心独运,却总有工艺品砚的感觉。”这种品评明显是用文人砚的原型图式来衡量这一款具有特殊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的砚台。[11]
自然形天砚有一个特殊类别即用陨石加以磨制而成的砚台,堪称天砚。在临沂老徐的博客中的《用石铁陨制作了2方砚台》、《我的第三件陨石砚台做出来了》等文章中,展示作者设计的用陨石做的系列砚台,用这样的天砚写字作画,其作品是“天书”和“天画”。[12]
笔者曾赴山东省费县山区考察砚石的分布,于山涧中采集到两方砚石,用砂纸和细磨石简单磨制出砚堂,即为笔者颇为珍爱的两方自然形天砚。其一成梯形,长20.5厘米和16.5厘米,宽15厘米,厚3.5厘米,石种为泥质灰岩,质地坚润,四周保持自然的天然蚀边,黄泥皮色,磨去砚面的皮色,形成了占砚面约为三分之二的砚堂,呈黑色,有几道纵横交错的自然形成的金黄色和银白色的石筋,粗细不等,砚堂左下方有乳白色图案,似游龙,似梅枝,此砚为微磨洼砚,自然天成(图8)。
其二为不规整的椭圆形,长23厘米,宽13厘米,厚3.2厘米,石呈深黑色,石种为厚层状泥灰岩,质地坚润,砚面磨制出椭圆形的砚堂部分,正好可以作研墨存墨掭墨之用,此砚亦为微磨洼砚,器型硕大,色黑如墨,自然天成,大美至朴(图9)。
在砚雕文化和赏石文化复兴和交融的今天,在文化在地化思潮的影响下的中国,应当打破固有文化图式的刻板印象,以更广阔的胸襟探讨一些文化现象,包括天砚现象,追寻一番别有天地的审美境界。
参考文献:
[1]邢少山:苏轼童年喜得天砚的故事[EB/OL].http:// www.xcwfsb.com.cn/news/html/?713.html,(2015-7-28).
[2]蜀都老玩童:苏轼12岁偶得"天砚"(东坡故事之四) [EB/OL].http://pzhrsh.blog.163.com/blog/stat ic/1192839200731023259365/,(2015-7-31).
[3]裴建华:读砚识小录——浅谈古砚研究中的若干误区和盲点[EB/OL]. http://pzhrsh.blog.163.com/ blog/static/1192839200731023259365/, (2015-7-31).
[4]杨义勇.我收藏的一方“天砚”[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3(12).
[5]赵珩.旧时风物[ M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http://read.dangdang.com/ content_831690/,(2015-8-1).
[6]蔡條:铁围山丛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3:96.
[7]中国奇石网:传世之珍——天砚[EB/OL]. http:// bbs.qs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90 3&extra=page%3D1/,(2015-8-3)
[8]谢恩恩.南越王御用“天砚”初探[N].中国文物报,2013-10-25.
[9]何岗:漳州九龙璧观赏石成因及鉴赏[EB/ OL].http://www.dfsc.com.cn/sckb/2008/1118/ article_2116.html/,(2015-8-5).
[10]刘克唐的博客:论砚之十二品与四病[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6b53630100ek7o. html/,(2015-8-3).
[11]新浪博客:鲁砚赏析[EB/OL].http://blog.sina. com.cn/s/blog_52448ce30100jpk2.html,(2015-8-5).
[12]新浪博客:我的第三件砚台做出来了[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23e280102dtt9. html,(2015-7-27)
金昌庆
博士,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关键词] 天砚;天成砚;自然形天砚;自然界天砚
[Abstract] As the natural shape of inkstone is kind of cultural schemata with ancient Chinese mark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so various thoughts and ideas of inkstone are worth our further discus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naturally-occurring inkstone without any carving and grinding, but the natural shape of inkstone with a little carving and grinding to keep the natural shape maximum. Nature inkstone is a special inkstone, because it is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inkstone without moving and ink storage.
[Key words] The natural shape of inkstone;Nature form inkstone;The natural shape of inkstone with a little carving and grinding;Landscape of Inkstone
本文是2012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立项重点项目“新媒体艺术原型叙事研究”(项目编号:DGJCQXS)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民族一直有用砚、玩砚、赏砚、宝砚、藏砚的文化传统。在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在地化的博弈中, 在大多数的人们或玩味着或厌倦越来越趋同的文化形式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人把关注的目光凝聚在地域化、民族化、个性化的文化形式上,于是天砚这一带有老中国印记、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图式凸显出来,有关天砚的种种观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何为“天砚”
“天砚”文化横跨赏石文化和砚雕文化两个领域。
“天砚”一词出自苏轼的《天石砚铭》,讲述自己12岁凿地为戏喜得天砚的故事: 苏轼在所居住的宅院的空地里,“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顾无贮水处”。他的父亲苏洵说:“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把它赐给苏轼说:“是文字之祥也。”在上文中,苏轼明确了其父苏洵拥有“天砚”的命名权。人们在对“试以为砚”一句存在两种理解:一种是“(他)试着拿它当砚使”[1]:《百家讲坛》上的康震在《唐宋八大家之苏轼》(二)的《自古英才出少年》亦持此说;另一种理解是“于是他将石块细心地雕磨成砚台(墨盘)”[2]。笔者认为第一种理解比较契合苏文的原意。文中苏轼向父亲苏洵述说自己忧虑“顾无贮水处”, 表明这是一方天造砚台,如果是磨制而成的砚台,也可以稍作设计,完全可以再磨制一个贮水处。苏轼非常珍爱这一方他的文字生涯中占据特殊地位的砚台,为它专门撰写了一段铭文: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意思是一旦接受了上天造就的砚台,就不要改变它的形制。有的砚台在石质方面突出, 有的砚台在形制方面完备,比较这二者,我将取法什么呢?仰者为砚唇,俯者为砚足,(这样形制完备的砚台)世上多有。这段铭文强调砚德,否定人为雕饰,进一步佐证了第一种理解的正确性。同时代的《端溪砚谱》在列举砚台的形制中对“天砚”也持此看法:“东坡尝得石不加斧凿以为砚,后人寻嵓石自然平整者效之。”但第二种理解也是有价值的,因为“天砚”是在宋代以后的典籍中常常包含此义项。例如:晚明文人张岱在《天砚》一文纪述了燕客暗地里用三十金攫去张岱欲购的砚石,“命砚伯制一天砚,上五小星一大星”,称为“五星拱月”,它是由璞雕琢磨制而成的天砚。
这两种理解就形成今天我们使用天砚这一概念时包含的两种基本内涵: 未加任何雕琢磨制的天砚和稍加雕琢磨制的天砚。笔者将前者称为狭义的天砚, 后者为广义的天砚。广义的天砚在一些砚文化研究的文章中均有所表述,如裴建华在《读砚识小录——浅谈古砚研究中的若干误区和盲点》一文中把“天然材料略加刻凿的天然砚”称为“天砚”。[3]再如,杨义勇给天砚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所谓“天砚”,指的是对一个适宜磨墨的砚形石头不加雕琢修饰,保持其原状,只稍稍磨治出一个砚堂以便研墨,使之成为一方“天然”的砚台。[4]而赵珩从砚文化历史演变的角度指出: “宋砚中有少量就其原式而用之者,略加雕刻,往往谓之天砚,这种天砚并非不加打磨,只是做得恰到好处,保持其天然粗犷,而施加镌刻的部分却做得极为精细,与天然石质相映成趣,也是当时的一种风尚。”[5]
我们再来看苏轼另一则砚铭:
故人王颐有自然端砚,砚之成于片石上,稍稍加磨治而已。铭曰:其色马肝,其声磬,其文水中月,真宝石也。而其德则正,其形天合。其于人也略是,故可使而不可役也。 从这里看出“自然端砚”是在“其德则正”的天然砚石上“稍稍加磨治而已”的“其形天合”砚台,符合广义天砚的概念。
综上所述,天砚分为三类:一、天成砚,语出“一受其成,而不可更”,即上文中所说的狭义的天砚,指未加任何雕琢磨制的砚台。其作者为大自然。二、自然形天砚,语出“故人王颐有自然端砚,砚之成于片石上,稍稍加磨治而已……其形天合”,即上文中所说的广义的天砚,指在最大限度保持砚材的自然形制的基础上稍加雕琢磨制的砚台。其作者是大自然和砚雕师,大自然贡献出材质形制,砚雕师贡献出奇思妙想和精湛技艺。三、自然界天砚,指自然界不可移动的有砚台文化图式而无研墨贮墨实际功能的景观,为特殊的天砚。其作者也是大自然。
根据以上天砚的概念和分类,我们来分析聚讼已久的米芾研山的归类。米芾研山为两块:海岳庵研山和宝晋斋研山(图1),均为后主李煜的遗物。海岳庵研山见于与米芾同时代的蔡京之子蔡條的 《铁围山丛谈》卷五记述:“江南李氏后主宝一砚山,径长逾尺,前耸三十六峰,皆大如手指,左右则引两阜坡陀,而中凿为砚。” [6]翁方纲在《宝晋斋研山考》详尽描述了宝晋斋研山的状貌: “此石流传为秀水朱文恪公所藏。长七寸八分,高下凡六峰。……无斧凿痕。望之苍翠欲滴,疑有草树蓊郁。米老所谓不假雕琢浑然天成者也。”显然前者三十六峰研山为天砚中的第二类自然形天砚,后者六峰研山为天砚中的第一类天成砚,尽显“天划神镂”的天公之巧。有幸的是六峰研山在2010年重现世人面前,现藏北京文博学院(图2)。
二、天成砚和自然界天砚
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为人类奉献出林林总总的自然奇观,包括天成砚和自然界天砚。二者都符合砚台的文化图式和文人雅士的审美观念,二者的主体部分符合奇石文化的范畴。区别是天成砚具有可移动性和实用性,自然界天砚却无法移动,往往没有研墨等实用价值。
在奇石和出土文物中天砚的身影在市场显现。泸州读石斋有一方长江绿泥石天砚:“此石天工造化,美轮美奂,包浆自然、仪态端庄,既可赏又可用,实乃大器天成,毫无人工做作的匠气,亲手把玩,如婴肤般细腻,让人击节称叹。”[7]此天砚长20厘米,宽16厘米,高8厘米,椭圆形,下大上小,只有深凹的砚堂,浅绿色为底色,星布一些深绿色的斑点,和苏轼的掘地所获“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的异石相近,泸州和眉州航空距离约200公里,相去不远,出产相近的奇石天砚也就可以理解了。靠近长江的泸州和靠近长江支流岷江的眉州都出产绿泥石,其中一些绿泥石呈出苏轼所述的异石的石品,所以可以推断,苏轼的天石砚的石种极有可能就是绿泥石。南越王墓出土文物出土三方天砚,均由不加人工雕琢的天然石料和研石组成,为御用天砚。[8]最易形成天砚的石种很多,如灵璧石、红丝石、徐公石、松花石、风砺石、新疆泥石、长江石、乌江石、大化石、大湾石、邕江石、九龙壁、黄腊石、玛瑙等。如何岗收藏的九龙壁山形石《湖光山色》:“主峰如同雄狮,副峰稳重,特别是山腰下优美的双湖影映着方略带着春意的山峦,显出了湖光山色的宁静,意境深远的景观山水石。”[9]此石也可以看作是历代文人雅士梦寐以求的研山。
大自然出现了一些似砚的景观,中国许多地方以天砚命名的景观,如云南省砚山县的得名源于县城周边的山势如砚;河北省平山县有天砚山,峰顶有巨石,其形酷似砚台;北京市平谷县老象峰景区有一方天砚,呈矩形,汇清泉,堪称天成神砚。
笔者经过长时间在南京的雨花台、六合、江浦和扬州的仪征等地区的搜集,获得完整一套砚台、镇纸、笔架石、印章石、墨块等天成文房(图3)。
其中砚台为黄色的油泥石,长12厘米,宽7厘米,厚3厘米,平行四边形的砚面上有一方长5厘米,宽4厘米的砚堂,其形制符合砚台的常规图式,堪称天造地设。在靠近雨花台的建筑工地笔者拣到一块天然砚板:成梯形,长32厘米和22厘米,宽18厘米,厚6厘米,石呈白色,石种不明,质地坚硬,砚板有一椭圆形的凹陷部分,正好可以作研墨存墨掭墨之用。此石当时埋在建筑工地的泥土之中仅露一角,笔者经过一段时间清理周围的泥土之后用力扒出,此石突然弹跳半米之后腾翻落地,笔者在跳跃躲闪之余经历了从疑惑到惊讶再到惊喜的心理过程,“啊”了三声,遂命名为“三啊砚”。笔者在雨花石的图纹中发现许多砚台的文化图式,幻然天成,天划神镂(图4、5)。
三、天然形天砚创作实践与思考
1958年在陕西省宝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方格研磨器和1972年在陕西省临潼姜寨二期遗址出土的包括研磨器在内的一套绘画工具,从今天这个角度看来均是略作磨制保持石器的自然形状。如果把它们看作砚台的雏形,那么直到汉代以前的砚台大多数可归为自然形天砚。随着汉代厚葬意识的增强和治砚工艺水平的提高,砚台的形制越来越趋向规范,如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辟雍形、箕形、抄手形、仿生形等,发展到清代康雍乾时期,更是形成繁复雅丽的治砚之风。由于中国文献收集整理历来重文轻图,录文而遗图,天砚的身影依稀难辨。但人们对天砚的赏玩和推崇在砚台发展的历史时期都留下吉光片羽的痕迹,对其蕴含的天趣和朴质的体悟和赞赏,相较于历代文人墨客对主流砚台的体悟和赞赏,不啻天渊,可以说是一种审美的反动(图6)。
如刘克唐谈到《老坑红丝石云月砚》时说:“通过磨成微凹砚池后,观察到下半部有紫红地的黄刷丝纹如风起云涌之状,右上角有一云晕,经过反复推敲,作者采取以少胜多的艺术手法,在其上部刻一月牙形墨池。尽量保留周边的自然形态,右下角仅刻一年号,一图章,以与上部云晕和月牙相辉映。”[10]在砚台实用性退居其次、观赏性收藏性得到强化的今天,琢砚艺术家秉持追寻天然的创作理念,锐意创新。砚雕艺术家姜书璞致力于天砚的创作和理论研究,践行“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创作理念,最大限度保持自然之形,创作出浑然天成的砚台,出版专著《姜书璞天成砚》,当然特别指出的是他所指的天成砚的内涵就是笔者本文中所定义的自然形天砚。他创作的石函砚,利用徐公石砚材的层理特点,从中震开或剖开,加以琢治而成,砚身与砚盖相合,依旧保持砚材的天然外观,质朴天成,完美体现了自然形天砚的特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人们普遍推崇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四大名砚,受宋元明清的代表性砚台形制的影响,形成了固定的砚台文化图式,又因为天砚的石质欠佳和历史堙没等原因,其形制不符合人们心目中的砚台的原型图式,所以自然形天砚的创作依然受到一部分人的指责。如河北致雍的博客对姜书璞的一方自然形金星砚(图7) 的评价:“惜形制过分追求天然外形,舍不得有所取舍。砚池面积过小。而且少了几分(文人砚)元素。虽匠心独运,却总有工艺品砚的感觉。”这种品评明显是用文人砚的原型图式来衡量这一款具有特殊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的砚台。[11]
自然形天砚有一个特殊类别即用陨石加以磨制而成的砚台,堪称天砚。在临沂老徐的博客中的《用石铁陨制作了2方砚台》、《我的第三件陨石砚台做出来了》等文章中,展示作者设计的用陨石做的系列砚台,用这样的天砚写字作画,其作品是“天书”和“天画”。[12]
笔者曾赴山东省费县山区考察砚石的分布,于山涧中采集到两方砚石,用砂纸和细磨石简单磨制出砚堂,即为笔者颇为珍爱的两方自然形天砚。其一成梯形,长20.5厘米和16.5厘米,宽15厘米,厚3.5厘米,石种为泥质灰岩,质地坚润,四周保持自然的天然蚀边,黄泥皮色,磨去砚面的皮色,形成了占砚面约为三分之二的砚堂,呈黑色,有几道纵横交错的自然形成的金黄色和银白色的石筋,粗细不等,砚堂左下方有乳白色图案,似游龙,似梅枝,此砚为微磨洼砚,自然天成(图8)。
其二为不规整的椭圆形,长23厘米,宽13厘米,厚3.2厘米,石呈深黑色,石种为厚层状泥灰岩,质地坚润,砚面磨制出椭圆形的砚堂部分,正好可以作研墨存墨掭墨之用,此砚亦为微磨洼砚,器型硕大,色黑如墨,自然天成,大美至朴(图9)。
在砚雕文化和赏石文化复兴和交融的今天,在文化在地化思潮的影响下的中国,应当打破固有文化图式的刻板印象,以更广阔的胸襟探讨一些文化现象,包括天砚现象,追寻一番别有天地的审美境界。
参考文献:
[1]邢少山:苏轼童年喜得天砚的故事[EB/OL].http:// www.xcwfsb.com.cn/news/html/?713.html,(2015-7-28).
[2]蜀都老玩童:苏轼12岁偶得"天砚"(东坡故事之四) [EB/OL].http://pzhrsh.blog.163.com/blog/stat ic/1192839200731023259365/,(2015-7-31).
[3]裴建华:读砚识小录——浅谈古砚研究中的若干误区和盲点[EB/OL]. http://pzhrsh.blog.163.com/ blog/static/1192839200731023259365/, (2015-7-31).
[4]杨义勇.我收藏的一方“天砚”[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3(12).
[5]赵珩.旧时风物[ M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http://read.dangdang.com/ content_831690/,(2015-8-1).
[6]蔡條:铁围山丛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3:96.
[7]中国奇石网:传世之珍——天砚[EB/OL]. http:// bbs.qs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90 3&extra=page%3D1/,(2015-8-3)
[8]谢恩恩.南越王御用“天砚”初探[N].中国文物报,2013-10-25.
[9]何岗:漳州九龙璧观赏石成因及鉴赏[EB/ OL].http://www.dfsc.com.cn/sckb/2008/1118/ article_2116.html/,(2015-8-5).
[10]刘克唐的博客:论砚之十二品与四病[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6b53630100ek7o. html/,(2015-8-3).
[11]新浪博客:鲁砚赏析[EB/OL].http://blog.sina. com.cn/s/blog_52448ce30100jpk2.html,(2015-8-5).
[12]新浪博客:我的第三件砚台做出来了[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23e280102dtt9. html,(2015-7-27)
金昌庆
博士,南京艺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