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语教学中的语篇教学模式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17145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传统教学方法与模式是相对落后的,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低下,因此,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与时俱进,就必须改变英语语篇教学模式。a
  关键词:高校外语;语篇教学模式;策略
  长期以来,英语教师始终没能摆脱以升学为目地的教学方式,并热衷于“教师在台上宣讲,学生在底下埋头笔记”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只注重字、词、句的分析和语法讲解;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偏低,使用英语的能力差。许多学生只粗略懂一点语法,能辨认一些单词。为解决这一普遍问题笔者作了一定的思考。“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巩固、扩大学生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这一部分无需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讲解,作为教师可侧重进行学法指导;这样“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加强对学生语篇理解的培养;只有在语篇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发展学生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正是英语学科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之所在。因此,我们主张在外语课堂上构建以图式理论和认知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语篇教学法为手段,以发展的英语能力为指导思想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语篇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一)心理学原理
  教育心理学认为,为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产生清晰表象,就要指导学生对学习对象周密细致地进行整体观察,然后再观察它的各部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最后形成有关学习对象的清晰表象。学生学习知识的不断丰富,学生的求知欲也愈加强烈,尤其是遇到新的内容,他们往往希望一口气看完全部内容。
  (二)认知理论
  从广义来讲,认知即人的认识活动;从狭义上来讲,认知指知觉的理解性,即领会、理解、意识到的东西,指思维、记忆、感知、知识分类等心理过程。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对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产生的各种可变因素。它还认为学习是对环境的适应,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习是通过学习者的认知,获得客观事物的意义和意象,它是由一系列过程所组成。根据这一理论,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三) 图式理论
  图式是认识或心理或智力结构,这种结构把有机体所察觉到的事物按照一般的特性组织到“群体”中去,可以把图式简单地看作概念或类别。认知心理学家把构成特定情况的事件和行动的发展顺序的意义单位称作图式或框架。图式是认知构架,它使信息有条不紊地储存在长期的记忆中,给预测提供依据。语篇理解是一个双向的心理过程,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就需要运用学生自己脑子里储存的知识。因此,图式理论是语篇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学生图式理论的不断增加,又能促进语篇的整体理解。
  (四)整体性原则
  任何事物都可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又是由部分组成的。但正如心理学格式塔理论所言:“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比部分的总和大,整体优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因此,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应重视整体的语篇教学,否则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能理解词句,不理解全文。a
  二、语篇教学法的含义
  以往的以词、句子为核心的外语教学,如果用在外语学习初始阶段也许是有一定作用。但语言并非是一些杂乱无章的词句,而是由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语篇是指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一次交际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可以是对话,也可以是独白,它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语。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用目的语来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的获取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只有通过实际参与语篇交际,才能真正理解语篇。而语篇教学是相对于以词汇和句子结构为中心的教学而言,它将语言知识结构的讲解融与具体的语言实践中,以文章作者的思想为轴线,将文章的段落层次有机的剖析、讲解,使学生从原来局限于以词、句为单位的理解扩展为对文章总体思想的全局思考,旨在提高学生对文章重点、层次、中心思想的把握能力从而更好的阅读理解和综合使用语言。
  因此,只有语篇教学,才有利于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
  三、语篇教学法的课堂实践
  我们在对高校英语课的设计过程中,应围绕以下三法
  (一)以授课对象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定梯度和挑战性的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可围绕文章主题,通过安排双向交流、小组讨论、短演讲等促使学生主动内化学习,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二)身临其境的场景式教学法
  语言的学习需要强化对感性思维的锻炼,应该充分利用影音多媒体[7]等各种手段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调动学生 的非智力因素,克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枯燥无味感和畏惧情绪,增强其语感,同步提高听、说、读、写、译能力。
  (三)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指以教学大纲要求为基础,将教学目标分解为一系列的任务,任务之间承前启后,环环相套构成有机整体,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任务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任务布置实施主要分为:a.课前任务(pre-task),根据需要讲授的课程设计需要思考完成的任务,这是一个强调自学和预习的过程,使得学生带着问题听讲;b.随堂任务(during-task),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以个人、小组等为单位完成任务,强调在实践中发现、解决问题;c.课后任务(post-task),教学单元结束后需要巩固和掌握语言知识的任务,强调复习,需要统筹考虑和有机结合课前任务与随堂任务。
  围绕着“三法”,具体可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1.导入(呈现):可通过不同形式导入新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图式。通过有效的导入能丰富和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对篇章理解的作用要大于语言知识。   2.快速阅读:通过快速阅读,使学生大致掌握课文结构、含义;回答Prereading中所提的问题。对整个篇章有个大致了解,能回答一些识记性的问题。
  3.理解:通过作记录、问答、找中心、关键词等途径来检查学生对文章的表层理解。
  4.精读:通过精读,使学生掌握文章中所内含的信息。了解各语篇的含义,作者的写作意图,对文章进行深层理解。
  5.复述(表演):通过复述或表演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深化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快速阅读和精读这两个环节。
  6.讨论:通过分组讨论或两两讨论来发展语言的应用能力,学生发表自己对作者所表达内容的观点、看法,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对篇章进行评价性的理解。
  7.巩固:巩固本课的内容,加深记忆。可通过一些口头或笔头练习,来检测学生对该篇章的理解,起到巩固的目的。
  四、语篇教学构建的策略
  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教学手段相继投入使用,校园网、多媒体实验、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VCD、投影仪等电教设备保证了英语学习材料的真实性和充足性,为在课堂中开展语篇教学提供保证。因此在每一节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来展示语篇功能。从中心句到关键词;从语篇标记到段落结构;从中心话题到与此有关的深层次的思考,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依托所创设的情景,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篇交际能力。
  语篇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注重向学生传授各方面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具体说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教材中语言难点的分析和训练,而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那些含有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内容的语言现象,并结合这些语言现象,广泛地向学生传授文化、语用、认知、文体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
  由于语篇教学突出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因此在语篇教学中要多开展一些学生团体活动,如:对话、同桌讨论、小组讨论、辩论等。采用上述团体活动方式,就可将书面交际和口头交际结合起来,将领会思想和表达思想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局面。
  语篇理解是一个双向的心理过程,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就需要运用读者自己脑子里储存的知识。在语言交际中,听者和读者往往根据说者和写者发出的语言信息,在自己的记忆中搜寻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来对可能发出的话语信息进行预测、假设和推断,从而达到理解。因此,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不但要备课,更要备“人”,以填补学生的信息沟。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内容和阶段,精心备课,以使学生能在课堂上通过自身的实践,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心理及语言知识的系统性。
  五、结语
  基于语篇分析模式的不同,认知策略模式对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语篇理解困难的解决会有所启示。在高效外语教学中的语篇教学模式中有计划、有目的的认知模式训练使学生们的成绩有显著提高,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激活学生的世界知识,认知策略在语篇类型教学中是可行的并且是有效的。在语篇教学中,培养语篇类型的认知能力语篇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语篇信息随着语篇类型的多样化和加深将不断扩大,而信息过程是学生已有背景知识的处理过程。在英语专业的阅读教学中,从交流信息的角度讲,把握文章的总体思想要比理解分散的句子重要得多。在语篇类型教学中我们应做到注重知识激活,培养学生的语篇预测能力,把握语篇类型框架,抽象篇章模式,使体裁与原有的语篇相吻合,减轻学生负担,提高高校外语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3]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5]刘绪华.语篇分析理论和逆向型教学法[J].国外外语教学,1999(03)
其他文献
摘 要:《出师表》是千古流传的一篇经典名篇。它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文章分析了出师北伐前蜀国自身面临的形势,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理蜀汉政权寄予的期望,表达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豪情。千百年来,无论是最高统治者还是普通文人,他们都表现出对诸葛亮人格魅力的钦佩,对这篇经典著作的赞誉。本文尝试从忠君报效之情、知遇追念之情、父子舔犊之情和英雄悲怆之情
摘要:在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诸多因素中,自我效能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心理因素,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预测作用。本文分析了自我效能感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提出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高职英语;自我效能感;措施  一、前言  自我效能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与学习有关的情感、付出的努力等。这种影响对高职学校的学生影响更大,因为高职学校的
一江之隔rn爱情rn守望成执着的岸rn我们用相思rn拧成一条坚固的绳rn系在彼此心间rn于是rn我们的梦想rn在峡谷绝仞间rn自由飞翔
摘 要:伴随着经济膨胀发展和隐藏于其背后的经济萧条,破产、事业等压力接踵而来,日本人自杀的数量不断飙升。据统計日本每年的自杀人数高达3万4千人,这个数据着实令人惊讶,特别是一些经济不甚发达的小城市,几乎无一例外,甚至超过这个数据。追溯其内在因素,日本人的心理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当今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对于日本人来说自杀不仅象征着一种行为,也融入了更深的过往意义。那么,对于这个困扰着当今日本社
昨天的雪原rn那天早晨妈妈起床后发现门推不开了,她叫起爸爸两人一起推,门好容易裂开一条缝,爸爸一挤出去,马上就跌到雪里了.妈妈找不见爸爸了,她扒拉了半天,才见一个白色的
摘 要:召唤结构的存在使王维的山水诗具有了巨大的感召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王维山水诗中的召唤结构一方面有助于其得到更好的流传,使其具有了因时而变,因人而异的无限活力,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过度解读”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召唤结构;光影捕捉;动静相衬;无我之境  召唤结构指的是艺术作品因为作品本身的空白和否定所导致的一种不确定性,具体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能够随时召唤接受者能动的参与进来的、引起接受者
回眸历史,一切文明总是从平原和水边开始生长.由于横断山的阻隔,形成了云南封闭半封闭的地理环境,也因此而形成了人文环境中的意识横断,超稳态的文化结构,多民族杂居带来的文
摘 要:本文以对中西方传统灯具的形制考证作为基础,证实了带流的灯具为西方文化特色,之后详细梳理了该类带流灯具传入中国的时间、路径,并举长沙窑、邛崃窑这两个主要窑口为例说明其在中国的发展变化情况,指出“省油灯”亦是受其影响的产物。另外,本文还对该类带流灯具的兴衰原因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流;灯具;文化交流;长沙窑;邛崃窑  一、研究背景  灯具作为一种照明用具,在中国古代的器物中占有一定地位。近年
在输血前去除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可以有效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减少输血相关病毒感染、免疫抑制等输血反应.目前多采取以下2种方法:一种是